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高血压患者开展药物治疗联合定期随访对血压控制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高血压是一种进行性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特点为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一般还会出现多个器官的器质性或功能损害,是心肌梗死以及脑卒中等重要的危险因素.当前,越来越多的人患高血压,但还未发现可以完全治愈的措施.造成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很多,例如遗传等.与此同时,不良的日常行为及生活方式更是会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最终可能会导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而影响生活,甚至威胁其生命健康.例如饮酒吸烟、精神紧张和高盐高脂饮食等也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诱因.高血压往往会伴随其他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例如冠心病、脑梗、糖尿病等.因此高血压病人需要严格遵守医嘱,要进行长期的治疗来保证其血压的稳定性.与此同时,患者需要注重营养摄入的同时严格控制饮食,对于高钠以及辛辣的食品保持低摄入状态,注意不要过度焦虑和紧张.若患者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会让高血压治疗效果增加,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反之,影响其生活质量及危及生命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NRG1、VASH-1水平对ASO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调节蛋白1(NRG1)、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H-1)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2例ASO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介入治疗6个月后患者是否发生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n=29)和非再狭窄组(n=83).比较2组患者血清NRG1、VASH-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血清NRG1、VASH-1对ASO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ASO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 再狭窄组患者NRG1水平低于非再狭窄组,VASH-1水平高于非再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NRG1联合VASH-1预测ASO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903(0.852~0.954),特异度为87.11%,灵敏度为86.05%,其预测效能较高.2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体质量指数、合并症、病变部位、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组患者吸烟占比、血管完全闭塞占比、血管病变长度、C反应蛋白(CRP)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大于非再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18.74 mg/L、LDL-C≥3.69 mmol/L、NRG1≤16.98 pg/mL、VASH-1 ≥553.49 ng/L是 ASO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NRG1水平降低、VASH-1水平升高与ASO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之间关系密切,且这2项指标可作为ASO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重要预测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辽沈地区单中心2020-2022年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基本临床特征,掌握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情况,改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 2020 年 6 月—2022 年 12 月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29 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依据动脉瘤是否破裂将其分为动脉瘤破裂组(n=116例)和动脉瘤未破裂组(n=113 例),并分析患者基线特征、基础病史、生活习惯以及动脉瘤基本特征.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比例大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314,P<0.001).总体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65.9%,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1.4%;47.2%患者有吸烟史,34.9%患者有饮酒史.大脑前循环动脉瘤约占总体的82.9%.破裂动脉瘤的平均大小为(5.88±4.37)mm,未破裂动脉瘤的平均大小(7.50±7.37)mm.结论 有高血压史、吸烟饮酒史的人群,发生颅内动脉瘤的概率更高.颅内动脉瘤好发位置于大脑前循环.动脉瘤的大小与破裂并不直接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周小舟教授论治终末期肝病营养不良经验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终末期肝病(ESLD)即晚期肝病阶段,包括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衰竭、肝癌晚期等[1,2].研究证明,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吸烟、饮酒、肥胖[3-7]中任何一项均可能加重原有肝病负担、加速肝病进程甚至出现门脉高压、肝性脑病、腹腔积液、营养不良等并发症[8],其中门脉高压、腹腔积液等并发症又可加重营养不良.现代医学针对ESLD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管理主要包括:积极控制其他并发症,改善饮食类型和生活方式[1],消除炎症病因[8],补充三大营养物质、益生菌、支链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但由于患者本身胃肠道功能减退,肝细胞功能障碍等情况,临床常规治疗差强人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建立妇科肿瘤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所建立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1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20例行手术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2∶1比例将420例患者分为建模组(n=280)和验证组(n=140).根据术后是否发生VTE将建模组患者分为VTE组(n=42)和无VTE组(n=238).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妇科肿瘤患者发生VTE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患者发生VTE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校准曲线、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决策曲线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既往VTE病史、Caprini评分、临床分期、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与患者术后发生VTE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高、既往VTE病史、Caprini评分3~4分和≥5分、临床分期Ⅳ期、手术时间≥2 h、术后卧床时间≥3 d是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VTE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VTE发生率与实际发生率有较好的一致性;ROC曲线显示,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9(95%置信区间:0.770~0.909),区分度良好;运用验证组数据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验证发现,所构建的模型预测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发生VTE的AUC为0.857(95%置信区间:0.777~0.938),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决策曲线显示,阈值在0.18~0.80时所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净收益.