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新疆某三甲医院科研效率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新疆某三甲医院2016—2021年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的整体发展情况及动态变化趋势,为优化医院科研配置,提高科研效率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BCC模型结合Malmquist指数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6年内临床科室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均未达到1。2016—2021年临床科室全要素生产率不稳定,呈升降交替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波动范围在0.749~1.140之间。结论:医院临床科室科研效率整体不高,医院应实施多层面科研评价,形成科研动态评价体系,合理优化并监督科研资源的投入及利用,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提升科研人员科研意识,促进科研人员技术进步,进而提升科研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数据包络法的S高校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专业科研效率评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S高校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专业在"十三五"期间科研效率的静态和动态趋势。方法:根据2016至2020年北京市S高校16家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专业的科研数据来源,选取科研投入经费、参与科研医师人数作为投入评估指标,以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论文、硕博士培养人数作为产出评估指标,构建重症医学专业科研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 23.0软件进行描述性资料统计,分别运用DEAP 2.1软件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其2016至2020年的科研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结果:①在2016至2020年S高校16家附属医院的重症医学专业的科研技术效率(TE)差异很大,但纯技术效率(PTE)、规模效率(SE)均在较好的水平,且连续5年有6~11家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专业保持DEA有效。②动态分析显示其2016至2020年科研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呈先上升后下降再提升的趋势,均值为0.985;技术效率变化指数(TEC)呈下降又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变化指数(TC)呈缓慢上升又下降趋势,均值为0.953。而TEC、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PTEC)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SEC)的均值均在1以上,可见科研创新TFP的增长更多地取决于技术效率指数。结论:S高校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专业科研效率的"收益效应"和"追赶效应"明显,但未显现"增长效应",虽然实现了"十三五"期间的科研效率的明显提升,但科技创新和国际学术影响力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的某三级医院学科科研效率评估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某三级医院学科科研效率现状及动态变化,提出学科科研发展建议。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BCC模型及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某三级医院35个学科2015—2017年的科研效率进行静态及动态分析。结果:某三级医院2015—2017年每年DEA有效的学科分别为10个、16个和10个,内科、外科和医技学科3年平均科研效率分别为0.62、0.71和0.74。与2015年相比,2017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1.30,提高30%,以纯技术效率上升为主;3年科研效率整体上升的学科23个,下降的学科12个。结论:某三级医院科研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学科科研效率参差不齐,对科研效率无效或呈下降发展趋势的学科,重点从提高管理、培养人才、提升科研技术和增加产出等角度提升科研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效率视角下湖南省三级公立医院韧性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湖南省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在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的医院韧性水平和影响因素,为韧性医院建设以及提升医疗卫生应急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湖南省参加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50家综合医院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平台,利用2019—2021年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采用超效率DEA-Malmquist模型分析样本医院的静态和动态效率,并基于效率指标构建医院韧性指数模型,运用熵权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医院韧性的影响因素。结果:2019—2021年湖南省三级公立综合医院技术效率值均数分别为0.861、0.749和0.810,2020年相比2019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12.3%,2021年相比2020年全要素生产率提升8.3%,2021年相比2019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5.7%。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湖南省三级公立综合医院的医院韧性指数为0.557,超大规模医院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管)医院的医院韧性指数相对较高,分别为0.647和0.71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级职称医务人员数、微创手术占比、平均住院日是影响医院韧性的关键因素, OR值分别为1.005、1.261和0.406。 结论:湖南省三级公立综合医院的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升,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医院韧性的整体水平欠佳;建议从应急人才储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应用以及优化运营效率管理理念和机制等方面推进韧性医院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DEA-M almquist指数的长江经济带中医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评估2017-2021年长江经济带中医类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为科学配置中医类卫生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2022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作为样本,分析中医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指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的BCC模型,对2021年中医类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静态分析.