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参与共享门诊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挖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参与共享门诊的体验,为医护人员制订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8月—10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参与共享门诊的1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一对一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参与共享门诊的体验归纳为3个主题、11个亚主题.①参与共享门诊的驱动因素:寻求释疑和解惑;寻求支撑和希望.②感知参与共享门诊的益处:感受高效和便捷;减轻孤立感,增加安全感;减少病耻感,提高自我效能;获得启示和经验,改变生活方式.③参与共享门诊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医学术语晦涩难懂;部分特殊群体不适用;分享的内容和形式单一;个人隐私泄露的担忧和顾虑;交通不便和时间冲突.结论 医护人员应重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参与共享门诊的体验,提高医护人员的培训技能,解决共享门诊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促进共享门诊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贫困家庭妇女心理安全感与生命质量现状及相关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妇女心理安全感和生命质量现状,分析其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将参加扶贫职业培训班的368名来自贫困家庭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表、心理安全量表(SQ)、生命质量量表(WHOQOL-BREF)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贫困家庭妇女心理安全感总得分(48.66 ± 12.75)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年收入、宗教信仰对人际安全感有影响( F值为16.509, P<0.05);民族、宗教信仰对确定控制感有影响( F值为17.546, P<0.05);宗教信仰对安全感总值有影响( F值为20.911, P<0.05)。贫困家庭妇女总的生命质量及健康状况得分(13.38 ± 2.91)分,显著低于常模( t值为-3.27,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个人年收入、宗教信仰对生理领域有影响( F值为2.694, P<0.05);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对心理领域有影响( F值为3.305, P<0.05);家庭年收入、宗教信仰对环境领域有影响( F值为2.866, P<0.05);对社会领域没有影响。贫困家庭妇女心理安全感与生命质量各维度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结论:贫困家庭妇女心理安全感水平中等,生命质量差,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改善贫困家庭妇女生命质量即可提高其心理安全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婴儿眼科术后功能性病号服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婴儿眼科术后功能性病号服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病房收治的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2021年6—9月入院的3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10—12月入院的3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观察组术后使用婴儿功能性病号服,对照组使用普通婴儿病号服。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眼部敷料撕脱率、皮肤损伤率、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敷料撕脱和皮肤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在"病号服/约束衣穿着时腕部、肩肘部穿着活动度可以限制患儿手不触碰眼部""穿着病号服/约束衣时家长有安全感""夜间家长睡眠质量有提高""术后至术后第1天患儿眼部敷料覆盖完好,期间无需医生重新换药"方面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长对"病号服/约束衣的薄厚度适宜"的满意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婴儿功能性病号服的使用方便安全,制动效果好,更加舒适,有利于婴儿眼科术后恢复,家属使用效果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综合信息支持干预对口腔癌整复术后患者进食体验及营养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综合信息支持干预对口腔癌整复术患者术后进食体验及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口腔整复术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信息支持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进食体验及相关营养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经口进食不适应、安全感缺乏、焦虑、信息支持缺乏、情感支持缺乏方面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术后1 w的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与术前比较下降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术后7 d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综合信息支持干预能够改善口腔癌整复术后患者的进食体验,提高患者术后营养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专科护士主导的房颤患者行选择性同步直流电复律围术期舒适化护理策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 AF)患者由心律失常专科护士在全麻状态下实施同步直流电复律( Synchronized direct current cardiversion, DCCV)围术期舒适化护理策略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英国哈默史密斯医院2019年3~5月在全麻下行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的89例AF患者,给予围术期舒适化护理,并进行个体化出院指导,总结护理要点及方法。结果:患者术中除颤成功率为100%,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约3.37%,且种类单一,均为心前区皮肤灼伤,行DCCV治疗的患者于手术当天出院。结论:术前完善的筛查与评估、术中快速准确地除颤配合、术后抗凝药物服用指导及出院康复指导,以及围术期全程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树立治疗信心,有助于提高患者就医过程中的舒适感和安全感,值得国内护理同仁学习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医学生职业选择影响的定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对医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及潜在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3月1—25日对19名医学生进行了半结构化电话访谈,使用扎根理论和主题分析的原理对数据进行编码和主题分析,确定影响因素。结果:19名受访者中女性10名,年龄19~26岁;10名为临床阶段,9名为预科阶段;3名受访者的家庭成员中有医务人员。主题分析确定了新冠肺炎疫情下影响医学生职业前景可变性的6个主要类别,即6个主题:学生个人特征;职业特征;系统因素;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医生的压力源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受访者接触到较多的负面影响,但只有1名改变了职业选择,而对于将来是否选择如呼吸科、感染科或重症监护室等专科,意见不一。受访者大多表示由于公众对医生的期待及态度,导致其产生较大的职业压力。几乎所有受访者都提到因职业暴露的高风险和不良医患关系产生不安全感,希望医疗政策和体系能有所改进。大多数受访者重视公众的支持,从支持中获得了职业成就感。