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兔VX2肝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肠道通透性、脂多糖和Toll样受体4改变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选取健康纯种新西兰大白兔28只,以抽签法随机抽出7只为对照组,其余21只建立VX2肝癌模型并进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于TACE术前1d和术后1、5、10 d分别经耳缘静脉取外周血后测量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Toll样受体4 (TLR4)和血清脂多糖(LPS),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手术前后差异,并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ALT、DAO与LPS两两间相关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VX2肝癌模型兔血清ALT、DAO、D-LA、LPS、TLR4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术后1 d高于术前,术后5 d和术后10 d降低,DAO、D-LA、LPS、TLR4术后10 d均低于术前( P<0.05)。ALT与DAO、DAO与LPS、ALT与LPS均呈正相关, r分别为0.43、0.83、0.64( 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VX2肝癌模型兔在行TACE治疗后,随着肿瘤的控制和肝肠循环的改善,能提高肠道屏障功能,降低血LPS含量,下调TLR4,协同影响肿瘤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胃肠宁颗粒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炎性因子、胃肠激素和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胃肠宁颗粒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炎性因子、胃肠激素和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择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D-IBS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胃肠宁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胃肠激素和肠黏膜屏障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646,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36.15±10.12)ng/L]、白细胞介素1β[(0.43±0.08)μg/L]和白细胞介素6[(12.18±3.06)ng/L]均低于对照组[(54.36±15.73)ng/L、(0.79±0.12)μg/L和(18.53±2.19)ng/L]( t=6.157、15.787、10.673,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生长抑素[(28.91±11.02)μg/L]和血管活性肠肽[(185.46±17.34)ng/L]均低于对照组[(45.63±12.54)μg/L和(235.12±18.29)ng/L]( t=6.334、12.462,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1.05±0.19)U/L]、内毒素[(0.62±0.19)U/L]和D-乳酸[(38.97±6.39)mg/L]均低于对照组[(1.53±0.28)U/L、(1.16±0.23)U/L和(49.81±4.25)mg/L]( t=8.972、11.448、8.934,均 P<0.05)。 结论:胃肠宁颗粒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D-IBS患者疗效明显,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胃肠激素和肠黏膜屏障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Krüppel样因子4对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与脏器损伤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Krüppel样因子4(KLF4)在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的表达特点与作用及其对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与脏器损伤的作用,为烧创伤脓毒症的靶向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与从10只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中提取的原代腹腔巨噬细胞(PM)进行实验。采用内毒素/脂多糖(LPS)分别处理RAW264.7巨噬细胞与PM 0(未处理)、1、2、4、6、8、12、24 h构建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RT-PCR)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据此确定后续部分实验LPS处理时间。用LPS处理RAW264.7巨噬细胞0、8 h,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KLF4的定位与蛋白表达;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对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DESeq2软件筛选2种处理时间细胞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采用LPS分别处理RAW264.7巨噬细胞与PM 0、1、2、4、6、8、12、24 h,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KLF4的mRNA与蛋白表达。将RAW264.7巨噬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与KLF4过表达组,分别转染对应质粒后用LPS处理0、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KLF4、IL-1β、IL-6、CCL2与TNF-α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KLF4蛋白表达。前述实验样本数均为3。