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瑞替尼通过JAK2/STAT3通路改善急性肺损伤小鼠肺内皮屏障损伤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巴瑞替尼通过调节Janus激酶2(JAK2)/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改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内皮屏障损伤的效果.方法 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除对照组外,其他4组用腹腔注射脂多糖的方法构建ALI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等体积0.9%NaCl;高、中、低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1.00、0.50和0.25 mg.mI.-1巴瑞替尼溶液200 μL.5组小鼠每12 h给药1次,持续给药48 h.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的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JAK2和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中、高剂量实验组和模型组、对照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 分别为(228.48±25.41)、(198.53±23.11)、(317.32±32.85)和(48.93±2.59)ng·L-1,白细胞介素-6 分别为(118.81±14.85)、(98.58±13.82)、(172.23±25.94)和(49.47±3.06)ng·L-1,Occludin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48±0.13、0.49±0.11、0.28±0.09 和 0.69±0.21,磷酸化JAK2/JAK2 比值分别为 0.51±0.13、0.32±0.09、0.75±0.21 和 0.16±0.05,磷酸化 STAT3/STAT3 比值分别为 0.43±0.11、0.27±0.08、0.78±0.21 和0.17±0.05.中、高剂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巴瑞替尼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减轻肺部炎症反应,提高肺组织Occludin表达水平,从而保护ALI小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伊马替尼通过Nrf2/HO-1信号通路调节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评价伊马替尼对内毒素血症急性肺损伤小鼠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8~12周龄的SPF级雄性C57BL/6小鼠分为4组(n=15):对照组(C组)、伊马替尼组(I组)、内毒素血症组(LPS组)和伊马替尼+内毒素血症组(I+LPS组).复制内毒素血症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24 h后处死小鼠,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并进行肺损伤评分,测量肺组织湿/干比;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试剂盒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水平;Western blot法分析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 B(NF-κ B)的磷酸化水平、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及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相比较,LPS组的肺湿/干比比值[(3.47±0.41)vs.(5.58±0.47)]及肺损伤评分[(1.25±0.89)vs.(10.25±1.75)]升高(P<0.05),血清中 TNF-α 和 IL-6 水平上调(P<0.05),SOD、CAT、GSH、GSH/GSSG 水平降低(P<0.05),MDA水平增加,p-NF-κB、Nrf2和HO-1蛋白表达上调(均P<0.05);与LPS组比较,I+LPS组肺W/D 比值[(5.58±0.47)vs.(4.62±0.38)]及肺损伤评分[(10.25±1.75)vs.(7.00±1.31)]下降(P<0.05),血清 TNF-α 和 IL-6 水平下降(P<0.05),SOD、CAT、GSH、GSH/GSSG 水平升高(P<0.05),MDA水平下调(P<0.05),p-NF-κ B蛋白表达下降,Nrf2和HO-1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伊马替尼可改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内毒素促进调节性T细胞增殖预防哮喘炎症反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提前给予脂多糖(LPS)对支气管哮喘(哮喘)预防的作用及相关免疫机制,为哮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前用LPS处理BALB/c背景6~8周小鼠,然后用卵清蛋白(OVA)联合铝佐剂诱导小鼠哮喘模型,阴性对照组用无菌生理盐水,分为以下4组:LPS给药1次组(LPS1组),LPS给药2次组(LPS2组),阴性对照组(NS组),OVA组。通过肺功能检测气道阻力、肺组织病理染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类细胞计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Th2型细胞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IL-6)、IL-10,流式细胞术测肺组织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等方法探索LPS对哮喘有无预防作用。结果:LPS预处理小鼠在OVA诱导后,肺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过碘酸-希夫染色提示炎症减轻,炎细胞浸润减少,肺组织匀浆IL-5、IL-6、IL-13降低,LPS2组IL-10及Treg比例增高,与OV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PS通过减少Th2型细胞因子及刺激Treg细胞增殖减轻OVA诱导的哮喘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乌司他丁联合脂肪干细胞移植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肾组织的保护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脂肪干细胞(ADSCs)移植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肾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从108只Sprague-Dawley大鼠中随机选取20只作为正常组,剩余88只通过尾静脉注射2 ml脂多糖(10 mg/kg)建立内毒素休克模型。