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视角下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全面、细化的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为促进我国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国际助产实践基本能力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德尔菲法确立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本研究对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4.38%、74.07%,专家群体权威系数分别为0.91、0.94,指标体系总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30、0.965,整体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30、0.297( P<0.01)。最终形成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4项、内涵指标76项的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 结论:本研究以母婴健康为服务宗旨、基地功能定位为基础,构建的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和可靠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人工智能应用于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自发生以来,在全国乃至全球迅速蔓延。广州作为一线城市,人口流动性大,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腾讯、阿里云两大科技公司,充分利用其人工智能技术,在病例传播链条分析、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员管理、一线工作人员防控技能培训和便民服务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实践。通过人工智能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解决了防控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为疫情防控提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社交媒体的行为干预对促进青年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梅毒联合检测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基于社交媒体的行为干预能否有效促进青年MSM进行HIV/梅毒联合检测(联检)。方法:招募青年MSM作为研究对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社交媒体干预组和对照组。仅给予对照组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给予干预组VCT服务并综合利用社交媒体定期发送健康教育和检测信息等手段加强其行为干预。随后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HIV/梅毒联检次数、检测比例和性病(STD)症状出现情况等指标的差异,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共纳入315例青年MSM(干预组158例,对照组157例),共计248人完成12个月随访,随访率为78.7%,干预组和对照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组联检≥1次的比例略高于对照组(53.2%比48.4%,率差为4.8%,95% CI:-7.5%~17.0%, P=0.4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近1次肛交使用安全套的青年MSM亚组中,干预组联检≥1次的比例高于对照组(63.8%比46.1%,率差为17.7%,95% CI:1.5%~32.6%, P=0.035)。此外,干预组报告出现STD症状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6.3%比18.0%,率差为-11.7%,95% CI:-20.6%~-3.0%, P=0.005)。 结论:与VCT服务相比,基于社交媒体的行为干预能促进使用安全套的青年MSM进行HIV/梅毒联检,显著降低STD症状发生比例,此方法可促进青年MSM预防艾滋病/性病相关行为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农村居民健康体检指南(T/CHAA 005-2019)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标准规定了开展农村居民健康体检的原则、机构要求、检查项目、服务模式、数据的管理和利用要求,适用于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下开展15岁及以上农村居民健康体检的规范化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庆市尘肺病患者门诊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重庆市尘肺病患者两周内门诊服务利用情况及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取1 771名符合纳入标准的尘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情况、两周内门诊服务利用情况、因尘肺病相关症状治疗情况、医疗服务机构选择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用χ 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1 771例尘肺病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6.1±10.19)岁,两周内门诊就诊尘肺病患者中,年龄41~50岁患者占40.0%(204/510);农村患者占87.8%(448/510);矽肺患者占65.1%(332/510),贰期患者占37.5%(191/510),诊断尘肺后未继续从事接尘工作患者占75.1%(383/510),工作时从来没有工伤保险患者占57.1%(291/510)。获得尘肺相关救助和有低保患者两周内门诊率分别为17.6%(90/510)和12.5%(64/510),患者自我健康评分为3分(41~60/中等)者占59.1%(301/510),有并发症、有尘肺病相关症状加重和一年内有住院史的患者分别占97.8%(499/510)、78.8%(402/510)和76.5%(390/510)。患者自我健康评分平均得分(52.9±16.2)分;28.2%的患者购买过工伤保险;两周内进行治疗患者1 204例,门诊就诊者42.2%,住院治疗者20.7%,自己买药者36.9%,患者不同治疗方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7.53, P<0.01);不同居住地患者选择到不同医疗机构就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3.97, P<0.05);患者尘肺病期别、有无并发症、有无工伤保险、自我健康评分、近一年是否住过院等是影响尘肺病患者门诊就诊的重要因素。 结论:尘肺病患者门诊利用情况受人口社会学、社会支持、疾病特征多因素的影响,应加强基层卫生机构的职业病医疗服务质量,让尘肺病患者能获得便利有效的治疗;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支持体系,减轻尘肺病患者疾病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山东省西南地区乡村全科医生离职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山东省西南地区乡村全科医生离职倾向及其影响因素,为维持我国基层医疗队伍的稳定性提供合理建议。