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咽管瘤患儿远期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颅咽管瘤好发于5岁~14岁人群,是儿童最常见颅内肿瘤之一。目前,颅咽管瘤患儿术后总体生存率较以往有明显提高,但因肿瘤毗邻甚至侵犯下丘脑、垂体、第三脑室等鞍区重要结构,患儿术后5年、10年、20年总体生存率呈阶梯式下降趋势依旧明显。相比于成年患者,颅咽管瘤患儿发生下丘脑受累、内分泌功能障碍、肥胖的风险更高,远期生存质量更差。患儿除可并发多种躯体性疾病外,也可产生多种心理性疾病。对于颅咽管瘤患儿的术后管理,需要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心理科等医师共同参与。本文基于近年来围绕颅咽管瘤患儿远期预后所开展的研究,就患儿远期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展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创伤复苏单元的特征及建设要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严重创伤多为高能量损伤,多发伤发生率高。院内早期合理的评估和复苏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创伤复苏单元(TRB)是院内早期评估和复苏严重创伤的主要区域,能够最大限度保障快速抢救。目前,对于严重创伤,院内早期救治大多集中在急诊抢救室进行,但存在很多弊端,如空间有限创伤救治团队难以有效施救、床旁影像学检查难以展开、救命性操作难以顺利进行、影响内科急症患者的救治等,均导致创伤早期救治质量下降。随着创伤中心建设的深入和拓展,专门用于严重创伤早期评估和复苏处置的TRB应运而生。笔者根据我国创伤救治体系的特点,对TRB的特征和优势、功能和运行要求,不同级别创伤中心TRB组成要素及中国TRB建设现状进行探讨,为各级创伤中心建设TRB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胰岛素抵抗介导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T2DM)约占90%,且极易伴随认知功能障碍,显著降低患者生存质量。胰岛素抵抗(IR)能够介导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但其具体机制仍尚待明确。该文围绕IR与T2DM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关系,对IR介导T2DM认知障碍的关键机制展开综述,主要聚焦于IR介导的能量代谢障碍、脑血管病变、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过度磷酸化、炎症和氧化应激、神经元可塑性损伤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失调等,重点关注3-磷酸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通路在T2DM患者认知功能发生发展的可能作用,希望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运动感知系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前,世界上存在着大量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特殊人群,无法进行正常行走或运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他们完成正常站立、行走等基本行动功能,并改善其身体机能状况和生活质量。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机协同智能系统,其首要任务是理解人的运动意图,并对运动姿态做出准确的判断,与人体协同运动产生助行、助力等行为。现有的人机交互感知系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涉及生物电信号和力/力矩等物理信号。为充分发挥生物信号的快速、全局性以及物理信号的持续、稳健性,确保人机交互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本文从人机协调运动控制机理展开,对不同的意图感知方法对获取人体运动意图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多模态信息融合技术对提高人机系统的协调控制重要性,为提高人和机器自主决策能力以及外骨骼机器人感知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Ca 2+/CaMKⅡ介导的GABA AR-NMDAR相互作用与耳鸣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耳鸣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认为其产生机制与听觉通路信号改变所引起的神经元可塑性变化有关,其中可能涉及神经元兴奋性和抑制性传导失衡。A型γ-氨基丁酸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 a receptor,GABA AR)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R)是重要的神经元抑制性和兴奋性受体,NMDAR功能亢进和GABA AR功能抑制可能是耳鸣发生中的关键性事件。钙/钙调蛋白激酶Ⅱ(Ca 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 2+/CaMKⅡ)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介导NMDAR和GABA AR的磷酸化及其相互作用,在神经突触受体活性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参与耳鸣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就Ca 2+/CaMKⅡ介导NMDAR与GABA AR的相互作用及其与耳鸣的关系展开综述,并结合临床试验介绍相关耳鸣治疗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临床耳鸣的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和干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医养结合理念的延伸服务对冠心病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干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基于医养结合理念的延伸服务对冠心病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00例,根据入院顺序排序,奇数纳入对照组,偶数纳入观察组,每组15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医养结合理念的延伸服务,干预服务12个月。