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必泰胶囊对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病人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观察脂必泰胶囊对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80例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脂必泰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比较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大小;同时检测两组病人粪便中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LDL-C、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HDL-C较治疗前升高,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面积较治疗前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面积明显缩小,hs-CRP、IL-6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乳酸菌属数量、双歧杆菌属数量、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乳酸菌属数量、双歧杆菌属数量较治疗前增加(P<0.05),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比值较治疗前增大(P<0.05).结论:脂必泰胶囊具有降脂、抗氧化、抗炎等多重作用,能有效改善血脂代谢.此外,脂必泰胶囊可能通过增加肠道有益菌的数量,使特定菌属或菌种的相对丰度发生改变,对抗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血管内膜增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阿利西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观察阿利西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对脂代谢、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102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4例.A组采用阿利西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采用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3组病人脂代谢水平[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载脂蛋白B(ApoB)和载脂蛋白A1(ApoA1)]、脂质沉积评估[肝脏内脂肪率和皮下脂肪厚度];采用克劳斯积分(Crouse)评估两组病人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情况;观察病人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non-HDL-C、ApoB、肝脏内脂肪率、皮下脂肪厚度、颈动脉粥样斑块最大厚度和Crou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A组治疗后non-HDL-C、ApoB、肝脏内脂肪、皮下脂肪厚度、颈动脉粥样斑块最大厚度和Crouse评分均低于B组、C组,B组治疗后non-HDL-C、ApoB、肝脏内脂肪率、皮下脂肪率、颈动脉粥样斑块最大厚度和Crouse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ApoA1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A组治疗后ApoA1均高于B组、C组,B组治疗后ApoA1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利西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对脂代谢具有明显改善作用,有助于减少脂质沉积,消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OSAHS患者血清γ-GT、Beclin1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接受多导睡眠监测仪(PSG)监测的OSAHS患者130例为观察组(OSAHS组),根据其是否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颈动脉硬化组( n=59)与非颈动脉硬化组( n=71)。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PSG监测的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的血清γ-GT、Beclin1水平,分析OSAHS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γ-GT、Beclin1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γ-GT、Beclin1对OSAHS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价值。 结果:OSAHS组患者血清γ-GT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Beclin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颈动脉硬化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γ-GT、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高于非颈动脉硬化组,Beclin1及夜间最低动脉氧饱和度(LSaO 2)低于非颈动脉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OSAHS患者血清γ-GT水平与CIMT呈正相关( P<0.05),血清Beclin1水平与CIMT呈负相关(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 OR=1.073, P=0.041)、AHI( OR=1.050, P=0.004)、γ-GT( OR=1.084, P=0.002)是OSAHS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Beclin1( OR=0.946, P=0.034)是OSAHS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素。血清γ-GT、Beclin1预测OSAHS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1、0.774,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855,高于γ-GT、Beclin1单独诊断(均 P<0.05)。 结论:血清γ-GT是OSAHS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Beclin1是保护因素,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OSAHS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探讨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认知功能与铁负荷、动脉粥样硬化、海马组织结构及神经元代谢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诊断标准,将100例老年NAFLD患者分为MCI组和认知功能正常(Non-MCI)组。采集患者病史和生化指标数据,对无禁忌患者行海马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对48例患者检测外周血铁调节蛋白2基因2616C/T多态性。采用 t检验、方差分析、 χ2检验及二元 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 结果:与Non-MCI组相比,MCI组患者年龄偏大,血红蛋白减少,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下降,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踝肱比下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右侧海马头胆碱/肌酸比值升高,颈动脉斑块的比例增加( P<0.05或 P<0.01)。sTfR与老年NAFL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具有相关性( P<0.01)。MCI组携带T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的频率均高于Non-MCI组( P<0.05);C/T基因型组和T/T基因型组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显著低于C/C基因型组( P<0.05)。 