-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通关藤治疗乳腺癌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通关藤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获得通关藤的活性成分,并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活性成分对应的靶点,通过GeneCards、GEPIA2、OMIM、PharmGKB、TTD数据库获得乳腺癌的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后,用Cytoscape3.9.0软件构建通关藤活性成分-乳腺癌-靶点网络,通过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筛选相关信号通路.对前10个关键靶点和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利用通关藤注射液体外干预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CCK-8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Calcein-AM/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对PI3K-AKT信号通路进行验证.结果 从通关藤中筛选出11α-O-苯甲酰-12β-O-乙酰通关藤苷元B、咖啡酸、苦绳苷元A、山柰酚等 37 个活性成分和治疗乳腺癌的 276 个潜在作用靶点,PPI网络筛选出AKT1、EGFR、TNF、CTNNB1、IL-6等25个关键靶点,主要影响雌激素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通关藤的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AKT1、ALB、CASP3、ESR1和TNF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体外实验结果显示,通关藤注射液可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P<0.01,P<0.001),诱导细胞凋亡(P<0.001),同时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P<0.05,P<0.01).结论 通关藤可能通过多靶点和多途径发挥抗乳腺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乳康饮活化γδT细胞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杀伤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有研究结果显示乳康饮(Ru Kang Yin,RKY。由青皮、柴胡、莪术、薏苡仁、茯苓、黄芪组成。)能够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诱导其凋亡 [1]。本研究以合适浓度的RKY作用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clear cells,PBMC),收集诱导、增殖后的γδT细胞为效应细胞,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作为靶细胞,观察增殖的γδT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杀伤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转运RNA来源的分子片段770靶向细胞骨架相关蛋白2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转运RNA来源的小分子片段770(tRF-770)调控细胞骨架相关蛋白2(CKAP2)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MINTbase数据库v2.0序列与基因组中成熟的tRNA进行比对,确认tRF-770的染色体定位;TA克隆实验鉴定tRF-770;利用TargetScan和miRBase数据库分析预测tRF-770的靶基因;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CKAP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选择乳腺癌细胞株MDB-MA-231和MCF7,分别分为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tRF-770过表达组(转染tRF-770过表达序列)及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序列);另外设立tRF-770过表达+CKAP2-HA组(共转染tRF-770过表达序列与CKAP2过表达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中tRF-770的相对表达量;CCK-8法检测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并进行挽救实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tRF-770的靶基因;蛋白印迹法检测CKAP2-ERK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tRF-770与9类tRNA剪切修饰的5'端完全匹配,TA克隆测序验证结果表明产物大小以及碱基与预期tRF-770序列一致。基于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发现CKAP2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 t=7.21, P<0.0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MDA-MB-231细胞中,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tRF-770过表达组tRF-770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0、2.42±0.11、3.75±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 395.00, P<0.001);在MCF7细胞中,3组tRF-770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0、2.45±0.21、3.26±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69.30, P<0.001);两种细胞中,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tRF-770过表达组中tRF-770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均 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表明,tRF-770与CKAP2 mRNA 3'UTR结合。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在MDA-MB-231、MCF7细胞中,第3天和第4天tRF-770过表达组细胞增殖能力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均 P<0.05);第3天和第4天阴性对照组与tRF-770过表达组细胞增殖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CCK-8法挽救实验结果显示,在两株乳腺癌细胞中,tRF-770过表达+CKAP2-HA组自转染第2天起,细胞增殖能力均高于tRF-770过表达组(均 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两种乳腺癌细胞中,tRF-770过表达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CKAP2、p-ERK2、PCNA蛋白表达均下降(均 P<0.05);ERK2蛋白在MDA-MB-231细胞中表达量变化较小,而在MCF7细胞中tRF-770过表达组蛋白表达下降。 结论:tRF-770可能通过CKAP2-ERK2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黑蒜提取物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黑蒜提取物对人乳腺癌细胞系-7(MCF-7)在增殖以及凋亡方面作用的影响及其所发挥的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8(CCK-8)法检测在不同时间(24、48、72 h)及不同浓度(0.025、0.050、0.100 g/ml)黑蒜提取液对其增殖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购自中国科学院细胞库)增殖能力。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黑蒜提取液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53基因(p5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切割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ANOVA检验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个体间差异用图基(Tukey tests)功能进行分析。