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烟雾病慢性脑缺血患者主观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初步探明以无卒中型烟雾病为代表的慢性脑缺血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睡眠质量与术后缺血症状和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138例经影像学确认的无卒中型烟雾病患者,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首发症状、合并基础疾病等临床资料.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患者的术前睡眠质量,使用HAMD-17和MoCA分别评估患者的术前抑郁状态和认知功能.比较睡眠质量正常组和睡眠质量下降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认知功能与抑郁状态,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并对接受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缺血症状发作、卒中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共52例(37.7%)烟雾病患者存在睡眠质量下降.睡眠质量下降组患者较睡眠质量正常组具有更高的年龄(P=0.002)、更差的认知功能(P=0.017)和更明显的抑郁倾向(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 1.05,95%CI 1.01~1.09,P=0.021)和HAMD-17评分(OR 1.11,95%CI 1.01~1.23,P=0.035)是患者睡眠质量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术后随访中,术前存在睡眠质量下降的患者有更高的缺血症状发生率(P=0.008).两组患者术后新发卒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卒中型烟雾病患者存在较高比例的睡眠障碍,且与患者术后缺血事件发生相关,在临床诊疗中应加强对烟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评估和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运动方式对失眠患者睡眠影响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背景 失眠问题不仅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还与多种疾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合理的运动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失眠质量,但目前缺乏不同运动方式对其睡眠结局影响效果的比较研究.目的 比较不同运动方式对失眠患者睡眠影响的效果,为该人群制定改善睡眠的运动处方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不同运动方式对失眠患者睡眠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 2023 年 12 月.使用Jadad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使用Stata 17.0 软件的频率学框架的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网状Meta统计,使用偏倚漏斗图观察发表偏倚.结果 共纳入 36 篇文献,包含 2 706 例受试者,涉及 5 类干预措施:有氧运动(AE)、抗阻运动(RT)、身心运动(ME)、运动时间延长(PTE)、有氧与抗阻结合的运动(AE+RT).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AE和空白对照(CT)组(SMD=2.20,95%CI=0.35~4.05)对主观评价工具总评分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累积排序概率图下面积(SUCRA)排序结果为AE(82.2%)>ME(71.1%)>AE+RT(54.2%)>RT(38.9%)>CT(29.2%)>PTE(24.4%).PTE 与 AE+RT(SMD=-14.66,95%CI=-28.60~-0.72),AE+RT与RT(SMD=21.32,95%CI=6.24~36.40)以及AE+RT与AE(SMD=11.19,95%CI=1.56~20.81)对睡眠潜伏期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CRA概率排序结果显示,AE+RT(96.7%)>CT(77.1%)>ME(49.5%)>AE(42.6%)>PTE(27.9%)>RT(6.1%).AE与CT(SMD=4.59,95%CI=1.59~7.58)对睡眠效率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CRA概率排序结果显示AE(83.1%)>AE+RT(59.9%)>RT(50.7%)>ME(46.9%)>PTE(35.5%)>CT(23.9%).PTE 与 RT(SMD=23.39,95%CI=14.67~32.02),PTE 与 AE(SMD=14.86,95%CI=4.64~36.40),PTE 与 CT(SMD=12.11,95%CI=7.62~16.59),RT 与 ME(SMD=-27.61,95%CI=-40.49~-14.73),RT 与 CT(SMD=-11.28,95%CI=-20.86~-1.70),ME 与 AE(SMD=19.08,95%CI=5.18~32.98),ME与CT(SMD=16.33,95%CI=7.26~25.40)对睡眠觉醒时间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CRA概率排序结果显示,RT(94.7%)>CT(80.2%)>AE(41.8%)>ME(31.5%)>PTE(1.7%).RT与AE(SMD=-20.84,95%CI=-38.46~-3.23),AE与CT(SMD=12.02,95%CI=2.96~21.08)对总睡眠时长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CRA概率排序结果显示,AE(87.2%)>AE+CT(71.6%)>PTE(53.8%)>ME(40.6%)>CT(35.9%)>RT(10.8%).各项干预措施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UCRA概率排序结果显示,AE(84.2%)>AE+CT(75.5%)>ME(24.9%)>CT(15.4%).对主观评价工具总评分、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睡眠觉醒时间、总睡眠时长、睡眠质量进行发表偏倚分析,发现 6 个结局指标均存在一定的不对称性,提示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风险.结论 鉴于AE对多个睡眠指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推荐失眠患者进行3次/周、30 min/次的中等强度AE,如慢跑、快走等,此外,也可以选择 4~5 次/周中等强度的RT或AE+RT,在进行上述运动时需要额外注意时间段选择,尽量避免睡前 3 h内进行运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患者睡眠特征潜在剖面分析及其生活质量差异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探讨老年慢性肌肉骨骼疼痛(chronic musculo-skeletal pain,CMP)患者睡眠质量的潜在亚型,并分析各亚型在生活质量上的差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7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和关节外科的508例老年CM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调查.结果老年CMP患者睡眠质量可分为4个亚型:低睡眠效率型(29.70%)、睡眠良好型(51.80%)、睡眠时间不足-高用药型(14.80%)、主观睡眠不良-睡眠紊乱型(3.70%),4个类别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现存疼痛程度、疼痛发作情况、疼痛部位数量、口服镇痛药物情况及规律运动情况在不同类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类别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MP患者睡眠质量可分为4个潜类别,不同类别群体在生活质量上表现各异.