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尘肺病患者门诊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重庆市尘肺病患者两周内门诊服务利用情况及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取1 771名符合纳入标准的尘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情况、两周内门诊服务利用情况、因尘肺病相关症状治疗情况、医疗服务机构选择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用χ 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1 771例尘肺病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6.1±10.19)岁,两周内门诊就诊尘肺病患者中,年龄41~50岁患者占40.0%(204/510);农村患者占87.8%(448/510);矽肺患者占65.1%(332/510),贰期患者占37.5%(191/510),诊断尘肺后未继续从事接尘工作患者占75.1%(383/510),工作时从来没有工伤保险患者占57.1%(291/510)。获得尘肺相关救助和有低保患者两周内门诊率分别为17.6%(90/510)和12.5%(64/510),患者自我健康评分为3分(41~60/中等)者占59.1%(301/510),有并发症、有尘肺病相关症状加重和一年内有住院史的患者分别占97.8%(499/510)、78.8%(402/510)和76.5%(390/510)。患者自我健康评分平均得分(52.9±16.2)分;28.2%的患者购买过工伤保险;两周内进行治疗患者1 204例,门诊就诊者42.2%,住院治疗者20.7%,自己买药者36.9%,患者不同治疗方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7.53, P<0.01);不同居住地患者选择到不同医疗机构就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3.97, P<0.05);患者尘肺病期别、有无并发症、有无工伤保险、自我健康评分、近一年是否住过院等是影响尘肺病患者门诊就诊的重要因素。 结论:尘肺病患者门诊利用情况受人口社会学、社会支持、疾病特征多因素的影响,应加强基层卫生机构的职业病医疗服务质量,让尘肺病患者能获得便利有效的治疗;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支持体系,减轻尘肺病患者疾病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上海市某城区家长对儿童使用抗菌药物的知信行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家长对儿童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以促进抗菌药物在儿童中的合理使用,减少细菌耐药和不良反应在儿童中的发生。方法:2018年1月1日至6月30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预防保健科对482名家长关于儿童使用抗菌药物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状况进行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儿童家长认知和自行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认知方面,89.0%(429/482)的家长认同普通感冒不需要用抗菌药物治疗;88.8%(428/482)的家长知道抗菌药物有不良反应;82.0%(395/482)的家长知道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会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的可能增加。相关知识获取途径69.7%(327/482)来自医生。在态度方面,84.1%(405/482)的家长对我国民众存在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表示认同;68.2%(405/482)的家长认同孩子患病应听从医生方案不向医生提要求;30.7%(148/482)的家长认为自己足够了解抗菌药物知识;24.7%(148/482)的家长在孩子患病时愿意使用价格比较贵的抗菌药物。在行为方面,13.9%(67/482)的家长会自行购买抗菌药物;35.7%(172/482)的家长在家里备有抗菌药物。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年收入高的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抗菌药物( OR=2.619,95 %CI:1.431~4.793);家长在家里备有抗菌药物( OR=4.713,95 %CI:1.964~11.309),自行购买过抗菌药物( OR=2.768,95 %CI:1.237~6.194)都会增加自行给孩子使用抗菌药物的可能性。 结论:塘桥社区家长对儿童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普及儿童抗菌药物的宣传教育,以促进抗菌药物在儿童中的合理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石家庄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自我检测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MSM HIV自我检测(自检)及相关因素。方法:2020年8-9月,在石家庄市采用方便抽样招募MSM,利用线上调查问卷,收集其社会人口学、行为学和HIV自检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IV自检相关因素。结果:共调查MSM 304人,最近6个月HIV自检率为52.3%(159/304),其中95.0%(151/159)使用指尖血HIV检测试剂;获得HIV检测试剂的途径,以自己购买(45.9%,73/159)和通过MSM社会组织领取(44.7%,71/159)为主;选择HIV自检原因为检测时间不受限制(67.9%,108/159)和保护隐私(62.9%,100/159),不选择原因为自己不会操作(32.4%,47/145)、不知道有HIV自检试剂(24.1%,35/145)和担心自检结果不准确(19.3%,28/1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8~29岁(a OR=2.68,95% CI:1.20~5.94)、最近6个月在当地领取过HIV自检包(a OR=8.61,95% CI:4.09~18.11)和主要交友途径通过互联网/社交软件(a OR=2.68,95% CI:1.48~4.88)的MSM更倾向于选择HIV自检。 