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部推拿通过5-HTR1A/cAMP/PKA信号通路对新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运动平衡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对新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日龄SD大鼠采用经典RICE造模法制备HIBD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部推拿组和模型组,每组12只,选取12只大鼠作为正常组。腹部推拿组在造模24 h后予腹部推拿,连续干预28 d。各组大鼠于干预第7、14、21、28 d进行平衡木试验,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形态结构;荧光PCR法测定海马区5-羟色胺受体(5-HTR1A)基因相对表达量,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海马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 A(PKA)、cAMP 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突触蛋白(synaptophysin,SYP)蛋白表达量。结果:干预结束后,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呈弥漫性分布,神经元数量减少,出现炎性水肿;腹部推拿组海马CA1区细胞排列层次清晰,炎性水肿改善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腹部推拿组干预第21、28 d平衡木试验评分显著降低( P<0.05),腹部推拿组5-HTR1A基因[(1.18±0.08)比(0.77±0.04)]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 P<0.05);腹部推拿组海马区cAMP[(0.32±0.02)比(0.31±0.01)]、PKA[(0.32±0.02)比(0.29±0.01)]、CREB[(0.31±0.02)比(0.28±0.01)]、SYP表达增加( P<0.05)。 结论:腹部推拿对新生HIBD大鼠的行为学有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5-HTR1A/cAMP/PKA信号通路发挥神经修复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抑木扶土针刺疗法联合腹部推拿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激素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抑木扶土针刺疗法联合腹部推拿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肠激素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江门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8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肝郁脾虚型FD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腹部推拿)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抑木扶土针刺疗法).对比两组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胃肠激素和肠道菌群.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相比,观察组主症、次症、总分更低(P<0.05).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组生长抑素、胃泌素低于对照组,胃动素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酵母菌、肠杆菌、肠球菌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木扶土针刺疗法联合腹部推拿治疗肝郁脾虚型FD患者,可调节胃肠激素和肠道菌群,改善临床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耳穴三部曲联合腹部经穴推拿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清洁情况及腹痛腹胀程度的作用观察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观察耳穴三部曲联合腹部经穴推拿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清洁情况及腹痛、腹胀程度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22年3月—2023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住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耳穴组、推拿组、耳穴+推拿(观察)组3组,各20例.患者均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耳穴组检查前1天晨起,患者取坐位,应用耳穴三部曲进行干预;推拿组分别于检查前1、2、3天进行腹部经穴推拿;观察组给予耳穴三部曲联合腹部经穴推拿进行干预.比较3组肠道准备情况[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肠道准备清洁合格率、肠道气泡评分、肠道气泡易于观察率]及腹痛(VAS)评分、腹胀程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BBPS评分、肠道准备清洁合格率、肠道气泡易于观察率均高于耳穴组、推拿组(P<0.05),肠道气泡评分低于耳穴组、推拿组(P<0.05).观察组腹痛VAS、腹胀程度评分均低于耳穴组、推拿组(P<0.05).结论 耳穴三部曲联合腹部经穴推拿能够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肠道清洁程度,改善其肠镜检查后腹痛、腹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腹部推拿对脑出血后便秘患者的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腹部推拿对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 sequelae,CHS)后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CHS后便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予CHS后遗症期常规干预措施,对照组予开塞露干预,观察组予中药穴贴敷联合腹部推拿,两组均干预4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便秘相关症状评分、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constipation symptoms self evaluation scale,PAC-SYM)评分、国家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两组便秘主要症状评分、PAC-SYM评分、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37/40)]高于对照组[72.50%(29/40)](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加腹部推拿治疗CHS后便秘疗效明显,有利于减轻便秘相关症状与神经功能缺损,可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五脏神"探究振腹推拿疗法"安神—解郁—补虚"治疗抑郁症
编辑人员丨2周前
本文基于"五脏神"理论认识抑郁症,探讨运用振腹推拿疗法"安神—解郁—补虚"思路治疗抑郁症,以疏调气机、解郁宽胸、清肝泻火、健脾养心、补益气血为治则,具体操作手法上主要通过点按背部三阳穴与腹募穴温胸开背、调摄五脏阴阳之气,使得五脏与脑气血津液互资互助而安五脏神与脑神;以通腑法、摩腹法、推腹法等通腑泻浊、消积导滞、消瘀散结,来恢复人体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平衡从而解五脏气郁,恢复循坏代谢紊乱;以培元补虚直接作用于腹部的振腹法,通过调节中州气血达到补中焦虚的目的,以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紊乱.振腹推拿疗法在临床实际治疗中可有效改善郁证患者因五脏神失而产生睡眠障碍、长期情绪低落、食欲低、便秘、恶心、腹泻、思维迟缓等症状,为抑郁症临床整体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辅助治疗方法,以供专家学者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振腹环揉推拿法对失眠患者血清胃泌素、胃动素含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振腹环揉推拿法对失眠患者血清胃泌素、胃动素含量的影响.方法 在尊重临床伦理的前提下,招募40名胃失和降型失眠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将4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0名健康志愿者纳入健康组并未接受任何治疗;治疗组采取振腹环揉法进行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保和丸口服,每次9 g,每日2次,5 d为1个疗程,共进行4个疗程;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阿森斯失眠量表(ASI)评分、胃泌素及胃动素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将胃泌素及胃动素检测结果与健康组进行对比.