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拟现实技术治疗对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睡眠结构及神经心理特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治疗对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睡眠结构及神经心理特征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51例慢性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意愿分为VR联合药物治疗组( n=26)与单纯药物治疗组( n=25)。单纯药物治疗组患者采用非苯二氮卓类药物联合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VR联合药物治疗组患者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添加每周5 d、每天30 min的VR技术治疗。治疗前、治疗6周后应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估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焦虑抑郁情绪,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听觉词语学习测试(AVLT)、数字广度测试(DST)、连线测试(TMT)、Stroop色词测试A/B/C、线方向判断(JLO)、数字符号转换测试(SDMT)评估总体及单项认知功能,采用基于心肺耦合技术的便携式睡眠监测仪(PSM)-100A评估睡眠结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VR联合药物治疗组患者自身治疗前后主观睡眠质量、神经心理特征和睡眠结构的差异。 结果:(1)治疗6周后,与单纯药物治疗组相比,VR联合药物治疗组患者的PSQI、ISI及HAMD、HAMA评分明显降低,AVLT-即刻回忆总分及AVLT-短时延迟回忆评分、长时延迟回忆评分、再认评分明显升高,TMT-A、TMT-B用时明显缩短,DST-倒背评分、SDMT评分明显升高,高频耦合带(HF)睡眠比例明显升高,低频耦合带(LF)睡眠比例、LF/HF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与治疗前相比,治疗6周后VR联合药物治疗组患者的PSQI、ISI及HAMD、HAMA评分明显降低,AVLT-即刻回忆总分及AVLT-短时延迟回忆评分、长时延迟回忆评分、再认评分明显升高,TMT-A、TMT-B用时明显缩短,DST-顺背、倒背评分明显升高,JLO、Stroop色词测试A/B/C和SDMT评分明显升高,HF睡眠比例明显升高,LF睡眠比例、LF/HF值明显降低,觉醒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VR技术联合药物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慢性失眠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和睡眠结构、减轻抑郁焦虑情绪、改善记忆力和注意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西他赛对进展期胃癌术后化疗疗效影响的倾向评分匹配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对进展期胃癌术后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311例进展期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24例,女87例;中位年龄为58岁,年龄范围为26~82岁。311例患者中,204例行FOLFOX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化疗,设为FOLFOX组;107例行FLOT方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化疗,设为FLOT组。观察指标:(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2)随访情况。(3)生存因素分析。(4)亚组分析。(5)不良反应情况。采用门诊、住院复查和电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化疗情况、术后生存、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2月。倾向评分匹配按1:1最近邻匹配法匹配,卡钳值设定为0.02。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情况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亚组分析采用交互作用检验。 结果:(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311例患者中,198例(FOLFOX组和FLOT组各99例)匹配成功。倾向评分匹配前FOLFOX组患者肿瘤分化程度(分化差、分化好),CA19-9(<27 U/mL、≥27 U/mL),CA125(<35 U/mL、≥35 U/mL)分别为109、95例,156、48例,186、18例,FLOT组上述指标分别为42、65例,93、14例,104、3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5.649,4.798,4.039, P<0.05);经倾向评分匹配后FOLFOX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44、55例,85、14例,96、3例,FLOT组上述指标分别为42、57例,85、14例,96、3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0.082,0.000,0.000, P>0.05)。(2)随访情况:倾向评分匹配后19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6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随访期间,92例患者无瘤生存,2例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104例死亡(103例为肿瘤相关性死亡,1例为非肿瘤相关性死亡)。FOLFOX组与FLOT组患者化疗疗程分别为(5.6±0.7)个与(5.4±0.8)个,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651, P>0.05)。FOLFOX组患者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2.2%、31.5%、27.7%;FLOT组上述指标分别为83.2%、42.8%、38.2%。FOLFOX组与FLOT组患者中位总体生存时间分别为21个月和34个月,两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73, P<0.05)。(3)生存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LOT方案、Lauren分型弥漫型、Lauren分型混合型、肿瘤分化程度好、肿瘤长径≥5 cm、CA19-9≥27 U/mL、癌胚抗原≥3.4 μg/L、T4分期、N2分期、N3分期、远端胃切除及全胃切除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相关因素(相对危险度为0.659,1.617,1.798,0.672,1.726,1.655,1.942,2.036,2.536,4.085,1.810,2.310;95%可信区间为0.444~0.978,1.024~2.556,1.105~2.926,0.457~0.990,1.159~2.569,1.006~2.723,1.295~2.912,1.190~3.484,1.409~4.564,2.491~6.697,1.020~3.211,1.261~4.233,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LOT方案、癌胚抗原≥3.4 μg/L、N2分期、N3分期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为0.622,1.732,2.217,4.039;95%可信区间为0.418~0.926,1.124~2.670,1.200~4.097,2.448~6.662, P<0.05)。(4)亚组分析: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Lauren分型、肿瘤分化程度、肿瘤位置、肿瘤长径、肿瘤标志物、肿瘤T分期、肿瘤N分期及手术方式亚组中,FOLFOX组与FLOT组的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交互 P>0.05)。