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身心共病与生存质量、社会支持的关联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调查及分析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共病抑郁障碍的患病现状,识别Ⅱ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身心共患疾病的人群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共病抑郁障碍与生存质量及社会支持的关联.方法 对深圳市坪山区2个街道4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已建档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自编糖尿病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Zung氏抑郁量表、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调查,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抑郁症状与生存质量及家庭支持的关联.结果 抑郁症状筛查率为42.6%.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HbA1c≥7 mmol/L、FPG≥8.6 mmol/L、职业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及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元及≥4000元、吸烟、糖尿病病程10~20年的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较易出现抑郁症状.生存质量好(DSQL评分,OR=0.832)及社会支持得分较高(SSRS评分,OR=0.848)的患者不易出现抑郁症状.结论 社区Ⅱ型糖尿病共病抑郁障碍患病率高且低收入及高收入两个不同社会阶层人群更易患有抑郁障碍;Ⅱ型糖尿病共病抑郁障碍等身心共病疾病的防治要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整体防治观,识别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的相关风险,将疾病的监测诊疗、心理指导、社会支持贯穿到主动健康管理的全过程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外科手术患者术中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检索、评价并整合外科手术患者术中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的最佳证据,为手术室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PIPOST模型确立循证护理问题,按照证据的"6S"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系统检索美国国立指南库、国际指南协作网、苏格兰院际指南网、医脉通、Cochrane Library、JBI循证资源数据库、美国胸科医师协会、美国血液协会、美国围手术期注册护士协会、欧洲麻醉学会、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英国国家健康和护理卓越研究所、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Medlin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关于手术室患者术中预防DVT的所有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检索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23年12月,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分级.结果 研究共纳入12篇文献,其中包括指南5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1篇、证据总结2篇,从多学科团队协作、术前评估、术中麻醉管理、术中基础预防、专科预防、术中机械预防、术中药物预防、监测与交接8个方面,总结、归纳出28条最佳证据.结论 外科手术患者术中DVT的预防需要多学科共同协作,证据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科室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审慎地将证据应用于临床,降低患者术中DVT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调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知识-态度-行为(KAP)水平,并分析各因素与KAP的相关性。方法: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通过整群抽样法抽取318例DR患者,对其一般情况和KAP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KAP与一般情况的相关性。结果:315例DR患者的KAP总分值为(19.26±5.77)分,DR防治知识得分为(9.37±4.08)分,准确率43.81%。DR患者获取知识最常见途径是"手机/微信/其他网络渠道",其次是"患者交流";DR患者最希望获取知识途径是"医生/护士的健康讲座",最希望获得与DR有关的服务是"免费血糖及眼底检查"。DR态度得分为(4.61±1.33)分;"血糖监测及控制对DR很重要,所有患者都要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回答肯定率最高,为86.03%;"愿意进接受心理指导"回答肯定率最低,为19.68%。DR行为得分为(5.28±1.96)分;"出现视力问题寻找家人、朋友或专业医务人员帮忙"回答肯定率最高,为89.52%;"在假日、生日或外出时能遵守糖尿病饮食原则"回答肯定率最低,为34.29%。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病程与KAP总分呈正相关( r=0.510, P=0.032),文化程度( r=0.171, P=0.011)与DR防治知识,家庭平均月收入( r=0.922, P=0.021)、有无并发症( r=0.671, P=0.027)与DR态度,居住方式( r=0.381, P=0.013)、家庭平均月收入( r=0.884, P=0.024)与DR行为均呈正相关。 结论:DR患者KAP水平整体偏低,医务人员对DR的健康教育有待加强。KAP与年龄、文化程度、有无并发症、家庭平均月收入、居住方式等因素关系密切,临床应从多方面提高DR患者的KAP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TBNK淋巴细胞检测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淋巴细胞亚群中的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即TBNK淋巴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检测其水平变化能提示机体免疫状态的改变。目前TBNK淋巴细胞检测已成熟运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诊疗,为其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健康管理中开展TBNK淋巴细胞检测,有助于监测机体免疫状态,评估机体健康风险,分析疾病的发病机制,预测疾病进展风险,有效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管理需求。为更好地响应“健康中国2030”国家行动,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健康管理方针,提高医学工作者对TBNK淋巴细胞检测应用于健康管理的意识,由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牵头组织国内健康管理和临床检验领域多位专家,制定了本共识。共识介绍了健康管理中开展TBNK淋巴细胞检测的主要方法和结果判读,总结了TBNK淋巴细胞检测用于健康管理人群的疾病风险评估和疾病管理的临床研究证据,重点归纳了应用TBNK淋巴细胞检测进行健康管理的随访路径,并介绍了相应的免疫调节措施。本共识旨在通过多学科合作,共同推进健康管理的创新服务模式,早日实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健康管理核心理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价值导向型医疗视角下促进患者全程参与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价值导向型医疗提倡以患者为中心,充分考虑患者在诊疗全过程中的需求和体验,实现可控医疗成本下人民群众健康和医疗效果的提升。在此视角下,如何充分发挥患者的主体价值和核心作用,让患者真正参与到医疗相关活动,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对患者参与医疗全过程的相关概念和具体路径进行梳理总结,并结合专家访谈结果,从促进参与健康水平监测、疾病及就诊信息的获取、医患共同决策、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患者报告结局、参与自我管理、参与患者组织及相关活动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建议,以期为相关医疗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罹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尤其是2021年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将持续,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而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占用。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和三价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3),IIV3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IIV4为裂解疫苗,LAIV为减毒疫苗。流感疫苗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属于非免疫规划类疫苗,实行自愿、自费接种。2018-2020年,中国CDC均印发了当年度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一年来,新的研究证据在国内外发表,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2020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本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更新了一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感防控有关政策和措施;第三,更新了我国2021-2022年度国内批准上市及批签发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更新了本年度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组分;第五,更新了2021-2022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种建议。