方法:2020年5月,利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西南地区2 805名乡村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 χ2检验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乡村全科医生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2 805份问卷,回收问卷2 693份,有效问卷2 272份,有效率为84.4%。有1 076名(47.4%)乡村全科医生存在中高离职倾向。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兼职( OR=1.443,95% CI:1.105~1.884, P<0.01)、平均每月夜班次数≥20次( OR=1.340,95% CI:1.106~1.623, P<0.01)、接诊时长≥13 h( OR=1.358,95% CI:1.107~1.666, P<0.01)、存在失眠症状( OR=2.075,95% CI:1.755~2.454, P<0.01)、工作中感到沮丧( OR=2.987,95% CI:2.516~3.546, P<0.01)、有情感衰竭( OR=3.801,95% CI:3.188~4.533, P<0.01)、有去人格化倾向( OR=2.493,95% CI:2.086~2.981, P<0.01)的乡村全科医生更易产生离职倾向。 结论:山东省西南地区乡村全科医生具有较高的离职倾向,兼职、平均每月夜班次数多、接诊时间长、失眠、感到沮丧、职业倦怠是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基层医疗服务的资金投入,提高乡村全科医生的工资待遇,降低工作负荷,增强乡村全科医生队伍的稳定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我国医学专业机器学习相关学位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寻和解析我国机器学习相关学位论文的基本情况及其研究热点。方法:基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时间自建库起至2023年2月14日,检索关键词包含"医学"和"机器学习"的所有全文发表的中文学位论文。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整理,提取的数据包括学位论文收录年份、学位授予单位、导师、被引频次信息。运用VOS viewer软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检索出299所高校机器学习相关学位论文2 662篇,论文数量排名前10位的学校论文数量之和占全部论文的29.9%(797/2 662)。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共2 533名,论文被引频次分布为0至204次。在所有已经发表的学位论文中有46.2%(1 229/2 662)的论文未曾被引用。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医学影像的辅助诊断、电子病历文本提取、医学图像分割算法优化、多模型高效准确利用等。结论:医学专业机器学习相关学位论文及其所属单位和导师数量均较多,但论文质量有待提高,论文热点相对集中于医学辅助诊断方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构建高水平临床研究平台 推进创新型医院建设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构建高水平临床研究平台的实践经验,并探讨临床研究平台管理模式,为国内正在建设临床研究平台的医疗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临床研究平台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进行顶层设计,构建包括循证医学专业团队疾病资源样本库、临床研究协同网络、研究型病房4个核心功能单元,平台服务于临床研究人员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为临床研究项目提供专业化、系统化服务及管理的技术支撑。结果:医院围绕优势学科进行临床研究平台的顶层设计,专病特色突出的重点学科依托以"专家主导"模式,建立临床研究协同网络,开展多中心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普通学科依托于"医院主导"模式建立的开放共享平台开展临床研究,两种模式互补并存,力图在充分发挥神经科学和老年医学示范作用的同时,以优势学科为引领带动普通学科向高水平发展。结论:基于大型医疗机构建设高水平的临床研究平台,需要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对医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从而推动医院向创新型医院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专利计量的医院专利管理对策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以湖北省全部医院为例分析医院专利申请及授权状况,对医院专利管理工作提出建议。方法:利用Patentics平台,检索1985-2020年湖北省全部医院的国内专利申请情况,并对专利的数量、类型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985-2020年湖北省医院专利申请量7 694件,授权量6 491件,专利申请基本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专利类型以实用新型为主,发明专利次之;专利IPC分类集中在A61以及G01等技术领域;有效专利占比较低,后期维护工作欠佳。结论:医院应着力提升医务人员创新能力,调动专利申请积极性;加强专利申请的过程管理,注重提升专利质量;加大优势技术领域投入,重点关注高价值专利的识别及转化;提升医院专利管理部门的服务质量,培养专利管理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患者流量探索门诊护士固定岗与动态岗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分析门诊患者流量,探索门诊护士固定岗与动态岗联合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调取HIS系统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各护理科室在每月、每天不同时段的患者流量数据,分析其变化规律。打破原有的排班模式,门诊所有护理科室岗位优效组合、搭配排班,固定岗与动态岗相结合的模式:各科室根据工作特点选出部分人员组成门诊动态岗,轮转排班;同时根据门诊流量比例改革绩效。比较排班模式改变前后人力资源利用情况、高峰时段患者等候时间、投诉及护理差错发生次数、护患满意度。结果:排班模式改变后,节约护士约1.60人;抽血室、输液室高峰时段患者等候时间分别从(16.40±6.36)min缩短至(7.31±2.31)min、从(26.26±7.08)min缩短至(12.44±3.8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投诉及护理差错发生次数由13降到1例;患者满意度从86.56%上升到98.43%,护士自我评价满意度从66.67%上升到9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门诊各护理科室固定岗与动态岗相结合排班模式是一项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有效措施,在持续推动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