结果:CCK-8结果显示,24 h实验组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细胞存活率[(96.38±0.68)%比(94.19±0.19)%比(87.99±0.49)%, F=275.939, P<0.01],48 h实验组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细胞存活率[(95.34±1.13)%比(89.46±0.29)%比(81.29±0.30)%, F=359.587, P<0.01],72 h实验组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细胞存活率[(91.56±2.38)%比(85.03±1.79)%比(77.24±2.40)%, F=51.162, P<0.01]。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克隆能力(131.67±10.60比96.00±10.15比46.33±5.86)低于对照组细胞克隆能力(155.67±4.51, F=100.409, 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凋亡率[(10.87±1.67)%比(15.49±0.25)%比(24.49±1.03)%]高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5.13±0.65)%, F=123.366, 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ax蛋白表达量实验组(0.806±0.075比0.931±0.066比1.174±0.074)高于对照组(0.502±0.055, F=953.697, P<0.01),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实验组(0.813±0.024比0.946±0.049比1.093±0.086)高于对照组(0.668±0.057, F=189.983, P<0.01),bcl-2蛋白表达量实验组(0.998±0.053比0.893±0.041比0.793±0.033)低于对照组(1.230±0.073, F=220.352, P<0.01),p53蛋白表达量实验组(0.655±0.059比0.891±0.069比1.062±0.090)高于对照组(0.445±0.066, F=456.667, P<0.01)。 结论:黑蒜提取物可以有效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且其效果在一定范围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艾司氯胺酮诱导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68凋亡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esketamine,ESK)对乳腺癌细胞具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CCK-8实验检测ESK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 V/PI双染检测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和活性氧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及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CK-8实验结果证明ESK能以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ESK以20 μM处理MDA-MB-468细胞后存活率为(35.47±2.61)%,较同浓度长春瑞滨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ESK对MDA-MB-468细胞的IC 50值为(14.54±2.12)μM;ESK处理后大幅度降低线粒体膜电位,蛋白水平中上调Cytochrome C、BCL2-Associated X的蛋白质(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及Caspase-3的表达,下调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ell lymphoma-2 protein,Bcl-2)的表达,诱导MDA-MB-468细胞发生线粒体依赖性凋亡;ESK能上调MDA-MB-468细胞中活性氧水平,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的表达。 结论:ESK能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并诱导其发挥线粒体依赖性凋亡,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上调乳腺癌细胞中的ROS水平,从而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来实现的,为Aln的开发和利用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USP47促进三阴性乳腺癌进展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USP47促进乳腺癌进展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验技术检测USP47在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BT-549和正常乳腺细胞系MCF-10A(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细胞系均购自ATCC细胞库)中的表达。利用siRNA-USP47敲低MDA-MB-231、BT-549中USP47的表达。应用Transwell检测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利用细胞计数实验(CCK-8)、平板克隆和EDU实验检测MDA-MB-231、BT-549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两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USP47在MDA-MB-231和BT-549中USP47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癌细胞MCF-10A(MDA-MB-231:2.70±0.53,BT-549:2.50±0.65,MCF-10A:1.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A-MB-231: t=4.49, P<0.05,BT-549: t=3.25, P<0.05);在USP47敲低细胞系中USP47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细胞(MDA-MB-231敲低组:0.22±0.06,MDA-MB-231对照组:1.00±0.00。BT-549敲低组:0.23±0.09,BT-549对照组:1.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A-MB-231: t=17.92, P<0.001,BT-549: t=5.25, P<0.001)。Transwell结果表明,USP47敲低组转移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MDA-MB-231敲低组:26.67±4.03,MDA-MB-231对照组:85.67.00±7.37。BT-549敲低组:21.67±4.64,BT-549对照组:45.67±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A-MB-231: t=12.20, P<0.001,BT-549: t=11.98, P<0.001)。USP47敲低组CCK-8实验吸光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MDA-MB-231敲低组:0.68±0.09,MDA-MB-231对照组:1.25±0.20。BT-549敲低组:0.84±0.10,BT-549对照组:1.54±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A-MB-231: t=4.50, P<0.05,BT-549: t=6.08, P<0.05)。细胞克隆实验结果表明敲低USP47后细胞克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MDA-MB-231敲低组:20.00±4.90,MDA-MB-231对照组:74.00±12.50。BT-549敲低组:23.67±5.70,BT-549对照组:56.6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A-MB-231: t=6.75, P<0.05,BT-549: t=6.25, P<0.05);EDU实验表明,USP47敲低组增殖低于对照组(MDA-MB-231敲低组:(31.33±7.59)%,MDA-MB-231对照组:(56.00±4.36)%。BT-549敲低组:(23.67±5.7)%,BT-549对照组:(56.6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A-MB-231: t=4.10, P<0.05,BT-549: t=4.16, P<0.05),USP47 KD组细胞p-Akt、Cyclin D1和MMP-9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USP47通过调控Akt通路及Cyclin D1和MMP-9的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及增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tRF-31-PER8YP9LON4VD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及其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检测tRF-31-PER8YP9LON4VD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探讨其对乳腺癌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4—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57例乳腺癌患者、39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40名正常体检者的血清,同时整理临床特征资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乳腺癌细胞株及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tRF-31-PER8YP9LON4VD的表达水平;运用细胞侵袭实验、迁移实验、CCK-8增殖实验等分析tRF-31-PER8YP9LON4VD对乳腺癌细胞功能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中tRF-31-PER8YP9LON4VD在乳腺癌中的诊断效能。