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青少年电子烟使用的流行现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描述浙江省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的流行水平及其不同性别、学校分布特点,判断电子烟的流行变化趋势,为青少年电子烟使用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60所中学共7 663名学生进行调查,采用电子烟尝试使用率、电子烟使用率等指标,依据浙江省中学生数进行加权计算。结果:中学生电子烟尝试使用率和使用率分别为6.99%和1.45%,电子烟易感率为4.19%。其中男生电子烟尝试使用率和使用率以及电子烟易感率均高于女生;农村学生电子烟吸烟率(2.07%)高于城市(0.48%);职业高中学生的电子烟尝试使用率和电子烟易感率最高(13.53%、6.91%),初中学生烟草易感率最低(2.96%);父母有吸烟者的学生组,其电子烟尝试使用率和使用率以及电子烟易感率相对更高(8.63%、2.19%、5.23%);“一周可支配零钱>50元”学生组的电子烟尝试使用率和使用率,以及电子烟易感率最高(10.02%、2.54%、6.29%)。多因素分析发现,相对于职业高中学生,普通高中生尝试吸电子烟比例较低(0.57倍),初中生尝试吸电子烟比例更低(0.45倍);相对于“一周可支配零钱>50元”的学生,“一周可支配零钱≤20元”的中学生尝试吸电子烟比例较低(0.49倍);男生、父/母吸烟的中学生尝试吸电子烟比例较高。结论:浙江省青少年存在尝试使用电子烟和使用电子烟的现象,尤其在职业高中学生中。中学生电子烟的使用流行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亟需学校重视预防学生电子烟使用的健康教育,抵制电子烟信息的传播,减少青少年电子烟使用的易感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中小学生跌倒/坠落伤害发生率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近5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跌倒/坠落伤害发生情况,为减少中小学生跌倒/坠落伤害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PubMed中2016-2021年发表的有关中国中小学生跌倒/坠落伤害发生率的研究文献,采用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估计中小学生跌倒/坠落伤害发生率,对性别、学校类型、城乡和病例定义标准进行亚组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的评价。结果:符合入选标准文献共30篇,总样本量为431 054人,跌倒伤害人数发生率和人次数发生率分别为8.03%和9.61%。亚组分析显示,跌倒/坠落伤害人数发生率男生(7.50%)高于女生(6.20%),农村(8.12%)高于城市(3.94%),采用1996年版伤害标准(9.42%)高于2004年版伤害标准(7.56%),不同学校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跌倒/坠落伤害人次数发生率男生(10.89%)高于女生(9.26%),小学生(10.06%)高于中学生(6.53%),农村(15.06%)高于城市(12.52%),采用1996年版伤害标准(8.86%)高于采用2004年版伤害标准(7.59%)。通过敏感性分析剔除文献质量评价得分最低和监测数据分析的文献之后,Meta分析的结果稍有改变。结论:中国中小学生不同性别和城乡间跌倒/坠落伤害发生率存在差别。今后要对农村小学男生给予重点关注,同时还需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跌倒/坠落伤害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浙江省中学生焦虑抑郁症状共病状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浙江省中学生焦虑抑郁症状共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治策略及评估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和自我管理式问卷调查方法,于2022年4-6月对浙江省30个市(县、区)376所学校的28 043名初中、普通高中和非普通高中的学生采用统一的问卷进行匿名调查。焦虑症状判定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抑郁症状判定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最终纳入分析27 004名。结果:中学生焦虑抑郁症状共病率为11.54%(95% CI:10.90%~12.19%),女生(15.42%,95% CI:14.47%~16.38%)高于男生(8.05%,95% CI:7.43%~8.67%)( P<0.001);农村(12.35%,95% CI:11.49%~13.22%)高于城市(10.06%,95% CI:9.27%~10.86%)( P<0.001);初中、普通高中和非普通高中学生共病率分别为11.73%(95% CI:10.82%~12.64%)、12.49%(95% CI:11.20%~13.79%)和9.98%(95% CI:8.68%~11.27%)( P=0.025);离异/丧偶/分居家庭的学生共病率(16.64%,95% CI:14.86%~18.43%)高于在婚家庭(10.82%,95% CI:10.14%~11.50%)( P<0.001);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共病率越低( P<0.001);过去30 d吸烟者共病率(21.70%,95% CI:18.24%~25.16%)高于未吸烟者(11.13%,95% CI:10.51%~11.76%);过去30 d饮酒者共病率(19.36%,95% CI:17.58%~21.14%)高于未饮酒者(10.05%,95% CI:9.43%~10.68%);共病率随每周体育活动天数增加而降低( P<0.001);自报学习成绩越差的学生,共病率越高( P<0.001);过去12个月参与过打架者共病率(18.42%,95% CI:16.75%~20.09%)高于未参与过者(10.45%,95% CI:9.81%~11.10%)。 结论:浙江省中学生焦虑抑郁症状共病率较高,应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温州市高中生卷烟和电子烟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温州市高中生卷烟和电子烟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中国青少年卷烟流行监测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温州市高中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2020年9—11月间抽样,发放《中国青少年烟草流行调查问卷》给高中生匿名填写,收集学生的一般情况、卷烟和电子烟使用行为等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特征学生的尝试吸卷烟率、尝试电子烟使用率、现在卷烟使用率、现在电子烟使用率、电子烟和卷烟双重使用率,并用logistics回归对温州市高中生吸卷烟、使用电子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3 785份,回收有效问卷3 740份,回收有效率为98.80%。