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烟气溶胶暴露对小鼠肺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电子烟IQOS气溶胶对小鼠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只C57BL/6 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香烟组和IQOS组,每组8只。对照组小鼠给予呼吸新鲜空气,IQOS组及香烟组小鼠置于自制染毒箱中,IQOS气溶胶或烟雾暴露1 h/d,5 d/周,共处理24周。观察每组小鼠一般情况及体质量变化,测量其肺功能;取各组小鼠肺组织制备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变化及测量平均肺泡直径。结果:实验结束后对照组小鼠活动正常,精神好,食欲佳,体质量呈上升趋势;IQOS组及香烟组小鼠出现精神萎靡、食欲降低,体质量较同时间点正常组均降低( P值均<0.05),IQOS组与香烟组小鼠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537, P>0.05)。IQOS组和香烟组小鼠第50毫秒用力呼吸容积(FEV0.05)/用力肺活量(FVC)、组织阻尼、组织弹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IQOS组及香烟组小鼠FVC和气道阻力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IQOS组小鼠的FEV0.05/FVC、组织阻尼、组织弹性、FVC及气道阻力与香烟组小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显示,对照组小鼠肺泡结构完整;IQOS组及香烟组小鼠肺泡腔扩大,部分肺泡间隔断裂,肺泡腔融合,肺气肿形成;IQOS组及香烟组肺泡平均线性截距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IQOS组与香烟组肺泡平均线性截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217, P>0.05)。 结论:长期电子烟IQOS气溶胶暴露会影响小鼠肺功能,它可能不是传统香烟的很好替代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黑龙江省中学生电子烟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描述黑龙江省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省级青少年电子烟防控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2021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概率抽样方法,涵盖黑龙江省10个监测区(县)56所初、高中学校180个班级在校学生8 340人,抽中班级内学生统一自填问卷。采用SAS 9.4软件进行数据清洗加权和分析。采用 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的影响因素。 结果:共8 329份调查问卷纳入分析。黑龙江省中学生使用过电子烟和现在使用电子烟的比例分别为18.27%和5.46%。在使用过电子烟方面,男生(23.94%)高于女生(12.35%);职业高中生(39.18%)高于普通高中生(24.11%)高于初中生(11.27%)。在现在使用电子烟方面,男生(7.08%)高于女生(3.76%);职业高中生(14.56%)高于普通高中生(7.70%)高于初中生(2.67%)。在一周内可支配的零花钱>40元、身边父母、朋友、教师吸烟、现在吸卷烟、看到过电子烟广告组内,使用过电子烟及现在使用电子烟的比例均在同组内相对较高。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性别、现在是否吸卷烟、好友吸烟状况、是否看到过教师在学校吸烟、是否看到过电子烟广告、对电子烟易感的态度是中学生现在使用电子烟的影响因素。结论:黑龙江省中学生使用过电子烟和现在使用电子烟的比例较高。电子烟广告、好友吸烟状况、是否看到过教师在学校吸烟等是影响黑龙江省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的主要因素,需要在全省无烟校园建设中,重点关注无烟环境的建设以及增加电子烟危害知识相关健康教育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电子烟呼吸系统毒性作用及空气净化器的干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评价电子烟暴露对呼吸系统毒性作用以及空气净化器的干预效果。于2022年1至12月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展经呼吸道染毒电子烟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利用8周龄雄性C57BL/6JGpt小鼠建立不同周期(0 d、3 d、7 d或14 d)的电子烟暴露模型以及清洁空气对照组。采用普通加热电子烟(200 ℃)和高温加热电子烟(280 ℃)对小鼠进行暴露。提取对照组和电子烟暴露组小鼠的肺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酶标仪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超氧化物(superoxide,O 2-)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基因表达。利用过滤型净化器和负离子净化器干预电子烟暴露。数据以( xˉ±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双因素方差分析对多组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RNA测序分析表明电子烟暴露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氧化应激(Fold enrichment=3.18)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Fold enrichment=5.74)通路。两种加热电子烟暴露均导致小鼠肺部肺泡炎评分显著升高( F=10.8, P<0.001),内源性ROS水平显著增加( F=16.8, P<0.001),MMP水平明显下降( F=13.6, P<0.01)以及线粒体复合物I的编码基因的表达紊乱。与普通加热电子烟相比,高温加热电子烟的毒性作用更强( F=2.9, P<0.05)。在缓解电子烟急性暴露导致的肺泡炎症方面,过滤型净化器的干预效果优于负离子净化器( F=7.4, P<0.01)。