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强度飞行训练对飞行员机体影响的代谢组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大强度飞行训练对飞行员机体代谢的影响。方法:以25名接受大强度飞行训练的飞行员作为观察组,14名2周内未执行飞行任务的飞行员作为对照组,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的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其尿液和唾液,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组间差异代谢物筛选,利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对差异代谢物进行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共9个代谢物有差异表达,包括胍丁胺、次黄嘌呤、腺嘌呤、黄嘌呤、肌苷、肌肽、多巴胺、5-羟基吲哚-3-乙酸、吲哚-3-乙酸,涉及嘌呤代谢、色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β-丙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6条主要代谢通路。结论:大强度飞行训练可能通过多条代谢通路引起飞行员代谢紊乱,这些通路可能因缺氧及应激诱发,并可能与飞行疲劳的产生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人部分基本药物用药临床综合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我国老年人部分基本药物进行临床综合评价,旨在为老年人全额保障药品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对涉及神经系统用药、精神疾病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等8大系统58种国家基本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医务人员给药顺应性、患者用药顺应性、临床价值综合评价以及药物经济学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除精神系统用药评价外,其他系统用药评价的专家权威系数均大于0.7,表明专家对各系统用药指标的熟悉程度较高,咨询结果可信。根据指标的综合评分,可考虑将硝酸甘油、酒石酸美托洛尔、硝酸异山梨酯、奥美拉唑、二甲双胍、氨氯地平、阿司匹林、阿卡波糖、缬沙坦、氯吡格雷10种药物作为老年人全额保障药品的优先参考品种;硝苯地平、艾司唑仑、坦洛新(坦索罗辛)、辛伐他汀、阿法骨化醇、依那普利、比索洛尔、丙酸倍氯米松、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10种药物作为老年人全额保障药品的次选参考品种。结论:专家推荐的评分较高的药物以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内分泌、呼吸系统疾病用药为主,与老年人疾病谱相符;老年人全额保障基本药物遴选可考虑据筹资情况,优先从老年人使用频次较高且药品费用负担较重的几大类基本药物中挑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胍丁胺对脓毒症大鼠免疫细胞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建立内毒素诱导的脓毒症大鼠模型,探讨胍丁胺对脓毒症大鼠脾细胞与树突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胍丁胺组,每组30只;对照组经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内毒素组经股静脉注射脂多糖(10 mg/kg)、胍丁胺组经股静脉注射脂多糖(10 mg/kg)并同时腹腔注射胍丁胺(200 mg/kg);三组大鼠于建模后0 h、12 h、24 h分别随机抽取10只(标记为0 h、12 h、24 h亚组)麻醉处死;称取脾脏重量;HE染色观察脾脏病理;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与树突状细胞的总凋亡率;结果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进行分析,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内毒素组中12 h(1.2633±0.0652)、24 h亚组(1.5576±0.0711)的脾脏重量(g)与对照组中相应亚组[(0.8876±0.0361)、(0.9079±0.0425)]相比明显升高( P<0.05),胍丁胺组中12 h(1.1052±0.0585)、24 h亚组(1.3262±0.0682)的脾脏重量与内毒素组中相应亚组相比明显降低( P<0.05);HE染色见内毒素组脾脏组织炎症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加重( P<0.05),胍丁胺组与内毒素组相比明显减轻( P<0.05);内毒素组中12 h、24 h亚组的脾细胞[(13.31±1.26)、(19.53±1.68)及树突状细胞[(19.5±1.52)、(16.09±1.15)]的总凋亡率与对照组中相应亚组[(6.27±0.71)、(6.01±0.67)及(4.99±0.51)、(5.30±0.66)]相比均明显升高( P<0.05),胍丁胺组中12 h [(9.19±0.95)、(12.19±1.25)]、24 h亚组[(12.71±1.19)、(10.76±1.09)]的上述检测指标与内毒素组中相应亚组相比均明显降低( P<0.05);内毒素组及胍丁胺组中24 h亚组的脾细胞凋亡率与同组中12 h亚组相比较明显升高( P<0.05),而树突状细胞凋亡率与同组中12 h亚组相比较明显降低( P<0.05)。 结论:脾细胞、树突状细胞的凋亡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胍丁胺可抑制脓毒症大鼠脾细胞、树突状细胞的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胍丁胺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胍丁胺酶(AGMA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系的增殖、迁移及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1 094份乳腺癌及癌旁组织样本中AGMAT的表达水平。并验证其在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CF-7、HCC-1937和T-47D中的表达程度。应用短发夹RNA(shRNA)敲低乳腺癌细胞AGMAT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AGMAT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细胞计数和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变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成对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Tukey做事后多重检验。 