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微腺体腺病伴相关性癌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乳腺微腺体腺病及系列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微腺体腺病伴相关性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治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7岁,表现为右乳外侧10点钟方向肿物,病理诊断为乳腺微腺体腺病伴相关性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三阴性乳腺癌表型及肌上皮指标大部分阴性,S-100强表达。患者接受乳腺改良根治切除术,至末次随访未复发及转移。结论:乳腺微腺体腺病是良性上皮细胞同时缺乏肌上皮层的病变,良性病变时极易与分化良好的浸润性癌混淆,可根据多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指标及显微镜下观察到形态不规则腺体浸润纤维脂肪组织、腺腔内粉色分泌物等特点进行诊断;需特别注意此类良性病变可能会发生不典型增生或癌变,从而衍变为浸润性癌,此时形态学特点为腺腔内粉色分泌物及浸润脂肪组织的生长方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100阳性表达对诊断极为重要,也是区别于其他类型浸润性癌的关键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乳腺纤维囊性病的超声表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囊性病肿物的常规超声表现,为乳腺纤维囊性病与乳腺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纤维囊性病的144例患者166个病灶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及弹性成像,总结其声像图特点。结果:乳腺纤维囊性病肿块的声像图特点:74.1%(123/166)病灶为低回声,57.2%(95/166)形态不规则,49.4%(82/166)边缘不完整,90.4%(150/166)平行生长,25.9%(43/166)病灶内可见小囊肿,24.1%(40/166)病灶内可见粗钙化或细钙化,65.1%(108/166)后方回声无改变,90.4%(150/166)血流呈乏血供型,98.2%(163/166)的病灶弹性成像评分2~3分。结论:乳腺纤维囊性病肿物的超声表现为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完整、内伴细钙化或粗钙化等特点,易误诊为乳腺恶性肿瘤,但前者多为平行生长、内部可见小囊肿,后方回声多无改变以及乏血供、质地较软,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误诊为乳腺癌临床特征与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超声误诊为乳腺癌临床特征,并构建误诊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行超声检查的乳腺肿块患者602例,按照误诊情况分为误诊组和诊断准确组,分析超声误诊为乳腺癌病例特征,并构建误诊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共有30例误诊为乳腺癌,误诊率为4.98%.诊断准确组与误诊组在病灶最大径、触诊、合并良性病灶、合并炎性病变、超声图像边缘、血流信号明显、腋下淋巴结回声、微钙化、病灶结构复杂多样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最大径(≥5 cm)、合并良性病灶、合并炎性病变、超声图像边缘(模糊)、血流信号明显、腋下淋巴结回声、微钙化、病灶结构复杂多样是超声误诊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P<0.05,P<0.01).超声误诊为乳腺癌风险预测模型:2.623×病灶最大径(≥5 cm)+1.422×合并良性病灶+1.616×合并炎性病变+1.574×超声图像边缘(模糊)+1.134×血流信号明显+1.518×腋下淋巴结回声+2.027×微钙化+1.541×病灶结构复杂多样.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显示,该模型拟合优度较好(χ2=3.487,P=0.9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预测超声误诊为乳腺癌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921,约登指数为0.698,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3%、86.5%,95%CI为0.872,0.969,实际应用准确性为96.2%(579/602).结论 超声误诊为乳腺癌和多种因素有关,基于病灶最大径、合并良性病灶、合并炎性病变、超声图像边缘模糊、血流信号明显、腋下淋巴结回声、微钙化和病灶结构复杂多样危险因子构建的超声误诊为乳腺癌风险预测模型预测准确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乳腺增生症的诊断与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6
乳腺增生症又名乳腺腺病、乳腺纤维囊性改变,是一种以乳腺疼痛为首发症状的常见乳腺良性病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我健康意识的提高,乳腺增生症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临床上缺乏相对应的认识,且疾病本身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而其临床治疗方式较为混乱,亦无统一的评价指标.本文阐述乳腺增生症的病因、诊断、治疗的相关进展,为认识这一疾病开拓新的视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乳腺扩大整形术后并发症的MRI征象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乳腺扩大整形术后并发症的MRI征象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乳腺扩大整形术后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分析不同隆乳材料并发症的MRI表现.结果 34例中,14例(19只)乳腺假体包膜破裂.13只破裂的硅胶假体中,9只硅胶假体囊内破裂的MRI征象有"舌"征、"飘带"征及"匙孔"征;4只囊外破裂,除了"飘带"征及"匙孔"征象外,在纤维囊外可见到高信号的游离假体影.6只水凝胶假体破裂的MRI征象表现为"聚集型"破裂和"游离型"破裂.34例中,14例出现感染.MRI表现为假体结构未形成,乳腺腺体结构紊乱、模糊,T2W压脂相可见腺体内散在线条样或小斑片样稍高信号影,或伴有脓肿形成.34例中,6例患者合并良性病变.囊肿MRI表现为囊性信号,纤维腺瘤根据所含水分不同,信号有差异,MR动态增强可见早期强化及延迟强化.