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外心脏震波联合超声微泡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体外心脏震波联合六氟化硫微泡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MI/RI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均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MI/RI组(IR组)、体外心脏震波治疗(CSWT)组(IR+SW组)和CSWT联合六氟化硫微泡治疗组(IR+SW+MB组),每组8只。IR+SW组及IR+SW+MB组在造模后第1 d、第3 d及第5 d进行治疗干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各组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所有大鼠于第7 d取材,应用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 blot检测梗死边界区心肌凋亡指标Bcl-2、BAX、激活Caspase-3和激活Caspase-9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间以上指标的差异。结果:①治疗前及治疗后各组间大鼠心律及心率无明显变化,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②治疗后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与IR组比较,IR+SW组、IR+SW+MB组LVEDD及LVESD依次减小,LVEF及LVFS依次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③与IR组比较,IR+SW组、IR+SW+MB组心肌纤维化及凋亡程度依次减轻,以IR+SW+MB组减轻最明显。定量分析显示,与IR组比较,IR+SW组、IR+SW+MB组心肌细胞凋亡比例依次减少,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④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IR组比较,IR+SW组、IR+SW+MB组Bcl-2水平依次升高,BAX水平及Caspase-3、Caspase-9蛋白的活化水平依次降低,组间两两比较,除IR+SW组与IR+SW+MB组Caspase-3蛋白的活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余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CSWT联合六氟化硫微泡治疗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左心室重构,提高左心室收缩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早期体外心脏震波通过抑制TGF-β1-Smad2/3-MMP-9信号通路改善心肌纤维化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早期经体外心脏震波治疗(CSWT)后心功能和心肌纤维化改善与转化生长因子β1-细胞信号转导分子2/3-基质金属蛋白酶9(TGF-β1-Smad2/3-MMP-9)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sham、AMI、AMI+CSWT、AMI+SB431542和AMI+SB431542+CSWT组,每组各6只.sham组仅开胸,其他4组构建AMI模型.AMI+SB431542 组和 AMI+SB431542+CSWT 组在术后 4 d 行 SB431542 处理,持续 3 d.AMI+CSWT 组和AMI+SB431542+CSWT组均行9次CSWT[于术后7 d开始行CSWT,两次之间间隔1 d,能量:0.09 mJ/mm2,一个缺血区域共1 800震,频率:3 Hz(3震/s)].各组均在术后4 d和62 d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术后62 d行心脏组织取材,HE染色、Masson染色评估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心肌纤维化程度;于心肌梗死边缘区检测TGF-β1-Smad2/3-MMP-9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及COL-Ⅰ、COL-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术后4 d,与sham组相比,AMI、AMI+CSWT、AMI+SB431542 和 AMI+SB431542+CSWT 组的 LVEF、LVFS 明显降低,LVESV 明显扩大(均为 P<0.05)a(2)术后62 d,与sham组相比,AMI组的LVEF、LVFS明显降低,LVEDV、LVESV明显扩大(均为P<0.05);与AMI组相比,AMI+CSWT组的LVEF、LVFS明显改善,LVEDV、LVESV明显回缩(均为P<0.05);与 AMI+CSWT 组相比,AMI+SB431542+CSWT 组的 LVEF、LVFS、LVEDV 和 LVESV 无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3)HE染色显示,AMI组较sham组红色区域排列紊乱、蓝色区域增多;AMI+CSWT组较AMI组红色区域排列整齐、蓝色区域减少,但较sham组蓝染区域增多.(4)Masson染色显示,与sham组相比,AMI组胶原容积分数(CVF)明显升高(P<0.001);与AMI组相比,AMI+CSWT和 AMI+SB431542 组的 CVF 明显降低(均为 P<0.05);与 AMI+CSWT 组相比,AMI+SB431542+CSWT组CVF较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65).(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AMI组的TGF-β1、Smad3、MMP-9、COL-Ⅰ和COL-Ⅲ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为P<0.05);Smad2水平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40);与 sham 组和 AMI 组相比,AMI+CSWT 组的 TGF-β1、Smad2、Smad3、MMP-9、COL-Ⅰ 和 COL-Ⅲ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为 P<0.05);与 AMI+CSWT 组相比,AMI+SB431542+CSWT组的TGF-β1、Smad2、Smad3和MMP-9表达水平明显降低,COL-Ⅰ和COL-Ⅲ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均为P<0.05).结论 早期CSWT可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纤维化,且与抑制TGF-β1-Smad2/3-MMP-9信号通路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CSWT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体外心脏震波(CSWT)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80例CA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至少2个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CSWT治疗(3个月内共9次);对照组给予假震波治疗,即不予振波能量.