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性桡尺骨近端融合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先天性桡尺骨近端融合(congenital proximal radioulnar synostosis,PRU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上肢先天性畸形,常见于男性患儿。目前诊断主要依靠患儿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资料,Cleary& Omer分型系统是较为常用的分型方式,一些影像学指标如桡骨旋前角度等可能对选择治疗方案、评估预后提供依据。PRUS的治疗比较困难,手术是重度畸形患儿主要的治疗方式,传统的手术方式如单纯融合区分离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易发生再融合。目前使用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旋转截骨术与融合区分离并游离筋膜脂肪瓣植入术,但疗效及患儿的长期预后尚存在争议。以多中心研究为基础的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仍待进一步开展,以探究PRUS患儿的最佳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改良反向Sauvé-Kapandji术治疗先天性上尺桡融合的早期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改良反向Sauvé-Kapandji术治疗先天性上尺桡融合的早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采用改良反向Sauvé-Kapandji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6例(54侧)先天性上尺桡融合患者,男38例(45侧)、女8例(9侧),年龄6.6(3.2,8.1)岁;均为Cleary-OmerⅢ型。采用改良反向Sauvé-Kapandji术治疗,即于桡骨近端截除1~1.5 cm长的骨干,使用异体肌腱填塞,并在尺骨中段横行截断骨干,矫正横断面旋转畸形,根据尺骨髓腔情况采用髓内针或克氏针固定。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评估患者影像学表现,记录改良Morrey tasks评分、主观功能评分、无代偿前臂旋转角度、腕关节代偿后前臂旋转角度、腕及肩关节同时代偿后前臂旋转角度。结果:所有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6±3.4)个月(范围11.2~19.5个月)。术前无代偿前臂旋转角度为0.0°±0.0°、术后为62.3°±23.7°,腕关节代偿后手术前后前臂旋转角度分别为86.9°±29.4°和133.2°±27.9°,腕及肩关节同时代偿后手术前后前臂旋转角度为205.2°±42.7°和245.2°±35.8°,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71, P<0.001; t=2.54, P=0.030; t=5.05, P<0.001)。术后31例(37侧)患者尺骨愈合,愈合时间为(6.1±2.3)个月;15例(17侧)骨折延迟愈合,经支具固定及骨科冲击波等治疗后获得愈合,愈合时间为(8.4±1.6)个月。43侧术后假关节清晰患者主观功能评分及改良Morrey tasks评分分别为12.1(0.0,20.8)分和0.7(0.0,1.0)分,均较术前33.9(25.0,41.6)分和3.2(2.0,4.0)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44, P=0.015; Z=-2.83, P=0.005);11侧桡骨假关节再融合者,无代偿旋转角度为11.4°±10.5°(范围0°~30°)、腕关节代偿后旋转角度为98.6°±15.9°(范围80°~120°)、腕及肩关节代偿后旋转角度为231.7°±16.9°(范围210°~255°)、主观功能评分为26.7(8.3,39.6)分、改良Morrey tasks评分为1.2(0,2)分。术后发生桡神经麻痹者2例,未作特殊处理于术后3个月症状改善。 结论:改良反向Sauvé-Kapandji术可用于治疗先天性上尺桡融合,术后短期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尺桡骨中上1/3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桡尺近侧关节融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尺桡骨中上1/3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先天性桡尺近侧关节融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确定最佳的前臂位置.方法 自2010年2月至2016年4月,我们采用尺桡骨中上1/3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先天性桡尺近侧关节融合患者36例(44臂).术前前臂固定于旋前30°~ 110°位,术中将前臂置于一定旋后位,截骨端用钢板螺钉同定.术后测量取内固定时、末次随访时前臂位置测量手术前后经肩关节代偿后的前臂旋转范围.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8~72个月,平均31个月.术后前臂固定于旋后-10°~80°位,左侧平均(33.64±19.66)°,右侧平均(21.36±14.51)°.手术纠正度数为60°~140°.左侧术前经肩关节代偿后旋前范围为(188.18±10.44)°,旋后为(-33.64±33.52)°;术后分别为(122.58±20.43)°与(60.30±27.07)°;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肘关节屈曲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与左侧结果相同.有4臂桡骨钢板断裂.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尺骨钢板断裂、骨折不愈合、畸形复发、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尺桡骨中上1/3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先天性桡尺近侧关节融合安全有效.不管是优势侧还是非优势侧将前臂置于旋后30°~ 50°位更有利于发挥前臂和手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融合截骨联合尺桡骨双截骨治疗先天性桡尺近侧关节融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先天性桡尺近侧关节融合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 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9例先天性桡尺近侧关节融合患者,通过术前X线、前臂外形、前臂旋转功能、肘关节屈伸功能检查,观察桡骨小头、尺桡骨融合及发育情况,对其进行分型,采用融合截骨、尺骨截骨、桡骨截骨、骨间膜松解、环状韧带重建手术等.结果 9例患者共14侧进行手术,随访3~38个月,平均17个月,均未出现再度融合,前臂的外形和旋转功能均得到良好的改善.肘关节功能采用Mayo评分:优7侧,良5侧,可2侧.结论 先天性桡尺近侧关节融合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采用融合部位截骨联合尺桡骨双截骨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治疗2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骨骼畸形,是桡骨与尺骨的近侧端形成骨性连接,并有不同程度的旋前畸形.目前,根据是否恢复上尺桡关节的旋转功能分为分离融合区重建术及截骨矫形术两大类,后者又根据单次矫形的程度分为旋转截骨术及截骨后Ilizarov外固定架矫形术[1].虽然近年来手术疗效逐步改善,但仍不十分满意.现就笔者收治此类患者的手术治疗及预后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