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司唑仑联合放松椅治疗慢性失眠合并焦虑症患者的效果及对多导睡眠图参数、心理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艾司唑仑联合放松椅治疗慢性失眠合并焦虑症患者的效果及对多导睡眠图(PSG)相关参数、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89例慢性失眠合并焦虑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治疗,n=44)和观察组(艾司唑仑联合放松椅治疗,n=45).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PSG相关参数(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REM期睡眠时间、睡眠效率、REM期睡眠比例、REM潜伏期)、心理状态[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睡眠个人信念、态度简化量表(DBAS-16)]、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相关激素水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短于治疗前,REM期睡眠时间长于治疗前,睡眠效率、REM期睡眠比例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DBAS-16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H、Cor、ACTH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唑仑联合放松椅可改善慢性失眠合并焦虑症患者的睡眠质量、焦虑症状,调整心理状态,抑制HPA轴亢进,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失眠症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失眠症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收集2016年3月至9月该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956例,采用《2012年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标准进行失眠症诊断,经临床检查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S)、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和自制人口社会学调查表调查,分析患者失眠症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资料完整的925例患者,失眠症发生率为51.4% (475/925);其中现患心血管疾病患者失眠症发生率为57.8% (364/630);无心血管疾病患者失眠症发生率为37.6% (111/29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现患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并存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失眠症发生率分别为53.9%、56.3%、53.2%、63.0%和5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者中焦虑和(或)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4.5% (412/925),焦虑和(或)抑郁症状患者失眠症发生率为75.5%(311/412),无焦虑和(或)抑郁症状患者失眠症发生率为32.0%(164/5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A型人格、家庭收入满意度、生活/工作压力、心血管疾病、焦虑和(或)抑郁等因素为失眠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综合医院心内科门诊患者失眠症发生率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涉及心理、社会及心血管疾病等多个方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耳穴压豆联合情志干预对高血压伴睡眠障碍患者焦虑状态、睡眠质量及血压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情志干预对高血压伴睡眠障碍患者焦虑状态、睡眠质量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高血压伴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联合耳穴压豆加情志干预,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焦虑状态、睡眠质量、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脉压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BP、DBP及脉压差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情志干预有助于缓解高血压伴睡眠障碍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睡眠质量,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改良正念减压疗法对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改良正念减压疗法对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病历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疼痛护理、功能锻炼、并发症预防等在内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改良正念减压训练,采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紧张-焦虑、忧郁-沮丧、疲惫-惰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活力-好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等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正念减压疗法有助于改善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睡眠障碍合并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睡眠障碍合并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9月本院确诊的160例睡眠障碍患者,其中60例合并抑郁症(A组)、单纯睡眠障碍100例(B组),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A组患者的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力、延时记忆、RBANS总分均显著低于B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为46.67% (28/60),显著高于B组患者的7.00%(7/1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狭窄、睡眠障碍病程延长、合并抑郁症是睡眠障碍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96、OR=1.574、OR=1.309,P<0.05).[结论]睡眠障碍合并抑郁症患者其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显著增加,颈动脉狭窄、睡眠障碍病程延长、合并抑郁症是睡眠障碍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依据其危险因素采用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护士主导的家属支持对ICU清醒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基于护士主导的家属支持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清醒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ICU清醒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包括病情观察、饮食干预、用药指导、心理干预、并发症预防等在内的ICU清醒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基于护士主导的家属支持,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睡眠质量、ICU综合征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时间功能、睡眠障碍、睡眠时间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谵妄、思维错乱、行为动作异常、抑郁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护理主导的家属支持有助于缓解ICU清醒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程度,改善睡眠质量,减少ICU综合征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正念减压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疲乏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疲乏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CHF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在内的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联合应用正念减压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疲乏状况、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干预组患者体力疲乏、脑力疲乏、动力下降、活动减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使用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其他领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念减压疗法有助于缓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疲乏症状,改善睡眠质量,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联合延续性功能锻炼在结肠癌术后应用效果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联合延续性功能锻炼对结肠癌术后应用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应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联合延续性功能锻炼.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入睡耗时、夜醒次数、睡眠时长、睡眠深度、醒后感受、做梦情况和睡眠障碍总分均下降,观察组入睡耗时、夜醒次数、睡眠时长、睡眠深度、醒后感受、做梦情况和睡眠障碍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梗阻1例,恶心呕吐1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感染1例,总发生率为10.0% (5/50);对照组肠梗阻4例,恶心呕吐2例,下肢静脉血栓3例,感染3例(6.0%),吻合口出血1例,总发生率为26.0% (13/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联合延续性功能锻炼对结肠癌术后应用效果较好,缩短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减轻腹胀,促进排便;明显地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喹硫平联合咪达唑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合并睡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咪达唑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合并睡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127例AD合并睡眠功能障碍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成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2).对照组给予喹硫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咪达唑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睡眠状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2%(63/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50/6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7,P=0.00);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6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10%(54/6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5,P=0.00).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睡眠障碍、睡眠时间、安眠药物等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及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睡眠时间、安眠药物等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患者睡眠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总发生率为3.07%(2/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52%(9/6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49,P=0.028).[结论]喹硫平联合咪达唑仑治疗AD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睡眠状况,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理疾病患者睡眠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理疾病患者睡眠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心理疾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50例(实际纳入48例)和对照组(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48例(实际纳入45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治疗性护理、并发症预防、随访管理等在内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认知行为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发作程度、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缓解老年冠心病合并心理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