将40只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KLF4过表达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20只),分别注射相应转染注射液后构建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2组小鼠中各选取12只,观察建模后72 h内生存情况。于建模后8 h取2组分别剩余的8只小鼠,先行眼球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6水平,采用干化学法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后取心脏、肺脏、肝脏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损伤情况。对数据行独立样本 t检验、Cochran&Cox近似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nett检验、Brown-Forsythe和Welch单因素方差分析、Dunnett T3检验、log-rank(Mantel-Cox)检验。 结果:与LPS处理0 h比较,LPS处理6 h与8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IL-1β mRNA表达、LPS处理4~12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IL-6 mRNA表达、LPS处理8 h和12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CCL2 mRNA表达以及LPS处理4~8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TNF-α 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 P<0.05或 P<0.01),LPS处理4~8 h PM中IL-1β与CCL2 mRNA表达、LPS处理2~24 h PM中IL-6 mRNA表达以及LPS处理2~12 h PM中TNF-α 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 P<0.05或 P<0.01)。选取8 h作为后续部分实验的LPS处理时间。KLF4主要定位在RAW264.7巨噬细胞的细胞核中。与LPS处理0 h比较,LPS处理8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KLF4蛋白表达明显减少;LPS处理8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有1 470个差异表达显著的DEG,包括转录表达显著下调的 KLF4[错误发现率<0.05,log 2(差异倍数)=-2.47]。与LPS处理0 h比较,LPS处理6~24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KLF4 mRNA表达、LPS处理1~24 h RAW264.7巨噬细胞与PM中KLF4蛋白表达以及LPS处理4~24 h PM中KLF4的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 P<0.05或 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KLF4过表达组LPS处理0、8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KLF4的mRNA( t'值分别为17.03、8.61, P<0.05或 P<0.01)与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LPS处理0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IL-6、CCL2的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 t值分别为6.29、3.40, P<0.05或 P<0.01),LPS处理8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IL-1β、IL-6、CCL2、TNF-α的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 t值分别为10.52、9.60、4.58、8.58, P<0.01)。KLF4过表达组小鼠建模后72 h内生存比例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 χ2=4.01, P<0.05)。建模后8 h,KLF4过表达组小鼠血清中IL-1β、IL-6与ALT、AST水平分别为(161±63)、(476±161)pg/mL与(144±24)、(264±93)U/L,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的(257±58)、(654±129)pg/mL与(196±27)、(407±84)U/L( t值分别为3.16、2.44与4.04、3.24, P<0.05或 P<0.01)。建模后8 h,与阴性对照组比较,KLF4过表达组小鼠心脏、肺脏、肝脏的组织结构紊乱减轻,炎性渗出明显减少,脏器实质细胞病理样改变明显减轻。 结论:KLF4在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表达显著下降,显著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反应;KLF4显著提高脓毒症小鼠生存率并缓解炎症反应与脓毒症相关脏器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盐酸戊乙奎醚减轻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的机制:与Toll样受体4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肺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在盐酸戊乙奎醚减轻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10周龄,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6):生理盐水组(NS组)、内毒素性肺损伤组(ALI组)、盐酸戊乙奎醚+生理盐水组(PHC+NS组)和盐酸戊乙奎醚+内毒素性肺损伤组(PHC+ALI组)。采用气道内滴注LPS 5 mg/kg的方法制备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模型;PHC+ALI组气道内滴注LPS后即刻腹腔注射盐酸戊乙奎醚2 mg/kg,NS组气道内滴注相应容量生理盐水,PHC+NS组气道内滴注生理盐水后即刻腹腔注射盐酸戊乙奎醚2 mg/kg。气道内滴注LPS后6 h麻醉下处死大鼠,进行肺灌洗,采用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β的浓度;取肺组织标本,计算肺湿干重比值(W/D比值),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LR4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TLR4 mRNA表达。 