结论:新冠肺炎疫情对医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双向的,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职业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小学生亲子亲合对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安全感和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中小学生安全感和自我控制在亲子亲合与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问题行为频率量表(problem behavior frequency scale,PBFS)、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scale,FACES-CV)、安全感量表(security questionnaire,SQ)、自我控制量表简版(brief self control scale,BSCS)对1 40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5.0和PROCESS v2.16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共同方法偏差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中介效应分析。结果:中小学生亲子亲合与安全感、自我控制均正相关( r=0.279,0.303;均 P<0.01),与外化问题行为负相关( r=-0.154, P<0.01);安全感与自我控制正相关( r=0.567, P<0.01);安全感、自我控制与外化问题行为均负相关( r=-0.147,-0.250;均 P<0.01)。中小学生安全感和自我控制在亲子亲合与外化问题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由2条路径组成:亲子亲合—自我控制—外化问题行为;亲子亲合—安全感—自我控制—外化问题行为。这两条路径的效应值分别占总效应的20.52%,20.26%。 结论:亲子亲合除了直接影响中小学生外化问题行为,还通过自我控制的独立中介效应以及安全感—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效应间接影响外化问题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肿瘤科护士使用手臂输液港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深入了解肿瘤科护士使用手臂输液港的真实感受,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减少护士使用手臂输液港过程中的问题,持续提升静脉治疗品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10—11月选取北京医院肿瘤科13名护士进行深入访谈,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正性体验(安全感高、获益感),成长与反思,负性体验(对未知风险的担忧、紧张与压力)。结论:手臂输液港作为一种较为安全的给药途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肿瘤科护士在使用手臂输液港过程中存在许多担忧,建议医护联合加强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同时建议管理者针对薄弱环节,给予相应的培训和指导,缓解护士在使用手臂输液港过程中的顾虑,以便为患者提供更高品质的静脉治疗护理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安全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安全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分娩的21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其配偶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产后父母安全感工具(PPSS)、自我心理弹性量表(ER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安全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15份,回收有效问卷20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0%。20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PPSS母亲版总分为(59.32±6.81)分,配偶的PPSS父亲版总分为(41.28±5.24)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期家属陪伴产检次数、产后血压控制效果、当前母婴状态、配偶产后安全感、自我心理弹性、领悟社会支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安全感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安全感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孕期家属陪伴产检次数少、产后血压控制效果差、产后处于母婴分离状态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其提供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提高其产后安全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集束化认知行为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疾病恐惧及心理安全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集束化认知行为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疾病恐惧及心理安全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顺序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医疗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医疗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为期4周的脑胶质瘤集束化认知行为干预。分别在入组时、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ear of progression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FoP-Q-SF)、安全感问卷(safety questionnaire,SQ)、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所有被试进行评估。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oP-Q-SF、SQ、SAS、SDS的评分。结果:(1)两组患者FoP-Q-SF总分及生理健康维度、社会家庭维度评分干预前后交互效应显著( F=254.839,52.738,122.237,均 P<0.05)。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在干预2周和4周后,研究组FoP-Q-SF评分[干预2周后:(33.80±4.94)分,(36.48±4.04)分;干预4周后:(31.25±4.55)分,(35.94±4.47)分]、社会家庭维度[干预2周后:(15.32±2.56)分,(17.06±2.14)分;干预4周后:(14.05±2.59)分,(16.96±1.99)分]评分低于对照组(均 P<0.05),生理健康维度评分干预4周后低于对照组[干预4周后:(17.30±2.92)分,(19.06±2.38)分]( P<0.05)。研究组干预4周后,FoP-Q-SF评分、生理健康维度评分、社会家庭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2周后和干预前(均 P<0.05)。(2)两组患者SQ总分、人际安全感维度评分、确定控制感评分干预前后均交互效应显著( F=193.129,54.706,44.015,均 P<0.05)。进一步简单效应检验,在干预2周和4周后,研究组SQ总分、人际安全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研究组确定控制感评分在干预4周后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SQ总分、人际安全感评分和确定控制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均 P<0.05),干预4周后SQ总分、人际安全感评分均高于干预2周后(均 P<0.05)。(3)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干预前后交互效应显著( F=237.867,282.882,均 P<0.05)。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在干预2周后和干预4周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研究组干预2周后、干预后4周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均 P<0.05),干预4周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干预2周后(均 P<0.05)。 结论:集束化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改善脑胶质瘤患者疾病恐惧及负性情绪,增强心理安全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