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用疫苗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非洲猪瘟病毒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建立同时检测猪用疫苗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和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2种病原的双重荧光PCR方法,并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方法 根据NCBI中收录的BVDV 5'UTR和ASFV VP72基因序列,分别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BVDV和ASFV的双重荧光PCR方法.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灵敏度、特异性和精密性验证.采用建立的方法分别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活疫苗和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活疫苗(76批次)以及添加 BVDV 和重组质粒pMD-VP72的猪PRV活疫苗(各5瓶)中的BVDV和ASFV,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三部(2020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72号规定的方法分别对BVDV和ASFV进行复核检测.结果 建立的双重荧光PCR法最低可检测浓度为4.2拷贝/μL的BVDV重组质粒和浓度为8.7拷贝/μL的ASFV重组质粒;不与其他常见病原体发生交叉反应;重复性和试验间精密性检测的变异系数(CV)均不高于2%.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双重荧光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精密性好,可用于猪用疫苗中外源病毒的快速检测及猪用疫苗等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下丘脑外侧区星形胶质细胞NLRP3在小鼠失血性休克复苏后焦虑样行为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下丘脑外侧区星形胶质细胞NOD样受体相关蛋白3(NLRP3)在小鼠失血性休克复苏后焦虑样行为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C57BL/6小鼠48只,10周龄,体质量25~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2):假手术组(C组)、失血性休克复苏组(H组)、失血性休克复苏+腺病毒组(HI组)和失血性休克复苏+对照腺病毒组(HIV组)。H组、HI组和HIV组小鼠通过股静脉放血-回输法建立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建模前21 d时,HI组小鼠在立体定位仪引导下向双侧下丘脑外侧区注射AAV-GfaABC1D-EGFP-Cre腺病毒,HIV组注射AAV-GfaABC1D-EGFP对照腺病毒。复苏后14 d时,采用埋珠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估焦虑样行为;行为学实验结束后立即处死小鼠,取含有下丘脑外侧区的脑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紫藤凝集素荧光强度反映细胞外基质表达,测定NLRP3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共定位情况,计算cleaved caspase-1/GFAP、IL-18/GFAP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的百分比。 结果:与C组比较,H组、HI组和HIV组埋珠数量减少,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下丘脑外侧区细胞外基质表达下调,cleaved caspase-1/GFAP和IL-18/GFAP阳性细胞百分比增加,HI组NLRP3与GFAP共定位系数降低( P<0.01)。与H组比较,HI组埋珠数量增加,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下丘脑外侧区细胞外基质表达上调,NLRP3与GFAP共定位系数降低,cleaved caspase-1/GFAP和IL-18/GFAP阳性细胞百分比降低( P<0.01),HIV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小鼠失血性休克复苏后焦虑样行为与下丘脑外侧区星形胶质细胞NLRP3诱发焦亡,减少细胞外基质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失功患者的病毒学检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失功患者再次行角膜移植手术时的病毒学检测结果,以及多种病毒检测手段的诊断效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3—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就诊的植片失功患者14例作为植片失功组,同时连续纳入大泡性角膜病变(BK)患者15例作为BK组,所有患者均为单眼发病且具有角膜移植手术指征。手术当日取静脉血获得血清样本,角膜移植术中获得房水及角膜组织标本。采用PCR法检测房水、角膜标本中病毒D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及房水中病毒抗体含量,并计算Goldmann-Witmer系数(GWC)。检测病毒种类包括单纯疱疹病毒(HSV)、带状疱疹病毒(VZV)和巨细胞病毒(CMV)。植片失功组是否存在高眼压表现、既往多次角膜移植手术史及病毒性角膜炎病史与任一病毒检测结果阳性间的关系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植片失功组本次角膜移植术中病毒检测共9眼(9/14)至少一项病毒检测结果阳性,其中CMV阳性6眼(6/14),VZV阳性3眼(3/14);房水PCR阳性5眼(5/14),角膜组织PCR阳性5眼(5/14),房水病毒抗体GWC升高3眼(3/10),病毒DNA与抗体检测的一致性较差。BK组检测发现2眼(2/15)房水CMV GWC系数升高。植片失功组病毒检测阳性率为64.2%(9/14),明显高于BK组的13.3%(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4)。植片失功组中7眼(7/14)有高眼压表现、3眼(3/14)有多次角膜移植手术史、6眼(6/14)既往有病毒性角膜炎病史,但以上因素均与术中病毒检测结果一致性差(kappa=0.143、-0.155、-0.286)。 结论:病毒感染为植片失功的常见病因,再次行角膜移植术中联合多种病毒检测手段有助于明确病因及病毒感染状态,指导后续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脓毒症集束化治疗管理与实践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脓毒症集束化治疗管理与实践方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①构建脓毒症集束化治疗管理与实践方案:成立课题小组,负责文献回顾、专家遴选、编制与收发问卷,对专家意见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并对研究全程质量控制等。于2022年10月至11月开展专家函询,问卷均通过现场填写与微信形式发放和收回。采用李克特量表5级评分法(Likert 5)对各条目评分。