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合结构连通与功能提升的黄土高原县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延安市安塞区为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生态安全格局是维持生态过程和保障生态系统功能稳定的重要空间途径.随着景观规划和决策的开始实施,亟需考虑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差异化方法及其空间输出的一致性,以及研究对象的匹配性和适用性.本研究从整合视角出发,以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主要实施区域延安市安塞区为对象,结合地域地形地貌和景观特征,融合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结果识别生态源地,构建安塞区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结构型与功能型构建方法在空间保护优先级识别上的一致性较低,面向整合集成的方法可形成互补,能实现结构连通与功能提升双重目标;研究区共有202个生态源地,总面积391.58 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3.3%,整体呈现碎片化分布特征,主要分布于北部和南部;研究区共有110条生态廊道,总长度599 km,主要围绕河道分布,呈现出"南北部短窄密集、中部长宽疏朗"的分布特征.本研究提供的结构-功能整合方法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工作提供新见解,并能推进景观格局、过程和服务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人工智能助力心血管健康管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持续增加,其早期识别和预测对于改善心血管结局至关重要。人工智能系统在心血管风险预测、心血管影像等方面的迅速进展以及移动健康的发展使得自动获取多种生命体征数据成为可能,大大促进了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心电图诊断中应用人工智能方法有助于快速准确诊断并优先处理最紧急情况,减少误差;人工智能与移动健康结合可用于多疾病监测的心脏健康监测服务平台;超声心动图结合人工智能研究有助于识别亚临床疾病或细微未被识别的影像学特征;使用机器学习模型可无创评估冠状动脉有无血流意义的狭窄和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以区分未来冠脉事件的发生风险。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有潜力将医师从耗时、重复的传统医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并进行最佳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医疗保健系统的过重负担,提高心血管疾病健康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Kano模型的"互联网+健康教育"平台功能需求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调查城乡居民对"互联网+健康教育"的需求,识别"互联网+健康教育"平台应具备的主要功能及平台设计应遵循的优先级顺序,助力健康教育精准传播。方法:自2019年4月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市3个县市区的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拟定功能项的重要性和居民对"互联网+健康教育"的具体需求情况。数据回收后,基于Kano模型,运用Better-Worse系数等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功能项识别发现平台的主要功能为14项;其中,隐私安全、无广告植入是平台的必备功能,操作简单、运行稳定等属于期望功能,界面美观、体验乐趣等属于无差异功能。Better-Worse系数计算证明此结果较为准确,而且具备期望功能居民的满意度较高,不具备必备功能则居民会有较大的不满意。结论:"互联网+健康教育"平台设计应遵循使其隐私安全、无广告植入,操作简单、运行稳定、信息权威、损耗性低、功能全面、监管完善,免费服务、知名度高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完善各项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花斑评分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花斑是由于皮肤血流减少而引起的皮肤特征性变色,通常出现在膝盖周围,并可延伸到其他部位,如手指和耳朵,是危重患者中常见的临床体征 [1]。Coudroy等 [2]统计了791例ICU住院患者,发现花斑发生率为29%,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花斑发生率为49%;其中,65%的人在入院当天发生了花斑,且59%的患者花斑持续时间超过6 h。而另外两个小样本研究中,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花斑发生率与之类似,分别为46%和70% [3,4]。虽然花斑常见,但其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包括皮肤循环缺乏自我调节、交感神经兴奋介导的局部血管收缩、局部内皮功能障碍、白细胞粘附、血小板活化和纤维蛋白沉积等因素 [5,6,7]。花斑优先发生在膝盖区域,是因为在休克过程中,微血管功能障碍存在异质性 [8],同时此区域血管的去甲肾上腺素受体分布更密集 [2]。而Ait-Oufella等 [4]则根据膝关节周围皮肤花斑的程度,引入了花斑半定量评分系统。花斑及评分能反映器官衰竭程度,有助于识别不良结局,还能指导循环管理等,已在多个方面广泛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HIV近期感染检测应用于HIV新近感染率估算及其他监测实例的系统综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HIV新近感染检测通常用于估算特定国家、地区或亚群体中的HIV新近感染率,近年来被用于病例监测系统和常规HIV检测服务,测量除HIV新近感染率以外的指标,称为"非新近感染率监测应用实例"。本综述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综述,(1)了解新近感染检测在研究项目和实验室中的监测实例;(2)回顾新近感染检测用于新近感染率估算和非新近感染率应用实例的方法;(3)评估市售新近感染检测在实际应用的性能。在最终纳入的167篇文献中,91篇(54.5%)描述了新近感染检测的性能或方法,提供了在一般人群中估算国家或地区的特定年龄和性别的HIV新近感染率的高质量证据,但未提供更具体的地理水平上的预防优先级的证据。其余76篇(45.5%)描述了新近感染率检测的实际应用,包括新近感染率估算(n=45)、非新近感染率(n=25)应用和两者同时涉及(n=6)。新近感染率检测的实际应用包括新近感染检测算法与常规监测和分子遗传分析结合,但总体上,相关研究的证据不足或仅报告了已做的工作,缺乏验证数据,或没有关于用新近感染检测计算的非新近感染率指标作为替代HIV新近感染率的有效性研究。本系统综述表明,目前缺乏验证新近感染检测在非新近感染率监测应用实例中识别疫情趋势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证据。需要更多研究来验证在HIV检测服务中应用新近感染检测的有效性,以确保准确解释结果,从而指导设置公共卫生项目的优先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质量功能展开技术在重症心肺疾病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救治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准确有效识别重症心肺疾病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救治的最关键需求,以更好地进行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活动,提升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专科联盟内56家医疗机构行ECMO转运的患者〔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应用质量功能展开(QFD)前转运的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应用QFD后转运的患者为观察组〕、联盟医院医务人员、ECMO转运团队、转运司机团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应用QFD工具,将收集到的需求转换成质量改进要素,以获取针对性改进措施。