结果 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各项数据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更接近健康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部推拿可显著地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状态并提高睡眠质量,一定程度地提升了失眠患者的血清胃泌素及胃动素含量,进一步印证了"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经典理论的临床实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分清泻浊腹部推拿配合传统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观察分清泻浊腹部推拿配合传统推拿治疗痰湿中阻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痰湿中阻型CSA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交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推拿治疗,观察组予以分清泻浊腹部推拿配合传统推拿治疗,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unctional scale for CSA,FS-CSA)、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肩疼痛评分、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内皮素(endothe-lin,E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24%(37/41)高于对照组的73.17%(30/41)(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及FS-CSA评分、NDI评分、颈肩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管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NSE、ET、SOD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清泻浊腹部推拿配合传统推拿可提高痰湿中阻型CSA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椎动脉血流动力和颈椎功能障碍,且安全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腹部推拿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大鼠脏器指数、海马细胞形态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探讨腹部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 只清洁级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腹部推拿组,每组各10 只,模型对照组及腹部推拿组采用冷水游泳联合慢性束缚法建立CFS模型,腹部推拿组大鼠以津沽脏腑推拿核心手法层按、团摩为主要干预手法,层按"关元"8 min、团摩"中脘"12 min,每天治疗1 次,连续干预14 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在腹部推拿组大鼠推拿期间仅束缚于实验台上.干预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主要脏器指数、海马细胞凋亡情况,采用海马组织尼氏染色及海马神经元透射电镜观察分析各组大鼠海马细胞形态学.结果 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脏器指数上调(P<0.01);腹部推拿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脏器指数下调(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上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细胞核明显固缩、核膜结构破裂、边缘不规则;腹部推拿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大部分细胞形态无异常,有少量核膜结构不清晰.其他2 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明显;腹部推拿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海马神经元细胞状态良好.模型对照组神经元细胞凋亡程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腹部推拿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神经元细胞凋亡程度减弱(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冷水游泳联合慢性束缚法能够模拟大鼠CFS的发生,腹部推拿能够降低CFS大鼠HPA轴中的关键脏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脏器指数,能够减轻海马组织的损伤、抑制海马细胞凋亡、增加海马细胞的活性,有助于维持海马神经元的正常生理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推拿干预抑郁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6
抑郁是一种心理障碍,临床主要以明显抑郁情绪为特征,伴随兴趣减退或愉悦感减少.抑郁会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是导致残疾和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来,抑郁患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抑郁的治疗比较局限.当前临床治疗抑郁以药物为主,但存在一定不良反应.推拿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中医疗法,以经络腧穴为基础,通过神经反射和经络系统调节患者神经和分泌系统,使其功能平衡,达到大脑、心理、肌肉放松的效果,从而缓解抑郁,提高生命质量,值得推广.本文通过检索PubMed、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等数据库,查阅建库至2022年10月有关推拿治疗抑郁的文献,筛选单独推拿以及推拿联合其他疗法治疗抑郁症、亚临床抑郁状态相关的临床研究,并对其进行综述.以指导推拿治疗抑郁的临床诊治,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为推拿治疗抑郁的未来研究方向给出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振腹环揉法腹部推拿辅助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症伴"胃不和"症状的随机对照试验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观察振腹环揉法腹部推拿辅助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症伴"胃不和"症状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痰热内扰型失眠症伴"胃不和"症状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每次2 mg,每晚1次)并给予睡眠卫生指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振腹环揉法腹部推拿,每周5次,每次30 min.两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及随访时(治疗结束12周)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积分)、"胃不和"中医症状评分.治疗期间观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观察72例患者治疗前PQSI总积分与"胃不和"中医症状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时PSQI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积分均降低(P<0.05或P<0.01),"胃不和"中医症状评分亦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PSQI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评分及"胃不和"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随访时,治疗组PSQI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PQSI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胃不和"中医症状评分亦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治疗前PQSI总积分与"胃不和"中医症状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88,P<0.01).结论 振腹环揉法腹部推拿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痰热内扰型失眠症伴"胃不和"症状患者的胃脘部不适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且安全性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