②方案临床应用: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至7月收治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9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脓毒症集束化治疗与护理策略。前瞻性选择2023年1月至7月收治的9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与护理策略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函询法构建的脓毒症集束化治疗管理与实践方案。比较两组患者1 h、3 h、6 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治疗1、3、7 d炎症指标变化水平,以及预后指标的差异。结果:①构建脓毒症集束化治疗管理与实践方案:最终形成的方案包含4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和34项三级指标。共进行两轮专家函询,两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值系数分别为0.948、0.940;各项目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287、0~0.187;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242、0.2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②方案临床应用: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机械通气时间、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1 h、3 h、6 h bundle完成率均高于对照组(1 h bundle完成率:53.30%比21.10%,3 h bundle完成率:92.20%比80.00%,6 h bundle完成率:88.89%比65.56%,均 P<0.05)。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组内不同时间点、组间及交互效应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d:7.00(4.00,14.00)比8.00(7.00,20.00), P<0.01〕,ICU住院费用明显降低〔万元:4.63(3.36,6.19)比6.46(3.32,11.34), P<0.05〕。干预组28 d病死率虽低于对照组(33.33%比4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构建的脓毒症集束化治疗管理与实践方案能够提高集束化治疗完成率,缩短脓毒症患者ICU住院时间,减少ICU住院费用,并有降低28 d病死率的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杜贝病毒、盖勒尤卜病毒、蒂亚福拉病毒等三种内罗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可检测杜贝病毒(dugbe virus,DUGV)、盖勒尤卜病毒(qalyub virus,QALV)和蒂亚福拉病毒(thiafora virus,TFAV)等三种内罗病毒基因组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方法:收集、整理,比对、分析在公共数据库发布的三种病毒基因组S节段核苷酸序列,确定检测靶标,利用生物信息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优化检测程序,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利用体外转录技术制备的模拟样本、其他病毒感染标本、病毒株和正常人血标本比较评价所建方法的检测限、特异性、重复性特征。结果:所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均可有效扩增检测病毒靶标RNA,检测限分别为160 copies/μL,20 copies/μL和10 copies/μL,检测科萨努尔森林病病毒、乙型流感病毒BV和BY型、甲型流感病毒H3N2、黄热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和塔西那病毒样本无非特异性扩增,三种内罗病毒相互间无交叉反应,重复性分析显示变异系数均在2%以内。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检测DUGV、QALV和TFAV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可用于相关临床样本、媒介、宿主动物标本以及进出口物品筛查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衰弱评估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及临床应用价值评价的多中心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衰弱评估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和临床应用价值评价。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辽宁省9家医院行腹股沟疝手术的129例老年患者资料。男性120例,女性9例;年龄60~<75岁89例,75~<85岁33例,85岁及以上7例;术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康复者11例。通过计算克朗巴哈系数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验证衰弱评估量表的信效度,以5项改良衰弱指数量表(5-mFI)作为金标准,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两种量表对术后发生急性尿潴留、谵妄、切口愈合不良、术区血肿血清肿和总并发症的预测能力。结果: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衰弱评估量表具备较好的信效度(有效完成率为99.2%;各条目的内容效度为1.000,量表的全体一致内容效度为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1个主成分,各条目因子载荷为0.565~0.873;以5-mFI诊断衰弱作为金标准,AUC为0.795, P<0.01;克朗巴哈系数为0.916;重测信度系数为 0.926),可以有效预测术后急性尿潴留、谵妄、术区血肿血清肿和总并发症(AUC分别为0.746、0.870、0.806和0.738, P值均<0.05),且预测效率高于5-mFI(AUC分别为0.694、0.838、0.626和0.641,仅谵妄一项 P<0.05),但两种量表对切口愈合不良的预测均不准确(衰弱量表的AUC为0.519, P=0.913;5-mFI的AUC为0.455, P=0.791)。 结论: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衰弱评估量表具备良好的信效度,能够预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该量表还可用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康复后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术前衰弱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恩格列净对非肥胖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一项随机平行对照试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恩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对非肥胖成人1型糖尿病(T1DM)患者血糖波动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的临床研究。