结果:分析TCGA数据库中乳腺癌样本数据,结果显示,癌组织比癌旁组织中AGMAT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FC=10.54, P<0.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敲低AGMAT表达抑制了乳腺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3.20±0.10)%比(6.83±0.06)%, t=62.35, P<0.001],并导致G 1期细胞周期停滞[(49.51±2.22)%比(31.44±1.67)%, t=42.56, P=0.001]。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结果显示,降低GMAT表达能够降低细胞迁移能力[(34.27±1.67)%比(57.97±0.58)%, t=33.52, P<0.001]、侵袭能力(163.00±1.77比61.00±0.74, t=52.50, P<0.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显示,扭曲蛋白(Twist)、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AGMAT参与了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过程。 结论:AGMAT可作为影响乳腺癌侵袭、转移和治疗靶点的前瞻性生物学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外施多效唑诱导水稻对稻飞虱的抗性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利用化学激发子提高植物抗虫性从而抑制害虫,是目前正在开发的一种新型的害虫绿色防治技术.本研究旨在解析一种化学激发子——多效唑(paclobutrazol,PBZ)提高水稻Oryza savita对稻飞虱抗性的机理,以期为其在害虫防控中的应用打下基础.[方法]用不同浓度PBZ以根吸的方法处理秀水110品种水稻24 h后接入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初孵若虫,测定接虫后不同时间若虫存活率;用含有5和10 mg/L PBZ或者防御化合物[咖啡酰腐胺、刺苞菊苷和樱桃苷(1和10 mg/L)及芥子酰胍丁胺(0.1和1 mg/L)]的稻飞虱人工饲料饲喂以及用5和20 mg/L PBZ溶液喷施褐飞虱若虫后,测定褐飞虱若虫存活率;5 mg/L PBZ根吸处理水稻、褐飞虱若虫为害和5 mg/L PBZ根吸处理水稻再接褐飞虱若虫后,测定水稻体内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和乙烯(ethylene,ET)以及防御化合物芥子酰胍丁胺、咖啡酰腐胺、刺苞菊苷和樱桃苷的含量.[结果]与对照(根吸不含PBZ的营养液的水稻)相比,5 mg/L PBZ根吸处理水稻,接虫后3 d时褐飞虱若虫存活率降低33.3%;当 PBZ浓度达到20 mg/L时,接虫后4 d时褐飞虱若虫全部死亡,但PBZ本身对褐飞虱若虫没有直接的毒杀作用.与对照组相比,5 mg/L PBZ根吸处理24 h后不接褐飞虱为害放置24 h时水稻植株体内SA含量显著上升,5 mg/L PBZ根吸处理水稻24 h再接褐飞虱若虫为害72 h时H2O2含量显著上升,5 mg/L PBZ根吸处理24 h后不接褐飞虱为害放置48-96 h、褐飞虱为害24-72 h及5 mg/L PBZ根吸处理水稻24 h再接褐飞虱若虫为害48-96 hET释放量均显著下降,5 mg/L PBZ根吸处理诱导了水稻植株中咖啡酰腐胺和芥子酰胍丁胺2种酚胺类化合物以及刺苞菊苷和樱桃苷2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显著上升.在褐飞虱人工饲料中添加1或10 mg/L的咖啡酰腐胺、芥子酰胍丁胺、刺苞菊苷或樱桃苷,可有效降低褐飞虱若虫存活率.[结论]PBZ是一种有效的化学激发子,可以通过激活水稻的SA和H2O2通路、抑制ET通路,诱导水稻相关防御化合物的合成,提高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参苓白术散加味对盐酸二甲双胍片所致2型糖尿病腹泻脾胃虚弱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脑-肠-菌轴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对盐酸二甲双胍片所致2 型糖尿病(T2DM)腹泻脾胃虚弱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脑-肠-菌轴的影响.方法 将76 例盐酸二甲双胍片所致T2DM腹泻脾胃虚弱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组,对照组38 例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治疗组38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2 组均治疗 4周.比较2 组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血清脑肠肽相关指标、肠道菌群变化.结果 最终治疗组36 例、对照组34 例完成试验.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33/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3%(25/3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大便性状、大便次数、脘腹胀闷、食欲不振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1β、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血清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神经肽Y(NPY)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 5-HT、CGRP、VIP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PY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大肠杆菌、肠球菌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均高于对照组(P<0.05),大肠杆菌、肠球菌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盐酸二甲双胍片所致T2DM腹泻脾胃虚弱证,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可能与拮抗炎性反应、调节脑-肠-菌轴功能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基于代谢组学探讨速效救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鉴定速效救心丸干预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的差异代谢物、代谢通路,探讨速效救心丸相关治疗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 2019 年 9 月—2021 年 9 月在东直门医院等接受义诊的患者和健康人,试验组纳入30 例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对照组纳入30 名健康人.