将建模成功的8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ADSCs组、乌司他丁组和联合组(乌司他丁联合ADSCs)。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3 d。治疗3 d后,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荧光显微镜观察CM-Dil标记的ADSCs在大鼠肾脏组织中的分布;测定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肌酐和尿素氮的含量;采用反转录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中Bax、Caspase-3的表达。结果:治疗3 d后,模型组肾间质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偶见坏死病灶;与模型组相比,ADSCs组和乌司他丁组肾脏损伤明显减轻,联合组肾脏损伤最轻。ADSCs组和联合组大鼠肾脏组织镜下可见CM-Dil标记的阳性细胞,而正常组、模型组和乌司他丁组肾脏组织中均未见CM-Dil标记的ADSCs。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NOS、NO、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均明显升高(均 P<0.05);与模型组相比,ADSCs组、乌司他丁组和联合组大鼠血清中的NOS、NO、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均明显降低(均 P<0.05),且联合组较ADSCs组和乌司他丁组进一步降低(均 P<0.05)。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Bax及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均明显升高(均 P<0.05);ADSCs组、乌司他丁组和联合组大鼠肾脏组织中Bax及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均 P<0.05),且联合组较ADSCs组和乌司他丁组进一步降低(均 P<0.05)。 结论:乌司他丁联合ADSCs移植对内毒素休克引起的肾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与缓解肾脏细胞损伤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Krüppel样因子4对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与脏器损伤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Krüppel样因子4(KLF4)在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的表达特点与作用及其对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与脏器损伤的作用,为烧创伤脓毒症的靶向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与从10只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中提取的原代腹腔巨噬细胞(PM)进行实验。采用内毒素/脂多糖(LPS)分别处理RAW264.7巨噬细胞与PM 0(未处理)、1、2、4、6、8、12、24 h构建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RT-PCR)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据此确定后续部分实验LPS处理时间。用LPS处理RAW264.7巨噬细胞0、8 h,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KLF4的定位与蛋白表达;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对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DESeq2软件筛选2种处理时间细胞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采用LPS分别处理RAW264.7巨噬细胞与PM 0、1、2、4、6、8、12、24 h,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KLF4的mRNA与蛋白表达。将RAW264.7巨噬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与KLF4过表达组,分别转染对应质粒后用LPS处理0、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KLF4、IL-1β、IL-6、CCL2与TNF-α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KLF4蛋白表达。前述实验样本数均为3。将40只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KLF4过表达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20只),分别注射相应转染注射液后构建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2组小鼠中各选取12只,观察建模后72 h内生存情况。于建模后8 h取2组分别剩余的8只小鼠,先行眼球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6水平,采用干化学法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后取心脏、肺脏、肝脏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损伤情况。对数据行独立样本 t检验、Cochran&Cox近似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nett检验、Brown-Forsythe和Welch单因素方差分析、Dunnett T3检验、log-rank(Mantel-Cox)检验。 