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住院时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住院时长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方法,选取山西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228例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时长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149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在内分泌科住院期间的电子病史资料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对2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史、糖化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影响患者住院时长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医保支付方式、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治疗、糖化血红蛋白、降钙素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5.107~20.134, t值为3.946, Z值为-2.914,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 OR=0.405,95% CI 0.172~0.951)、年龄≥70岁( OR=0.528,95% CI 0.303~0.922)、胰岛素治疗( OR=0.479,95% CI 0.269~0.854)、CCI≥3分( OR=2.555,95% CI 1.346~4.851)、支付方式中新农合( OR=0.273,95% CI 0.120~0.620)、居民医保( OR=0.184,95% CI 0.083~0.405)、其他( OR=0.367,95% CI 0.157~0.862)、降钙素原( OR= 0.252,95% CI 0.290~0.877)、糖化血红蛋白( OR= 0.81,95% CI 0.705~0.930)是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住院患者住院时长的影响因素。 结论:女性、年龄≥70岁、胰岛素治疗、CCI≥3分、糖化血红蛋白和降钙素原增高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与职工医保相比,新农合、居民医保、其他支付方式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应当进一步提高临床检测能力,切实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焦虑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焦虑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2年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9例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其进行调查,根据HAMA得分将患者分为焦虑组( n=59)和非焦虑组( n=90)。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焦虑的危险因素。 结果:149例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焦虑发生率为39.60%(59/149)。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居住地为农村、合并高血压、双支及以上血管病变、射血分数≤50%、付费方式为自费/新农合是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发生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发生焦虑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女性、居住地为农村、合并高血压、双支及以上血管病变、射血分数≤50%、付费方式为自费/新农合。临床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焦虑的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老年冠心病患者"社会化住院"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老年冠心病患者"社会化住院"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社会化住院现状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社会化住院"的影响因素。共获得完整数据866份。结果:86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社会化住院"患者252例,占29.09%;非"社会化住院"患者614例,占70.9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阶段转科室、出院标准时ADL水平、心功能分级、年龄、家庭人均收入、医院获得性感染、入院途径、合并其他慢性病、抑郁、焦虑、认知障碍、病程和公费、新农合及自费医保类型均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社会化住院"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达到出院标准时仍选择"社会化住院",其受到个人、家庭及社会医疗机构发展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安徽省乡村医生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安徽省乡村医生现状。方法:以分组随机问卷访谈的形式调查安徽省乡村医生基本信息、执业资格、技能培训、待遇收入及新农合政策下农村卫生室现状等。结果:安徽省村医老龄化问题逐步凸显,50岁以上村医占比28.79%;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仅1.61%;人才培训进展缓慢,阻碍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近3年中,47.82%村医未接受过培训;在新农合政策的实行下,49.76%农村卫生室统一配置的医疗设备不能满足当前农村医疗卫生环境的需要。结论:安徽省乡村卫生室设备有待改善;重视加强村医队伍建设;逐步提高村医的福利待遇;全面均衡城乡医疗资源配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社会医疗保险对临终老年人健康水平影响的量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分析社会医疗保险对临终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基于 2011-2018 年CLHLS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参保类型老人的临终健康水平的差异,运用Bootstrap方法对医疗保险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职工医保与临终老人的患重病次数、卧床天数的回归系数分别为 0.111、0.059,新农合与临终老年人的患重病次数的回归系数为-0.014(P<0.05);调节效应显示,职工医保和总医疗费用的交互项与临终老年人患重病次数的回归系数为正(P<0.05),新农合和总医疗费用的交互项与临终老年人患重病次数的回归系数为负(P<0.05).[结论]不同社会医疗保险类型对临终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有显著影响;医疗保险可以调节医疗服务利用对临终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首次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完成全程用药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首次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完成全程用药的影响因素,为提高用药依从性、完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用药管理流程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首次化疗且至少完成3个疗程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通过自行设计的化疗全程用药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全程化疗过程中对化疗辅助药物的基本用药知识认知、用药依从性和化疗不良反应的应对能力,收集这三个量表中评分最高、最低的条目,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基本用药知识认知、用药依从性、化疗不良反应应对能力得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付费方式、慢性病史、化疗后服药频次是首次化疗患者基本用药知识认知得分的影响因素,职业、经济来源是用药依从性得分的影响因素,职业、居住地、付费方式、化疗后服药种类是化疗不良反应应对能力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基本用药知识认知得分最高的条目是"了解所服药物的用法",得分最低的条目是"了解忘记服药后的处理方法";患者在自觉症状更坏时没有自行增加药量方面用药依从性最高,患者在无忘记服药的经历方面用药依从性最低;化疗不良反应应对能力得分中,得分居前3位的条目依次为"了解发热的处理方式""了解便秘的处理方式""了解腹泻的处理方式",得分居后3位的条目依次为"了解血小板减低的危险""了解血小板减低后的注意事项""了解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的处理方式".