统计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良心理状态、遵医行为、个人健康行为能力、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变化、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抑郁、焦虑、内向性激惹、外向性激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坚持服药、定期复查、健康行为、合理饮食、运动治疗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营养、心理安适、运动、健康责任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冠心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基于医养结合理念的延伸服务针对不同阶段展开相应护理工作,可纠正不良心理,强化患者遵医意识,提升个人健康行为能力,进而改善患者心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腺泡细胞死亡模式在急性胰腺炎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累及胰腺局部和全身的炎性疾病,通常呈自限性,但仍有20%的患者易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从而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累及肺、肾、肝和心脏等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SAP患者易出现糖尿病、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慢性胰腺炎等远期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胰腺腺泡细胞损伤与死亡是AP早期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目前研究表明不同细胞死亡模式在AP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此展开综述,为AP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认识和调控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诊断及早期管理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治疗相关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可对患者的肢体功能与生命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明确规范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诊断方法对早期识别淋巴水肿、及时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规范、有效、及时的管理可以降低淋巴水肿的发病率。文章从诊断和早期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展开,综述了当前常见的诊断工具、方法及管理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囊性纤维化靶向治疗应用现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是西方人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国患者罕见,于2018年列入我国首批罕见病目录。一直以来我国CF的治疗主要为气道廓清等对症治疗,而缺乏特异性治疗。目前国际上已经研究出多种小分子调节剂,主要分为五类,增强剂(potentiators)、校正剂(correctors)、放大剂(amplifiers)、稳定剂(stabilisers)和通读剂(read-through agents),可靶向作用于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蛋白,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增加体重、改善生活质量等。然而由于中国CF患者基因型与欧美人群差异较大等原因,目前尚缺乏针对中国患者的药物有效性验证,此类药物未能在国内展开使用。基于此现状,本文将对CFTR分子调节剂的临床应用现状、治疗进展等进行综述,并就我国患者的用药进行展望,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治疗认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奥拉西坦对铅暴露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奥拉西坦(oxiracetam,ORC)对铅暴露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及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3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铅染毒组、低剂量ORC干预组及高剂量ORC干预组,每组8只。通过步态评分、甩尾实验、后肢撑力实验及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的神经功能;应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海马组织中铅含量;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形态;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硫代巴比妥法检测海马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化学比色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水平。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1)染毒8周后,4组大鼠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869, P=0.469)。(2)神经行为指标:4组大鼠的步态评分、甩尾时间、后肢展开间距、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7.854,13.630,8.484,23.485,45.457,均 P<0.05)。铅染毒组大鼠的步态评分、甩尾时间、后肢展开间距、逃避潜伏期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穿越平台次数则低于对照组( P<0.05);高剂量ORC干预组大鼠的步态评分、甩尾时间、后肢展开间距、逃避潜伏期均低于铅染毒组(均 P<0.05),穿越平台次数则高于铅染毒组( P<0.05)。(3)海马组织铅含量:4组大鼠海马组织铅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09.013, P<0.001)。铅染毒组[(1.21±0.10)μg/g]、低剂量ORC干预组[(1.03±0.10)μg/g]和高剂量ORC干预组[(1.02±0.06) μg/g]大鼠铅含量均高于对照组[(0.02±0.00) μg/g](均 P<0.05),低剂量ORC干预组和高剂量ORC干预组铅水平均低于铅染毒组(均 P<0.05)。(4)HE染色:与对照组比较,铅染毒组大鼠海马组织细胞排列紊乱,组织疏松,细胞数量减少;ORC干预组与铅染毒组相比,大鼠海马组织细胞排列较紧密规则,细胞核更饱满。(5)海马组织氧化应激水平:4组大鼠海马组织MDA、GPx含量和SOD活力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69.879,56.757,11.644,均 P<0.001)。铅染毒组海马组织中SOD[(2.03±0.18) U/mg,(3.42±0.26) U/mg]、GPx[(67.29±7.94) nmol/mg,(89.50±7.94)nmol/mg]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而MDA含量[(43.73±3.74) nmol/mg,(16.42±1.60) nmol/mg]则高于对照组[( P<0.05)。高剂量ORC干预组大鼠的SOD[ (3.32±0.12) U/mg],GPx[(84.11±6.26) nmol/mg]含量均高于铅染毒组(均 P<0.05),MDA[(21.05±2.56) nmol/mg]水平低于铅染毒组(均 P<0.05)。 结论:奥拉西坦可缓解铅暴露导致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这可能与海马组织的抗氧化能力上调进而改善病理损伤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