利用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两组受试者进行血清代谢组学分析,采用多变量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模型的前2 个主成分的VIP值,结合单变量分析差异倍数和P值筛选差异代谢物,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鉴定出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代谢物18 种,其中,4-羟基肉桂酰亚胺、胆绿素-Ⅸ-β、2-亚甲基谷氨酸等代谢物含量低于健康人,左旋肉碱、维生素BT、胍丁胺、柠康酸、鸟嘌呤、薄荷脑等代谢物含量高于健康人.对比试验组患者服用速效救心丸治疗前后的21 种差异代谢物,治疗后细菌叶绿素a、植物鞘氨醇、4-氧视黄醇、神经酰胺、1-甲基鸟嘌呤等代谢物含量较治疗前下降,6-酮前列腺素E1、树脂毒素、前列腺素G2 含量较治疗前升高.差异代谢物质的异常变化提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可能存在氨基酸、脂质、视黄醇、嘌呤、卟啉和叶绿素、瞬时受体电位通道的炎症介质调节、血清素能突触等多种代谢途径的紊乱.结论 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与健康人体内代谢物存在明显差异,速效救心丸具有双向调节体内血清代谢物的作用,从而发挥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屏障、改善血脂水平、增加血管内皮功能的稳定、减轻组织细胞炎症反应、抗氧化等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IRAS抗阿片依赖作用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咪唑啉受体抗体选择性蛋白(IRAS)是I1咪唑啉受体(I1R)功能性候选蛋白.本课题旨在研究IRAS在调节谷氨酸系统的作用,进而为阐明IRAS调节阿片依赖神经生物学机制及其作为抗阿片依赖药物靶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生物素标记实验、活细胞成像等技术,研究IRAS对基础状态和吗啡慢性处理下谷氨酸AMPA受体GluA1亚基在神经元突触后膜表达和定位的影响;应用条件性位置偏爱、催促戒断以及认知行为测试等实验,研究IRAS对于阿片依赖及其引起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I1R/IRAS内源性配体胍丁胺对阿片依赖的影响.结果 IRAS敲除显著增加基础状态和吗啡慢性处理后AMPA受体在神经元突触后膜表达和定位,并且其作用与AMPA受体GluA1亚基ser845磷酸化和PSD95表达有关.IRAS调节作用关键脑区为伏隔核,IRAS敲除导致伏隔核基础状态AMPA/NMDA比率增加而吗啡慢性处理后比率降低.IRAS敲除小鼠在吗啡慢性给药下表现出精神依赖、躯体依赖增加、Y迷宫记忆损伤增加,AMPA受体拮抗剂能够显著降低野生型小鼠阿片依赖行为,而对IRAS敲除小鼠作用显著降低.外源性胍丁胺给药能够降低吗啡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行为,其作用与结合IRAS相关,提示IRAS能够作为抗阿片依赖潜在干预靶点.结论 IRAS抗阿片依赖作用与调节AMPA受体作用相关,可能作为潜在干预靶标发挥抗阿片依赖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胍丁胺通过细胞因子介导多器官功能衰竭小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探讨胍丁胺(AGM)对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胍丁胺对酵母多糖(ZYM)诱导小鼠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腹腔注射ZYM+AGM,建立ZYM诱导的炎症模型,同时设立空白组、AGM组、ZYM组,观察各组建模前后小鼠进食、白细胞计数、心率等以确定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对各组小鼠的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等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并通过qPCR和ELISA方法检测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IL-10因子的基因和蛋白分泌水平.结果:注射ZYM后的小鼠出现精神不振、活动和进食减少;检测小鼠各脏器功能血清学指标,显示脏器功能出现严重异常.与空白对照组相比,ZYM组、ZYM+AGM组小鼠血清学指标均明显增高;并伴随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IL-10明显升高(P<0.05).与ZYM组相比,ZYM+AGM组各脏器功能血清学指标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明显下降(P<0.05),IL-10无明显差异(P>0.05),而小鼠精神、活动和进食等无明显的改变.结论:腹腔注射500 mg/kg的ZYM能够成功构建小鼠MODS模型,AGM通过降低炎症因子的释放,对MODS小鼠各器官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生物酶法合成L-精氨酸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L-精氨酸是一种碱性氨基酸,具有多样化的官能团,是合成多种有用化合物的前体,其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L-精氨酸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有化学法、发酵法和酶法.在当前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对比各种生产方法,生物酶法合成L-精氨酸衍生物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本文重点介绍了L-精氨酸衍生化的典型产品和合成技术,并介绍了生物酶法合成L-精氨酸衍生物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