空气净化器可部分缓解肺部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综上,本研究提示电子烟的使用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空气净化器可部分逆转线粒体功能紊乱,但不能完全阻断电子烟的毒性作用,有效的干预措施仍有待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15岁及以上吸烟人群复吸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描述我国≥15岁吸烟人群复吸情况,分析影响复吸行为的主要因素。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个区/县的400个居委会/村,以面对面调查的方式收集≥15岁居民吸烟和复吸的相关数据。采用SAS 9.4软件进行数据清洗和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复吸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共完成个人问卷19 376份,应答率为91.50%。2018年我国≥15岁吸烟者中复吸率为66.05%,其中男性66.59%,女性55.79%;15~24岁年龄组复吸率最高(82.6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5~24岁年龄组( OR=4.618,95% CI:1.981~10.763)、现在使用电子烟( OR=9.782,95% CI:3.139~30.490)、过去30 d看到过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OR=1.710,95% CI:1.291~2.265)人群的复吸率较高;与家中室内允许吸烟或没有规定相比,完全不允许吸烟( OR=0.562,95% CI:0.439~0.719)和部分允许吸烟( OR=0.487,95% CI:0.366~0.647)的人群复吸率较低。 结论:中国吸烟者的复吸率较高,尤其是年轻人。建议针对本研究发现的影响因素开展相应的干预以降低复吸率,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既定的控烟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电子烟引起的肺健康危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电子烟早期作为一种戒烟辅助工具被发明,近年来其使用越来越普及,特别是青少年,电子烟已成为他们吸食传统卷烟的门户。但是人们对电子烟的健康危害,特别是肺健康危害所知甚少。事实上电子烟作为一种戒烟辅助工具缺乏循证证据,电子烟烟雾含有尼古丁、多环芳香烃、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超细颗粒、重金属和硅酸盐等多种有害物质,甚至含有致癌物质,可产生多种急慢性生物效应,包括气道上皮细胞损伤、呼吸道免疫功能抑制、黏蛋白MUC5AC增加,导致肺功能损害,乃至肺癌的发生发展。2019年爆发于美国的电子烟或电子烟产品应用相关肺损伤流行被证实与吸食含四氢大麻酚的电子烟相关。目前中国已出台多部有关法律法规。建议有关部门加强严格执法,学界加深对电子烟健康危害的研究,以控制电子烟的流行,降低其健康危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电子烟相关肺损伤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加深对电子烟相关肺损伤这一疾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救治的67岁男性电子烟相关肺损伤的病例,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HPLC-MS/MS)测定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维生素E醋酸酯(VEA)和四氢大麻酚(Δ9-THC)浓度,总结该病例诊断及成功治疗经验。以“Vaping-Associated Lung Injury”“vape”“e-cigarette”“electronic cigarette”“EVALI”“electronic nicotine device”“lung”“injury”“case”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检索2020年7月前报道的EVALI病例文献,并结合文献对目前报道电子烟相关肺损伤病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08例患者中,男149例(71.6%),女59例(28.4%),中位年龄27岁(17~67岁),60岁以上老年人2例(1%),电子烟使用中位时间为90 d(2周~3年);最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发热、胸痛、咯血,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腹痛或腹泻症状者亦多见。胸部CT最多见的表现为双肺磨玻璃影(119例,57.2%);共70例患者完善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液分类细胞计数结果巨噬细胞比例为(49.5±29.8)%,肺泡灌洗液泡沫样巨噬细胞阳性者65例(92.9%),中性粒细胞比例为(34.7±28.7)%,淋巴细胞比例为(10.1±7.4)%,嗜酸细胞为(2.4±3.6)%;共计132例(63.5%)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162例(77.9%)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治疗的最小初始剂量为甲泼尼龙40 mg,最大初始剂量为甲泼尼龙500 mg,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共计48例(23.1%),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患者共计10例(4.8%);202例(97.1%)患者治疗好转,6例(2.9%)死亡。结论:临床医生要提高警惕,并加深对电子烟相关肺损伤这一疾病的认识,早期识别该疾病并及时诊治。建议加强对电子烟的规范管理,避免电子烟相关肺损伤相似情况在我国发生。关于电子烟肺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浙江省青少年电子烟使用的流行现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描述浙江省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的流行水平及其不同性别、学校分布特点,判断电子烟的流行变化趋势,为青少年电子烟使用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60所中学共7 663名学生进行调查,采用电子烟尝试使用率、电子烟使用率等指标,依据浙江省中学生数进行加权计算。结果:中学生电子烟尝试使用率和使用率分别为6.99%和1.45%,电子烟易感率为4.19%。