采用卡方检验进行tRF-31-PER8YP9LON4VD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tRF-31-PER8YP9LON4VD在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0.50±0.22比1.00±0.01)、T-47D(0.33±0.02比1.00±0.01)和MCF-7(0.50±0.02比1.00±0.01)的tRF-31-PER8YP9LON4VD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株(1.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tRF-31-PER8YP9LON4VD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1.35±1.25)低于正常体检者(6.42±3.13)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9.57±2.11)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1)。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tRF-31-PER8YP9LON4VD的T-47D(86.67±12.22比532.00±22.68, P<0.001)和MDA-MB-231(535.33±99.12比1 055.67±24.00, P=0.002)侵袭能力较弱,T-47D(442.67±81.79比1 210.67±115.02, P=0.002)和MDA-MB-231(278.67±108.40比571.33±95.37, P=0.015)迁移能力较弱,T-47D和MDA-MB-231增殖能力较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血清中tRF-31-PER8YP9LON4VD对乳腺癌诊断效能的曲线下面积0.743(95% CI 0.644~0.84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50%和53.10%。 结论:tRF-31-PER8YP9LON4VD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呈低表达,其可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长链非编码RNA HOX转录反义RNA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HOX转录反义RNA(HOTAIR)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8月到2018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120例乳腺癌和癌旁组织,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lncRNA HOTAIR表达水平。在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株中建立lncRNA HOTAIR敲降细胞株(lnc HOTAIR KD组)和对照细胞株(lncRNA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试剂盒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分析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异种移植瘤模型分析细胞在体内的增殖能力。采用生物信息学分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lncRNA HOTAIR作用靶点。组间数据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与癌旁组织(1.09±0.19)比较,乳腺癌组织中lncRNA HOTAIR表达水平(2.98±0.21)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11, P<0.05)。与lncRNA对照组(1.10±0.10)比较,Lnc HOTAIR KD组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0.25±0.05)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510, P<0.05)。与lncRNA对照组EdU阳性率[(87.34±9.12)%]比较,Lnc HOTAIR KD组乳腺癌细胞EdU阳性率[(28.13±7.10)%]增殖能力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918, P<0.05)。体内异种成瘤模型显示lnc HOTAIR KD组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较LncRNA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109, P<0.05)。生物信息学研究显示lncRNA HOTAIR能与微小RNA(miRNA,miR)-126结合,进而调节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水平。 结论:lncRNA HOTAIR通过靶向作用于miR-126/CXCR4轴进而调节着乳腺癌细胞增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Tyro3和CDK9与乳腺癌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治疗耐药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乳腺癌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治疗耐药的机制和克服抗PD-1治疗耐药的途径。方法:建立人三阴性乳腺癌耐药细胞株BT-549R5和小鼠乳腺癌耐药细胞株4T1R3,应用全基因测序分析筛选候选耐药关联分子。采用Western blot检测4T1R3细胞中受体酪氨酸激酶TAM(Tyro3、Axl和MerTK)的表达。通过T细胞杀伤实验观察下调CDK9对T细胞杀伤BT-549R5细胞的影响,通过小鼠成瘤实验观察下调Tyro3和CDK9对乳腺癌移植瘤抗PD-1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了抗PD-1治疗耐药的乳腺癌细胞株和动物模型。TAM家族Tyro3、Axl和MerTK在4T1R3细胞中高表达。全基因组测序显示,Tyro3和CDK9在BT-549R5细胞中高表达。T细胞杀伤实验显示,在效靶比分别为1∶1、5∶1和10∶1的情况下,BT-549R5细胞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BT-549细胞组(均 P<0.05),但CDK9下调组BT-549R5细胞的存活率下降迅速。小鼠成瘤实验显示,在抗PD-1治疗的情况下,与4T1细胞组相比,4T1R3细胞组的移植瘤生长迅速,第20天时,肿瘤体积大于4T1细胞组( P<0.05);但CDK9敲降4T1R3细胞组和Tyro3敲降4T1R3细胞组的肿瘤生长速度与4T1细胞组相近,第20天时与4T1R3细胞组肿瘤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Tyro3和CDK9与乳腺癌抗PD-1治疗耐药有关,抑制Tyro3和CDK9的表达可逆转乳腺癌的耐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沉默同源异型盒基因2表达对乳腺癌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沉默同源异型盒基因2(Prrx2)表达后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稳定沉默Prrx2表达的细胞株。采用MTT法分析癌细胞的增殖情况;裸鼠移植瘤实验观察沉默Prrx2表达对肿瘤生长的影响;Western印迹分析沉默Prrx2表达后β-连环链蛋白(catenin)在细胞内的分布变化。结果:转染干扰载体后MDA-MB-231细胞Prrx2表达下降91.2%;MCF-7细胞表达下降88.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MTT实验显示沉默Prrx2表达后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裸鼠移植瘤实验发现沉默组的移植瘤体重量明显小于空白载体组(160.2±26.3)mg与(365.4±19.7)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沉默Prrx2表达可抑制β-catenin在乳腺癌细胞核中的表达,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 结论:沉默Prrx2表达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的增殖和肿瘤生长能力,针对Prrx2的治疗可能成为治疗乳腺癌的新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