结果:与LPS处理0 h比较,LPS处理6 h与8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IL-1β mRNA表达、LPS处理4~12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IL-6 mRNA表达、LPS处理8 h和12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CCL2 mRNA表达以及LPS处理4~8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TNF-α 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 P<0.05或 P<0.01),LPS处理4~8 h PM中IL-1β与CCL2 mRNA表达、LPS处理2~24 h PM中IL-6 mRNA表达以及LPS处理2~12 h PM中TNF-α 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 P<0.05或 P<0.01)。选取8 h作为后续部分实验的LPS处理时间。KLF4主要定位在RAW264.7巨噬细胞的细胞核中。与LPS处理0 h比较,LPS处理8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KLF4蛋白表达明显减少;LPS处理8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有1 470个差异表达显著的DEG,包括转录表达显著下调的 KLF4[错误发现率<0.05,log 2(差异倍数)=-2.47]。与LPS处理0 h比较,LPS处理6~24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KLF4 mRNA表达、LPS处理1~24 h RAW264.7巨噬细胞与PM中KLF4蛋白表达以及LPS处理4~24 h PM中KLF4的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 P<0.05或 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KLF4过表达组LPS处理0、8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KLF4的mRNA( t'值分别为17.03、8.61, P<0.05或 P<0.01)与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LPS处理0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IL-6、CCL2的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 t值分别为6.29、3.40, P<0.05或 P<0.01),LPS处理8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IL-1β、IL-6、CCL2、TNF-α的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 t值分别为10.52、9.60、4.58、8.58, P<0.01)。KLF4过表达组小鼠建模后72 h内生存比例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 χ2=4.01, P<0.05)。建模后8 h,KLF4过表达组小鼠血清中IL-1β、IL-6与ALT、AST水平分别为(161±63)、(476±161)pg/mL与(144±24)、(264±93)U/L,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的(257±58)、(654±129)pg/mL与(196±27)、(407±84)U/L( t值分别为3.16、2.44与4.04、3.24, P<0.05或 P<0.01)。建模后8 h,与阴性对照组比较,KLF4过表达组小鼠心脏、肺脏、肝脏的组织结构紊乱减轻,炎性渗出明显减少,脏器实质细胞病理样改变明显减轻。 结论:KLF4在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表达显著下降,显著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反应;KLF4显著提高脓毒症小鼠生存率并缓解炎症反应与脓毒症相关脏器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右美托咪定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清炎症因子及心肌NLRP3炎症小体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清炎症因子及心肌NOD样受体相关蛋白3 (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 3, NLRP3)炎症小体的影响。方法:96只ICR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24只):对照组(C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组(L组)、LPS+Dex组(LD组)、LPS+Dex+阿替美唑组(LDT组)。L组、LD组和LDT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LPS 10 mg/kg构建内毒素血症模型。LDT组小鼠在腹腔注射LPS即刻腹腔注射阿替美唑750 μg/kg,每24 h给药1次,共2次。造模30 min后,LDT组和LD组小鼠腹腔注射Dex负荷剂量1.0 μg/kg。随后各组小鼠于左侧背部皮下置入胶囊渗透压泵,LDT组和LD组小鼠泵入Dex 1.0 μg·kg -1·h -1,L组和C组泵入生理盐水。造模48 h后收集血液和心脏组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 CK-MB)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 (cardiac troponin I, cTnI)、TNF-α、IL-6和IL-1β水平,试剂盒检测心肌总抗氧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心肌冰冻切片,二氢乙啶(dihydroethidium, DHE)染色法观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胱天蛋白酶-1活性亚基p20 (caspase-1 p20)、凋亡相关点样蛋白(apo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 ASC)和Sestrin2蛋白水平,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学结果。 结果:与C组比较:L组、LD组和LDT组血清CK-MB、LDH活性和cTnI、TNF-α、IL-6、IL-1β水平升高( P<0.05),心肌T-AOC水平降低、ROS水平升高( 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 P<0.05),心肌NLRP3、caspase-1 p20和Sestrin2表达上调( P<0.05),心肌存在病理学损伤;L组和LDT组ASC表达上调( P<0.05),LD组ASC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L组比较:LD组血清CK-MB、LDH活性和cTnI、TNF-α、IL-6、IL-1β水平降低( P<0.05),心肌T-AOC水平升高、ROS水平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 P< 0.05),心肌NLRP3、caspase-1 p20和ASC表达下调( P<0.05),Sestrin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心肌病理学损伤减轻。