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替限食对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体质量指数和血脂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交替限食对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体质量指数(BMI)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300例血糖控制平稳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交替限食组(采用交替限食疗法,发放平衡膳食餐盘,隔日减少30%热量摄入)、低碳水高蛋白组(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饮食疗法,发放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减脂餐盘,每日减少15%热量摄入)和平衡膳食组(采用平衡膳食疗法,发放平衡膳食餐盘),每组100例。三组均干预治疗6个月。于干预前、干预结束和干预后6个月测量患者身高、体质量,计算BMI;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 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结果:最终完成研究280例,交替限食组90例,低碳水高蛋白组90例,平衡膳食组100例。三组干预前HbA 1c、FBG、2 h PBG、BMI、TG、TC和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结束,交替限食组和低碳水高蛋白组HbA 1c和FBG明显低于平衡膳食组[(6.50 ± 0.39)%和(6.67 ± 0.30)%比(6.79 ± 0.32)%、(6.47 ± 0.61)和(6.80 ± 0.30)mmol/L比(6.94 ± 0.37)mmol/L],交替限食组明显低于低碳水高蛋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交替限食组和低碳水高蛋白组2 h PBG和BMI明显低于平衡膳食组[(8.83 ± 0.63)和(8.81 ± 0.70)mmol/L比(9.45 ± 0.85)mmol/L、(25.99 ± 2.13)和(26.53 ± 2.16)kg/m 2比(27.24 ± 2.24)kg/m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交替限食组与低碳水高蛋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6个月,交替限食组HbA 1c、2 h PBG和BMI明显低于低碳水高蛋白组和平衡膳食组[(6.62 ± 0.29)%比(6.79 ± 0.19)%和(6.84 ± 0.23)%、(9.21 ± 0.53)mmol/L比(9.48 ± 0.66)和(9.55 ± 0.51)mmol/L、(25.60 ± 1.67)kg/m 2比(27.26 ± 2.42)和(27.79 ± 2.49)kg/m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碳水高蛋白组与平衡膳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结束和干预后6个月,三组TG、TC和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交替限食组TG明显低于低碳水高蛋白组和平衡膳食组[(1.67 ± 0.70)mmol/L比(1.99 ± 0.89)和(2.49 ± 0.94)mmol/L、(1.70 ± 0.71)mmol/L比(2.04 ± 0.96)和(2.53 ± 1.0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碳水高蛋白组与平衡膳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交替限食疗法既能降低血糖、改善血脂,又能降低BMI,且总体效果优于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饮食疗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质量而非数量与美国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降低相关:来自一项前瞻性研究的证据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结直肠癌目前居全球发病谱第3位和死因谱第2位,分别占癌症发病和死亡总数的10.0%和9.4%。饮食是一种可改变的因素,可以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和过早死亡。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王亚旭教授团队利用美国的一项大型老年人群前瞻性队列数据,采用碳水质量指数(CQI)和低碳饮食评分(LCDs)分别评估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质量与摄入量,并使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全面分析碳水化合物摄入与结直肠癌发生及死亡的关系,揭示了高质量碳水化合物摄入在结直肠癌预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该研究共纳入101 694例参与者,女性占51.4%,年龄(65.5±5.7)岁。在平均8.81年的随访期内,共观察到1 085例新发结直肠癌,其中311例在平均随访15.07年内死亡。研究发现,在全面矫正潜在混杂因素的COX模型中,与低CQI相比,坚持高质量碳水化合物摄入的高CQI能降低20%(95% CI:4%~33%)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和39%(95% CI:14%~56%)的结直肠癌死亡风险。这种保护性关联在远端结肠癌及直肠癌中更为显著,分别降低35%(95% CI:3%~57%)和42%(95% CI:9%~62%)的发病风险,直肠癌死亡风险更可降低73%(95% CI:27%~90%)。而单纯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低LCDs并不能降低总体以及任何部位结直肠癌的发病和死亡风险。该研究表明,提高碳水化合物摄入质量而非限制摄入量,可能是预防结直肠癌的有效饮食策略,尤其针对远端结肠癌和直肠癌。基于CQI的评分标准,建议摄入更多膳食纤维、全谷物,减少含糖饮料、酒精和高升糖碳水摄入,以获得更大的结直肠癌预防益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低碳饮食应用于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低碳饮食是一种近年来流行的新型饮食模式,一般要求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小于130 g/d(或供能比低于每日摄入总热量的26%),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则没有明确规定。低碳饮食可以帮助1型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降低HbA 1C、减小血糖波动性以及延长目标范围内时间(time in range)。低碳饮食还可以减少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量且不增加低血糖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风险。本文回顾了既往文献,探讨低碳饮食在1型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中的作用及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饮食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生殖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也是导致育龄期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活方式干预是PCOS患者的一线治疗。