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橡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2/3
橡子为药食两用资源,有止肠风、冷热泻痢的功效,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橡子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至今己被鉴定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酚类、萜类、氨基酸以及矿质元素等,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癌、降糖抗炎、抑菌和排铅等药理作用.对橡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并展开综述,以期更好地了解橡子的化学特征及药理作用,为扩大橡子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三九增免穴位贴联合膏方治疗脾肾阳虚型亚健康患者护理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75%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排除疾病因素或生理因素所致的躯体或心理疲劳,如神疲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头昏沉、活力低下或动则心慌气喘等[1].阳虚体质是由于阳气不足而致形寒肢冷等虚寒表现,若不及时调理,易导致多种慢性疾病.脾肾阳虚型的亚健康人群面色咣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久泻久痢及小便不利等[2].我们于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采用三九增免贴联合膏方治疗脾肾阳虚型亚健康门诊患者166例,加之精心的护理,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4-2016年我国三峡地区细菌性痢疾发病时空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我国三峡地区2014-2016年细菌性痢疾(菌痢)发病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影响因素分析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4-2016年三峡地区菌痢报告病例数据和菌痢突发事件资料分别来源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采用GeoDa l.8.16.4软件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SaTScan 9.4软件进行时空扫描统计分析,利用ArcGIS 10.3实现结果三维可视化.结果 2014-2016年,三峡地区菌痢报告发病率依次为24.00/10万、22.14/10万和20.84/10万,呈下降趋势.仅重庆市城口县报告一起菌痢暴发疫情,罹患率为5.36%(70/1 305).全局空间自相关表明,三峡地区菌痢报告发病率整体上具有空间自相关性(Moran'sI依次为0.194、0.227和0.482,P=0.001);局部空间自相关显示,2014-2016年菌痢发病热点县(区)个数分别为2、5和8个;冷点县(区)范围变化不大,依次为6、6和8个.逐年时空扫描分析发现,一类聚集区的聚集时间为每年的5-10月,且位置较稳定,均覆盖重庆西南部的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渝北、巴南和长寿共10个县(区),此外2014年和2015年还包含璧山区,2016年包含合川区;2014-2016年依次有4、3和5个二类聚集区,持续存在的是重庆市东北部的城口县和宜昌市中部的西陵区和伍家岗区.结论 三峡地区菌痢报告发病率在县(区)水平上存在时空聚集性,重庆市主城区及其周边县(区)为高发聚集区,空间分析方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菌痢的时空聚集性分析,为菌痢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诸病源候论》有关脾理论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究《诸病源候论》脾脏病机理论的内容和特点.方法:摘录该著所有涉及脾论述,按生理、病理、疾病、证候、症状、病机、治法等分类和归纳,综合论述与刻画.结果:研究发现,《诸病源候论》丰富了《黄帝内经》有关脾脏的生理、病理等理论,明确指出脾脏主消化、主体液代谢;极大丰富了与脾相关疾病、证候与症状病机理论,对黄疸、水肿、霍乱、痈疽、寄生虫病等疾病记述详细而准确,对虚劳、伤寒/时气/温病、冷热、黄疸、水肿、痢、疟、咳嗽、积聚、中风等同病异证,以及不能食、饮食不消、呕逆、腹泻、腹胀、心腹痛,以及唇、口、舌、鼻、咽喉等常见脾的症状病机有了详尽的刻画,对伤津、阳虚、三焦等概念也有所阐发.结论:该著该著丰富了脾脏的生理、疾病、证候与症状病机理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伤寒论》“厥热胜复证”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基于《伤寒论》原文,结合现代临床实际,对厥热胜复证和厥阴病以及各类厥证的不同内涵进行了辨析.厥热胜复证是以手足逆冷与发热交替出现为特征性表现的病证,足见于外感病危重阶段正邪交争过程中的一种特殊临床表现.若正气欲脱,则以手足逆冷为突出表现;若正复脱回,则以邪热亢盛为主要矛盾.临床可见于严重感染所致的感染中毒性休克,如中毒型菌痢等.