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显示,化疗不良反应应对能力得分与基本用药知识认知、用药依从性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使用新农合付费、有慢性病史、化疗后服药频次>3次/d的患者对化疗辅助药物的知识认知水平较低,依靠退休金生活的患者用药依从性低,使用新农合付费的患者、化疗后服药种类≥5种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应对能力较低.因此在化疗用药管理中,对这几类患者要进行重点宣教和干预,提高其基本用药知识的认知和用药依从性,进而提升化疗不良反应的应对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按病种分类的疾病诊疗难度测度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本研究首次界定了按病种分类的疾病诊疗难度的内涵,运用按病种的疾病发生概率、平均总费用与治愈好转率对病种诊疗难度系数进行测算.采用七县(市)区2017 年新农合医保报销数据计算住院病种诊疗难度系数,并绘制"病例数—诊疗难度系数"分布图与拟合曲线,结果符合病种发生的实际状况.对其中两个样本县分别计算相同病种的诊疗难度系数,并进行配对资料秩和检验,计算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P = 0.73),提示该算法结果稳健,能够较好地描绘病种的发生与分布规律.测度结果能够用于明确医疗机构病种诊疗范围,刻画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行为,但也存在较为依赖样本量、权重确定较为主观等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的中国老年人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人超重/肥胖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城乡异质性,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中年龄≥60岁的样本数据.采用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发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样本4 870,其中超重/肥胖有1903人,超重/肥胖率为39.08%,农村老年人超重/肥胖率为33.10%,城镇老年人超重/肥胖率为36.56%.60~69岁(OR=2.145,95%CI:1.559~2.951)、70~79 岁(OR=1.752,95%CI:1.270~2.416)、患有慢性病(OR=1.215,95%CI:1.061~1.392)、吸烟(OR=0.651,95%CI:0.556~0.763)、生活在中部地区(OR=1.255,95%CI:1.052~1.498)、生活在东部地区(OR=1.378,95%CI:1.169~1.623)、居住在城镇(OR=1.366,95%CI:1.193~1.565)、小学及以下的受教育程度(OR=1.214,95%CI:1.034~1.427)、有离退休金(OR=1.342,95%CI:1.126~1.599)、有养老保险(OR=0.841,95%CI:0.739~0.956)是老年人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60~69 岁(OR=2.333,95%CI:1.561~3.487)、70~79 岁(OR=2.057,95%CI:1.372~3.084)、患有慢性病(OR=1.364,95%CI:1.132~1.645)、吸烟(OR=0.705,95%CI:0.563~0.881)、生活在东部地区(OR=1.278,95%CI:1.006~1.623)、小学及以下的受教育程度(OR=1.397,95%CI:1.104~1.768)、有离退休金(OR=1.284,95%CI:1.046~1.577)是城镇老年人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60~69岁(OR=1.779,95%CI:1.048~3.021)、吸烟(OR=0.594,95%CI:0.473~0.747)、生活在中部地区(OR=1.289,95%CI:1.010~1.647)、生活在东部地区(OR=1.481,95%CI:1.176~1.867)、有离退休金(OR=1.424,95%CI:1.003~2.022)、有新农合(OR=0.475,95%CI:0.261~0.862)、有城镇/城乡居民医保(OR=0.615,95%CI:0.380~0.995)是农村老年人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人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且城乡间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应立足中国城乡差异现状,从个体到宏观不同的维度采取及时、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与防范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社会健康决定因素对脊柱手术后30d和90d再入院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社会健康决定因素(determinants of social health,DSH)对脊柱手术后 30d和 90d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在该院因腰椎退行性疾病接受手术治疗后90d内再入院的患者73 例,均纳入术后 90d内再入院组;其中47 例术后30d内再入院,纳入术后30d再入院组.按 1:3 比例抽取同期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术后30 d、术后31~90d内未计划外再入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组间DSH因素(婚姻状况、教育水平、付费方式、职业状况、家庭收入、居住地)差异,剔除混杂因素后,观察DSH因素对术后30d和90d再入院率的影响.结果 30d再入院和非30d再入院患者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居住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付费方式和职业状况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90d再入院患者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和居住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90d再入院患者的付费方式和职业状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其他临床资料影响后,付费方式(医保或新农合)不是术后30d再入院和90d再入院的风险因素(P>0.05),职业状态(在职)是术后30d再入院和90d再入院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DSH可能会影响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术后再入院率,其中在职状况与术后 30d和 90d再入院的发生显著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我国异地就医研究现状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4/3/16
背景 在医疗保险碎片化及人口流动常态化的背景下,如何为异地就医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结算服务日益成为实践界和理论界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的 分析我国异地就医问题研究现状、热点及演化趋势,为异地就医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3-06-10以我国异地就医问题为主题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定量分析异地就医领域文献数据,对发文时间、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方面的特征开展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有效文献590篇.我国异地就医领域研究的文献2009年突破个位数(16篇),此后年发文量呈波浪形变化趋势.核心作者(发文量≥3 篇)57 位,合计发文量为 238 篇(40.34%);作者合作网络密度值为 0.051.研究机构以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地方医保管理部门为主;发文量排名第一位的研究机构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22 篇),其次为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9 篇)、华北理工大学(8 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6 篇)、江西中医药大学(6 篇);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密度仅为 0.001 6.关键词词频分析:关键词网络图谱中共有424个节点和1 188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13 2."异地就医""医疗保险""跨省就医""异地结算"在关键词共现网络中占据中心地位.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分析:除"异地就医"外,共形成了"医疗保险""直接结算""管理""新农合""跨省就医""满意度""长三角""分级诊疗"九大聚类主题.结论 我国异地就医领域研究质量与深度在不断提升,但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合作网络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聚焦异地就医难点/热点问题,创新研究方法,不断强化研究者跨机构交流与合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