大量证据表明,饮食干预可显著改善PCOS患者代谢与生殖功能。然而目前各饮食干预手段各有利弊,尚未确定治疗PCOS最有效的膳食结构。该文主要围绕不同饮食干预对PCOS患者生殖功能的疗效进行综述,包括低热量饮食、低碳水饮食、地中海饮食、生酮饮食、间歇性断食和高纤饮食,旨在为改善PCOS患者生殖功能的饮食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脂低碳饮食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高脂低碳饮食(high-fat and low-carbohydrate diet)即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是一类以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为主,加上适量蛋白质组成的饮食方案.这种饮食方案最早是从治疗癫痫的饥饿疗法(即禁食不禁水)演化而来的,由美国医师Wilder[1]于1921年建立,他发现采用生酮饮食可以使机体产生酮体模拟饥饿状态,能够有效抑制癫痫的发生,随后这种饮食被广泛应用于癫痫的治疗中,特别对儿童难治型癫痫的治疗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在一定情况下甚至可以代替药物治疗[2].随着对高脂低碳生酮饮食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也不断扩大,目前已经用在糖尿病、神经性疾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本文主要综述高脂低碳生酮饮食及相关饮食方案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及目前的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低碳生酮饮食概述及其在难治性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低碳饮食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增加脂肪摄入量.近几十年来的研究表明,低碳饮食可以有效地防治肥胖和糖尿病[1].本文就低碳饮食及其对难治性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进行讨论,期望能为临床医师治疗糖尿病带来新思路.一、低碳饮食概述低碳饮食一般而言最低要求为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低于每日总热量的30%,对于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比例无严格规定.低碳饮食提倡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净摄入,避免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每日所需热量主要来自脂肪,同时摄入适当的蛋白质.实际应用中,低碳饮食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大都低于每日总热量的20%,这时候机体会产生酮体,因此多数情况下,低碳饮食也可以称作生酮饮食,或者低碳生酮饮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生酮饮食前景可期,论证过程漫长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期,生酮饮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似乎已经形成一种潮流,各种自媒体的追捧,低碳会议与联盟的成立热热闹闹,一片红火的情景,可喜可贺!同时,我们从整个行业的规范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冷静思考一下: 真的是生酮饮食的春天到来了吗? 理性地说八个字:"前景可期,时候尚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让胰岛β细胞修生养息:以高脂低碳生酮饮食干预为核心的“五位一体”2型糖尿病整合治疗新方案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飙升至2013年的10.40%[1].调查结果[2]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0%(95%可信区间11.30% ~ 11.80%),男性、女性分别为12.10%(11.70% ~ 12.5%)、11.00%(10.70% ~ 11.40%),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型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显著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是胰岛β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甚至消失而导致胰岛素分泌显著下降或缺失[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手术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干预对体重反弹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代谢手术后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干预下的体重反弹情况.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长海医院行代谢手术的38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比较行低碳水化合物(LC)饮食或糖尿病(DM)饮食干预后血糖水平、体重反弹情况.结果 DM饮食干预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体重、腰围、BMI等干预前后的差值无统计学意义(t=0.34,S=1.00~32.5,P值均>0.05);LC饮食干预组空腹血糖、体重、腰围、BMI等干预前后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t=2.38,S=17~24.5,P值均<0.05).两组间比较:体重差值(Z=2.31,P<0.05)、BMI差值(Z=2.36,P<0.05)、体重反弹率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LC饮食干预组更有优势.结论 代谢手术后予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干预可改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及肥胖指标(体重、腰围、BMI);与糖尿病饮食干预比较,予低碳水合化物饮食管理,可更显著改善BMI下降幅度,减少体重反弹率及反弹幅度,能更有效控制体重反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以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模式为主的体重管理对超重及肥胖人群的干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简称低碳饮食,具有减重且改善代谢的作用.本研究通过限制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从而限制能量摄入,适当增加蛋白质及脂肪的摄入量,结合运动与心理支持,探讨以低碳饮食模式为主的体重管理对超重及单纯性肥胖人群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