结合现代医学来认识,此时出现的四肢厥冷已经属于休克的表现,若休克能够得到及时纠正,而原发感染未愈,或并发其他感染的,则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理解厥热胜复证的内涵,对于指导现代临床,尤其是急危重症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细菌性痢疾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一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男性,26岁。因腹痛、腹泻、粘液便、食欲减退2个月,门诊拟诊为“非典型菌痢”,曾予间断治疗。两天来发冷发热,脓血便10余次,伴血尿1天,于1981年7月7日住院。既往无肾炎及血尿史。体检:体温39.1℃,脉搏104,血压120/70,轻度脱水貌。心、肺(-)。左下腹有压痛,未扪及肝脾。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4g,红细胞500万/mm3,白细胞及分类大致正常,血小板计数20万/mm3,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正常。血沉20mm/h(魏氏法)。尿酸性,呈红棕色,蛋白(++++),红细胞满视野,白细胞10~15/高倍视野,红细胞管型1~2/高倍视野,颗粒管型1~2/高倍视野,多次尿浓缩抗酸杆菌(-)。大便常规:红细胞满视野,细菌培养可见弗氏2a型杆菌生长。肝功能正常,总蛋白6.4g/dl。免疫球蛋白测定Ig G683mg%,IgA 284mg%,IgM 98mm%,补体C383mg%,血免疫复合物(PEG沉淀法)13.5(正常<7)。抗核抗体(-)。抗链“O”(-)。血钠298mg/dl,血钾14.2mg/dl,血氯590mg/dl,血钙10.5mg/dl。尿素氮、PSP及CPCO2均正常。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镜检查及腹部X线平片均无异常。肾图提示两肾排泄延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急性菌痢并发格林-巴利二氏综合病征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住院号6664)女,24岁,主因腹泻五天,两下肢不能活动三天,于1958年9月19日住院。患者于住院前五天开始腹泻,初为黄色稀水样便,日3-4次。翌日即转为脓血样便,每日二次,并有下坠感,同时觉头痛头晕,全身乏力,食欲不佳。住院前三天开始觉全身乏力加重,四肢发麻,但仍能行走。住院前一天,两侧下肢已不能活动,两侧上肢活动亦受限制。病后无发冷、发烧,吞嚥困难,不能说话或抽风昏迷等,亦无大小便失禁的情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厥阴论治溃疡性结肠炎
编辑人员丨2023/8/6
溃疡性结肠炎涉及或寒、或热、或寒热错杂、或风火相煽、或肝气横逆脾土等证型,其寒热夹杂、阴阳变动、变化迅速的特点与厥阴气机下陷、厥阴气机直升、厥阴中化等特点相契合.厥阴下陷生寒,可见大便溏稀、白多赤少、畏寒、肢冷等症,当补肝体助肝用、温益元阳以固护萌芽之气;厥阴直升化热,可见下利脓血、赤多白少、腹胀、腹痛、口渴咽干、牙龈肿痛等症,当清热解毒、涩肠止痢,同时顾护既脱之元气;厥阴中化化火,可见大便夹杂脓血、肛门坠胀、胸胁满闷、干呕、默默不欲饮食、善太息等症,当以甘而缓急、散瘀清热为法以透达郁热.临床上,从厥阴气机下陷、厥阴气机直升、厥阴中化三方面综合分析溃疡性结肠炎,并结合厥阴肝与中焦脾胃五行相克的关系,在整个治疗过程考虑中宫土气、顾护中焦,可相对全面地理解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及病机变化特点,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备急千金要方》以寒热为纲治痢的方药特点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备急千金要方》所载的治痢篇为现存最早的治痢专篇.孙思邈以寒热为纲将“痢病”分为“热痢”“冷痢”,其治疗“痢病”先辨寒热,治热痢常以黄连为主药加减组方,善用消法开滞破结;治冷痢以温中散寒止痛为主,兼以固涩.孙思邈治“痢病”又常寒热并用,以平调寒热、制性存用,或以温下法治久痢通下破积,并根据药物的不同制法调节寒热偏盛.文章旨在从寒热角度分析《备急千金要方》治痢篇的遣方用药特点,以期对现代中医学“久痢”“痢疾”等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休克型肺炎五例误诊分析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休克型肺炎多系统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并总结防范误诊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休克型肺炎5例误诊患者资料.结果 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9~72岁;春季发病2例,冬季发病3例.入院时有血压降低、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细弱、心率快等休克表现,体温均升高,听诊有肺啰音3例、2例未闻及,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均升高.病初均因以非呼吸系统症状体征为主要表现,亦未及时行胸部X线及血液、痰菌培养,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急性胆道炎、急性心肌梗死、中毒性菌痢及病毒性脑炎各1例,误诊时间0.5~2 d,平均11.2 h.后经排除原始诊断并完善胸部X线及血液、痰菌培养后确诊为休克型肺炎.确诊后予纠正休克、抗感染、扩容、血管活性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等治疗,7~14 d后治愈出院.结论 对原因不明突然畏寒、发热、休克患者,即使呼吸道症状较轻微或虽无上述表现但有肺部感染征象,均应警惕休克型肺炎可能,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细致查体,熟知本病多系统表现,及时行胸部X线检查及血液、痰菌培养,有利于减少本病误诊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