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低风险孕产妇二孩分娩意愿与方式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上海市低风险初产和二胎孕产妇分娩意愿和实际分娩方式,分析剖宫产分娩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3年5至7月在上海市8个区,每区选择约200名正常孕晚期低风险孕妇,进行基线问卷调查和产后随访调查,调查对象中初产妇作为初产组,二胎孕产妇作为二胎组.收集人口社会学资料 、分娩教育及分娩知识知晓度情况,分娩方式意愿及原因,以及实际分娩方式等.结果 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559份,初产妇1299名,二胎孕产妇260名.二胎孕产妇剖宫产率(51.50%)高于初产妇(41.80%),χ2=8.604,P=0.014.两组在年龄 、母亲文化程度 、是否独生子女 、生育保险 、费用报销 、分娩意愿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63.12、62.33、31.60、35.99、14.04,均P<0.01).多因素分析,分娩意愿(OR=1.562,95%CI=1.181~2.051,P=0.000)、孕妇及胎儿因素(OR=2.380,95%CI=1.127~5.028,P=0.023)、母亲文化程度(OR=0.531,95%CI=0.322~0.874,P=0.044)、是否独生子女(OR=0.611,95%CI=0.433~0.863,P=0.031)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其中产前分娩意愿和孕母及胎儿因素是实际剖宫产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年龄和胎次并未构成主要风险.产前选择剖宫产原因,除了身体因素外,其他因素两组无显著差别,担心受二次罪 、担心安全 、担心不能忍受疼痛是主要原因.结论 无论初产还是二胎孕产妇,分娩意愿都是影响最终剖宫产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对自然分娩的认识不足和偏见是选择剖宫产的原因,因此建议产科医疗机构不断普及和完善围产期分娩健康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对孕期分娩态度给予正确的评估和指导,减轻分娩恐惧,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严格把控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而有效降低社会性剖宫产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二孩政策下夫妻再生育意愿与婚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调查影响婚姻质量和再生育意愿的因素,探索婚姻质量与再生育意愿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成都市5个区22~42岁的已婚户籍人口,采用程灶火(2004)等编制的中国人婚姻质量问卷对夫妻双方进行婚姻质量和二胎生育意愿调查.结果:对于婚姻质量,20.0%的人不太满意,60.0%的人基本满意,20.0%的人比较满意;婚姻质量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子女状况、子女年龄、子女性别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与子女关系、婚姻状况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生育意愿在年龄、子女状况、子女年龄、子女性别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性别、文化程度、与子女关系、婚姻状况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夫妻再生育意愿与其婚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0.215,P<0.05).结论:夫妻再生育意愿与婚姻质量呈正相关,夫妻婚姻质量越高,其再生育意愿就越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式选择的系统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陆地区剖宫产率居世界之首[1],2008-2014年文献报道中国地区剖宙产率为34.1%[2],仍居高不下.随着近年二胎政策的放开,导致有剖宙产史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数量在近期内大大增加,相应的因医疗指征及非意愿妊娠引产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且大多数胎儿结构异常的畸形及染色体异常需在行胎儿系统超声筛查或羊水穿刺后确诊,大多推迟到中期妊娠进行引产,有剖宙产史的瘢痕子宫妊娠引产主要风险为子宫破裂、术中大出血,甚至需子宫切除,这些不良结局不但会对育龄妇女生育能力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因此探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适宜的引产方式势在必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北京高校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生育意愿的差别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全面二胎政策放开后北京高校大学生生育意愿与其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关系.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生育意愿,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进行比较,探讨影响生育意愿的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非独生子女中理想孩子数量为2个的比例更高,在一孩生育时独生子女表现出更明显的性别倾向;多因素分析显示独生子女在一孩生育时更有性别倾向(OR=1.92,95% CI:1.25~2.97),研究生及以上(OR=1.94,95% CI:1.05~3.58)、家庭情况较差(OR=1.67,95% CI:1.10 ~2.54)的大学生更倾向于要男孩. 结论 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理想生育数量、性别偏好等方面存在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某三级甲等医院适龄女职工二胎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全面放开二胎"以来适龄妇女生育二胎的意愿及影响二胎生育的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对天津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数据资料进行筛选并结合问卷调查,获得适龄女职工生育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该医院已生育的适龄女职工共1092名,该时间范围内,实际生育二胎的53人(4.85%).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二胎生育的可能因素为适龄母亲年龄、家庭年收入及头胎妊娠或生育异常.生育二胎的母亲年龄集中在31~40岁间,家庭收入集中在20万/年~60万元/年之间.问卷结果显示,影响二胎生育的主要因素为家庭经济收入、自身年龄、工作发展以及生育观念等因素,与数据库分析结果相符.结论 在目前国家"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短时间内,医院二胎生育率并未显著提升,但生育二胎母亲呈年龄增大的趋势.生育意愿来自于宏观的社会政策及文化、微观的个人及家庭等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建议采取允许妊娠妇女带薪休假、降低养育成本等措施,实现人口的健康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性别偏好与存活子女的性别构成对二孩生育计划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80后"职业群体大多已生育一胎,在当前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下,该群体是否均将进行二胎计划?