本指南建议:原则上,接种服务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且无禁忌证的人提供接种服务。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的接种间隔应>14 d。对可接种不同类型、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结合今年新冠疫情形势,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推荐按照优先顺序对重点和高风险人群进行接种:①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②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③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④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⑤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妊娠的女性。首次接种或既往接种<2剂次流感疫苗的6月龄~8岁儿童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对IIV或LAIV均建议上述原则;2020-2021年度或以前接种过≥2剂次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1剂次;≥9岁儿童和成年人仅需接种1剂次。建议各地在疫苗供应到位后尽快安排接种工作,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对10月底前未接种的对象,接种单位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接种服务。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IIV。本指南适用于从事流感防控相关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预防接种点的接种人员,各级医疗机构儿科、内科、感染科等医务人员,以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人员。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指南今后亦将定期更新、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有效白内障手术覆盖率和有效屈光不正矫正覆盖率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优先战略事项。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全球范围内眼健康服务的使用和质量,有助于更好地监测全民健康覆盖总体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在第 7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建议将以人群为基础的有效白内障手术覆盖率(eCSC)和有效屈光不正矫正覆盖率(eREC)作为新的眼健康指标,并通过决议将指标的目标设定为2030年各国的eCSC增加30%,eREC增加40%。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将这2个指标纳入《“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中。本文将解读这2个指标的定义、计算、考量因素以及实际收集和报告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助力眼健康服务监测工作高质量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网络平台在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网络平台在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需转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2型糖尿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实验组行医院-社区-家庭护理网络平台干预,为患者提供在线监测与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明显低于干预前( P<0.05),且实验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饮食控制、运动管理、足部护理、监测依从性等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 P<0.05),且实验组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及治疗维度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 P<0.05),且实验组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应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网络平台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并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护理满意度也得到明显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9—2020)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至500万重症病例,29万至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和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201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简称"2018年版指南")。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2018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9—2020)》。本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为:第一,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接种疫苗可避免的疾病负担、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增加了一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感防控有关政策和措施;第三,更新了我国2019—2020年度国内批准上市及批签发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更新了本年度IIV3和IIV4组分。本指南建议:原则上,接种服务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且无禁忌证的人提供接种服务。对可接种不同类型、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为降低高危人群罹患流感及感染后发生严重临床结局的风险,指南推荐6月龄至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为优先接种对象。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6月龄至8岁儿童应接种两剂次,间隔≥4周;2018—2019年度或以前接种过1剂及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1剂。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建议各地在疫苗供应到位后尽快安排接种工作,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对10月底前未接种的对象,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接种服务。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流感疫苗。本指南适用于从事流感防控相关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预防接种点的接种人员,各级医疗机构儿科、内科、感染科等医务人员,以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人员。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指南今后亦将定期更新、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框架下高血压患者管理服务的效果评价:基于断点回归设计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使用断点回归设计评估参与基本公共卫生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HMSFHP)对调查对象血压的影响。方法:主要数据源为宁波市成人慢性病监测队列。选取2015年基线调查中,SBP为130~150 mmHg和/或DBP为80~100 mmHg的调查对象纳入本研究。此外,通过查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随访记录、居民体检记录及电话调查等方式获得调查对象参与HMSFHP的日期、血压值等数据。根据SBP≥140 mmHg和/或DBP≥90 mmHg将调查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使用局部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参与HMSFHP对调查对象2019年SBP/DBP的影响。结果:对2015年基线调查DBP为80~100 mmHg的调查对象拟合模型,在调整年龄、性别和参与HMSFHP时长后,模型结果提示,参与HMSFHP后,调查对象的DBP从2015年到2019年下降6.66 mmHg。对2015年基线调查SBP为130~150 mmHg的调查对象拟合模型,模型估计值为-6.17 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78),提示参与HMSFHP未引起SBP的变化。 结论:参与HMSFHP可以使调查对象的DBP下降,对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具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