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养不良GLIM诊断标准第一步是营养筛查及按中国疾病代码填写营养风险、营养不良于出院病案首页等注意事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多年来,全球肠外肠内营养学界同道们都在寻求营养不良诊断标准的统一,既需要确定营养不良诊断标准,也需要考虑营养不良指标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正常值和按临床研究得到的切割点(cut-off point)。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 GLIM)诊断标准于2018年9月在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ASPEN)和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ESPEN)网站发表。2019年初在纸质版杂志《JPEN》及《Clinical Nutrition》发表。GLIM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名词-2019》有记载。GLIM中的某些阈值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演变,但是从主观评定营养不良(如SGA、PG-SGA),发展到用表现型指标、病因型指标诊断营养不良的方向是正确的。高质量的前瞻性临床有效性验证报告和前瞻性多中心临床应用数据分析,将是GLIM改进的基础。2016年《疾病分类与代码》GB/T(中国ICD-10扩充版)及2019年《关于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通知〔2019〕》以及国家医保局信息业务数据库等三个方面文件均收录了营养风险、营养不良、重度(严重)营养不良作为疾病名称。目前临床各学科都在推行个体化医疗,但是临床各科室的实际情况不同。对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应用来说,与对癌症患者的精准医疗、靶向治疗是有很大的距离。2004年12月,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al,CSPEN)常委会组建营养风险-不足-营养支持-结局-成本效果比(Nutritional risk-undernutrition-support-outcome-cost effectiveness ratio,NUSOC)多中心分享数据库协作组,该协作组的目标是分出哪些患者需要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合理应用前提下让患者受益。中国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正在用采集大数据办法来完善DRG(初级阶段DIP,即按病种打包)的制定,就需要让大数据收集系统看到有代码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两个疾病名称,需要填写在出院病案的首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GLIM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应用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的营养不良诊断标准(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调查住院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营养不良患病率,分析营养不良组与无营养不良组患者之间人体成分、临床指标、UC不良预后的差异及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UC合并肌肉衰减症的前瞻性研究数据中,回顾性研究2019年至2021年住院的104例UC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2002评分、GLIM、人体成分、临床指标及不良预后情况。所有患者入院时均采用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筛查阳性的患者再通过GLIM标准进行营养不良的诊断。分析UC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患病率,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及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UC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者为35例(33.7%),GLIM标准诊断营养不良的患者为30例(28.8%)。营养不良组与无营养不良组患者比较,人体成分指标中体脂肪质量、蛋白质、骨骼肌重量、节段性肌肉、水分、腰围、臂围、内脏脂肪面积、基础代谢率和身体细胞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P<0.05);前白蛋白、白蛋白更低( P<0.01);改良Mayo评分、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更高( P<0.01);90天因疾病活动再入院和接受手术率更高( P<0.05)。高Mayo评分( OR =1.534, P=0.044)和低白蛋白水平( OR =0.781, P=0.013)是UC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 结论:GLIM标准适用于住院UC患者的营养不良诊断,短期再入院和接受手术的不良预后更高。高Mayo评分及低白蛋白水平的UC患者更易发生营养不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GLIM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在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使用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诊断标准(GLIM)分析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患病率。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选取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60例以及同时期同年龄段社区非COPD老年人72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基础资料、人体测量指标、血液学指标及人体成分的差异,按照GLIM营养不良诊断标准步骤:第一步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第二步营养不良诊断,第三步重度营养不良诊断,调查营养不良及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结果:老年稳定期COPD组的总蛋白、白蛋白、肌酐、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老年COPD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患病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且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较高。结论:不同年龄层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具有较高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良患病年龄较非COPD患者有所提前,需要进行早期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营养不良诊断GLIM标准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应用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的营养不良诊断标准(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回顾性调查我国肺癌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现患率。方法:在2014年全国多中心前瞻性调查数据库中筛选肺癌患者共6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不含肌肉量减少指标的GLIM标准进行营养不良的诊断,分析肺癌患者营养不良的患病率,探索GLIM诊断的营养不良与人体测量、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在623例肺癌患者中,经营养风险筛查 2002评分筛查具有营养风险患者33.5%(209例),GLIM标准营养不良的现患率为17.8%(111例)。GLIM标准诊断的营养不良组与无营养不良组的年龄、体重、体重指数、上臂围、小腿围、握力、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5)。 结论:肺癌患者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应规范对肺癌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可采用GLIM标准对其进行营养不良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01.017)、营养不良诊断(GLIM-表现型指标01.028、病因型指标01.029)
编辑人员丨2天前