该群体对子女的性别偏好(GP)、存活子女的性别构成(LCSC)是否会影响其二胎生育计划?目的 同步观察GP、LCSC对二孩生育计划的影响,为研究社会心理因素对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影响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 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采用现况研究设计、整群抽样方法在银川市5家事业单位和5家企业单位调查出生日期为1980-01-01至1990-01-01的在职人员,对其中已婚育一孩的599例进行分析.采用定量调查问卷收集数据,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及对子女的GP;调查对象的实际生育行为(已生育子女的数量和性别);调查对象的生育计划(是否计划生育二孩).结果 599例"80后"已婚育的城市职业人群中,245例(40.90%)计划生育二孩,234例(39.07%)不想再要二孩,120例(20.03%)没想好.不同GP、GP与LCSC一致性二孩生育计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020,P<0.001;χ2=22.499,P<0.001).不同民族、户籍、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岗位者二孩生育计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月经济收入、独生子女者二孩生育计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P和LCSC不一致、男性、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计划生育二孩(P<0.05);GP和LCSC一致、月经济收入<3000元/月者没想好是否生育二孩(P<0.05).结论 除基本人口学因素外,GP和LCSC也会影响"80后"已婚育城市职业人群做出生育二孩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乌鲁木齐地区居民二胎生育意愿与孕前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地区居民二胎生育意愿及二胎生育人群的孕前危险因素.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对乌鲁木齐新市区、水磨沟区、天山区、沙依巴克区1 547名女性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单因素x2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75.7%的女性有意愿生育二胎,年龄、抚养模式、婚后幸福程度、国家政策是二胎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在1 547名女性中,418名生育二胎并对其妊娠结局进行随访.单因素x2检验显示,年龄、患病史、妇科疾病、孕期服药、吸烟补充叶酸、一胎生育方式可能是二胎人群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患病史、妇科疾病、是否服药、是否吸烟、一胎生育方式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 乌鲁木齐地区居民二胎生育意愿强烈,应加强二胎生育人群的孕前保健工作,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济南市部分地区已育女性二孩生育意愿影响因素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已育女性二胎生育意愿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法,选取济南市4个区县800名已育一孩女性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简单问卷调查法结合半结构式个案调查法调查济南市已育女性的二胎生育意愿,并分析二胎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结果:有效回收问卷785份,其理想子女数平均为1.82个,其中,237名(30.19%)有二胎生育意愿,548名(69.81%)无二胎生育意愿.单因素结合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第一胎高危妊娠、第一胎产式、第一胎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常住区域及家庭类型对二胎生育意愿的影响显著(P<0.05),而文化程度、一胎性别、就业情况、户籍性质对其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全面二孩政策下已育女性的二胎生育意愿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年龄、一胎生育状况、经济因素、社会背景及家庭情况是影响已育女性二胎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生育经历、生活满意度对“80后”已婚育职业群体二孩生育计划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同步观察生育经历、生活满意度对二孩生育计划的影响,为研究社会心理因素对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影响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 采用横断面现况研究设计、整群抽样方法分别对银川市5家事业单位和5家企业单位中出生日期在1980年1月1日至1990年1月1日的所有在职人员进行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426份,本次对其中已婚并生育一孩的599人进行分析.结果 37.01%的“80后”已婚育职业群体有生育二胎打算;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一胎生育经历与生育预期越符合的“80后”已婚育职业群体越倾向于要二胎(OR =2.525,95%CI:1.584~4.026);生活满意度越高的“80后”已婚育职业群体越倾向于要二胎(OR=0.951,95%CI:0.911 ~0.992);性别(OR =0.395,95%CI:0.244~0.639)、文化程度(OR=2.366,95% CI:1.353 ~4.136)、月收入(OR=0.444,95%CI:0.229 ~0.859)也对其二孩生育计划有影响.结论 “80后”已婚育职业群体做出生育二胎抉择不仅会受到基本人口学、一胎生育经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会受生活满意度等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生育政策调整对已婚女性医务人员生育意愿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生育政策调整对已婚女性医务人员生育意愿及发展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方法,于2018年5-7月对北京、辽宁各级医疗机构258名已婚女性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20人进行现场访谈,分析已婚女性医务人员生育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已婚女性医务人员生育二胎意愿比较,不愿意的比例最高为45.3 %(117/258),没想好比例为27.5 %(71/258),愿意的比例为27.1%(70/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已婚女性医务人员生育二胎意愿比较,<30岁愿意生育二胎的比例最高(37.8%),>40岁的比例最低(14.5%);一胎性别对已婚女性医务人员生育二胎意愿无影响;48.1%的已婚女性医务人员认为,生育二胎后生活质量会下降;在影响生育二胎的因素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无帮手照顾孩子、经济因素和工作原因.结论 已婚女性医务人员生育二胎意愿较低;无帮手照顾孩子、经济因素和工作原因是已婚女性医务人员生育二胎的主要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