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5份,回收有效问卷116份,其中患者91份(包括对照组27份、观察组64份)、联盟医院医务人员10份、ECMO转运团队10份、转运司机团队5份,问卷回收率92.8%。重症心肺疾病患者ECMO救治改进要素按照重要度进行排序,其中前5位依次为首诊评估精准化、ECMO团队专职化、车辆安全有保障、响应对接无缝隙、协同救治流程畅。结论:联盟各医院对重症心肺疾病患者进行ECMO救治中应优先考虑上述5个改进要素,以确保患者得到更准确、及时的救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青少年抑郁障碍自杀影响因素识别及矩阵分析的导向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究青少年抑郁障碍(MDD)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进一步采用重要性矩阵分析,旨在为及时制定护理防控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23年3~12月河南省荣康医院收治的173例青少年MD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BSI-CV)调查青少年MDD患者自杀意念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采用重要性矩阵分析各项因素改进分布情况.结果 本次共发问卷173份,收回有效问卷161份,有效回收率为93.06%;161例青少年MDD患者BSI-CV评分为(41.32±10.27)分,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分别占全部MDD患者的36.65%、29.81%、33.5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际关系、自我接纳、家庭功能、校园氛围是青少年MDD患者BSI-CV的保护因素(P<0.05),抑郁程度、情绪调节困难、病耻感是其危险因素(P<0.05);校园氛围、情绪调节困难、家庭功能、病耻感、自我接纳、抑郁程度、人际关系等因素影响重要性均>0.5,改善难度均<4,进入优先改进区域,可优先对上述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结论 受多种因素影响,青少年MDD患者普遍存在中等偏高的自杀意念,而加强重要性矩阵分析有助于指导临床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生态水文调节服务的石家庄雨涝灾害供需匹配分析与街区规划干预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在雨涝灾害威胁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基于生态系统水文调节服务供需匹配分析的规划防涝优先干预区识别,为高效降低城市雨涝风险、利用规划措施防涝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科学支撑.运用数据叠置、水文模拟及公式计算法,将城市原生雨涝供给能力与雨涝需求水平统一至同一评估体系中.结合降雨量、下垫面类型,运用径流曲线模型对街区地表径流调节率进行计算,生成供给能力评估结果;以GIS水文模拟结果计算得出的危险性、暴露性和脆弱性指数生成需求水平评估结果.根据石家庄中心四区3a一遇、50a一遇情景供需匹配结果,划定城市街区尺度的规划干预等级,并分类提出相应规划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石家庄市中心四区低供给高需求街区在3a一遇降雨情景下以点状聚集分布;50a一遇降雨情景下,在京广铁路线沿线呈现纵向聚集形态.同时,在两种降雨情景下,规划干预高等级街区均集中出现于桥西区苑东街道、彭后街道、东华街道,长安区长丰街道、建北街道,裕华区裕翔街道、建华南街道.根据规划干预等级、供需相对关系及供需失衡原因,分别提出3a一遇、50a一遇降雨情景下的九类规划干预策略,为城市雨涝灾害的规划应对提供优化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青藏高原保护优先区和保护空缺识别
编辑人员丨2024/7/13
协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持对制定系统性保护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青藏高原为研究区,应用Maxent模型模拟了重点植物的空间分布,结合世界保护联盟(IUCN)重点动物空间分布数据和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利用Zonation模型依次识别了基于单一因素的保护优先区以及集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优先区,评估了青藏高原现有自然保护地对保护优先区、重要物种及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状况和保护空缺.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保护优先区保护价值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趋势,优先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喜马拉雅山地、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及横断山区等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和生态系统服务保护优先区分布略有差异,存在43.2%的空间重叠;(2)在重要物种保护上,自然保护地对两栖动物的保护率最高,平均保护了 38.2%,哺乳动物次之(24%),爬行动物的保护率较低,仅为 10.2%.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覆盖率分别是 44.1%(防风固沙)、27.1%(水源涵养)、22.3%(土壤保持)、17.1%(碳固定)和 16.6%(洪水调蓄);(3)自然保护地对研究识别的保护优先区存在保护空缺,仅覆盖了 26.8%的集成保护优先区,Ⅰ级、Ⅱ级和Ⅲ级优先区保护空缺面积占青藏高原面积的 7.2%、6.9%和 7.7%.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与生态恢复优先区的空间差异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粮食生产服务与土壤保持服务的供给矛盾是制约怒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阻碍.以流域中心的施甸县为例,使用均方根偏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方法评估了 2000-2020 年粮食生产和土壤保持服务权衡强度的空间特征变化.然后将 2020 年作为基准年,以坡耕地生态恢复作为决策变量,使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提取了高生态恢复优先的区域,进而识别了权衡强度与恢复潜力的空间分布异同.研究结果表明,(1)两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空间分异明显,研究期间权衡强度呈增加趋势,RMSE平均值由 2000 年的 0.466 增加至 2020 年的 0.499;高权衡强度区域主要集中在研究区的低海拔坝区,而低权衡强度区域分布零散,且高/低权衡强度区域在空间上都表现出聚集的特征.(2)根据线性规划绘制的效率前沿曲线,在土壤保持服务收益达到 13.35×106t hm-2 a-1时需要转出 3388.51hm2坡耕地,同时粮食生产服务损失达 9.59×106 kg,而继续提升会显著增加成本.(3)各权衡强度等级坡耕地的生态恢复潜力为:中权衡>低权衡>高权衡,其中权衡强度在 0.4-0.5 区间的坡耕地最适宜进行生态恢复.这一研究结果可以为山地区域坡耕地利用模式提供参考,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