其中男生电子烟尝试使用率和使用率以及电子烟易感率均高于女生;农村学生电子烟吸烟率(2.07%)高于城市(0.48%);职业高中学生的电子烟尝试使用率和电子烟易感率最高(13.53%、6.91%),初中学生烟草易感率最低(2.96%);父母有吸烟者的学生组,其电子烟尝试使用率和使用率以及电子烟易感率相对更高(8.63%、2.19%、5.23%);“一周可支配零钱>50元”学生组的电子烟尝试使用率和使用率,以及电子烟易感率最高(10.02%、2.54%、6.29%)。多因素分析发现,相对于职业高中学生,普通高中生尝试吸电子烟比例较低(0.57倍),初中生尝试吸电子烟比例更低(0.45倍);相对于“一周可支配零钱>50元”的学生,“一周可支配零钱≤20元”的中学生尝试吸电子烟比例较低(0.49倍);男生、父/母吸烟的中学生尝试吸电子烟比例较高。结论:浙江省青少年存在尝试使用电子烟和使用电子烟的现象,尤其在职业高中学生中。中学生电子烟的使用流行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亟需学校重视预防学生电子烟使用的健康教育,抵制电子烟信息的传播,减少青少年电子烟使用的易感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Health outcomes of electronic cigarettes
编辑人员丨6天前
The usage of electronic cigarettes (e-cigarettes) sparked an outbreak of unidentified vaping-related lung disease in the US during late 2019. With e-cigarette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smokers have more options other than conventional cigarettes.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general safety of new tobacco and tobacco-related products, represented by e-cigarettes, to human health is necessary.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potential negative impacts of e-cigarette exposure on human health. In particular, studies detai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igarettes and the digestive system are summarized, with mechanisms mainly including hepatic metabolic dysfunction, impaired gut barrier, and worsened outcome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Although believed to be safer than traditional cigarettes, e-cigarettes exert adverse effects on systemic health and induce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diseases including asthma,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IBD. Moreover, nicotine-containing e-cigarettes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childhood development and increase the risk of arterial stiffness compared to the non-nicotine e-cigarettes. However, non-nicotine e-cigarette components have detrimental effects including promoting liver damage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山东省青少年电子烟和卷烟双重使用行为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山东省青少年电子烟和卷烟的双重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产生双重使用的原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共抽取中学在校学生7 999人进行自填问卷调查。对样本进行加权后,使用SPSS 25.0软件复杂抽样模块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青少年电子烟和卷烟双重尝试的比例为7.7%,双重使用的比例为1.3%。男生、好友吸烟、过去7 d二手烟暴露是双重使用的危险因素。双重使用者与仅吸卷烟者相比,在戒烟方面的认知和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双重使用者吸电子烟的原因主要为好奇。 结论:山东省青少年电子烟和卷烟双重使用行为普遍存在,其影响因素与传统卷烟类似。双重使用并非戒烟的过渡阶段,双重使用者未来持续吸烟的可能性较高,应引起关注和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山东省15岁及以上居民电子烟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山东省≥15岁居民对电子烟的知晓和使用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电子烟使用和戒烟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电子烟相关研究提供初步数据。方法:使用全球成人烟草调查标准问卷,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抽样法,在山东省抽取6 401名调查对象,用掌上电脑进行电子数据采集,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使用复杂抽样模块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电子烟知晓率为37.6 %,曾经使用率为3.8 %,现在使用率为0.6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为城市、年龄较小、现在或以前吸烟、看到过吸烟危害或者鼓励戒烟的信息是吸电子烟的危险因素。电子烟使用者的尝试戒烟率(30.1 %)明显高于不使用者(19.5 %)( P<0.05),但戒烟率却远远低于不使用者( P<0.05)。 结论:电子烟的知晓率和使用率呈上升的趋势,需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下一步应加强并规范电子烟使用情况的监测,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