(5)不良反应情况:FOLFOX组患者白细胞减少症、贫血、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受损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11/99)、2.0%(2/99)、3.0%(3/99)、12.1%(12/99)、4.0%(4/99)、1.0%(1/99),FLOT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34.3%(34/99)、1.0%(1/99)、9.1%(9/99)、24.2%(24/99)、4.0%(4/99)、0。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症发生率、恶心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5.213,4.889, 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194, P>0.05);两组患者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无患者因为不能耐受毒性反应退出化疗疗程,所有患者化疗期间行糖皮质激素、质子泵抑制剂和五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行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 结论:与FOLFOX方案比较,FLOT方案增加多西他赛明显延长进展期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但也增加了Ⅲ~Ⅳ级白细胞减少症与恶心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复合发酵乳改善便秘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复合发酵乳改善便秘小鼠的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 SCFA)、肠动力、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C57BL/6JNifdc小鼠27只,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干预组。模型组及干预组连续给予洛哌丁胺灌胃2周,从第2周开始,干预组灌胃洛哌丁胺后加灌复合发酵乳连续治疗7 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测定各组小鼠摄食量、饮水量、体重变化、粪便含水率、首粒黑便时间及小肠推进率。检测小鼠结肠五羟色胺2C受体(serotonin C receptor,5-HTR2C)、闭锁小带蛋白-1(zona occludins-1 ,ZO-1)、组织黏蛋白-2(mucin-2,MUC-2)mRNA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Raf/ERK/MAPK相关蛋白质;气相色谱法检测肠道内SCFA水平;高通量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显著延长( P<0.01),粪便含水率、小肠推进率、结肠5-HTR2C、ZO-1 mRNA表达显著降低( P<0.01)。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显著缩短,粪便含水率、小肠推进率显著增加( P<0.05),结肠5-HTR2C、ZO-1 mRNA表达上调( P<0.05),结肠Raf/ERK/MAPK通路磷酸化增加,肠道产SCFA菌增加且肠道内SCFA含量增加。 结论:复合发酵乳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产SCFA细菌丰度,并提高SCFA含量,增强结肠中Raf/ERK/MAPK通路的磷酸化上调5-HTR2C mRNA的表达,同时增加结肠中ZO-1 mRNA的表达,从而促进肠道蠕动并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起到改善便秘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由于胃内容物反流到食道或口腔而引起症状或并发症的胃肠运动障碍。GERD的典型症状是胃灼热和胃内容物反流到口咽。胃灼热可放射至颈部,通常在饭后或躺卧时加重,并可通过抗酸剂缓解。反流是胃内容物回流到口腔或下咽。上腹部疼痛也可以是胃食管反流的症状,食管反流的食管外症状包括牙齿腐蚀、喉炎、咳嗽和哮喘。近年来,对GERD的分子基础的认识取得了重大进展,提示其发病机制更加复杂且涉及多因素参与。本文以GERD的分子发病机制为出发点从基因在GERD的发病发展中的作用机制、NF-κB通路在GERD中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蛋白酶激活受体-2在GER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5-羟色胺通路异常与GERD的联系及活性氧产生在GERD中重要的作用等五个方面总结GERD的发病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腹部推拿通过5-HTR1A/cAMP/PKA信号通路对新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运动平衡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对新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日龄SD大鼠采用经典RICE造模法制备HIBD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部推拿组和模型组,每组12只,选取12只大鼠作为正常组。腹部推拿组在造模24 h后予腹部推拿,连续干预28 d。各组大鼠于干预第7、14、21、28 d进行平衡木试验,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形态结构;荧光PCR法测定海马区5-羟色胺受体(5-HTR1A)基因相对表达量,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海马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 A(PKA)、cAMP 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突触蛋白(synaptophysin,SYP)蛋白表达量。结果:干预结束后,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呈弥漫性分布,神经元数量减少,出现炎性水肿;腹部推拿组海马CA1区细胞排列层次清晰,炎性水肿改善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腹部推拿组干预第21、28 d平衡木试验评分显著降低( P<0.05),腹部推拿组5-HTR1A基因[(1.18±0.08)比(0.77±0.04)]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 P<0.05);腹部推拿组海马区cAMP[(0.32±0.02)比(0.31±0.01)]、PKA[(0.32±0.02)比(0.29±0.01)]、CREB[(0.31±0.02)比(0.28±0.01)]、SYP表达增加( P<0.05)。 结论:腹部推拿对新生HIBD大鼠的行为学有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5-HTR1A/cAMP/PKA信号通路发挥神经修复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模式镇痛对小儿隐匿性阴茎矫治术后疼痛的改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对小儿隐匿性阴茎矫治术后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本院接诊的86例小儿隐匿性阴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镇痛方案,观察组采取多模式镇痛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疼痛程度、镇静评分、应激激素水平、致痛物质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的呼吸率、脉搏、动脉压、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得分、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间点的呼吸率、脉搏、动脉压、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得分、Ramsay镇静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不同镇痛方法与用药时间有交互作用(均 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氧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间点的氧分压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镇痛方法与用药时间无交互作用( 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P物质、五羟色胺水平均高于术前1 h,且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均 P<0.05)。