应重点关注文化程度低、疼痛程度重、疼痛部位多、疼痛持续发作、长期口服镇痛药物和无规律运动的患者,并根据不同类别患者的特征进行合理的睡眠卫生教育和心理支持,以便更好地应对并缓解睡眠稳态失衡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肠道菌群在失眠症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失眠症是一种睡眠时间或睡眠质量不能满足机体需求,影响日常生活的主观感觉,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易醒甚或彻夜难眠,日间可伴有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抑郁等症状.近年来,社会竞争等压力越来越大,失眠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成为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失眠症关系密切,二者通过神经递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免疫系统、迷走神经等途径相互影响.肠道菌群指肠道中各种微生物菌群的总称,一方面,失眠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有害菌大量繁殖,出现相应的肠道症状,另一方面,肠道菌群紊乱也会影响睡眠质量.中医药治疗失眠症具有独特的优势且疗效显著,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免疫系统、迷走神经等多种途径以调节肠道菌群的数量和种类,维持肠道菌群稳态,从而改善失眠症.该文围绕肠道菌群与失眠症的相关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失眠症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病人胸科手术后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筛选老年病人胸科手术后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择期行胸科手术老年病人200例,性别不限,年龄>65岁,ASA分级Ⅱ或Ⅲ级。术中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记录病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ASA分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手术方式、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神经阻滞使用情况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右美托咪定使用情况;随访记录术后48 h疼痛发生情况,同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量表(PSQI)评价患者术后48 h的主观睡眠质量,PSQI评分≥5分为发生睡眠障碍。根据术后PSQI评分将病人分为术后非睡眠障碍组(PSQI评分<5分)和术后睡眠障碍组(PSQI评分≥5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老年病人胸科手术后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69例老年病人,其中术后发生睡眠障碍发生率为4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失眠史、BMI≥24 kg/m 2、合并糖尿病、开胸手术、肺癌根治术和食管癌根治术、手术时间≥120 min和术后中重度疼痛是老年病人胸科手术后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术中使用神经阻滞、PCIA使用右美托咪定是老年病人胸科手术后睡眠障碍的保护因素( P<0.05)。 结论:术前失眠史、BMI≥24 kg/m 2、合并糖尿病、开胸手术、肺癌根治术和食管癌根治术、手术时间≥120 min和术后中重度疼痛是老年病人胸科手术后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术中使用神经阻滞、PCIA使用右美托咪定是老年病人胸科手术后睡眠障碍的保护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右美托咪定用于患者自控式睡眠调节对胃肠肿瘤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患者自控式睡眠调节对胃肠肿瘤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23年5月至2023年1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切除术患者150例,ASA分级Ⅱ或Ⅲ级,性别不限,年龄40~80岁,术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7分,术后1 d PSQI评分>7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 n=50):生理盐水组(NS组)和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组(DEX1组、DEX2组)。术后常规镇痛48 h之后,DEX1组和DEX2组在PCA镇痛泵中加入右美托咪定400 μg、阿托品1 mg,稀释至100 ml,DEX1组背景输注剂量2.5 ml/h,DEX2组首次剂量6 ml,背景输注剂量0.5 ml/h,PCA剂量4 ml,锁定时间10 min。NS组在PCA镇痛泵中加入生理盐水,自控给药方法同DEX2组。于术后1、3、7 d和1个月时记录PSQI评分,术后1、3和7 d时记录VAS评分和多导睡眠图监测。于术前1 d行抑郁量表(PHQ)评分,术后7 d行15项恢复质量(QoR-15)评分。记录患者PACU停留时间、麻醉药物用量、48 h内镇痛泵按压总次数、镇痛药物用量及住院时间。 结果:与NS组相比,DEX1组和DEX2组术后3和7 d时N1期睡眠比率、觉醒指数降低,N2期睡眠比率、睡眠效率升高,术后3、7 d和1个月时PSQI评分、术后7 d时VAS评分降低,住院时间缩短,DEX2组QoR-15评分升高( P<0.05)。与DEX1组相比,DEX2组N3期睡眠比率升高,术后3和7 d时PSQI评分降低,QoR-15评分升高(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右美托咪定患者自控式睡眠调节是术后睡眠障碍的保护因素( P<0.05)。 结论:对于胃肠道肿瘤术后睡眠障碍患者,术后连续3 d患者自控式给予右美托咪定可改善睡眠结构,提高主观睡眠质量,促进术后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3年11月接受择期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的病历资料,年龄≥ 65岁,ASA分级Ⅱ或Ⅲ级。收集患者年龄、性别、BMI、教育年限、术前并存疾病、术前最后1次实验室检查结果;术前晚给予镇静药、麻醉方式、术中用药情况、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是否为恶性肿瘤、术中出入量;术后镇痛方式、主观睡眠质量评分和术后谵妄发生情况等。根据患者术后第1天晨及以后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和未发生谵妄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评价术后谵妄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纳入700例患者,111例患者发生谵妄,发生率为1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当晚睡眠质量差、高龄、既往脑卒中史和术后带气管导管入ICU是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 P<0.05)。 结论:术后当晚睡眠质量差、高龄、既往脑卒中史和术后带气管导管入ICU是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正念减压训练对临床护士焦虑抑郁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训练对临床护士焦虑抑郁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4月—2019年6月,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90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名。