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观察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LVEF),左心室灌注及代谢评分,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心绞痛分级(CCS)、周硝酸甘油用量、评分情况(SAQ)及血浆肌钙蛋白(cTn-Ⅰ)、脑钠肽(BN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DD、LVEF,左心室灌注及代谢评分,NYHA、CCS、硝酸甘油用量、SAQ及cTn-Ⅰ、BNP及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中,除cTn-Ⅰ水平无明显变化外,其他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SWT治疗CA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血管再生、改善心肌灌注及代谢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老年冠心病治疗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众所周知,老年人群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人群,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冠心病日趋成为社会和家庭的重要疾病负担之一,因此,加强对老年冠心病的研究和综合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体外心脏震波疗法通过促进体内血管再生因子及其受体表达,促进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和侧支循环建立,抑制缺血组织氧化应激、抗细胞凋亡、抗炎,减少细胞的纤维化,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肌缺血.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体外心脏震波疗法不仅可改善心脏功能和缓解临床症状,而且未发现会引起心肌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缺血性心肌病新疗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CSWT)是一项新型的促心脏血管再生疗法,国内外多项研究证明,其能通过多种机制改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本文就CSWT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做一综述,为其以后临床运用和推广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心脏震波治疗的生物学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受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影响,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其中冠心病患者高达1 100万人.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技术的发展,冠心病患者生存率明显升高.但尽管接受最佳的药物、介入及手术治疗,术后反复发作的心绞痛仍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多项临床和基础研究证实,作为传统治疗方法的补充,体外低能量心脏震波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左心室功能.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脏震波治疗的生物学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冠心病患者预后影响的荟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临床试验中心注册库及中文SinoMed数据库,查找心脏震波治疗对冠心病患者预后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按照PRISMA声明进行,主要研究目的为评估再住院率的变化. 结果 本研究检索后最终纳入10项临床研究,共涉及422例患者,平均随访(5.2±4.7)个月(1 ~12个月).与应用常规冠心病治疗相比,心脏震波治疗能够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心绞痛分级[加权均数差(WMD)=-0.64,95%CI(-0.97,-0.31),P<0.001]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WMD=-0.54,95% CI(-0.86,-0.23),P=0.001],增加6 min步行距离[WMD=62.00 m,95% CI(41.64,82.37),P<0.001],改善生活质量评分[WMD=12.79,95%CI(5.66,19.92),P<0.001]和左心室射血分数[WMD =5.11%,95% CI(0.18,10.03),P=0.04],减少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WMD=-3.99 mm,95%CI(-6.38,-1.60),P=0.001].此外,SPECT结果显示体外心脏震波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心肌血流灌注评分[WMD=-8.52,95% CI(-11.98,-5.07),P<0.001]和左心室心肌代谢评分[WMD=-6.54,95%CI(-10.88,-2.21),P=0.003],降低再住院率[RR=0.35,95% CI(0.23,0.54),P<0.001]. 结论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能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降低再住院率,但仍需要更多大型研究验证长期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体外冲击波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冠心病的治疗领域中,难治性心绞痛或称为顽固性心绞痛(refractory angina)一直是治疗的难点之一.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的定义,难治性心绞痛是指冠心病患者存在至少3个月以上的慢性心绞痛,尽管已经给予优化药物治疗、再血管化治疗和(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仍不能缓解心绞痛症状,并有心肌缺血证据.这些患者不仅反复发作心绞痛,生活质量差,而且近1/3的患者合并心力衰竭,年死亡率约为3.9%.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体外心脏震波系统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一组以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管腔狭窄/痉挛/闭塞、心肌缺血/损伤/坏死为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在世界卫生组织慢性非传染性流行病中排名第一.近年来,虽然冠心病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斑块切割与旋磨/血栓抽吸)、β受体阻滞剂、溶栓药物、抗血小板药、他汀类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激光心肌打孔、动脉内反搏、心脏移植、生活方式干预、基因搭桥和干细胞移植等,但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未见显著改观,仍有许多患者面临胸痛、运动耐量降低、心力衰竭和猝死等威胁,探索冠心病治疗的新方法迫在眉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