纳入2019年11月至2022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就诊的60例T1DM患者,按照SPSS 26.0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将受试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分别接受恩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干预组)或胰岛素治疗(对照组)6个月,每组30例患者。主要结局指标为血糖波动情况,通过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水平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来评估血糖波动。次要结局指标为血糖控制情况,通过有效降糖率、糖化血红蛋白(HbA 1c)水平、HbA 1c达标率、胰岛素日剂量、葡萄糖高于/低于/在目标范围内时间、血糖风险指数来评估血糖控制情况。通过低血糖事件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估安全性。HbA 1c降低>0.3%视为有效降糖。组间比较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和广义估计方程,组内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 结果:共有59例T1DM患者纳入分析,其中干预组29例,对照组30例,两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占比分别为58.62%(17/29)和36.67%(11/30), P=0.091]。结果显示,干预组评估血糖波动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有效降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1.54%(16/26)和28.00%(7/25), P=0.016]。安全性分析显示,两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5.71%(24/28)和81.48%(22/27), P=0.729];试验期间两组均未发生酮症酸中毒事件。 结论:恩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非肥胖T1DM患者的安全性良好,未明显增加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风险,可改善非肥胖成人T1DM患者的血糖控制,尚未观察到对血糖波动的有益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眼内液检测辅助诊断原发性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女,76岁,因"双眼视物模糊2个月"于2021年9月13日就诊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眼科医院。既往高血压8年。视力:右眼0.3,左眼0.3;眼压:右眼13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4 mmHg。眼底照相示:右眼前节正常,玻璃体混浊,眼底大致正常(见图1A);左眼角膜透明,内皮可见弥漫性色素性角膜后沉着物,前房深浅正常,房水闪辉(+),房水细胞(++),瞳孔约3 mm,光反射灵敏,晶状体核黄色混浊,玻璃体混浊,眼底大致正常(见图1B)。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示:双眼晚期荧光素渗漏明显呈强荧光(见图2A-B)。B型超声检查可见左眼玻璃体混浊较重(见图3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示:双眼黄斑区视网膜椭圆体带部分缺失,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连续性中断(见图4A-B)。初步诊断为双眼葡萄膜炎,行血常规、肝肾功能、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系数、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核抗体、免疫八项(乙肝五项、丙肝、梅毒、艾滋)等检查,结果均正常。脑部及眼眶核磁共振未见明显异常。给予患者双眼局部抗炎治疗。治疗后患者视力略提高,继续随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未来的光防护:挑战与机遇》共识解读:国际防晒化妆品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前对防晒化妆品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如防晒系数越高越好,防晒剂可以引起使用者缺钙等。防晒化妆品也存在诸如防晒系数测定和标识方法不统一、防护波长范围不足、对人体及环境的安全性不明等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阐述国际上防晒化妆品面临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对中国防晒化妆品研发的启示等,供临床医师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杭州市西湖区新报告HIV/AIDS病例特征及认知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杭州市西湖区新报告HIV/AIDS病例感染特征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为今后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杭州市西湖区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报告的HIV/AIDS病例为调查对象,采用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艾滋病病例个案信息收集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对新发感染者和既往感染者的人口学、行为习惯等信息进行比较。并对新报告病例的艾滋病认知程度和学历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共有370例新报告HIV/AIDS病例,其中男性(345例,93.24%)、未婚(278例,75.14%)、同性感染(301例,81.35%)、大专及以上学历(229例,61.89%)、本市户籍(241例,65.14%)、门诊病例(229例,61.89%)、商业服务(228例,61.62%)占比较高。新报告病例中新发感染者159例(42.97%),发病年龄中位数27岁,月薪中位数6 000元,与既往感染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90和2.91, P均=0.004)。新发感染者中男性、未婚、同性恋、同性感染、新型毒品的比例分别为98.11%、87.42%、80.50%、93.71%、29.11%,均高于既往感染者( χ 2=10.50、22.79、32.93、28.07和6.09, P均<0.05)。新发感染者和既往感染者的学历与了解预防艾滋病措施、艾滋病话题关注度、感知感染的可能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22~8.21。 结论:西湖区新报告病例以未婚、男男性行为人群为主。新报告病例中新发感染者较既往感染者更年轻,且更易发生同性性行为,需重点关注;此外,感染者学历与艾滋病认知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