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国主持的抗结核药物临床试验现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由中国研究者发起的抗结核药物临床试验时空分布、总体特点及其实施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方法:利用ClinicalTrials.gov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关于已注册中国研究者发起的抗结核药物相关临床试验,根据注册时间、注册机构类别及其所在地区、研究类型、研究对象、研究状态、治疗干预等维度分层分析。结果:ClinicalTrials.gov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已注册的由中国研究者发起的抗结核药物临床试验分别有30项和59项,注册数量波动式上升,并呈现东高、中低、西居中的地区分布特征。60.67%(54/89)的临床试验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注册,评估单一或抗结核药物组合的临床试验为主,其余为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对症治疗、宿主导向免疫治疗和中医辨证施治的研究。处于尚未纳入、纳入进行中、纳入完成并继续实施、研究完成和状态未知的项目数量分别为30项、26项、2项、22项和9项。结论:近5年中国主持的抗结核药物临床试验迎来注册研究的高峰,然而临床试验全周期、全流程信息的注册完整性不足。亟需增加注册规范相关培训,加大临床试验注册全周期结果的公布,从而践行临床试验注册的宗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我国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设置现状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我国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设置现状并结合存在问题提出修改建议。方法:自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中搜索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设置相关文献并查阅相关国家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于2020年6—12月,对7省份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现场调研并与相关管理人员和不同岗位医师进行座谈与专题访谈,了解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设置现状及修改建议;梳理上述资料形成对我国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的修改建议,并通过专家咨询法进一步修改完善。结果:我国诊疗科目设置存在标准不统一、服务内容多重交叉、编号规则不明确等问题。可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病种清单和技术清单,采取服务项目为主导的新型诊疗科目设置方式;或根据存在问题在现有基础上调整设置编号和类别,将其分为临床类、口腔类、中医类、医技类和综合类5类分别设置一级和二级诊疗科目。结论:从诊疗科目发挥的功能来看,不应将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设置完全等同于行政许可项目,应对其进行定期调整或备案。由于现行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设置已实施多年,且已经成为医疗机构科室设置、绩效考核等的关键参考依据,因此建议结合存在问题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修改调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CiteSpace的胸痹心痛(冠心病)辨证施护研究热点文献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胸痹心痛(冠心病)辨证施护的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胸痹心痛(冠心病)辨证施护研究的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 5.3.R8软件对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等进行文献分析,并借助GraphPad Prism 6.07软件绘制相关作者及机构发文量的分布图。结果:研究共纳入356篇文献,其中胸痹心痛(冠心病)辨证施护领域的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核心的医疗单位;研究者以林小丽及杨雨竹为主;对58个关键词聚类后挖掘出胸痹心痛(冠心病)辨证施护的6个研究热点:情志护理重要性;不同施护形式探究;对预后的影响研究;临床应用价值体现;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结论:在胸痹心痛(冠心病)辨证施护的6个研究热点中,情志护理、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及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是近几年(2011—2018年)的研究热点。另外为促进该领域的进步与发展,须加强作者、机构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向,进一步补充完善辨证施护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心理问题基层诊疗共识(2023年)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疾病负担较大 [1]。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同时还影响患者预后 [2]。心脏疾病与心理疾病二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并可导致病情恶化 [3]。该问题在基层临床实践中尤为突出。目前已有《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2020年)》 [4]《稳定性冠心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5]和《冠心病心脏康复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6]等可指导基层医师对冠心病进行规范诊疗,但尚缺乏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合并心理问题诊疗的基层规范,为此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双心学组、北京医学会心脏心理分会组织相关专家,遵循《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关于心血管疾病指南或专家共识制定及文件撰写规范的建议》,参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18年颁布的《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7]、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19 年发布的《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管理指南》 [8]和ESC2019年发布的《抑郁与冠心病立场文件》 [9]等指导性文件,结合领域内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经过心血管内科、精神心理科、全科以及中医科等多学科专家的多轮讨论,制订了本共识。本共识针对SCAD合并心理问题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基层随访及管理等内容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科医师、心血管内科医师接诊成年SCAD患者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成都市康复医学学科专业人员配置现状及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成都市多家医院康复医学学科的人员构成情况,探讨康复医学学科专业人员的合理配置。方法:通过调查成都22个区(市)县辖区内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和康复医院的人员配置情况,结合国内外先进康复机构的经验,探索康复医学科的专业人员合理配置。