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疫)”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探讨信息时代背景下,在校大学生高发心理危机的原因,并倡导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充分利用当下信息技术成果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评估和常态化心理教育,并依托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平台收集相关信息,构建易感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以期将端口前移,更好地保障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医改以来我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研究热点及展望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新医改以来我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研究的热点及前沿,旨在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持续改善提供参考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2009年4月至2022年12月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相关中文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和Excel软件对纳入文献的数量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分别纳入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相关文献1 921篇和2 497篇,发文趋势均呈"双峰"特点,年发文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新医改以来,我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文献研究热点集中于实践探索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未来研究的趋势是紧跟时代背景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研究以及智慧化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研究。结论:今后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研究应更加贴合医改政策的变化,聚焦高质量发展以深化微观问题的研究,推进信息化建设以不断完善指标评价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加强临床监测智能化研究 提升患者围麻醉手术期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临床监测技术体现了现代医学与生物工程、电脑技术与新材料的完美结合。医学发展与时代科技进步息息相关,临床监测技术更是现代医学与科技完美结合的载体之一 [1]。既往的监测技术不断改进,无线智能监测和人工智能技术等脱颖而出,应用领域正在逐步扩大,极大地丰富了临床监测的内涵,如传统的血氧测量技术改进为数字化血氧测量技术,通过复杂的信号处理系统,提高对动脉灌注信号获取和静脉噪声隔离的水平,使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的抗运动干扰性能以及获取弱灌注条件下信号的能力显著提高;超声可视化技术在围麻醉手术期的应用,让麻醉科医师多了"一只眼睛",使血管穿刺置管和区域神经阻滞操作又准又快;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使无数患者心脏手术效果得到了及时评估,并发症得到了及时处理;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和脑电双频谱指数在镇静麻醉深度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机体、器官组织氧供需平衡监测使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得到更直接的指导;新型凝血监测技术使临床对凝血功能障碍的判断和处理更为及时准确。同时网络信息化、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技术进入临床监测领域,使监测大数据信息获取和智能化分析更加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试剂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当代病理科建设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致力于建立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自2017年5月试运行ISO15189管理体系以来,试剂管理的传统手工作业模式暴露了诸多问题。科室决定基于试剂管理需求,依靠信息化手段,引入试剂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期提升试剂耗材管理效率。试剂系统采用Java作为开发工具,通过B/S结构针对试剂管理的全流程功能模块进行设计,维护简便。试剂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需导入自购试剂信息合理规划建立4大库,即供应商基本信息库、试剂信息库、人员权限库及存放位置库。运行以来不断优化升级,一方面可实时追踪以保证体外诊断试剂的可溯源性,同时能够避免和减少试剂在购、销、用环节中的损失进而提高科室经济效益;最终实现更好地保障检查、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为精准医学时代下的精准诊断提供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后疫情时代"医院感染管理上海专家共识(第一版,2021年)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从1986年至今,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已经走过了36年历程。通过依法管理、科学防控,成功构建了我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体系,医院感染发病率不断下降。但2019年年底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露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提升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能力,保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患者安全,上海市院内感染质量控制中心、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组织上海市多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及医院行政管理专家共同制订了《"后疫情时代"医院感染管理上海专家共识(第一版,2021年)》,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的信息化监测、医院感染防控的执行保障、医院感染的风险评估、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侵入性器械/操作相关感染防控、医院感染管理的培训与教育、医疗机构内感染暴发的报告及处置、医疗机构内传染病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规范和完善医疗机构内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管疾病诊治的精准智能微创时代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血管疾病的诊治经历了开放手术时代、血管腔内微创时代,随着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的突破,数字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将步入精准智能微创时代。本文从血管疾病的诊断与评估、血管腔内治疗以及术后治疗与随访三个方面,对血管疾病诊治的精准智能微创时代的蓝图进行描述与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智慧医疗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诊疗需多学科合作、治疗方案繁杂且需个体化、对临床医师的经验要求高,存在疗效欠佳及易发生并发症等问题,迫切需要新的手段助力PFD的诊疗预防。在信息化医疗飞速发展的时代,正在步入信息化医疗的第三阶段——智慧医疗,即“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大数据为基础的新医疗体系。本文综述智慧医疗在PFD的预测及预防、临床决策诊疗方案、手术治疗及随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总结目前各种智慧医疗诊疗系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分析智慧医疗在PFD中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互联网+"时代下智慧护理的探索与发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以迅猛态势渗透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环境及生活方式。"互联网+智慧护理"是新时代护理工作服务模式的探索,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笔者从智慧护理的发展背景、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护理创新及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临床试验医学检测费实时结算管理模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临床试验医学检测费实时结算管理模式,弥补手工报销的不足,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基于现有医院HIS系统,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整合临床试验信息体系,优化试验报销流程,探索出独有的"临床—机构—财务"临床试验实时结算管理途径。结果:医院已运用医学检测费用实时结算管理模式3年。该管理模式使受试者在进行缴费前完成临床试验相关医学检测费的减免,受到研究者及受试者的一致好评。此管理模式顺应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药物临床试验医学检测费的全流程动态监管,避免管控滞后,在简化报销程序、减少工作量、减少错误、提高管理效率、加强监管力度、满足核查要求和提高临床试验质量等方面具有优势。结论:临床试验医学检测费实时结算管理模式更好地遵循了GCP,维护了受试者权益,可为其他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提供一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近视管理白皮书(2022)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近视问题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现阶段,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高达52.7%,同时出现近视低龄化趋势,而且高度近视比例也居高不下 [1]。2021年,李玲教授发布的《信息化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报告》 [2]显示,未来在中国全人口中至少有9.6亿近视人口。近视已成为最影响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的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