采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17-2021中医类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2017-2021年长江经济带中医类医疗机构的投入指标(机构数、床位数及卫生技术人员数)和出院人次呈逐年下降趋势,诊疗人次呈逐年增加趋势.2021年长江经济带中医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综合效率总均值为0.856,有3个省市的卫生资源配置达到DEA强有效,8个省市的卫生资源配置为非DEA有效,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情况.2017-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中医类医疗机构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总均值为0.863,其中10个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1.2017-2021年长江经济带中医类医疗机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再回升的总体趋势,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指数变化模式均为先增后减.结论 2021年长江经济带中医类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亟须提升,其中规模效率是其主要制约因素,且各区域间的配置效率存在差异.因此,建议合理控制中医类医疗机构的规模,创新其管理模式,科学地制定区域规划,从而实现卫生资源配置的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北京市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分析北京市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为北京市开展医疗资源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与Malmquist模型对北京市不同级别医院效率进行分析.结果:静态效率分析显示,一、二级医院的资源投入有待增加,三级医院资源配置效率相对较好.投影值结果显示,当前郊区的一级医院和三级医院资源产出需进一步增加,而城区应进一步增加二级医院产出并减少三级医院的诊疗负担.动态效率分析显示,2011-2020 年各级别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处于波动状态,但在 2019-2020 年显著下降.结论:2010-2020年北京市医疗资源配置总量不断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不断优化.未来应进一步协调中心城区与远郊区县医疗资源配置的关系,重点优化医疗资源疏解承载地区配置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DEA模型的江苏省村卫生室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对 2012-2021 年江苏省 13 个市的村卫生室医疗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方法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析江苏省村卫生室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结果 2021 年江苏省 13 个市中南京市、无锡市等 11 个市为DEA有效,淮安市和扬州市为DEA无效.2012-2021 年江苏省村卫生室医疗资源Malmquist指数均值为 1.006,10 个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大于 1,其中 5 个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高于平均水平,3 个市(南京市、泰州市、宿迁市)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小于 1.江苏省村卫生室医疗资源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受技术进步指数的影响.结论 江苏省村卫生室医疗资源存在地区差异,部分地区尚需优化,村卫生室人力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可以通过加大推动技术进步的投入、合理配置各级医疗资源、升级村卫生室医疗设备、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村卫生室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的我国中医医院服务效率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 评价2017-2023年全国30个省(区、市)中医医院的服务效率,为促进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全国中医医院服务效率的静态和动态变化,利用时间序列预测法预测2022-2023年的指标变化并进行动态评价.结果 2021年全国中医医院的综合效率均值为0.852,50%的省(区、市)处于DEA无效状态,2017-2021年全国中医医院的总体服务效率呈现下降态势,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值为0.958,平均下降4.2%,东、中、西部地区的指数均值分别为0.978、0.946和0.951,3大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经预测分析后的2017-2023年整体效率变化趋势不大.结论 全国中医医院的总体服务效率处于较低水平,且区域发展差异明显,其中技术进步指数是一项重要影响因素.各省(区、市)应合理控制中医医院的发展规模,不断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逐步缩小地区差异,进而提升中医医院的服务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背景下广西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效率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研究广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与非试点县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效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广西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与非试县点的16 家乡镇卫生院为研究对象,采用DEA-BCC与DEA-Malmquist模型分析其医疗服务效率,并使用Tobit回归模型探究各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2018-2021 年,试点县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均高于非试点县;56%的试点县乡镇卫生院全要素生产率大于1,该占比高于非试点县的 43%;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医护比、医师日均负担诊疗以及病床使用率促进综合效率提升,中心卫生院的建设与综合效率提升成反比.结论:广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了乡镇卫生院运行效率,但资源投入仍需持续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有利于提升乡镇卫生院技术进步水平,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供动力;中心卫生院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统筹规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我国沿海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及预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对2012~2021年我国沿海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并预测2022~2030年我国沿海地区卫生资源的变化趋势,为我国沿海地区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方法:运用DEA-BCC和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以静态和动态视角对我国沿海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并利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分析2022~2030年卫生资源情况.结果:2021年我国沿海地区卫生资源配置综合技术效率为0.971,DEA有效地区3个;2012~2021年我国沿海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在1上下波动,均值为0.984,技术进步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大;预测2022~2030年我国沿海地区卫生资源投入产出量将逐年递增,其中医疗卫生机构总支出年均增长最快.结论:我国沿海地区需要充分考虑卫生资源配置差异产生的原因,改革资源分配方式,并持续提高管理服务和技术开发能力;发挥"互联网+医疗健康"优势,结合独特区位制定合理的资源规划目标;建立医疗资源跨区域合作模式,实现沿海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地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