高中生尝试吸卷烟率为11.79%(441/3 740),现在吸卷烟率2.57%(96/3 740),尝试电子烟使用率10.00%(374/3 740),现在电子烟使用率2.86%(107/3 740),电子烟和卷烟双重使用率0.99%(37/3 740)。男生、职业高中、父母吸烟的学生尝试吸卷烟率、现在吸卷烟率、尝试电子烟使用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女生、普通高中及父母不吸烟的学生(均 P<0.05),其中男生、职业高中的学生现在电子烟使用率分别高于女生、普通高中学生(均 P<0.05)。好朋友吸烟[6.076(2.872~12.855);4.630(2.656~8.071)]、职业高中[3.226(1.877~5.546);2.238(1.432~3.496)]为温州市高中生现在使用卷烟、电子烟的共同危险因素。而认为吸烟与否对社交聚会无差别[0.160(0.077~0.331);0.193(0.096~0.387)]或认为社交聚会时吸烟更不舒服[0.037(0.018~0.077);0.155(0.083~0.288)]是温州市高中生卷烟、电子烟使用的共同保护因素。除此之外,吸卷烟的危险因素还包括过去7 d暴露于二手烟[2.194(1.129~4.262)]、被赠送免费烟草制品[2.836(1.018~7.905)]、校园里看到有人吸烟[2.072(1.111~3.863)]。吸卷烟的保护因素还包括未去过烟草零售点未暴露于烟草广告和促销[0.241(0.123~0.473)]、认为吸烟使年轻人吸引力减少[0.280(0.116~0.676)]。对于电子烟使用,男生是高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的危险因素[1.831(1.100~3.050)],相对于城市,农村学校是高中生吸卷烟的危险因素[1.942(1.084~3.478)],却是电子烟使用的保护因素[0.639(0.410~0.994)]。 结论:温州市高中生现在吸卷烟率、现在使用电子烟率较低,职业高中、好朋友吸烟为其现在使用卷烟和电子烟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六省份中小学生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我国六省份中小学生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7月—2021年3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我国东部(北京、江苏、广东)、东北(黑龙江)、中部(河南)、西部(四川)共抽取2 499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开展调查。通过对学生和家长的问卷调查,收集中小学生和家长的基本信息、中小学生饮食相关态度和行为、中小学生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家长对其饮食行为的态度等。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中小学生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中小学生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2 499名研究对象年龄为(12.7±2.5)岁;女性1 272名(50.9%);中学生1 279名(51.2%);56.2%的中小学生自己购买预包装食品。中小学生每周至少购买1次预包装食品比例排前6位的依次是奶及奶制品(74.6%)、烘焙食品(58.7%)、饮料(42.8%)、膨化食品(40.8%)、巧克力和糖果(39.8%)和坚果和干果类(3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小学生、农村学生、非寄宿生、不喜欢吃零食者、家长关注孩子吃零食者相比,中学生( OR=3.36,95% CI:2.73~4.12)、城市学生( OR=1.33,95% CI:1.11~1.61)、寄宿生( OR=2.15,95% CI:1.66~2.79),喜欢吃零食( OR=2.01,95% CI:1.66~2.43)、家长不关注孩子吃零食( OR=1.27,95% CI:1.05~1.54)的学生自己购买预包装食品的可能性较高;与家长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学生相比,家长受教育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生购买预包装食品的可能性较低( OR=0.70,95% CI:0.53~0.92);与家庭月收入<5 000元的学生相比,家庭月收入>10 000元的学生自己购买预包装食品的可能性较低( OR=0.67,95% CI:0.52~0.87)。 结论:我国六省份中小学生购买预包装食品者较多;年级、居住地、是否寄宿等个体特征和家长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及其是否关注孩子吃零食等家庭环境是购买预包装食品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20年拉萨市藏族中小学生体质指数与血压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了解拉萨市藏族中小学生体质指数与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20年8-10月抽取拉萨市12所中小学1929名藏族学生,进行人口学特征、吸烟、饮酒、生活习惯、食物消费频率等问卷调查和身高、体重及血压测量等体格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体质指数与血压之间的关联.结果 调查藏族中小学生年龄(14.25±2.71)岁,其中男生843 人(43.70%),女生1086人(56.30%);城镇 925 人(47.95%),农村 1004 人(52.05%);小学 726 人(37.64%),初中 692 人(35.87%),高中 363 人(18.82%),职高 148 人(7.67%).消瘦 541 人(28.05%),超重 183 人(9.49%),肥胖 87 人(4.51%),血压偏高169人(8.76%),血压偏高组学生体质指数高于血压正常组学生(t=4.6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肥胖者血压偏高、收缩压偏高和舒张压偏高的风险分别是体质指数正常者的3.07倍(95%CI 1.71~5.51,P<0.01)、2.83 倍(95%CI 1.38~5.81,P<0.01)和 4.19 倍(95%CI 2.11~8.32,P<0.01),超重者血压偏高风险是体质指数正常者的1.17倍(95%CI 1.04~2.84,P<0.04).