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超声QQ技术评价清肝化痰方治疗高血压前期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应用超声QQ技术的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QIMT)和血管弹性定量计数(QAS)方法,评价清肝化痰方对高血压前期(PHT)受试者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双侧颈总动脉弹性参数的影响.方法: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健康体检人群中招募PHT受试者15例,予以清肝化痰方进行为期3个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诊室血压以及超声QQ技术测定的双侧颈总动脉IMT及扩张性系数(DC)、顺应性系数(CC)、硬度指数(α、β)、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等弹性指数以及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受试者的收缩压、舒张压、颈总动脉IMT明显降低(P<0.01),双侧颈总动脉弹性参数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受试者的血尿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清肝化痰方能通过改善血管弹性起到调节、平稳血压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脂必泰胶囊对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病人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脂必泰胶囊对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80例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脂必泰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比较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大小;同时检测两组病人粪便中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LDL-C、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HDL-C较治疗前升高,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面积较治疗前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面积明显缩小,hs-CRP、IL-6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乳酸菌属数量、双歧杆菌属数量、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乳酸菌属数量、双歧杆菌属数量较治疗前增加(P<0.05),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比值较治疗前增大(P<0.05).结论:脂必泰胶囊具有降脂、抗氧化、抗炎等多重作用,能有效改善血脂代谢.此外,脂必泰胶囊可能通过增加肠道有益菌的数量,使特定菌属或菌种的相对丰度发生改变,对抗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血管内膜增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丹曲胶囊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丹曲胶囊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只足月SD大鼠,用高脂饲料对90只SD大鼠造模,其余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4周后将造模成功SD大鼠择优选取60只,随机分为丹曲低剂量组(0.6 g/kg)、丹曲中剂量组(1.2 g/kg)、丹曲高剂量组(2.4 g/kg)、模型组、阿托伐他汀钙组(10 mg/kg)、血脂康组(1.2 g/kg),每组10只.经口饲分别给药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脂蛋白脂肪酶(LPL)、肝脂酶(HL)、脂肪酸合成酶(FAS)水平;计算大鼠肝脏系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形态,油红O染色观察动脉组织病理学形态.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C、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曲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血清TC、LDL-C、HDL-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血脂康组比较,丹曲高剂量组、中剂量组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丹曲低剂量组TG明显降低(P<0.01).各组血清LPL、HL、FAS水平以及肝脏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丹曲低剂量组肝细胞空泡变性减轻,多发片状坏死消失;丹曲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以及阿托伐他汀钙组肝细胞空泡变性减轻,多发片状坏死、炎细胞浸润消失.结论:丹曲胶囊通过降低血清TC和LDL-C水平,及时清扫多余的胆固醇,改善肝脏组织学病理病变情况,有效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宽胸气雾剂对冠心病病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宽胸气雾剂对冠心病病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4月—2022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收治并首次确诊为冠心病的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冠心病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宽胸气雾剂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的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一氧化氮(NO)、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水平;超声检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病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LDL-C、TC、TG、hs-CRP、Hcy、FIB、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舒张压与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治疗后LDL-C、TC、TG、hs-CRP、Hcy、FIB、ET-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O、VEG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NO、VEG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斑块体积、血管体积、管腔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斑块体积、血管体积、管腔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宽胸气雾剂治疗冠心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其能改善病人的血管内皮功能,对斑块稳定性具有良好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恶性肿瘤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情况与死亡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情况与全因死亡、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相关死亡以及肿瘤相关死亡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06—2020年期间开滦队列中首次诊断为恶性肿瘤且基线无ASCVD病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 079例,利用患者确诊恶性肿瘤后最近一次健康体检的数据,根据患者血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达标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危险因素达标≤1项(407例)、达标任意2项(865例)、达标≥3项(807例)。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危险因素达标数量与全因死亡、ASCVD相关死亡以及肿瘤相关死亡的关系。结果:2 079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为(60.4±10.4)岁,男性占71.2%(1 480例),随访时间[ M( Q1, Q3)]为2.95(1.38,5.12)年。随访期内共出现600例全因死亡,63例ASCVD相关死亡,314例肿瘤相关死亡事件。校正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吸烟、饮酒、食盐摄入、体育锻炼、体质指数、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和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以及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后,与危险因素达标≤1项的患者相比,达标数量≥3项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ASCVD死亡风险、肿瘤相关死亡风险均降低, HR(95% CI)值分别为0.68(0.54~0.86)、0.35(0.16~0.77)、0.60(0.43~0.82),均 P<0.05。趋势性检验结果显示,随着危险因素达标数量增加,肿瘤患者的全因死亡、ASCVD相关死亡以及肿瘤相关死亡风险均呈现下降趋势(均 P趋势<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60岁、男性、呼吸系统以及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危险因素达标数量与ASCVD死亡、肿瘤相关死亡以及全因死亡相关(均 P<0.05)。 结论: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数量越多,肿瘤患者的全因死亡、ASCVD相关死亡以及肿瘤相关死亡结局的改善越好,且老年、男性、呼吸系统以及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改善更为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2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ALAT1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PG)治疗2型糖尿病足(D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D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超声清创换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清创联合APG治疗。