结果:与NS组和PHC+NS组相比,ALI组W/D比值、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β浓度升高,肺组织TLR4及其mRNA表达上调( P<0.01),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加重;与ALI组相比,PHC+ALI组W/D比值、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β浓度降低,肺组织TLR4及其mRNA表达下调( P<0.01),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 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减轻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的机制可能与降低TLR4活性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褪黑素减轻LPS致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褪黑素受体与线粒体分裂蛋白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褪黑素受体与线粒体分裂蛋白的关系,明确褪黑素减轻LPS致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将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以密度2×10 5个/ml接种于6孔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 n=10):对照组(C组)、LPS组(L组)、LPS+褪黑素组(LM组)、LPS+褪黑素受体阻断剂组(LL组)和LPS+褪黑素+褪黑素受体阻断剂组(LML组)。采用10 μg/ml LPS孵育24 h的方法制备LPS致细胞损伤模型;于LPS孵育前12 h时,分别向LM组、LL组和LML组加入褪黑素0.1 mmol/L和/或褪黑素受体阻断剂luzindole 0.2 μmol/L。细胞孵育结束后,采用ELISA法测定培养液TNF-α和IL-6浓度。采用GENMED纯化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各组RCR。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和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1(Fis1)的表达。 结果:与C组比较,L组、LM组、LL组和LML组细胞培养液TNF-α和IL-6浓度升高,RCR降低,线粒体Drp1和Fis1表达上调( P<0.05);与L组比较,LM组细胞培养液TNF-α和IL-6浓度降低,RCR升高,线粒体Drp1和Fis1表达下调( P<0.05),LL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LM组比较,LML组细胞培养液TNF-α和IL-6浓度升高,RCR降低,线粒体Drp1和Fis1表达上调( P<0.05)。 结论:褪黑素减轻LPS致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与激活褪黑素受体,抑制线粒体分裂蛋白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尔基体形态结构变化与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高尔基体形态结构变化与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C57BL/6J小鼠20只,体重18~20 g,6~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10):假手术组(Sham组)和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组(ALI组)。ALI组静脉注射LPS 10 mg/kg,Sham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0.5 ml。注射LPS后12 h时处死小鼠,取肺组织,测定ROS含量和湿重/干重(W/D)比值;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和qPCR法检测高尔基体基质蛋白130(GM130)、高尔基体蛋白97(Golgin97)和Ⅱ类α-甘露糖苷酶(MAN2A1)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透射电镜观察高尔基体形态结构。 结果:与Sham组比较,ALI组肺组织ROS含量和W/D比值升高,GM130、MAN2A1及Golgin97及其mRNA表达下调( P<0.01),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加重,高尔基体膜囊发生肿胀,高尔基体碎片弥散在细胞质中。 结论: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机制可能与高尔基体形态结构改变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内毒素促进调节性T细胞增殖预防哮喘炎症反应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提前给予脂多糖(LPS)对支气管哮喘(哮喘)预防的作用及相关免疫机制,为哮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前用LPS处理BALB/c背景6~8周小鼠,然后用卵清蛋白(OVA)联合铝佐剂诱导小鼠哮喘模型,阴性对照组用无菌生理盐水,分为以下4组:LPS给药1次组(LPS1组),LPS给药2次组(LPS2组),阴性对照组(NS组),OVA组。通过肺功能检测气道阻力、肺组织病理染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类细胞计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Th2型细胞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IL-6)、IL-10,流式细胞术测肺组织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等方法探索LPS对哮喘有无预防作用。结果:LPS预处理小鼠在OVA诱导后,肺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过碘酸-希夫染色提示炎症减轻,炎细胞浸润减少,肺组织匀浆IL-5、IL-6、IL-13降低,LPS2组IL-10及Treg比例增高,与OV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PS通过减少Th2型细胞因子及刺激Treg细胞增殖减轻OVA诱导的哮喘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腹内压监测用于危重症患者空肠营养的临床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腹内压监测用于危重症患者空肠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宁波市中医院收治的需实施空肠营养的危重症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3例、对照组61例。