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州市实行门急诊费用就医后一次合并支付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医院就诊反复多次排队付费,是"看病烦"的主要因素之一。为解决这一难题,提高患者就医效率和感受度,我们以群众看病的关键小事、烦事为改革的突破点,在原有智慧医疗的基础上,率先探索实施门急诊费用就医后一次合并支付(简称"医后付")项目,在湖州市各级公立医院门急诊看病过程中全程记账,无需付费可直接进行检查、化验、取药、治疗,全部诊疗完成后通过手机或自助机一次支付,将既往的门急诊多次付费改为一次付费甚至院内零次付费,获得群众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基础上口服克拉霉素可改善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反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基础上加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是基于观察性研究和荟萃分析的结果,而不是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近期希腊学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旨在明确在此类人群中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能否改善早期临床反应(CAP的新监管终点),并探讨了调节宿主炎症反应对这一结果的可能贡献。ACCESS试验是一项3期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希腊公立医院的18个内科部门招募了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2分、降钙素原(PCT)≥0.25 μg/L的CAP成人住院患者。患者通过计算机生成的区组被随机分配(1∶1)至标准治疗药物(包括静脉注射第三代头孢菌素或静脉注射β-内酰胺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加口服安慰剂组或口服克拉霉素组(每次500 mg,每日2次),连续7 d。主要复合终点为患者在72 h后(即治疗第4天)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早期临床反应指标呼吸道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下降50%或以上;②早期炎症反应指标SOFA评分下降至少30%,或PCT动力学良好(定义为比基线下降≥80%,或PCT<0.25 μg/L),或两者兼有。随机分配并接受分配治疗的参与者被纳入主要分析人群。结果显示:278例患者于2021年1月25日至2023年4月11日入组,被随机分配接受标准疗法+克拉霉素组(139例)或标准疗法+安慰剂组(139例)。在主要终点分析中,克拉霉素组有134例患者(5例撤回同意),安慰剂组有133例患者(6例撤回同意)。克拉霉素组有91例患者(68%)达到了主要终点,安慰剂组有51例患者(38%)达到了主要终点〔两组差异为29.6%,95%可信区间(95% CI)为17.7~40.3;优势比( OR)=3.40,95% CI为2.06~5.63, P<0.000?1〕。克拉霉素组58例(43%)患者和安慰剂组70例(53%)患者在治疗中突发严重不良事件〔TEAE;差异为9.4%(95% CI为-2.6~20.9); OR=1.46,95% CI为0.89~2.35, P=0.14〕;经判定,所有严重TEAE均与治疗分配无关。研究人员据此得出结论: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可改善CAP患者早期临床反应,减轻炎症负担,其获益机制与免疫反应变化有关,表明治疗CAP住院患者时,在β-内酰胺类药物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对于实现早期临床应答和尽早减轻炎症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北京市大型公立医院产妇住院分娩费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年龄及合并症或并发症的产妇住院分娩费用,为医疗机构及医疗保险管理相关部门制定住院分娩支付与补偿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市8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住院分娩产妇病案首页,对产妇的分娩方式、年龄、住院费用和费用结构,以及不同合并症或并发症产妇的住院费用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 χ2检验对组间水平与结构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共纳入产妇23 320例,平均年龄32.3岁,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分别为13 605例和9 715例。适龄组(<35岁)和高龄组(35~50岁)产妇的剖宫产率中位数分别36.73%和56.58%,住院费用中位数分别为5 865元和7 042元;自然分娩和剖宫产住院费用中位数分别为4 452元和10 033元。自然分娩和剖宫产住院费用中占比最高的项目分别为治疗费(23.45%)和药品费(29.19%)。伴随≥2种合并症或并发症产妇的住院费用中位数(6 736元)高于有1种合并症或并发症产妇(5 794元)。结论:剖宫产住院费用高于自然分娩费用,35岁及以上产妇剖宫产率及分娩住院费用均高于35岁以下产妇,不同分娩方式的住院费用结构不同,合并症或并发症对住院费用影响较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预后和住院费用相关性的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吞咽障碍与脑卒中患者预后和住院费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潍坊市3家公立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脑卒中住院患者1370例,根据吞咽造影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吞咽障碍组(499例)和非吞咽障碍组(87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病案号、年龄、性别、医保类型、卒中类型、病灶部位、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和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吞咽障碍与肺炎发生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住院时长、住院总费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纳入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发生率为36.42%。校正混杂因素后,吞咽障碍组肺炎的发生风险是非吞咽障碍组的2.417倍[OR=2.417,95%CI(1.902,3.072), P=0.000]。出院时,吞咽障碍患者mRS评分≥3分和MBI<60分的风险分别为3.272倍[OR=3.272,95%CI(2.508,4.269), P<0.001]和1.670倍[OR=1.670,95%CI(1.230,2.268), P<0.001]。多重逐步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吞咽障碍与出院时较高的mRS评分(β=0.265, P<0.001)、较低的MBI评分(β=-0.210, P<0.001)、较长的住院时间(β=0.053, P<0.001)存在显著相关性。从标准化回归系数看,影响住院费用的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住院时长(β=0.618)、吞咽障碍(β=0.147)、MBI评分(β=-0.416)、肺炎(β=0.133)、幕上卒中(β=-0.053)、出血性脑卒中(β=0.058)、CCI评分(β=0.039)。其中,吞咽障碍与住院费用存在显著相关性(β=0.147, P<0.001)。 结论:吞咽障碍会对患者的预后和住院费用产生显著影响,应尽早识别并予以干预,以改善预后、减轻经济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山东省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横断面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山东省31家公立医院儿科、呼吸科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导致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在秋冬季节,不同地区、性别和年龄的感染情况,进一步分析儿童MPP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并汇总2021年9月1日至12月15日山东省31家公立医院儿科、呼吸科住院患儿的基本信息、MPP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测结果,采用 χ2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 结果:2021年9月1日至12月15日31家医院共收住院患儿39 970例,其中确诊MPP患儿17 613例,患病率为44.07%。