对照组给予常规睡眠及情绪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正念减压训练。采用SAS、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于干预前1 d及干预完成后当天对两组进行测评,评价干预效果。最终观察组44名完成研究,对照组45名完成研究。结果:正念减压训练干预前,两组护士SAS、SDS及PSQI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士的SAS及S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117、-3.498; 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士的PSQI量表总分及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连续性、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使用、日间功能障碍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正念减压训练能有效降低临床护士的焦虑、抑郁水平,并改善其睡眠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鼻中隔缝合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的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鼻中隔缝合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接收治疗的6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30)和观察组( n=30)。对照组采用鼻腔填塞治疗,观察组为鼻中隔缝合治疗。对比两组术前、术后48 h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鼻内镜评分、主观感受视觉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两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出血量等情况及术后随访3个月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后48 h,PSQI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5.24±0.71 vs. 10.21±2.30);主观感受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鼻塞(3.25±0.51 vs. 5.28±0.80)、头痛(2.61±0.84 vs. 4.57±1.05)、鼻痛(2.35±0.57 vs. 6.14±0.97)、耳鸣/耳闷(0.48±0.08 vs. 2.56±0.95)、睡眠困难(0.84±0.12 vs. 4.02±1.23)、溢泪(0.58±0.05 vs. 2.21±0.54)、吞咽困难(0.67±0.04 vs. 3.36±0.54)],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2/30),对照组为20.00%(6/3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χ2=0.889, P<0.05)。 结论:鼻中隔缝合较鼻腔填塞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应用更能减轻患者不适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过渡期护理联合抗阻呼吸训练在老年肥胖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过渡期护理(TCM)模式联合抗阻呼吸训练对老年肥胖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呼吸中枢低氧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鼓楼医院老年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8例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联合抗阻呼吸训练模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TCM模式干预;护理干预前和出院后1个月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生命质量量表(SF-36)、蒙特利尔认知功能测评量表(MoCA)对患者的睡眠质量、生命质量、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护理干预前和出院后1个月检测患者FVC、FEV 1、FEV 1/FVC。 结果: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PSQI白天功能紊乱、使用睡眠药物、习惯性睡眠效率、主观睡眠质量、睡眠紊乱、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和总分分别为(1.63 ± 0.33)、(1.22 ± 0.29)、(1.63 ± 0.29)、(1.12 ± 0.31)、(1.35 ± 0.34)、(1.09 ± 0.28)、(1.74 ± 0.26)、(9.78 ± 0.5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 ± 0.34)、(2.03 ± 0.31)、(2.09 ± 0.23)、(1.85 ± 0.28)、(2.11 ± 0.28)、(1.40 ± 0.24)、(2.12 ± 0.41)、(13.87 ± 0.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4.91~31.61,均 P<0.01);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SF-36中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69.81 ± 5.74)、(76.12 ± 6.02)、(70.84 ± 6.08)、(71.74 ± 5.99)、(50.93 ± 6.12)、(70.52 ± 5.94)、(69.89 ± 5.53)、(68.41 ± 4.99)分,高于对照组的(62.83 ± 6.31)、(68.94 ± 5.91)、(61.99 ± 5.98)、(64.85 ± 6.13)、(43.28 ± 5.74)、(64.85 ± 6.12)、(61.21 ± 5.74)、(62.31 ± 6.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4.18~7.77,均 P<0.01);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MoCA中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语言、延迟回忆、定向力、抽象和总分分别为(4.95 ± 0.31)、(5.68 ± 0.27)、(2.67 ± 0.24)、(3.98 ± 0.19)、(5.47 ± 0.28)、(5.64 ± 0.23)、(28.39 ± 1.0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8 ± 0.37)、(5.23 ± 0.29)、(2.43 ± 0.27)、(3.37 ± 0.31)、(5.01 ± 0.33)、(5.27 ± 0.26)、(25.79 ± 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4.17~10.51,均 P<0.01);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FVC、FEV 1和FEV 1/FVC水平分别为(2.89 ± 0.19)L、(1.99 ± 0.17)L、(68.86 ± 3.9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9 ± 0.18)L、(1.60 ± 0.14)L、(61.78 ± 4.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21、11.14、7.87,均 P<0.05)。 结论:TCM模式联合抗阻呼吸训练对老年肥胖型OSAHS患者干预后可有效改善呼吸中枢低氧反应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