结论 体质量指数高、既往VTE病史、Caprini评分3~4分和≥5分、临床分期Ⅳ期、手术时间≥2 h、术后卧床时间≥3 d是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发生VTE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预测效能和临床适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同质健康教育联合院外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同质健康教育联合院外心脏康复对冠心病(CH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 年6 月1 日~2022 年2 月28日收治的 80 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教育联合院外心脏康复,观察组实施同质健康教育联合院外心脏康复;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功能状态[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GSES、面对维度、SA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回避维度和屈服维度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BMI、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吸烟和饮酒人数均少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质健康教育联合院外心脏康复对CHD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改善应对方式,改善患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和功能状态,从而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高原边防官兵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为高效防治我军高原地区官兵口腔疾病,本研究调查我国高原部队官兵口腔健康分布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849例高原官兵,设计驻高原官兵口腔健康调查表,依据WHO口腔健康调查标准,对军人口腔最常见的五种疾病进行横断面调查,并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项回归模型拟合分析危险因素,描述其对各口腔疾病的影响,显著性统计学差异水平设定为P=0.05.结果:获得821例有效调查数据,龋病、牙龈出血、智齿冠周炎、唇炎及颈部肌压痛检出率分别为48.4%、45.4%、3.4%、42.3%及15.8%.不同疾病在不同年龄组官兵有显著区别.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良的饮食习惯与患龋风险之间呈正相关(OR=2.3,95%CI=1.6~3.3);吸烟与牙龈出血检出率之间呈正相关(OR=2.4,95%CI=1.6~3.7);参加军事作业任务时口腔卫生习惯变差是罹患唇炎的危险因素(OR=1.7,95%CI=1.3~2.3);反合是颈部肌肉压痛的危险因素(OR=27.282,95%CI=1.790~415.858).结论:虽然我国高原官兵口腔健康状况近年来已有好转,但与西方军队相比,仍有差距,须进一步发展基层部队口腔健康教育能力,高质量研发口腔预防保健品,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官兵战斗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血清组织蛋白酶S、颗粒蛋白前体及趋化因子配体12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血清组织蛋白酶S(CTSS)、颗粒蛋白前体(PGRN)及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铜陵市立医院收治的202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急性加重分为急性加重组(n=64)和非急性加重组(n=138),收集2组患者的血清CTSS、PGRN、CXCL12水平及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病程、吸烟史、第一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2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CTSS、PGRN及CXCL12水平与FEV1%和CAT评分的相关性,相对危险度分析不同水平CTSS、PGRN及CXCL12对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影响,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CTSS、PGRN及CXCL12水平对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预测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吸烟者占比、FEV1%、CAT评分及血清CTSS、PGRN、CXCL1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TSS、PGRN及CXCL12水平升高是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P<0.05).不同FEV1%、CAT评分患者血清CTSS、PGRN、CXCL1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TSS、PGRN、CX-CL12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与CAT评分呈正相关(P<0.05).危险度分析显示,血清CTSS、PGRN、CXCL12高水平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风险分别是低水平患者的2.089倍(95%置信区间:1.341~3.253)、2.294倍(95%置信区间:1.363~3.862)、2.359 倍(95%置信区间:1.459~3.815).ROC 曲线分析显示,血清 CTSS、PGRN、CXCL12 水平单独预测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0.811、0.775,三者联合预测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923.结论 血清CTSS、PGRN及CXCL12水平是COPD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血清CTSS、PGRN及CXCL12水平异常升高会显著增加COPD急性加重风险,血清CTSS、PGRN及CXCL12水平联合预测COPD急性加重风险的效能较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替格瑞洛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使用替格瑞洛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的心肺功能是否存在改变.方法 连续性纳入自2015 年11 月至2021 年9 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PCI治疗,且在出院前完成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3 800 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使用替格瑞洛将患者分为非替格瑞洛组(n=2 574)与替格瑞洛组(n=1 226).使用倾向评分通过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既往PCI和陈旧性心肌梗死对两组研究人群进行1∶1 倾向性评分匹配.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匹配前、后的人口学信息、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用药史,以及CPET相关指标.结果 匹配后每组各 1 192 例患者.匹配前,替格瑞洛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心率、血红蛋白、N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以及男性、吸烟史、饮酒史、既往PCI、陈旧性心肌梗死占比均高于非替格瑞洛组;年龄、总胆固醇、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卒中史占比均低于非替格瑞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替格瑞洛组患者的心率、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高于非替格瑞洛组,左室射血分数、血红蛋白低于非替格瑞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前,替格瑞洛组患者的无氧阈摄氧量、无氧阈代谢当量低于非替格瑞洛组,峰值氧脉搏、心率储备、运动中峰值舒张压高于非替格瑞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替格瑞洛组患者的峰值摄氧量、无氧阈摄氧量、峰值代谢当量、无氧阈代谢当量、峰值氧脉搏低于非替格瑞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替格瑞洛的PCI术后患者心肺功能相对较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腕管综合征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影响腕管综合征(CTS)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高危人群的疾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科自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CTS患者236例为疾病组,年龄区间和性别比例相同的非CTS患者96例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并记录各项临床数据。各因素对腕管综合征的发病率影响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优势手的比值比(OR)为1.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年龄OR为1.0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吸烟OR为2.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饮酒OR为0.5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重体力劳动OR为3.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厨师OR为4.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糖尿病OR为3.714,类风湿性关节炎OR为12.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甲状腺功能减退OR为3.869,甲状腺功能亢进OR为0.824,高血压OR为0.8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吸烟、重体力劳动、厨师、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是腕管综合征发病的高危因素。对有危险因素的人群进行针对性预防,将有希望降低CTS的发病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