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仑山地区和湖北宜昌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放射虫动物群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报道了江苏仑山岗岗山剖面和湖北宜昌黄花场宜黄-1井岩芯中晚奥陶世五峰组灰色、灰黑色硅质页岩和硅质岩中的放射虫动物群.通过对仑山和宜昌五峰组放射虫动物群的再研究,发现该放射虫动物群以空滴虫科(Inaniguttidae)放射虫发育为特点,丰度高,但分异度低、属种单调,仑山地区仅有一科、一属、两种,包括Inanigutta webbyi和Inanigutta jiangsuensis.宜昌地区同样发现空滴虫科放射虫,但难以鉴定到属种.两个地区的化石整体保存状况较差.根据伴生的笔石化石判断该放射虫动物群时代为凯迪晚期至赫南特早期.动物群特征与凯迪早、中期放射虫动物群有一定差异.同时,在两地五峰组中还新发现一类分类位置待定的锥形疑似放射虫化石,具有一定的地层对比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红花玉兰MwZFP10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该研究选取了湖北五峰地区红花玉兰新品种'娇红1号'为研究材料,基于实验室前期对红花玉兰转录组测序差异显著表达基因中筛选到的645 bp花发育相关的核心片段,采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1个SUPERMA N类基因MwZFP10(GenBank登录号为MH037314).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wZFP10基因全长为1117 bp,开放阅读框726 bp,编码241个氨基酸,蛋白分子式为C1128 H1760 N322 O383 S14,分子量26.4 kD,理论等电点4.42,含有一个C2H2型锌指结构域.对比分析发现MwZFP10属于SUPERMAN类锌指蛋白,具有N端的QALGGH和C端富含亮氨酸的L(I)DLXLR(K)L保守结构域.α螺旋(Hh)、延伸链(Ee)和β转角(Bt)构成红花玉兰MwZFP10蛋白的基本结构,蛋白的三级结构具有典型的锌指空间构型.MwZFP10蛋白为亲水性蛋白,可能定位于细胞核中.半定量和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MwZFP10在花器官、叶片和苞片中均有表达,且花器官的雌蕊中表达量较高.过表达MwZFP10转基因拟南芥表现为植株矮小且不育,叶片卷缩,花器官发育畸形等特征.研究认为,MwZFP10基因在植物花器官的生长和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湖北省肿瘤登记地区2012年宫颈癌发病及死亡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湖北省肿瘤登记地区2012年女性宫颈癌发病及死亡情况.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 对2012年湖北省肿瘤登记地区的宫颈癌发病及死亡资料进行分析, 计算城乡之间肿瘤发病率和标化率, 并进行比较.结果 2012年湖北省肿瘤登记地区的女性宫颈癌发病率为20.88/105, 中标率为14.85/105, 世标率为14.54/105, 累积率 (074岁) 为1.36%.20岁以上女性宫颈癌各年龄段发病率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宫颈癌的死亡率为5.50/105, 中标率为3.60/105, 世标率为3.75/105, 累积率 (074岁) 为0.37%.农村地区死亡粗率、中标率, 世标率等均高于城市地区.年龄别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在80岁组达到死亡率最高峰值 (22.48/105) .7个肿瘤登记地区中, 死亡率最高的是五峰县, 最低是钟祥市, 五峰县中标死亡率是钟祥市的11.62倍.结论 湖北省肿瘤登记地区宫颈癌发病农村高于城市, 不同地域发病差别较大, 应积极开展宫颈癌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同时继续推进宫颈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五峰县农村妇女宫颈癌知识及相关行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宫颈癌高发地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村妇女对宫颈癌的认知行为和态度,为制定宫颈癌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五峰县3 086名农村妇女进行调查问卷,采用EpiData3.0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核实,应用SPSS 21.0和SAS 9.4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村妇女对所有危险因素认知率低于50%,知晓率最高的是多个性伴侣(33.9%),最低的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15.2%);妇女的认知得分随着年龄增高而逐渐下降,35~ 39岁之间妇女得分最高,60 ~65岁之间得分最低;妇女不同年龄组、婚姻状况、教育水平、职业、家庭收入之间的宫颈癌认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知识高得分是患病的保护因素,而患有宫颈癌炎性病变则是宫颈癌的危险因素.结论 调查对象对宫颈癌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认知程度较低,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妇女宫颈癌病因、预防保健知识、常用筛查方法知识的宣传,提高宫颈癌早诊早治水平,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湖北五峰县并殖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作者于1977~1981年对湖北西南五峰县进行了并殖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皮试87,994人,占人口总数的47.94%,结果表明有9966人被感染,发病3325人,平均感染率为11.33%,患病率为3.78%。其中男性高于女性,2~30岁年龄组中感染率为95.06%,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皮下游走结节,但非典型患者占96.48%。调查表明湖北五峰地区为并殖病流行区,优势致病虫种为斯氏狸殖吸虫或四川并殖吸虫。同时对第一、第二和终末宿主进行了调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了解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后河保护区)鸟类物种多样性及其区系组成的变化,我们通过样线、红外相机调查和检索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后河保护区鸟类名录,并将其与后河保护区1999年科学考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于2017-2019年共在后河保护区内设置了82 km的鸟类调查样线,共在309个位点上放置了红外相机,累计99,586个相机日.我们用"后河""鸟类""湖北省"等关键词搜索相关出版物,并查阅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经审核后发布的鸟类信息,结合样线和红外相机调查结果形成后河保护区鸟类名录.共整理得到后河保护区鸟类255种,隶属于16目55科.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种,包括中华秋沙鸭(Merguss quamatus)和金雕(Aquila chrysaetos);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46种,包括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棉凫(Nettapus coromandelianus)、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灰林鸮(Strix aluco)、蓝鹀(Emberiza siemsseni)等.此外,后河保护区有11种中国特有鸟类,占我国特有鸟类种数(n =93)的11.83%.在区系成分上,后河保护区鸟类以东洋种为主(151种,占59.22%),其次为广布种(55种,占21.57%).与1999年科学考察结果相比,鸟类增加了116种,其中有1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在区系组成上,后河保护区内东洋种占比增加,包括分布区向北扩散的物种成分.此外,本次调查未记录到20世纪在保护区内有分布的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和海南鳽(Gorsachius magnificus).本研究表明,后河保护区鸟类物种多样性高、特有种及珍稀濒危物种丰富,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和意义.通过对比分析后河保护区内野生鸟类动态变化,可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方案设计和保护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鄂西山区某县医院肺磨玻璃结节患者随访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影响肺磨玻璃结节患者随访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以期为后续建立山区群众肺结节综合管理与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纳入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初次诊断为肺磨玻璃结节患者,调查门诊资料及电话随访了解入组患者的肺结节复查情况,并分析患者随访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192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纳入本研究,在确诊肺磨玻璃结节后的12~33个月中,仅31.8%(61/192)的患者进行了门诊随诊.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是否专科门诊、经济情况及住址离医院距离是影响患者进行门诊肺磨玻璃结节随诊的重要因素.结论:鄂西山区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门诊随访比例较低,开设肺结节门诊及重点关注偏远贫困患者可能可以改善山区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随访依从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