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贫困家庭妇女心理安全感与生命质量现状及相关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妇女心理安全感和生命质量现状,分析其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将参加扶贫职业培训班的368名来自贫困家庭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表、心理安全量表(SQ)、生命质量量表(WHOQOL-BREF)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贫困家庭妇女心理安全感总得分(48.66 ± 12.75)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年收入、宗教信仰对人际安全感有影响( F值为16.509, P<0.05);民族、宗教信仰对确定控制感有影响( F值为17.546, P<0.05);宗教信仰对安全感总值有影响( F值为20.911, P<0.05)。贫困家庭妇女总的生命质量及健康状况得分(13.38 ± 2.91)分,显著低于常模( t值为-3.27,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个人年收入、宗教信仰对生理领域有影响( F值为2.694, P<0.05);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对心理领域有影响( F值为3.305, P<0.05);家庭年收入、宗教信仰对环境领域有影响( F值为2.866, P<0.05);对社会领域没有影响。贫困家庭妇女心理安全感与生命质量各维度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结论:贫困家庭妇女心理安全感水平中等,生命质量差,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改善贫困家庭妇女生命质量即可提高其心理安全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集束化认知行为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疾病恐惧及心理安全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集束化认知行为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疾病恐惧及心理安全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顺序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医疗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医疗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为期4周的脑胶质瘤集束化认知行为干预。分别在入组时、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ear of progression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FoP-Q-SF)、安全感问卷(safety questionnaire,SQ)、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所有被试进行评估。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oP-Q-SF、SQ、SAS、SDS的评分。结果:(1)两组患者FoP-Q-SF总分及生理健康维度、社会家庭维度评分干预前后交互效应显著( F=254.839,52.738,122.237,均 P<0.05)。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在干预2周和4周后,研究组FoP-Q-SF评分[干预2周后:(33.80±4.94)分,(36.48±4.04)分;干预4周后:(31.25±4.55)分,(35.94±4.47)分]、社会家庭维度[干预2周后:(15.32±2.56)分,(17.06±2.14)分;干预4周后:(14.05±2.59)分,(16.96±1.99)分]评分低于对照组(均 P<0.05),生理健康维度评分干预4周后低于对照组[干预4周后:(17.30±2.92)分,(19.06±2.38)分]( P<0.05)。研究组干预4周后,FoP-Q-SF评分、生理健康维度评分、社会家庭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2周后和干预前(均 P<0.05)。(2)两组患者SQ总分、人际安全感维度评分、确定控制感评分干预前后均交互效应显著( F=193.129,54.706,44.015,均 P<0.05)。进一步简单效应检验,在干预2周和4周后,研究组SQ总分、人际安全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研究组确定控制感评分在干预4周后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SQ总分、人际安全感评分和确定控制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均 P<0.05),干预4周后SQ总分、人际安全感评分均高于干预2周后(均 P<0.05)。(3)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干预前后交互效应显著( F=237.867,282.882,均 P<0.05)。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在干预2周后和干预4周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研究组干预2周后、干预后4周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均 P<0.05),干预4周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干预2周后(均 P<0.05)。 结论:集束化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改善脑胶质瘤患者疾病恐惧及负性情绪,增强心理安全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学生父母冲突感知和手机成瘾:社交回避及苦恼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探讨医学生父母冲突感知与手机成瘾的关系及社交回避及苦恼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感知父母冲突量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334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父母冲突感知对医学生手机成瘾的总效应显著,且能够直接正向预测手机成瘾(r=0.461,P<0.001);父母冲突感知能够正向预测社交回避及苦恼(r=0.254,P<0.001),社交回避及苦恼能够正向预测医学生手机成瘾(r=0.115,P<0.05).②社交回避及苦恼在父母冲突感知与医学生手机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父母冲突感知与医学生手机成瘾具有密切关联,社交回避及苦恼在该联系中起到一定作用.个体父母冲突感知水平越高,情绪敏感性越高,人际关系安全感和情绪调节能力则越低,导致个体产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可能性越大.个体社交回避及苦恼水平越高,则越容易沉浸在网络社交中,增加手机成瘾的倾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老年眩晕患者安全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讨老年眩晕患者安全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老年眩晕患者,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确定老年眩晕患者安全感量表内容,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和验证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法分析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老年眩晕患者的安全感现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老年眩晕患者安全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76例老年眩晕患者,其中男78例、女98例,年龄60~86岁,平均(69.1±21.2)岁.老年眩晕患者安全感量表包括4个维度(控制感、身体疾病、医护技能、人际关系和沟通)共20个条目,通过EFA提取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62.884%,内容效度指数(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0.938,球形检验的 KMO 为0.934(P<0.05),问卷的总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912,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692~0.879.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教育水平、有无子女、住院经历是眩晕老年患者安感的影响因素(P<0.05).从回归系数看,住院经历对安全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有无子女,教育水平影响最小;安全感随教育水平的增加而增加,有子女、有住院经历的老年眩晕患者比无子女、无住院经历的安全感高.