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病致贫家庭患儿救助试点实施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因病致贫家庭患儿基本情况及救助实施状况。方法:于2019年3—9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现场调查及核查的方式,收集"中国儿童健康扶贫计划"首批开展救助试点工作的6省17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患病儿童信息,对汇总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回收问卷312份,患儿年龄中位数为8.54岁。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儿童肿瘤和血液系统疾病为主要导致家庭贫困的常见疾病,医疗费用支付困难是患儿看病的最主要问题。对251名患儿进行分级诊疗判断,其中193名(76.89%)患儿可在省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进行收治,43名患儿需要接受慢性病管理,有15名患儿需送往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进一步确诊。结论:针对贫困地区患病儿童家庭的帮扶,可在疾病预防宣教、健康扶贫政策相关知识普及、提升基层医疗队伍技术水平及医疗资源合理应用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国健康扶贫效果评价研究:来自832个脱贫县和"三区三州"的证据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评价我国健康扶贫效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基于2009-2021年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统计调查数据,通过间断时间序列方法,分析健康扶贫政策实施前后全国832个脱贫县和"三区三州"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医疗卫生机构收入、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和居民就医负担变化情况.结果 健康扶贫政策实施后,脱贫县和"三区三州"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万元以上设备台数、医疗卫生机构总收入和财政拨款收入增长速度提高,次均门诊费用增长速度下降.同时,脱贫县总诊疗人次数、出院人次数增长速度下降,"三区三州"出院人次数增长速度提高.结论 健康扶贫政策实施后,我国脱贫地区卫生健康系统得到有效加强,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水平提高,居民就医负担有所缓解,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提高.建议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及其与乡村振兴、健康中国行动的有效衔接,重点关注脱贫地区卫生健康人力资源不足的破解之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多维健康贫困理论逻辑与指标体系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健康贫困作为多维贫困的重要构成,其有效识别对于国家精准减贫和健康扶贫政策的实施至关重要.本文旨在归纳和评析现有文献对健康贫困概念的界定与逻辑推演,参考国内外的多维健康贫困指标体系,立足于中国的贫困现状,依据可持续生计框架和Grossman健康需求理论,构建贫困函数模型,绘制适用于中国居民的多维健康贫困轮.研究表明,中国当前的贫困问题已经发生变种,"贫困—疾病"的闭环困境是健康贫困掣肘中国贫困治理的核心要素.因此,精准标定健康贫困人群,实证测度多维健康贫困,是推进扶贫与减贫工作部署的要诀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新时期我国健康消费升级的现实基础、发展困境与纾困方略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健康消费升级是惠民生、保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文献资料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剖析新时期我国健康消费升级的现实基础与发展困境,并提出纾困方略.文章认为,新时期我国健康消费升级具备健康扶贫政策落地见效显著、国民健康消费理念持续升级、健康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现实基础,但也面临着健康市场秩序不稳、健康产品供给不够、健康科技应用不足、健康素养培育不深的发展困境.据此,提出如下纾困方略:(1)加强顶层设计,营造健康消费新"环境";(2)促进多元参与,满足健康消费新"需求";(3)强化科技驱动,构建健康消费新"业态";(4)培育健康素养,厚植健康消费新"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如何推进农村重点疾病人群基本卫生保健模式的改进:以人为本整合型健康管理政策证据简报
编辑人员丨2024/4/27
背景 为了更好地应对我国基本卫生保健服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盖茨基金会开展紧密合作,2017-2022 年在山西省、湖北省以及河南省部分农村地区开展基本卫生保健项目.项目的总目标是探索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有效模式,助力健康扶贫工作,加强中国国内经验分享,并惠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目的总结在以高血压和糖尿病为代表的农村重点疾病人群中开展以人为本整合型健康管理的经验.方法 农村基本卫生保健项目资料和数据的收集包含了多个来源,包括医院信息系统数据、统计报表资料、基本公共卫生数据、定性访谈、患者调查、医生问卷调查、病历质量调查等,以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前后比较作为主要的评估方法.结果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保持稳定上升,住院患者次均住院费用下降,患者健康生活行为逐渐上升、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明显改善.在健康结局方面,患者高血压控制情况明显改善但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变化不明显.结论 项目地区重点疾病健康管理的服务理念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相关措施已经变成政策在项目地区推广和落地,各类专家是项目推动实施的关键因素,各项措施的可持续性有待保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信息助推医学科研路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人民健康与医药卫生科技水平息息相关,科研创新是医药卫生科技水平的关键环节,科技创新离不开科研管理工作.本文从医学信息视角为切入点,分析医学信息在医学科研中的作用,并站在实际工作角度,从数据库资源、服务内容、查新检索数量、查新用途分布,阐述河北省医学科技情报发展现状,最后提出医学信息助推医学科研的相关路径,如开展科研需求调研、制订科研巡讲政策打造科研巡讲专家团队、医学专家团队下基层实施科技扶贫、依托社交软件构建不同维度的科研服务交流群、不断创新医学科技情报方法等方面内容,为科研管理部门提供参考意见,助力医学科研的创新与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商业保险对健康相对贫困的影响效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基于我国反贫困治理的重心从"绝对贫困治理"转移到"相对贫困治理"的现状,探究健康扶贫政策中商业保险是否具有缓解健康相对贫困的作用.[方法]使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根据Logit回归、倾向得分匹配(PSM)和调节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商业保险对健康相对贫困的回归系数为-1.085,健康相对贫困发生比减少了 66.14%.[结论]商业保险可以显著降低健康相对贫困的发生比;在年龄、户籍、工作总收入的分样本人群中存在差异性;Logit回归结果高于PSM结果,高估了商业保险降低健康相对贫困的作用;健康状况对商业保险降低健康相对贫困发生的能力起负向调节作用、学历起正向调节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贫困县卫生规划增量博弈下的政策变通与政策执行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新医改、健康中国2030规划以及"十三五"健康扶贫工程的推进,贫困县持续获益,但农村卫生系统可持续发展终究要变"输血"为"造血",这需要从卫生规划到治理常态机制的结构性变革.随着中央对农村卫生投资重点的抓大放小、增量发展的抑公促私,贫困县"十三五"卫生规划制定过程充满了博弈、抉择和变通.对西部4个国家级贫困县访谈调研发现,贫困县卫生规划偏好"上项目—拉投资",呈现出资源规划的增量投机和保守治理等特点.贫困县卫生规划除了要平衡公共利益和部门利益之外,纵向问责控制结构、引民资促发展思路也影响着贫困县卫生规划与治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社会精准治理视角下精准健康扶贫机制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8/6
贫困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的重要原因,而健康问题则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社会精准治理理论的内涵,提出从精准识别、资源精准管理、精准保障、精准考核评价、社会精准参与5个方面构建精准健康扶贫机制,以期为精准健康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制度供给视角的健康扶贫政策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围绕健康扶贫工程的顶层设计,论述了健康扶贫运行的障碍及冲突.从当前政策运行过程中凸显的问题出发,站在我国健康扶贫工程制度供给的角度,针对健康扶贫的制度内容结构、健康扶贫制度供给问题提出了健康扶贫政策的调试优化策略:规范健康扶贫管理制度,构建综合性治理体系;建立共同参与扶贫的激励制度;增强健康扶贫考核的激励约束制度;创新健康扶贫现代化模式的制度建设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