观察组共出现5例(11.63%)并发症,观察组出现3例(6.98%)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多模式镇痛与传统镇痛方案相比,可有效降低小儿隐匿性阴茎矫治术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波动,降低疼痛程度及Ramsay镇静评分,并减少应激激素与致痛物质的分泌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对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TMS)联合舍曲林对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PS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行TMS治疗,观察组在TMS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舍曲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疗程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血清学指标、认知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49%(43/47)比72.34%(3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5.82, 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5.45 ± 1.97)分比(7.89 ± 2.18)分、(8.18 ± 2.34)分比(10.27 ± 2.97)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高于对照组[(26.23 ± 3.18)分比(23.42 ± 2.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8.28 ± 2.78)mg/L比(10.76 ± 2.99)mg/L],5-羟色胺水平高于对照组[(196.12 ± 20.71)μmol/L比(177.98 ± 19.9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筛查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TMS联合舍曲林对PSD效果良好,可改善神经功能、血清学指标和认知功能,不良反应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铺姜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5-HT、IL-6、TNF-α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观察铺姜灸治疗轻中度虚证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HT、IL-6、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本院门诊收治的轻中度虚证抑郁症患者80例并随机分组,治疗组40例,采用铺姜灸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rTMS),两组均治疗6周.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6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积分及中医证候症状量表(TSSS)评分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5-HT、IL-6、TNF-α水平,采用HAMD-17积分及TSSS评分减分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HAMD-17积分和TSSS评分及血清5-HT、IL-6、TNF-α水平检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4周、6周后HAMD-17积分和TSSS评分组内比较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2周、4周、6周后HAMD-17积分和TSSS评分组间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两组较治疗前血清5-HT水平升高(P<0.01),IL-6、TNF-α水平降低(P<0.01);治疗6周后治疗组血清5-HT、IL-6、TNF-α水平变化较对照组变化显著(P<0.05);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49%,对照组总有效率65.7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铺姜灸在轻中度虚证抑郁症治疗中疗效良好,铺姜灸可提高抑郁症患者血清5-HT并降低IL-6、TNF-α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电针调控痛情绪相关神经递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1
痛情绪指疼痛引起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电针对疼痛及其引发的痛情绪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电针镇痛机制被广泛研究,但其对痛情绪的调节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对多巴胺、谷氨酸、γ-氨基丁酸、五羟色胺与内源性阿片肽等神经递质在痛情绪发生中的作用及电针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为电针缓解痛情绪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托里透毒汤口服联合紫草纱条引流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18
目的 探讨托里透毒汤方口服联合紫草纱条创面引流促进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和影响炎性因子表达研究.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6月-2022年1月收治的174例肛周脓肿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A(58例)和对照组B(58例),术后所有患者给予常规处理,对照组A增加紫草纱条创面引流治疗,对照组B增加凡士林纱条创面引流治疗,观察组增加托里透毒汤方口服与紫草纱条创面引流联合治疗.比较3组患者术后第1、7、14天时疼痛程度、创面症状评分、创面愈合情况、炎性因子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第7、14天观察组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与对照组B(P<0.05),对照组A第7、14天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B(P<0.05);术后第7、14天观察组分泌物评分、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与对照组B(P<0.05),对照组A7 d、14 d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P<0.05);观察组第7、14天创面缩小率高于对照组A与对照组B(P<0.05),对照组A第7、14天缩小率均高于对照组B,治疗后观察组创面腐肉全部脱落时间与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A与对照组B(P<0.05),对照组A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B(P<0.05);术后第7、14天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与对照组B(P<0.05),对照组A第7天、14天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B(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58例(100.00%)显著比对照组A患者54例(93.10%)和对照组B患者50例(86.21%)高(P<0.05),对照组A总有效率比对照组B高,但两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里透毒汤口服联合紫草纱条创面引流可以促进术后创面愈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缩短康复进程,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