结论 老年眩晕患者安全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较好,能够评价老年眩晕患者的安全感.教育水平、有无子女和住院经历是老年眩晕患者安全感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舞动治疗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目的 探讨舞动治疗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安全感及自我接纳感的影响,旨在为提高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身心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于上海市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的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24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舞动治疗.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2周及干预24周时,采用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量表、安全感问卷及自我接纳问卷对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得分在组间、组间×时间上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时间上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安全感问卷的人际安全感与确定控制感维度、自我接纳问卷的自我接纳感与自我评价维度得分在组间、时间、组间×时间上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舞动治疗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椎体外系不良作用、增加其自我接纳、改善其人际安全感与控制感有积极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90后”护士职业价值观、负性情绪和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了解“90后”护士职业价值观、正负性情绪和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职业价值观测试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对上海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230名“90后”在职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0后”护士职业价值观中得分较高的因素是智力刺激、舒适、人际关系,得分较低的因素是变异性或追求新意、独立性、安全感;自我效能感与职业价值观因素的智力刺激、人际关系、舒适、独立性、安全感及正性情绪呈正相关,与负性情绪有影响(P<0.05);正向情绪与职业价值现中的智力刺激、人际关系因素呈正相关,负性情绪与人际关系呈负相关(P<0.05).[结论]“90后”护士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管理者应依据员工的价值取向,积极培养护士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观,降低护士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贵州省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状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了解贵州省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现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贵州省7家进行综合改革的县级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以李克特5点计分,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总体属于“一般满意”,对职业风险最不满意;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工作年限、职类的医务人员在领导与管理、工作本身、人际关系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构建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保障制度,提高职业安全感;实施并完善补偿机制,薪酬分配应充分体现医务人员的职业价值;协同提高医务人员总体工作满意度,营造良好的改革生态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内涵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内涵,为制定适宜的测评工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济南市2家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化深入访谈,并结合观察法收集资料;资料达到饱和时终止访谈,共有6名老年人纳入研究;运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内涵.结果:提取关于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8个主题,包括身体健康、饮食满意、安全感、环境舒适、自主性、人际交往、娱乐活动和情绪健康.结论:基于我国文化背景,本研究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内涵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制定适宜的测量工具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安全感对生活事件与惊恐障碍疾病严重程度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安全感对生活事件与惊恐障碍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安全感量表(SQ)、生活事件量表(LES)对97例惊恐障碍患者和108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调查研究,同时采用惊恐障碍严重度量表(PDSS)评定患者的严重程度.并进行相关及分层回归分析.结果 ①惊恐障碍患者的正性生活刺激量[(7.95± 6.00)分]少于正常对照组[(18.06± 13.60)分],负性生活刺激量及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分别为(36.64±29.98)分,(44.59±31.24)分]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19±7.89)分,(28.25±14.51)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惊恐障碍的人际关系安全感、确定控制安全感及安全感总分[分别为(18.89±8.66)分,(17.88±7.58)分、(36.76 ±13.47)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6.64±9.33)分,(24.34±8.33)分、(50.98±15.31)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惊恐障碍的严重程度与正性生活事件、安全感总分、人际关系安全感及确定控制安全感呈不同程度负相关(r=-0.262~-0.392,P<0.01);与负性生活刺激量和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呈正相关(r=0.346、0.280,P<0.01).③安全感对负性生活事件和惊恐障碍严重程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值由0.346降为0.253).结论 惊恐障碍患者的负性生活事件较多,安全感低,并与惊恐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关.安全感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惊恐障碍的严重程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四川民族地区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民族地区县级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现状,为民族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甘孜州6个县级人民医院的484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甘孜州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总得分为78.64分,属于基本满意.工作环境与条件、报酬方面最不满意,人际关系、工作安全感满意度最高;男性满意度水平高于女性;中专生的满意度低;工作年限越长、职称越高,满意度越高.结论 建议通过改善工作条件,重点关注年轻医务人员、低学历人群、医生和护士的需求,提高民族地区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