结论 不同隆胸材料术后并发症的MRI征象有一定特点,MR是指导术后并发症处理的较好的检查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他莫西芬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乳腺增生结节的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他莫西芬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乳腺增生结节对机体内分泌的影响及乳腺增生结节的后期效果.方法 将乳腺增生结节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微波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他莫西芬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黄体生成素、孕酮、雌二醇、催乳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黄体生成素、孕酮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雌二醇、催乳素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黄体生成素、孕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雌二醇、催乳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随访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他莫西芬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乳腺增生结节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复杂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及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6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在引起乳腺癌的众多危险因素中,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有无相关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尤其是复杂乳腺纤维腺瘤.本研究主要围绕复杂乳腺纤维腺瘤的癌变率、诊断和治疗做一综述,为临床医师正确处理乳腺纤维腺瘤提供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增生症伴纤维腺瘤与乳腺癌BI-RADS校正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对乳腺增生症伴纤维腺瘤与乳腺癌BI-RADS分级的校正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该院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的120例乳腺增生症伴纤维腺瘤与120例乳腺癌患者资料,总结其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纵横比、钙化、血流分布、阻力指数、BI-RADS分级、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等特点,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对乳腺增生症伴纤维腺瘤与乳腺癌BI-RADS分级的校正价值.结果 乳腺增生症伴纤维腺瘤与乳腺癌超声图像在边界、后方回声、纵横比、钙化、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形态、内部回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分布方面,乳腺增生症伴纤维腺瘤主要表现为0~Ⅰ级,阻力指数(RI)<0.7,乳腺癌多表现为Ⅱ~Ⅲ级,RI≥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对两者BI-RADS分级校正后诊断符合率有明显提高.结论 乳腺增生症伴纤维腺瘤与乳腺癌具有重叠超声表现,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对两者BI-RADS分级校正后的定性诊断能力有提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在老年乳腺癌中表达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s,NCAM)在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60~72岁)乳腺癌组织25例(神经侵袭的8例,无神经侵袭的17例)、癌旁组织25例,乳腺良性病变26例(乳腺纤维腺瘤16例,乳腺腺病4例,囊性乳腺病6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CAM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NCAM在乳腺癌、乳腺良性病病和正常对照(n=30,61~ 68岁)血清中含量.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结果:NCAM在部分乳腺癌细胞质和细胞膜呈宗黄色阳性表达,癌旁组织和良性病变表达很少.乳腺癌组、癌旁组及乳腺良性病变NCAM阳性率分别为28.0%(7/25),4.0%(1/25)和3.8% (1/26),腺癌组织明显高于癌旁组和乳腺良性病变(P<0.05).NCAM阳性表达在乳腺癌有神经侵袭病例阳性率50.o% (4/8)明显高于无神经侵袭病例23.5% (4/17,P<0.05).血清NCAM浓度(pg/ml)结果,乳腺癌(69.8±29.4)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16.7±6.3)和正常对照(14.9±3.1),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CAM在老年乳腺癌有明显表达,且伴发神经侵袭和转移时表达更为明显,表明NCAM表达影响乳腺癌发生发展,这为临床防治老年乳腺癌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探讨乳腺增生症的超声诊断及其分型标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症的超声诊断及其分型标准,研究不同类型乳腺增生与患者年龄、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本院超声科接受乳腺超声检查的患者106例,其中诊断为乳腺增生症的患者78例.根据其超声影像分为5型:小叶增生型、导管增生型、纤维腺病型、纤维化结节型和囊肿增生型.用SAS软件对各乳腺增生类型的年龄分布以及与乳腺胀痛的相关性做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年龄组的小叶增生型、导管增生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不包括60岁以上患者的情况下,小叶增生型发病率和导管增生型发病率与乳腺胀痛发生率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和0.89).结论:文中所采用的乳腺增生症及分型的超声诊断标准符合乳腺组织增生的病理分型,并且与患者的年龄变化、临床表现有较好的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