与LD组比较:LDT组血清CK-MB、LDH活性和cTnI、TNF-α、IL-6、IL-1β水平升高( P<0.05),心肌T-AOC水平降低、ROS水平升高,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 P<0.05),心肌NLRP3、caspase-1 p20和ASC表达上调,Sestrin2表达下调( P<0.05),心肌病理学损伤有所加重。 结论:Dex减轻内毒素血症小鼠心肌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激活Sestrin2有关,Sestrin2通过抑制ROS产生,进而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来发挥内毒素血症小鼠的心肌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红素加氧酶-1通过调控bHLH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E3/高尔基体应激反应减轻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在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bHLH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E3(TFE3)表达与核转位以及高尔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Ctrl组)、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急性肺损伤组(LPS组)、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HO-1激动剂氯高铁血红素(Hemin)组(LPS+Hemin组)和Hemin组。Ctrl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 ml;LPS组尾静脉注射LPS 10 mg/kg建立小鼠内毒素性ALI模型;LPS+Hemin组腹腔注射Hemin 50 mg/kg,1 h后尾静脉注射LPS 10 mg/kg建立内毒素性ALI模型;Hemin组腹腔注射Hemin 50 mg/kg。造模12 h后对小鼠进行断颈处死,收取肺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行肺损伤评分;计算肺组织湿重/干重(W/D)值;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肺组织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活性氧(ROS)的含量;免疫荧光染色观察TFE3核转位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HO-1、TFE3、高尔基体基质蛋白130(GM130)、高尔基体重组和堆叠蛋白65(GRASP65)、囊泡转运蛋白小GTP酶20(RAB20)、突触融合蛋白3(STX3A)、WD重复结构域与磷酸肌醇相互作用蛋白1(WIPI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trl组比较,LPS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加重,肺损伤评分、W/D值及细胞凋亡指数升高,ROS、IL-6及TNF-α含量明显升高,TFE3表达及核转位增多,HO-1、GRASP65、RAB20、STX3A的表达水平增加,WIPI1、GM130表达水平减少(均 P<0.05),Hemin组小鼠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LPS组比较,LPS+Hemin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肺损伤评分、W/D值及细胞凋亡指数下降,ROS、IL-6及TNF-α含量减少,TFE3表达及核转位减少,HO-1、WIPI1、GM130表达水平增加,GRASP65、RAB20、STX3A表达水平减少(均 P<0.05)。 结论:HO-1能够减轻内毒素诱导的小鼠ALI,其机制可能与其调控TFE3表达、核转位及高尔基体应激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胍丁胺对脓毒症大鼠免疫细胞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建立内毒素诱导的脓毒症大鼠模型,探讨胍丁胺对脓毒症大鼠脾细胞与树突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胍丁胺组,每组30只;对照组经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内毒素组经股静脉注射脂多糖(10 mg/kg)、胍丁胺组经股静脉注射脂多糖(10 mg/kg)并同时腹腔注射胍丁胺(200 mg/kg);三组大鼠于建模后0 h、12 h、24 h分别随机抽取10只(标记为0 h、12 h、24 h亚组)麻醉处死;称取脾脏重量;HE染色观察脾脏病理;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与树突状细胞的总凋亡率;结果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进行分析,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内毒素组中12 h(1.2633±0.0652)、24 h亚组(1.5576±0.0711)的脾脏重量(g)与对照组中相应亚组[(0.8876±0.0361)、(0.9079±0.0425)]相比明显升高( P<0.05),胍丁胺组中12 h(1.1052±0.0585)、24 h亚组(1.3262±0.0682)的脾脏重量与内毒素组中相应亚组相比明显降低( P<0.05);HE染色见内毒素组脾脏组织炎症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加重( P<0.05),胍丁胺组与内毒素组相比明显减轻( P<0.05);内毒素组中12 h、24 h亚组的脾细胞[(13.31±1.26)、(19.53±1.68)及树突状细胞[(19.5±1.52)、(16.09±1.15)]的总凋亡率与对照组中相应亚组[(6.27±0.71)、(6.01±0.67)及(4.99±0.51)、(5.30±0.66)]相比均明显升高( P<0.05),胍丁胺组中12 h [(9.19±0.95)、(12.19±1.25)]、24 h亚组[(12.71±1.19)、(10.76±1.09)]的上述检测指标与内毒素组中相应亚组相比均明显降低( P<0.05);内毒素组及胍丁胺组中24 h亚组的脾细胞凋亡率与同组中12 h亚组相比较明显升高( P<0.05),而树突状细胞凋亡率与同组中12 h亚组相比较明显降低( P<0.05)。 