结论:HIV自检为MSM提供了一种更灵活、方便的检测途径,应加强HIV自检的推广,进一步提高MSM的HIV检测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六省份居民对营养成分表认知情况与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中国六省份居民营养成分表认知情况与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于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在我国西部地区(四川)、东部地区(广东、江苏、北京)、中部地区(河南)、东北地区(黑龙江)抽取3 002名18~70岁成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营养成分表认知情况、不同类型预包装食品购买频率等信息;采用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营养成分表认知情况与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的关联。结果:3 002名研究对象年龄为(42.3±13.4)岁,其中女性占63.8%(1 914名);知道、会阅读、能理解营养成分表的比例依次为66.7%、49.8%、30.7%;每周购买≥1次预包装食品占56.6%(1 699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与知道但不会阅读营养成分表者相比,知道且会阅读者每周购买≥1次11类预包装食品的可能性较高(均 P<0.05)。与阅读但不能理解营养成分表者相比,阅读且能理解者每周购买≥1次11类预包装食品的可能性较低(均 P<0.05)。 结论:居民对营养成分表认知情况与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存在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宣传干预前后农民养殖户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宣传干预前、后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农民养殖户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防控知识知晓情况变化。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淳化县人间布病报告病例数较多的10个乡镇,每个乡镇优先选取报告病例数最多的行政村进行调查,每个行政村至少调查20名年龄为20岁及以上的农民养殖户,调查人数不足时在该乡镇养殖户较多的其他行政村进行补充调查。对全部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以及布病防控相关知识和相关防护行为。基线调查结束后,在纳入调查对象的行政村开展为期6个月的布病防控知识宣传,比较宣传干预前、后的布病防控知识知晓率,评估宣传干预效果。结果:宣传干预后,共调查农民养殖户240人,布病防控知识总体知晓人数为176人,总体知晓率为73.33%(176/240),明显高于宣传干预前(57.50%,11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12.21, P = 0.005)。宣传干预后,农民养殖户对"牛羊能给人传染疾病吗"和"你是否知道牛羊要经过检疫合格才能购买"的知晓率均较高,分别为95.83%(230/240)和95.00%(228/240),与宣传干预前[71.50%(143/200)和51.00%(102/2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 = 50.04、112.64, P均< 0.001);对"布病怎样由牲畜传染给人"的知晓率最低,为53.33%(128/240),与宣传干预前(49.00%,98/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 0.82, P = 0.370)。 结论:宣传干预后,淳化县农民养殖户布病防控知识总体知晓率有所提高,但部分单项问题知晓率仍偏低,建议加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一起皮肤炭疽疫情的调查报告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1起皮肤炭疽暴发疫情的发生原因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炭疽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按照《炭疽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炭疽病例进行个案调查(主要包括流行病学接触史及密切接触者信息),采集病例伤口分泌物、血液,病牛组织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炭疽芽孢杆菌涂片镜检、细菌分离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此次疫情共报告皮肤炭疽病例8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6例,确诊病例2例(死亡1例),均为农民;病牛组织样本经涂片镜检、细菌分离培养检测,鉴定为牛炭疽,判定疫情传染源为病死牛只;传播方式主要为对病死牛只的屠宰、分割、运输等直接接触感染。疫情共有接触者228人,其中,直接参与剥皮、分割病牛者19人,运输及装卸病牛者11人,均纳入重点观察对象;有购买、加工、食用、储存等行为者198人,均纳入一般观察对象。结论:重点职业人群宰杀、接触染疫牛只是此次疫情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农村养殖业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预防和控制炭疽疫情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六省份中小学生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我国六省份中小学生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7月—2021年3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我国东部(北京、江苏、广东)、东北(黑龙江)、中部(河南)、西部(四川)共抽取2 499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开展调查。通过对学生和家长的问卷调查,收集中小学生和家长的基本信息、中小学生饮食相关态度和行为、中小学生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家长对其饮食行为的态度等。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中小学生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中小学生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2 499名研究对象年龄为(12.7±2.5)岁;女性1 272名(50.9%);中学生1 279名(51.2%);56.2%的中小学生自己购买预包装食品。