观察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经皮氧分压(TcPO 2),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α(HIF-1α)水平,PBMCs中MALAT1表达,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ALAT的表达改变(△MALAT1)与治疗总有效率的关系。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75%(30/32) vs 73.33%(22/30), 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尿酸(UA)、白细胞(WBC)、TNF-α和IL-6均较前降低,HIF-1α、VEGF和MALAT1较治疗前升高(均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UA、HIF-1α、VEGF和MALAT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F患者△MALAT1与TNF-α( r=-0.61, P=0.02)、IL-6( r=-0.52, P=0.04)、WBC( r=-0.53, P=0.03)呈负相关,与VEGF( r=0.58, P=0.03)、HIF-1α( r=0.54, P=0.03)呈正相关。△MALAT高改变组DF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88.37%(38/43) vs 73.68%(14/19), 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APG可明显上调MALAT的表达,改善创面组织血液灌注、创面血管生成和炎症反应,促进溃疡愈合,且MALAT表达量的变化有助于判断DF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LRP8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8(LRP8)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为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1日住院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术前未行放化疗及免疫治疗等辅助治疗措施)和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45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LRP8在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明确LRP8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4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LRP8蛋白高表达37例(82.22%),低表达8例(17.78%);4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LRP8蛋白高表达17例(37.78%),低表达28例(62.22%);LRP8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和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χ 2检验发现LRP8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分期、神经侵犯、血管侵犯、癌胚抗原(CEA)、低密度脂蛋白有关(均 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Ki67、糖类抗原199(CA199)、淋巴结转移、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无关(均 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NM分期、血管侵犯、神经侵犯及血清CEA、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为结直肠癌患者LRP8高表达的影响因素(均 P<0.05)。ApoB与肿瘤分期( rs=-0.382)、淋巴结转移( rs=-0.316)、血管侵犯( rs=-0.311)存在弱的负相关(均 P<0.05)。 结论:LRP8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增加,其表达增加与结直肠癌的分期、神经血管侵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存在相关性;LRP8高表达的患者,其肿瘤分期更差、更易并发神经及血管侵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西方饮食饲料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造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为了研究西方饮食饲料快速建模及对APOE-/-小鼠生物学指标及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 用48 ♀ 48 ♂ APOE-/-小鼠、48 ♀ 48♂ C57BL/6J进行了试验,分为8组,分别为APOE-/-普通繁殖料组(24 ♀ 24 ♂)和APOE-/-西方饮食饲料组(24 ♀ 24♂)、C57BL/6J普通繁殖料组(24 ♀ 24 ♂)和C57BL/6J西方饮食饲料组(24 ♀24♂).从3周开始饲喂,直到20周实验结束.实验结束后采集血清检测生化指标,分离主动脉做大体油红O染色及分析,主动脉根部做石蜡切片和HE染色.结果 西方饮食没有显著增加APOE-/-体重,但可以显著提高APOE-/-鼠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雄鼠适合主动脉大体斑块的造模,雌鼠适合主动脉弓根部斑块造模.结论 西方饮食饲料可以促进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造模,增加主动脉斑块面积比,缩短建模时间,提高建模的均一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站式”综合管理多重代谢紊乱患者代谢指标治疗效果的变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门诊“一站式”综合管理前后多重代谢紊乱患者药物治疗方案及治疗达标率的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4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一站式”综合管理门诊建立档案并规律就诊的合并多重代谢紊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有332例。通过门诊电子病历系统采集患者的一般信息、既往史、家族史、药物治疗方案、血压及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同时对患者进行“一站式”综合管理随访。分析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并对比门诊“一站式”综合管理前后患者代谢指标变化及不同代谢紊乱患者的治疗方案及达标情况。结果:332例患者首次就诊至末次就诊的时间间隔为44(26,60)周,年龄为(57.2±13.2)岁,其中男219例(66.0%)。经心血管门诊“一站式”综合管理后,患者空腹血糖(FBG)由6.6(5.6,7.9)mmol/L降至6.3(5.6,6.9)mmol/L,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由(7.2±1.5)%降至(6.6±0.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由2.70(1.97,3.55)mmol/L降至2.04(1.66,2.63)mmol/L,血尿酸(UA)由(383.7±107.1)μmol/L降至(341.2±90.6)μmol/L(均 P<0.05)。高血压[19.8%(50例)提升至28.2%(71例)]、糖尿病[45.2%(85例)提升至66.5%(125例)]、高脂血症[54.9%(151例)提升至87.6%(241例)]、高尿酸血症[16.7%(16例)提升至49.0%(47例)]的治疗达标率均提升(均 P<0.05)。 结论:心血管门诊“一站式”综合管理可改善患者代谢紊乱情况,提高代谢紊乱性疾病治疗的达标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与糖、脂代谢相关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114例。根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低水平组为66例,正常组为48例。测定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及性激素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低水平组胆固醇[(2.32±0.97)mmol/L]、甘油三酯[(6.45±1.2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57±1.01)mmol/L]、载脂蛋白B[(0.93±0.32)g/L]均高于正常组[(1.87±0.89)mmol/L、(4.88±0.94)mmol/L、(3.12±0.88)mmol/L和(0.76±0.17)g/L]( t=2.477~7.322,均 P<0.05),低水平组载脂蛋白A[(1.22±0.34)g/L]低于正常组[(1.58±0.47)g/L)]( t=-4.748, P<0.05),但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45±0.31)mmol/L比(1.43±0.56)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44, P>0.05)。低水平组空腹血糖[(5.53±1.45)mmol/L]、糖化血红蛋白[(6.42±0.79)%]和空腹胰岛素[(18.71±5.46)mU/L]均高于正常组[(5.09±0.76)mmol/L、(6.01±0.92)%和(15.49±4.98)mU/L]( t=2.136~3.225,均 P<0.05),但两组餐后2 h血糖[(8.79±1.56)mmol/L比(8.32±1.84)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472, P>0.05)。低水平组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54.55%(36/66)]高于正常组[35.42%(17/48)](χ 2=4.088, P<0.05)。低水平组睾酮[(61.45±21.44)μg/L]高于正常组[(50.39±22.31)μg/L]( t=2.673, P<0.05),但两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催乳激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427~1.714,均 P>0.05)。 结论: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患者更易发生高血糖、高血脂,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降低可能是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出现糖、脂紊乱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