结论:脾细胞、树突状细胞的凋亡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胍丁胺可抑制脓毒症大鼠脾细胞、树突状细胞的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氢对LPS致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自噬在其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氢对LPS致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自噬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BV-2小胶质细胞,接种于6孔板或96孔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24):对照组(C组)、脂多糖组(LPS组)、富氢液培养基组(H组)和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组(3-MA组)。C组应用10%胎牛血清MEM培养基培养24 h;LPS组加入LPS终浓度1 μg/ml孵育24 h;H组加入LPS终浓度1 μg/ml,培养基更换为富氢液培养基终浓度0.6 mmol/L孵育24 h;3-MA组加入3-甲基腺嘌呤终浓度2 mmol/L,其余处理同H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TNF-α、IL-6、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ba-1) +细胞、Iba-1 +CD86 +细胞和Iba-1 +CD206 +细胞百分比;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Ⅰ(LC3Ⅰ)、LC3Ⅱ、Bcelin-1和p62表达水平,并计算LC3Ⅱ/LC3Ⅰ比值。 结果:4组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C组比较,LPS组、H组和3-MA组TNF-α、IL-6、IL-10和TGF-β浓度升高,Iba-1 +细胞、Iba-1 +CD86 +细胞和Iba-1 +CD206 +百分比升高,LPS组和3-MA组LC3Ⅱ/LC3Ⅰ比值和Beclin-1表达下调,p62表达上调,H组LC3Ⅱ/LC3Ⅰ比值和Beclin-1表达上调,p62表达下调( P<0.05);与LPS组比较,H组TNF-α和IL-6浓度降低,IL-10和TGF-β浓度升高,Iba-1 +和Iba-1 +CD86 +细胞百分比降低,Iba-1 +CD206 +细胞百分比升高,LC3Ⅱ/LC3Ⅰ比值和Beclin-1表达上调,p62表达下调( P<0.05),3-MA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H组比较,3-MA组TNF-α和IL-6浓度升高,IL-10和TGF-β浓度降低,Iba-1 +细胞和Iba-1 +CD86 +细胞百分比升高,Iba-1 +CD206 +细胞百分比减少,LC3Ⅱ/LC3Ⅰ比值和Beclin-1表达下调,p62表达上调( P<0.05)。 结论:氢减轻LPS致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机制与增强自噬,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内毒素诱导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脓毒症大鼠肠黏膜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腹腔注射LPS构建脓毒症大鼠模型;用HMGB1抑制剂EP溶液40 mg/kg干预来观察HMGB1在脓毒症中的作用,同时设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制模后72 h后取各组大鼠腹主动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黏膜屏障通透性血浆标志物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光镜下观察小肠组织黏膜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肠黏膜损伤评分(Chiu评分),透射电镜下观察小肠上皮超微结构改变;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小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封闭蛋白(Occludin)、炎性因子HMGB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小肠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LPS组小肠组织黏膜明显水肿,部分腺体不完整,白细胞浸润增多,微绒毛缺失,排列紊乱,紧密连接数量较PBS对照组明显减少;LPS组黏膜屏障通透性血浆标志物D-乳酸和DAO水平、炎性因子HMGB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NF-κB p65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较PBS对照组明显升高,小肠组织中Occlud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PBS对照组明显降低,提示脓毒症大鼠小肠组织肠黏膜屏障损伤,通透性增加,且结构受损。而给予HMGB1抑制剂EP干预后,LPS诱导的小肠组织肠黏膜屏障损伤得到明显改善,表现为:EP干预组小肠组织Chiu评分及血浆D-乳酸和DAO水平均较LPS组明显降低〔Chiu评分(分):1.60±0.48比3.40±0.48,D-乳酸(mmol/L):3.30±0.22比5.30±0.16,DAO(U/L):23.66±0.97比30.47±1.11,均 P<0.05〕,且小肠组织中Occlud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LPS组明显升高〔Occludin mRNA(2 -ΔΔCt):0.82±0.05比0.37±0.08,Occludin蛋白(Occludin/β-actin):1.04±0.09比0.75±0.11,均 P<0.05〕,而炎性因子HMGB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LPS组明显降低〔HMGB1 mRNA(2 -ΔΔCt):1.63±0.10比3.57±0.10,HMGB1蛋白(HMGB1/β-actin):1.40±0.07比1.87±0.07;NF-κB p65 mRNA(2 -ΔΔCt):1.47±0.09比2.62±0.13,NF-κB p65蛋白(NF-κB p65/β-actin):1.24±0.14比1.60±0.13,均 P<0.05〕。 结论: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通透性增加,且结构受损,其机制可能是炎性因子HMGB1表达上调并促进其下游信号分子NF-κB激活,从而介导了炎症级联反应,导致肠黏膜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