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轻度消瘦(β=-2.41,95%CI-3.95~-0.87)和中重度消瘦(β=-4.71,95%CI-6.19~-3.23)与收缩压呈负相关关系,而超重(β=2.56,95%CI0.88~4.24)和肥胖(β=5.55,95%CI3.20~7.91)与收缩压呈正相关关系;中重度消瘦(β=-2.46,95%CI-3.88~-1.04)与舒张压呈负相关关系,肥胖(β=3.42,95%CI 1.16~5.68)与舒张压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藏族中小学生肥胖与血压值和血压偏高呈现正相关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农村中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针对现阶段农村地区生物学教学中核心素养教育落实不到位、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实践活动被忽略等问题,探索培育农村中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策略和方法,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贯彻落实核心素养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新乡市中学生焦虑、抑郁情绪和行为问题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调查河南省新乡市中学生焦虑、抑郁情绪与行为问题的现状.方法 本研究于2022年9月~10月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新乡市区5341名中学生,使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和儿童行为量表对被试及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试年龄范围为12~19岁,平均年龄为(14.87±0.99)岁.中学生焦虑和抑郁情绪检出率分别为22.41%和19.96%;青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为6.68%,其中男生为6.20%,女生为7.24%;女生的焦虑情绪(t=-5.85,P<0.001)、抑郁情绪(t=-5.86,P<0.001)和行为问题(t=-2.31,P=0.02)均显著高于男生;来自农村的青少年相较于城市青少年抑郁情绪显著升高(t=-2.40,P=0.02).另外,在控制了性别和生源地之后,焦虑情绪(β=0.15,P<0.001)和抑郁情绪(β=0.45,P<0.001)对青少年行为问题有显著正向的预测作用.结论 新乡市中学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行为问题发生率偏低,并且焦虑和抑郁情绪与青少年行为问题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我国中小学生智力水平分布特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分析我国14个省中小学生的智力水平现状和分布特点,为促进我国中小学生智力健康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对象来源于"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项目中的3 348名中小学生,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对3 348名中小学生智力水平进行测评.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探讨影响中小学生智力的多种因素.结果 3 348名中小学生的总智商(full scale intelligence quotient,FSIQ)得分中位数为101分,智力水平为优秀及以上、中等、临界及以下分别占8.12%、87.04%、4.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市中小学生智力水平为优秀及以上的可能性是农村中小学生的1.533倍(OR=1.533,95%CI:1.115~2.107,P=0.009);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中小学生智力水平为优秀及以上的可能性分别是西部地区中小学生的3.183倍(OR=3.183)和1.893倍(OR=1.893);父母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中小学生智力水平为优秀及以上的可能性是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及以下中小学生的2.279倍(OR=2.279).位于城市地区(OR=0.376)、中部地区(OR=0.476)、父母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OR=0.205)均是中小学生智力水平临界及以下的保护因素(均P<0.05),留守状态是中小学生智力水平临界及以下的危险因素(OR=1.934,P=0.007).结论 我国中小学生智力位于中等水平的占比较大,农村、西部地区、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和留守状态是中小学生智力水平的危险因素.提示应多关注农村、西部地区、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和留守状态中小学生的智力发育情况,全面促进我国中小学生的智力发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云南屏边苗族地区农村中学生生活行为方式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探讨云南屏边苗族地区农村中学生生活行为方式与抑郁症状的关联,为改变青少年不健康生活行为方式和改善抑郁症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在云南屏边县随机整群选取 2 所中学的 819 名初中生,通过调查问卷面对面收集中学生生活行为方式数据,使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DASS-21)评估抑郁症状,使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生活行为方式与抑郁症状的关联.结果 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 33.21%,女生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男生(39.20%vs2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日视屏时间(β=0.283,95%CI=0.114~0.452)、白天户外活动时间(β=-0.292,95%CI=-0.512~-0.071)、早餐行为(β=-0.263,95%CI=-0.455~-0.071)、新鲜食物消费(β=-0.291,95%CI=-0.529~-0.053)、零食消费(β=0.294,95%CI=0.019~0.569)均与中学生抑郁症状关联(P值均<0.05).学习日视屏时间(β=0.297,95%CI=0.074~0.520)、白天户外活动时间(β=-0.369,95%CI=-0.673~-0.065)、早餐行为(β=-0.288,95%CI=-0.567~-0.010)、新鲜食物消费(β=-0.423,95%CI=-0.735~-0.110)与男生抑郁症状关联(P值均<0.05).学习日视屏时间(β=0.306,95%CI=0.056~0.557)、抽烟(β=0.679,95%CI=0.044~1.314)、早餐行为(β=-0.304,95%CI=-0.576~-0.031)、西式快餐消费(β=-1.278,95%CI=-2.425~-0.131)与女生抑郁症状关联(P值均<0.05).结论 屏边苗族地区农村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并与不健康生活行为方式相关,改变不健康生活行为方式是预防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