观察组患者根据腹内压监测情况调节空肠营养,而对照组患者常规空肠营养。比较两组患者腹内压、血乳酸、内毒素以及APACHE Ⅱ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腹内压治疗7 d(14.28±2.36)mmHg和治疗14 d(12.08±1.78)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16.05±2.55)mmHg和(15.21±2.11)mmHg( t=4.013、8.939,均 P<0.05);观察组治疗14 d血乳酸(2.19±0.73)mmol/L、内毒素(0.71±0.21)U/L和(10.02±1.5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98±0.95)mmol/L、(0.92±0.23)U/L和(13.06±1.72)分( t=11.788、5.313、10.376,均 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9.52%)和胃潴留(7.94%)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和(27.87%)(χ 2=7.930、8.437,均 P<0.05)。 结论:腹内压监测下对危重症患者实施早期空肠营养,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降低空肠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耐受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海马HO-1在电针减轻小鼠内毒素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海马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电针减轻小鼠内毒素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C57BL/6J小鼠24只,雌雄不拘,体重18~22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6):对照组(C组)、内毒素性脑损伤组(LPS组)、内毒素性脑损伤+电针组(LPS+EA组)和内毒素性脑损伤+电针+HO-1抑制剂锌原卟啉组(LPS+EA+ZnPP组)。于小鼠海马CA1区注射携带钙离子荧光探针的病毒和植入光纤,以记录钙荧光信号变化。3周后,LPS+EA组和LPS+EA+ZnPP组选取百会、曲池和足三里穴,给予2/15 Hz的疏密波电刺激,刺激强度以小于1 mA引起轻微的肌肉收缩为准,每天刺激30 min,连续刺激5 d。LPS+EA+ZnPP组每次电针刺激前12 h时腹腔注射锌原卟啉50 μmol/kg,其余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最后1 d电针刺激结束后,腹腔注射LPS 5 mg/kg,建立内毒性脑损伤模型。LPS注射后1 d时行旷场实验,记录站立次数和站立时神经元钙信号幅值;LPS注射后3 d时行新物体识别实验,记录探索指数和探索新事物时神经元钙信号幅值。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取脑组织行尼氏染色,计数海马CA1区神经元。 结果:与C组比较,LPS组、LPS+EA组和LPS+EA+ZnPP组站立次数减少,站立时海马CA1区神经元钙信号幅值降低,探索指数和探索新事物时海马CA1区神经元钙信号幅值降低,神经元计数减少( P<0.05或0.01);与LPS组比较,LPS+EA组站立次数增加,站立时海马CA1区神经元钙信号幅值升高,探索指数和探索新事物时海马CA1区神经元钙信号幅值升高( P<0.05),LPS+EA+ZnPP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LPS+EA组比较,LPS+EA+ZnPP组站立次数减少,站立时海马CA1区神经元钙信号幅值降低,探索指数和探索新事物时海马CA1区神经元钙信号幅值降低( P<0.05)。 结论:电针减轻小鼠内毒素性脑损伤的机制与激活内源性保护机制HO-1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内质网IRE1α/XBP1信号通路在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与NLRP3炎症小体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内质网肌醇需要酶1α/X盒结合蛋白1(IRE1α/XBP1)信号通路在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及其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关系。方法: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36只,6~8周龄,体质量25~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12):对照组(C组)、内毒素性ALI组(ALI组)和内毒素性ALI+STF-083010组(ST组)。ALI组和ST组雾化吸入LPS 3 mg/ml 30 min制备小鼠内毒素性ALI模型,C组雾化吸入等量生理盐水,ST组于雾化吸入LPS前1 h时腹腔注射IRE1α/XBP1信号通路阻断剂STF-083010 50 mg/kg,其余2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LPS或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后24 h时处死小鼠,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并取肺组织标本,肺组织HE染色后光镜观察病理学结果,行肺损伤评分并计算肺湿重/干重(W/D)比值;ELISA法测定BALF上清液IL-1β和IL-18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p-IRE1α、XBP1s、NLRP3、ASC和caspase-1的表达。 结果:与C组比较,ALI组和ST组肺W/D比值、肺损伤评分、BALF IL-1β和IL-18浓度升高,肺组织p-IRE1α、XBP1s、NLRP3、ASC和caspase-1表达上调( P<0.001);与ALI组比较,ST组肺W/D比值、肺损伤评分、BALF IL-1β和IL-18浓度降低、肺组织p-IRE1α、XBP1s、NLRP3、ASC和caspase-1表达下调( P<0.001)。 结论:IRE1α/XBP1信号通路参与了小鼠内毒素性ALI的过程,其机制与活化NLRP3炎症小体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