胶东地区的MPP患儿患病率较其他地区高。血清学检测为确诊病例的主要方法(16 730例,76.06%),且MPP合并其他感染的患儿中以合并乙型流感病毒和肺炎链球菌感染为主。33.03%(5 817/17 613例)的MPP患儿行支气管镜检查,检查适应证主要为肺不张,多数患儿镜下可见黏膜糜烂/溃疡。MPP患儿的主要并发症为肺不张(23.47%,4 133/17 613例),同时也发现了坏死性肺炎(0.53%,94/17 613例)、肺栓塞(0.16%,29/17 613例)等较为严重的肺内、外并发症。结论:秋冬季节山东省儿童MPP患病率呈较高态势,应及时关注MPP入院患儿各项临床检查指标,对MPP患儿进行积极的诊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MPP的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公立医院产科31天非计划再入院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产科31天非计划再入院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某省29家公立医院产科的病案及相关临床资料,构建关于产科31天非计划再入院影响因素的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2017年某省29家公立医院产科共出院71 330例,31天非计划再入院690例,占0.97%。医保支付类别、前次住院次数、前次住院情况、年龄、剖宫产史、妊娠合并症、产时合并症均为产科31天非计划再入院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产科31天非计划再入院情况受到产妇自身的社会学因素、前次就诊因素、临床因素三方面的影响。在以该指标进行产科质量管理及评估时,应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考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脑梗死患者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病例组合方案,为相关部门制定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支付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数据来源于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信息统计中心的网络直报数据,选取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三级公立医院诊治的35 039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病案首页相关数据.采用SPSS 26.0、Stata 17.0软件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分位数回归分析住院费用影响因素;运用基于卡方自动交互检测算法(CHAID法)的决策树模型构建DRGs病例组合并制定各组费用标准.结果 35 039例脑梗死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14 019.62元,住院费用中位数为9 649.21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β=0.046)、医疗付款方式(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参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β=0.080,其他β=0.068)、住院天数长(β=0.445)与住院费用呈正相关(P<0.01);女性(β=-0.047)、高龄(β=-0.038)、医疗付款方式(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参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β=-0.050)、入院途径(以急诊为参照,门诊β=-0.275,其他β=-0.040)、无合并症或并发症(β=-0.024)、未手术(β=-0.208)与住院费用呈负相关(P<0.01).分位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住院天数长在住院费用3个分位点(Q10、Q50、Q90)上均存在正向影响(P<0.01);女性、入院途径、未手术在住院费用3个分位点上均存在负向影响(P<0.01).以住院天数、是否手术、入院途径、医疗付款方式为分类节点,构建了 22个病例组合,其中DRGs19(未手术,住院天数8~14d,医疗付款方式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患者最多(9486例),DRGs1(进行手术治疗,住院天数22~30 d,医疗付款方式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其他)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最高(97 360.13元).住院费用超限病例2 030例,占比5.79%,共消耗23.18%的医疗资源.结论 采用决策树模型构建的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分组科学合理,该分组方案和费用标准可为控制脑梗死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面向多院合并场景的信息系统重构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通过信息系统一体化融合建设,助推3家公立医院进行合并后的业务、管理融合.方法 统筹设计信息系统及网络架构,建设一体化核心业务系统,并通过集成平台实现核心业务系统和其他异构系统的数据交互,建设集成融合的临床、运营和科研数据中心,加强数据应用.结果 实现了业务层面应用模块基本统一、数据互联互通,为集团统一决策、统一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结论 以信息化融合为目的,统筹设计信息系统,推动跨院区业务协同,实现医疗、信息资源共享,为集团临床业务整合、资产管理统一、科研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公立医院床日消耗标准成本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前,公立医院主要采用作业成本法、点数法等进行标准成本计算与成本分配,但存在工作量大、临床路径易变等诸多不足.床日消耗可以与现行科室成本核算基础数据相结合,易于上手且效果明显.利用大数据工作原理,对2015年至2016年5月CM医院的相关经济运行数据和部分医疗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建立床日消耗的标准成本,以此可以合并同类性质因素进行考核,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与决策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贵州省部分县级公立医院2013-2015年新农合住院疾病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分析贵州省部分县级公立医院新农合住院疾病及患者流向,为县级医院诊疗能力建设提供依据.方法:从贵州省88个县中随机抽取7个县作为研究点,从各县农合办信息系统提取2013-2015年所有新农合报销的疾病信息,依照住院病人诊断ICD编码(以国际ICD-10为分类标准)进行疾病分类,并对疾病构成及流向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就诊的医疗机构,将住院疾病分为县内和县外2部分,统计3年县内、县外住院患者分布情况;并将流向县外的住院病案与收集的诊疗能力表合并,得到县内对于流向县外疾病的能治与不能治情况;再将90%的县内能诊疗、但流向县外的患者作为吸引回流,得到理想状态下县内、外住院患者分布情况.结果:2013-2015年7个研究点流向县外医疗机构住院的人次数逐年增长,平均增长率为4.81%;且3年间,县内能够治疗、但流向县外的患者人次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流向县外患者的疾病中约61%在县内能够诊疗,以分娩为首位;县内不能诊疗且外转率较高的疾病以肿瘤、脑血管疾病为主.结论:积极引导患者合理就医,加强县级公立医院妇科、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能力建设,有利于县级新农合住院病人流向合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