结论:铁代谢异常可能是老年NAFL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脑电图联合局部脑氧饱和度监测脑灌注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联合局部脑氧饱和度(rSO 2)监测脑灌注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CEA术治疗4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手术均在EEG联合rSO 2监测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EEG联合rSO 2监测CEA术中患者脑灌注异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结果:术中颈动脉阻断后,42例患者中EEG及rSO 2监测正常24例,EEG监测仅出现异常2例,rSO 2监测仅出现异常3例,EEG及rSO 2联合监测出现异常13例。EEG和(或)rSO 2监测出现异常的18例患者中,17例予升高血压后恢复,1例使用转流管后恢复。单独EEG和单独rSO 2监测显示脑灌注异常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45, P=0.000);2种方法联合监测、单独EEG、单独rSO 2监测的阳性率分别为42.9%、35.7%、38.1%。出院前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新的脑部缺血灶和临床症状。 结论:EEG、rSO 2监测CEA术中脑灌注异常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二者联合应用可弥补单一监测的不足,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深圳市成年居民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正常值范围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建立适合深圳市成年居民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正常值范围。方法:本研究数据源自2021—2022年开展的深圳市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收集深圳市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的一般信息、心血管疾病(CVD)相关行为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等资料。数据分析排除具有CVD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史、颈动脉斑块,以及无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的调查对象,并利用分数多项式回归模型估计年龄、性别的CIMT正常值范围。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 163名成年居民,其中男性576名(26.6%),女性1 587名(73.4%)。男性CIMT均值(mean)和标准差(SD)的分数多项式回归模型分别为mean CIMT=0.324 7+0.006 9×年龄,SD CIMT=0.076 9+0.001 2×年龄;女性分别为mean CIMT=0.354 9+0.005 4×年龄,SD CIMT=0.041 6+0.002 0×年龄。 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深圳市成年居民年龄、性别CIMT的正常值范围,为亚临床CVD的早期筛查提供了最新数据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隐源性卒中的诊治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作为临床上主要的缺血性卒中亚型之一,隐源性卒中病因复杂多样,包括阵发性心房颤动、房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颈动脉蹼、非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和癌症等疾病,需要进行详细、针对性的评估,并需高度重视其复发风险。来源不明的栓塞性卒中(ESUS)概念的提出,使之成为一种治疗相关性疾病,应针对不同病因采用抗血小板、抗凝、介入和手术等治疗,以降低其卒中复发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风险评估与防治策略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恰当的影像学检查、准确的斑块风险评估是进行有效防治的前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治的基础。审慎选择患者进行颈动脉血管重建,可进一步降低缺血性卒中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亚临床左心室功能受损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探讨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保留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 CAS)病变与亚临床左心室功能受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120例LVEF≥50%的2型糖尿病患者。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STE)测量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GLS),评估亚临床左室收缩功能;脉冲组织多普勒超声测量计算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峰)/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A峰)、E峰/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血流速度(E′峰)比值,评估左室舒张功能。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颈动脉超声正常组( n=46)和CAS组( n=74)。比较2组一般人口学特征及血生化指标。利用二元 logistic回归模型、 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CAS病变与亚临床左心室功能受损的关系。 结果:与颈动脉超声正常组相比,CAS组男性所占比例更高、年龄更大、糖尿病病程更长(均 P<0.05)。LVEF、GLS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动脉超声正常组比CAS组分别为(60.72±4.73)%对(60.07±4.28)%,(18.24±3.72)%对(17.81±3.47)%,均 P>0.05]。与颈动脉超声正常组相比,CAS组患者E/A比值显著降低,E/E′比值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LS与颈动脉斑块厚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CIMT)不相关( P>0.05),相比,E/E′比值与颈动脉斑块厚度、CIMT呈正相关(均 P<0.05)。二元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GLS、E/E′比值与CAS病变发生不相关(均 P>0.05),E/A比值降低与CAS病变发生显著相关( OR=0.09,95% CI 0.01~0.67, P=0.018)。 结论:在无明显心衰症状且LVEF≥50%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CAS的发生与GLS评估的亚临床左室收缩功能受损无关;与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显著相关,且独立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重视睡眠障碍在卒中一级预防中的地位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前三位疾病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我国卫生健康事业从"治病为主"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迈进。党和政府强调了"坚持预防为主,着力控制影响群众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卒中危险因素的筛查及管理,健全疾病治疗全程管理"的原则。卒中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与不可干预2大类,前者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后者包括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心脏病、睡眠障碍、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生活方式等。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不仅能够预防或推迟卒中发病,而且能够与药物治疗协同作用预防卒中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