结果:目前成都区域内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严重不足,缺口较大;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培养体系不完善、过程不规范,人员质量参差不齐。不同人员配置水平医院的康复医疗服务能力也有所差别。结论:康复医学科专业人员的合理配置应明确康复科医师的专业类别和职责,推动康复治疗师的规范化培训,建立注册制度,从而逐步形成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和共识的运作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医疗机构就诊电子信息系统分析北京市西城区2019年带状疱疹门诊病例流行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医疗机构就诊电子信息系统数据分析北京市西城区带状疱疹流行特征。方法:利用医疗机构病例就诊电子信息系统,收集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全部42家医疗机构带状疱疹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全部医疗机构带状疱疹病例个人基本信息和诊疗信息。经查重后筛选出现住址为西城区的门诊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首次就诊的门诊病例3 982例,年发病率为3.38‰(3 982/1 178 999)。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分别为2.90‰(1 655/570 320)和3.82‰(2 327/608 679),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增高的趋势。1-12月均有发病。病例主要就诊于三级医院,就诊科室主要为皮肤科、中医科。首诊就诊病例的年龄(60.48±15.43)岁,在带状疱疹并发症的临床类型中,播散性带状疱疹病例的年龄(74.00±8.98)岁,外耳带状疱疹病例的年龄(54.32±15.73)岁。并发症位居前3位的分别为带状疱疹(82.65%,3 291/3 982)、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0.37%,413/3 982)和伴其他神经系统并发症(4.37%,174/3 982)。结论: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带状疱疹门诊病例以≥50岁人群为主,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带状疱疹并发症中,以≥50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辽宁省可回收医疗废物处置现况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分析医疗机构可回收医疗废物处置现况和影响回收的因素,以提高可回收医疗废物的回收利用。方法:2019年对辽宁省20家三级医院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可回收医疗废物收集、处置等情况进行现况调查,对25名管理人员和5名转运人员进行现场访谈。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有18家三级医院单独回收可回收输液瓶和输液袋;仅有1家综合医院收集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的废弃瓶。可回收医疗废物量与实际开放床位数有线性关系( F=47.177, P=0.000),综合医院医疗废物产生量和可回收医疗废物产生量均远高于中医医院和专科医院。影响回收的主要因素为医院对法律法规掌握不及时、院内规章制度不完善以及区域内缺少有资质的回收企业,转运人员依从性差。 结论:医院应及时制定、更新规章制度,建立规范化收集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和监管;建议采用废弃物追溯系统。加强卫生健康委员会与相关部门的沟通,按需评审可回收医疗废物企业资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略论民国时期中医药著作中反映中西医 汇通思想的图像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民国时期有一部分中医药著作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影响,这也反映在此时书籍的图像中。在国内16家藏书机构中,共收集到能反映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图像1 932幅,可分为理论图、医疗图、脏腑图、疾病图、经穴图、器具图、部位图、胎产图、药物图、人物图、实验图11类。究其特点,这类图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受西医解剖学的影响极大,多数停留在形式的外在汇集,而非理论内容的内在融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我国县级中医医院卫生服务能力综合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综合评价我国28个省份县级中医医院卫生服务能力,为促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均衡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从《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和《中国统计年鉴》提取2021年28个省份县级中医医院卫生服务能力相关数据;围绕卫生资源、卫生服务和服务收入3个维度确定12个中医医院卫生服务能力综合评价指标;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法和秩和比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 C值),并对各省份县级中医医院卫生服务能力进行排序和分档。 结果:中药饮片收入占药品收入比例(0.628)和每千人口中医类医院机构数(0.057)指标的权重较大,是评价县级中医医院卫生服务能力的关键指标。28个省份县级中医医院卫生服务能力平均 C值为0.105,其中,排名前5的省份分别是青海(0.879)、河南(0.128)、四川(0.118)、浙江(0.112)和湖南(0.102);根据最佳分档原则,可将各省份县级中医医院卫生服务能力分为"强""较强""一般""较弱""弱"5档,其中,处于强档的省份为四川、河南和青海。 结论:我国县级中医医院卫生服务能力总体不高,各省份之间的差距较大,受少数中医特色指标影响较大。建议县级中医医院应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以自身中医特色为引领,合理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切实提升医院卫生服务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中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实施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北京各级医疗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中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实施情况,以便更好地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方法:于2020年3月12—13日,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收集186所医疗机构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基本情况、预案应用及修订情况等。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不同组之间连续变量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医疗机构中,有77.53%设立了独立的感染防控部门,87.30%的机构人员配备数量符合规范要求。82.80%的机构既往有呼吸道类传染病预案,但98.05%的机构在本次疫情期间修订了预案,新增及修订感染防控流程平均10.85项。仅30.11%的机构预案有明确的预警级别。结论:应着力开展疫情防控中感染防控预案体系建设,完善感染防控在应急防控体系中的技术支撑;加强分级预警分级响应,体现预案科学性;定期开展演练,及时修订完善,保障预案可适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