中小学生每周至少购买1次预包装食品比例排前6位的依次是奶及奶制品(74.6%)、烘焙食品(58.7%)、饮料(42.8%)、膨化食品(40.8%)、巧克力和糖果(39.8%)和坚果和干果类(3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小学生、农村学生、非寄宿生、不喜欢吃零食者、家长关注孩子吃零食者相比,中学生( OR=3.36,95% CI:2.73~4.12)、城市学生( OR=1.33,95% CI:1.11~1.61)、寄宿生( OR=2.15,95% CI:1.66~2.79),喜欢吃零食( OR=2.01,95% CI:1.66~2.43)、家长不关注孩子吃零食( OR=1.27,95% CI:1.05~1.54)的学生自己购买预包装食品的可能性较高;与家长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学生相比,家长受教育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生购买预包装食品的可能性较低( OR=0.70,95% CI:0.53~0.92);与家庭月收入<5 000元的学生相比,家庭月收入>10 000元的学生自己购买预包装食品的可能性较低( OR=0.67,95% CI:0.52~0.87)。 结论:我国六省份中小学生购买预包装食品者较多;年级、居住地、是否寄宿等个体特征和家长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及其是否关注孩子吃零食等家庭环境是购买预包装食品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吉林省通榆县易地扶贫搬迁地区布鲁氏菌病知信行和感染情况横断面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吉林省通榆县人群布鲁氏菌病(布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知信行)和布病感染情况,为易地扶贫搬迁地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吉林省布病高发的通榆县易地扶贫搬迁地区抽取向海乡、乌兰花镇和新华镇3个乡镇;在3个乡镇中共抽取迷人村、回民村、龙井村、新丰村和大有村5个村;以村民为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村民对布病的知信行情况;并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采集村民血液样本,进行布病血清学检测,并根据《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进行诊断。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74份,收集有效问卷244份,回收率为89.05%。其中,听说过布病的有233人,占95.49%。布病防控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39.29%(2 205/5 612),其中"布病预防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1.99%(527/732),"人感染布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38.08%(1 115/2 928),"动物感染布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28.84%(563/1 952)。有90.13%(210/233)的人支持布病防控计划(如布病免费筛查、宣传教育、免疫接种、扑杀等),61.54%(48/78)的人会主动购买防护用具。通过帮忙喂食和屠宰方式接触牲畜的接触率分别为27.46%(67/244)、11.48%(28/244),打扫羊圈和屠宰的总防护率分别为30.91%(102/330)、21.43%(30/140)。布病感染情况,共发现确诊病例1人,隐性感染1人,疑似病例37人。结论:吉林省通榆县"布病预防相关知识"知晓率总体良好,但"动物感染布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布病防控行为防护率较差,卫生防疫部门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优化宣传方式,提高总体人群的布病防控水平,降低布病感染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克拉玛依市大学生用药风险知信行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调查克拉玛依市在读大学生与用药风险相关的用药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分析用药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问卷形式对克拉玛依市在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用药KAP等资料,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调查对象不同特征对用药风险KAP的影响.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948份,受访者年龄多在18~20岁(55.06%),女性(63.92%)多于男性(36.08%).大学生用药知识、行为、教育和态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6.17±11.82)分、(31.04±9.17)分、(11.66±4.66)分、(11.50±3.53)分.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良好药物使用习惯,认为有必要通过不同途径及形式获取安全用药知识,但在购买药品、储存药品、用药行为、用药教育等方面缺乏安全用药意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习的专业是用药知识的影响因素(P<0.01),亦是用药行为的影响因素(P<0.01),医药类专业的大学生用药知识掌握程度更佳、用药行为更规范;性别是用药教育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女性态度更积极.结论 该市大学生对药品使用知识掌握程度尚可,且具有良好用药习惯,但在用药行为和用药教育方面存在不足,需有针对性地开展用药宣教相关活动,促进大学生群体安全、合理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儿科处方流转平台用户特征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意义 基于儿科处方流转平台真实数据开展使用者特征比较研究,以期完善我国儿科处方流转服务和相关平台建设,为提高处方流转平台服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收集2019年9月10 日—2023年7月31日使用北京儿童医院处方流转平台购买药品的患儿信息,根据药品获取途径分为线上购药组和线下购药组,采用JMP 17.0(SAS)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x2检验.结果/结论 两组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就诊行为特征、单次开药处方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儿科处方流转平台在医联体单位具有较大潜力,线上模式是实现跨院药品流转的良好应用场景.根据不同用户群体建设多中心线上药品物流中心和线下药房等措施能有效提升平台服务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