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笔者就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提出、进展及国内外应用现状展开综述,为提高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转变不良行为,获得健康结局提供理论基石,同时为健康教育指导模式提供可实施的理论基础,以期为患者改变不良行为,强化居民健康行为等提供科学性的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延续护理干预在卵巢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延续护理干预对卵巢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福建省肿瘤医院卵巢癌患者1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延续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健康(SCL-90)、Piper疲乏量表(PF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CL-9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癌因性疲乏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SSRS量表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延续护理干预可提高卵巢癌患者社会支持水平,改善其身心健康状态及睡眠质量,减轻癌因性疲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收治的1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健康评估、健康宣教、行为干预、心理支持等,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4周。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χ2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改善效果、血浆脑钠肽(BNP)、心脏超声指标[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体积指数(LVMI)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运动耐力[最大摄氧量(VO 2max)、最大功率、力竭时间]差异,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析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试验组BNP、LVMI及LVED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72.87±89.72)比(680.46±104.32)mg/L、(140.74±9.54)比(151.91±11.52)g/m 2、(77.62±4.32)比(80.31±5.57)mm],且显著低于干预前[(963.41±228.69)mg/L、(170.33±12.61)g/m 2、(90.10±6.77)mm],试验组LVEF、VO 2max、最大功率、力竭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4.55%±3.80%比52.16%±4.18%、(16.77±2.82)比(15.61±3.15)ml·kg -1·ml -1、(88.91±7.13)比(85.72±8.24)W、(13.47±1.62)比(12.00±1.56)min、95.4%比84.6%],且显著高于干预前[50.11%±4.22%、(14.03±3.26)ml·kg -1·ml -1、(81.42±6.46)W、(10.02±0.82)min](均 P<0.05)。 结论: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力,提升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导向护理在首发性脑梗死患者自我管护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导向护理在首发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患者自我管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该院诊治的首发ACI患者94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行专科对症治疗和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研究组同时开展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导向的护理,3个月后评测两组患者自我管护能力,并应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测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自我管护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护理3个月后的NIHSS、ADL评分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首发ACI患者治疗中开展以健康行为改变整合导向的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自我管护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自我生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117例老年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随访脱落7例,最终共纳入研究对象110例,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试验组采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老年COPD患者吸入用药依从性干预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的吸入装置使用正确性、吸入用药依从性、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和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 结果: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的吸入装置使用正确性、吸入用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FEV 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老年COPD患者吸入用药依从性干预方案能提高老年COPD患者的吸入用药依从性,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在早期宫颈癌术后合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肌锻炼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对于早期宫颈癌术后合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盆底肌锻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4例早期宫颈癌术后合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试验组接受为期3个月的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盆底肌锻炼,对照组接受常规盆底康复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干预1个月和干预3个月时采用盆底功能障碍简表(PFDI-20)、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评估。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FDI-20和PFIQ-7评分交互作用显著( F交互值为29.196、13.213,均 P<0.05);GSES与SSRS评分交互作用显著( F交互值为25.664、70.240,均 P<0.05)。干预3个月时,试验组PFDI-20与PFIQ-7评分分别为(66.54 ± 14.04)分和(73.20 ± 7.41)分,低于同期对照组的(77.47 ± 15.91)分和(78.39 ± 8.51)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4.216、-3.765,均 P<0.01);试验组GSES和SSRS评分分别为(2.86 ± 0.30)分和(50.37 ± 2.45)分,高于同期对照组的(2.51 ± 0.34)分和(46.42 ± 2.8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6.447、8.662,均 P<0.01)。 结论: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方案能显著提高早期宫颈癌术后合并PFD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水平和生命质量,改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盆底康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的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6月收治的44例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另选取该院2017年7~12月收治的44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ITHBC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均采取6个月随访干预,调查并比较两组患者疾病危险因素认知情况、护理效果及依从性。结果:实施ITHBC的健康教育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相关危险因素认知、护理效果、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实施ITHBC健康教育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疾病相关危险因素认知评分、躯体症状、躯体活动程度、满意度评分及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ITHBC的健康教育是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的主要方法和手段,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升其对疾病知识的认知能力,促进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提升其健康行为能力和治疗依从性,增强其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意识,对患者预后及康复效果具有实际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COPD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4 月 1 日~2023 年 4 月 30 日于门诊就诊的 80 例老年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吸入用药依从性,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对病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采用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吸入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FEV1、FEV1/FVC%、MVV均高于对照组(P<0.01),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COPD患者的吸入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ITHBC下的自我管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下的自我管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DKD)Ⅲ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 年 8 月 1 日~2023 年 8 月 31 日收治的 204 例DKD Ⅲ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奇偶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 102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 ITHBC 下的自我管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指标[包括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活质量[采用糖尿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DSQL)]、依从性.结果:干预后,实验组FPG、2 hPG、HbA1c、BUN、Scr、DSQL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1);干预后,实验组ESCA评分高于常规组(P<0.01);干预后,实验组依从性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DKD Ⅲ期患者接受ITHBC下的自我管理干预,可改善血糖代谢指标,优化肾功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联合助推策略在高尿酸血症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分析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联合助推策略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糖脂代谢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方式的影响,为高尿酸血症患者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在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健康体检发现的156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联合助推策略干预方法.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尿酸水平、糖脂代谢指标、慢性病自我管理问卷(CDSMQ)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R)得分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空腹血糖(FBG)均低于对照组,且高密度脂蛋白(HDL)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DSMQ量表及HPLP-Ⅱ R 量表总分分别为(28.15±2.33)分、(133.41±10.85)分,均高于对照组[(22.51±3.79)分、(99.67±8.58)分,P<0.05].结论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联合助推策略能有效改善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血脂、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方式,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