NRS2002工具创始人Kondrup和Rasmussen在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营养风险-不足-支持-结局-成本/效果多中心分享数据库协作组第42次、44次工作坊的报告中分别对NRS 2002工具的应用内涵和NRS 2002工具形成的循证基础及前瞻性临床有效性验证的方法学做了阐述,也对NRS 2002中营养受损部分达到3分可以用来评定营养不良做了说明。该营养不良评定方法虽简便易行,但不够全面,无法用于营养不良诊断。为解决营养不良诊断的一致性问题,2018年9月,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与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网站在线发表了由全球四大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共同完成的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诊断(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标准。随着我国依据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医保费用的推行,应该在住院病案首页填写有中国版ICD-10(2016)代码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疾病名称。基于此,本文结合Kondrup和Rasmussen在北京和郑州的报告内容对《肠外肠内营养学名词-2019》中的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营养不良诊断(GLIM)名词进行第一阶段解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营养不良诊断GLIM标准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营养不良与患者的临床结局密切相关,准确的营养不良诊断是临床营养治疗的基础,但长期以来一直缺乏统一的营养不良诊断标准。2018年9月发布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的营养不良诊断标准(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使临床对营养不良诊断逐步达成了共识,明确在营养筛查基础上,分别利用表现型指标和病因型指标对患者的营养不良进行评定和严重程度分级。GLIM标准自提出以来,在不同国家、不同医疗场所、不同人群中得到广泛应用,显示出良好的准确性,且能够较好地预测患者短期和长期临床结局。而目前应用GLIM标准的研究大多为回顾性研究,未来仍需更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对其加以验证。此外,如何利用GLIM标准指导临床营养治疗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郑州某三甲医院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按GLIM)患病率(7 247例横断面调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调查郑州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患病率。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研究,对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肿瘤介入科、胃肠外科、肝胆胰外科、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科住院患者,用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按计划分析营养风险患病率,用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GLIM)诊断标准(共识)第2步、3步,回顾性分析营养不良及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结果:按照整群抽样6个科室共计7 247例患者记录在案,经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核查并分病组,5 802例患者入组,共10个病种(病组),其中脑卒中患者营养风险患病率为28.1%(421/1 498),应用GLIM诊断营养不良患病率为3.0%(45/1 498)、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0%(15/1 498),癌症患者4 304例(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胆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卵巢子宫癌和淋巴瘤):营养风险为39.3%(1 693/4 304),应用GLIM诊断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9.8%(852/4 304)、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12.2%(523/4 304)。≥60岁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及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高于<60岁者( P<0.05)。癌症晚期(不包括终末期)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良患病率及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高于早中期( P<0.05)。 结论:≥60岁者及晚期癌症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及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较高,需得到更多关注。GLIM诊断营养不良标准在临床可行,但与临床结局改善的关系有待前瞻性临床有效性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结直肠癌患者GLIM标准下的营养不良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GLIM)诊断标准(共识)调查国内结直肠癌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并探究及其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对2014年全国多中心前瞻性调查数据库中582例成年结直肠癌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不含肌肉量减少的GLIM标准进行营养不良诊断,观察结直肠癌患者营养不良的患病率,探索营养不良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相关性。结果:582例患者中,入院时经GLIM诊断为营养不良195例(33.5%)。GLIM标准与主观全面营养评定评分存在正向的弱相关关系;营养不良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相关( OR: 2.543,95% CI:1.416~4.567),经GLIM诊断营养不良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长于无营养不良患者( P=0.016),两者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54)。 结论:结直肠癌住院患者经GLIM标准诊断营养不良患病率为33.5%,GLIM标准适用于结直肠癌患者且与临床结局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价值医疗理念下的医学营养疗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价值医疗的目的是在全面提升医疗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控制医疗成本,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通过完善信息化系统建设,设定科学评价方法,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是我国价值医疗实践的动力。“筛查、评定、干预”是规范化医学营养管理的关键步骤,营养风险筛查以改善临床结局为目标,符合价值医疗的内涵;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诊断标准下的营养不良诊断为进入国家(疾病)诊断相关分类奠定了基础;口服营养补充是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且进食不足患者首选的医学营养治疗方式,规范应用可减少体重丢失,改善临床结局,节省医疗费用,可以较低的成本改善营养不良老年患者的健康和生存,是体现价值医疗的典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长沙某三甲医院消化道终末期癌症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GLIM)患病率横断面调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调查长沙某三甲医院消化道终末期癌症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患病率。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肿瘤科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用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s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分析营养风险患病率,用体重指数<18.5 kg/m 2且一般情况差,以及NRS 2002营养状况受损评分3分评定营养不良;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诊断标准(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第2步(不包括全身肌肉量)诊断营养不良,用GLIM第3步诊断严重营养不良现患率。 结果:按整群采样4个科室共计802例患者登记在案,经入排标准核查,514例患者入组。消化道终末期癌症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现患率为49.8%;GLIM营养不良患病率及严重营养不良患病率分别为41.6%和18.3%。结论:虽然按国内国际指南/共识 终末期癌症患者 一般不推荐为营养支持疗法的适应证,本文是横断面调查研究消化道终末期癌症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客观患病率,观察到并没有如某些文章中描述的那么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