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图经》引孙思邈文献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北宋苏颂主编的《本草图经》引用孙思邈文献原文18则,涉及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千金月令》,均为北宋本或更早的版本,具有较高的校勘价值和辑佚价值。《本草图经》所引《备急千金要方》与今传本《备急千金要方》及古本《孙真人千金方》互有异文,这些异文有些是苏颂等人化裁所致,有些则是因为所据版本不同所致,据前者可校正、补充后者。《本草图经》所引《千金翼方》早于今传元大德本《千金翼方》,据前者可以校正后者的错误。孙思邈《千金月令》已佚,朝鲜《医方类聚》收录该书的部分内容,后人据此对该书有所辑佚。《本草图经》所引《千金月令》可用于校正《千金月令》辑佚本的错误,并补其未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河南地方志的药王庙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梳理中国数字方志库、中国方志库地方志资料,发现河南共有450种地方志,其中45种载有药王庙。据45种地方志可知,河南25个县(市)共修建了35处药王庙,多分布在河南的西部、北部、南部,尤以西部最多。其中8处药王庙记载了修建时间,修建时间上至明朝下至民国,但大多修建于清朝时期。8处记述了建造人员,多为政府地方官员。3处记述了供奉的人物,分别为岐伯、华佗、扁鹊、孙思邈、韦慈藏,其中2处皆供奉孙思邈。各县市的药王庙建筑格局差异较大,从三进院落到天然石洞不等。地方志中载有药王的各式传说故事,是药王信仰在民间流传的具体体现,药王信仰不仅体现着世人对健康的渴求,也有祈求风调雨顺之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孙思邈《千金方》施灸原则及灸法治疗诸风病探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孙思邈《千金方》继承并发展了唐代以前的风病理论,其重视灸法,并有独到见解及发明创造。孙思邈在书中全面论述施灸原则如灸量、灸序及取穴等,其根据所灸部位及患者年龄、体质、病位深浅不同来调整灸量;施灸顺序多从阳至阴,从头至足,先背后腹;取穴重视经穴、奇穴与阿是穴,亦按人体解剖标志取穴,操作简便。以灸法治疗诸风病如中风、风癫、风痹及风疹时,因病因、病机及病位不同,施灸原则亦各有特点。《千金方》将治疗诸风病灸法系统化的同时,丰富了灸法治疗范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孙思邈"《千金方》"是简称不是合称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靥本相应论”探讨丁治国教授内外合治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丁治国教授内外合治桥本甲状腺炎(HT)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将2022年8月-2023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丁治国教授门诊85例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43例、药物组42例,另招募2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健康对照观察。对照组予限碘饮食,药物组予清肝散结消瘿方随证加减并联合理气散结消瘿膏外敷治疗。2组均连续观察4周。健康对照组未予任何干预措施。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焦虑抑郁程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质量,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估疲劳程度,下肢淋巴水肿自感症状评估问卷评估下肢淋巴水肿症状;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计算下降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kt、ERK、蛋白质激酶C(PKC)水平;行甲状腺超声检查,计算甲状腺体积,记录甲状腺峡部前后径;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1.43%(30/42)、对照组为27.91%(12/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6.10, P<0.01)。药物组治疗后血清TPOAb[137.95(141.44)IU/ml比153.40(154.93)IU/ml, Z=-4.37]、TGAb[182.00(238.52)IU/ml比190.50(257.55)IU/ml, Z=-2.13]水平较同组治疗前降低( P<0.01或 P<0.05),血清TPOAb[15.62(21.90)%比-6.42(32.89)%, Z=-4.12]、TGAb[5.25(20.49)%比-0.72(17.67)%, Z=-2.67]水平下降率高于对照组( P<0.01)。药物组治疗后甲状腺体积[11.37(6.48)cm 3比12.89(6.63)cm 3, Z=-2.95]及峡部厚度[0.27(0.14)cm比0.28(0.15)cm, Z=-2.18]较同组治疗前缩小( P<0.05)。药物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6.10±1.38)分比(14.42±7.35)分, t=-7.29]及HAMA[(5.21±1.32)分比(9.28±2.25)分, Z=-7.02]、HAMD[(8.28±3.17)分比(10.42±5.28)分, t=-2.26]、PSQI[(6.00±2.16)分比(9.47±3.08)分, t=-6.01]、FSS[(34.71±5.51)分比(38.23±8.35)分, t=-2.30]、下肢淋巴水肿自感症状评估问卷[(4.95±2.56)分比(7.86±3.07)分, t=-4.74]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P<0.001或 P<0.05)。药物组治疗前血清Akt[52.28(17.72)μmol/L比44.38(2.75)μmol/L]、ERK[2 843.43(607.90)ng/L比2 648.25(290.74)ng/L]、PKC[8.87(3.10)pmol/L比7.88(1.25)pmol/L]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治疗后药物组Akt[37.37(7.90)μmol/L比44.38(2.75)μmol/L]、ERK[2 432.74(402.56)ng/L比2 648.25(290.74)ng/L]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下降( P<0.05);药物组治疗后Akt[37.37(7.90)μmol/L比52.28(17.72)μmol/L、49.56(9.12)μmol/L]、ERK[2 432.74(402.56)ng/L比2 843.43(607.90)ng/L、3 021.76(360.22)ng/L]、PKC[7.37(1.84)pmol/L比8.87(3.10)pmol/L、10.00(2.42)pmol/L]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 P<0.01)。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事件。 结论:丁治国教授内外合治可有效降低HT患者甲状腺抗体滴度水平、减轻甲状腺肿胀程度及峡部厚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能通过干预MAPK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何庆勇主任医师运用小青龙汤的临证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本文论述了何庆勇主任医师运用小青龙汤的临证经验,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第一,"方证"自从孙思邈提出,得到历代医家发展,经方的使用重在方证辨证,尤其是抓主证,临床上遇到小青龙汤主证"咳喘,咳痰,或流涕清稀,后背凉,或遇寒加重",多可用之.第二,临床上小青龙汤能取胜的关键点是,必须使用细辛、生麻黄.并且遵循相对剂量原则和重视煎煮法,细辛可使用6~12g,先煎30 min以上,全程打开锅盖、门窗及换气扇,生麻黄6~15 g,先煎30 min以上,去掉上层白沫,再纳余药.第三,临床加减用量遵循古籍原文思想,比如兼有口渴者,常于小青龙汤方中去半夏,加天花粉10~15 g.第四,临床遇复杂证候者,常进行经方叠用,比如见到咳吐块状稠痰,舌淡,苔白,脉滑,则可以合用桔梗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毒症人群临床症状及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背景 中国传统医学对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毒症的发生、发展和诊疗已经有了系统的认识,但是目前关于本病人群中医临床症状和证型分布情况研究甚少,国家行业标准中亦缺乏关于本病的证型分布及证候诊断标准的描述.目的 运用因子分析联合聚类分析探讨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毒症人群临床症状及证型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促进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毒症证候标准化研究.方法 收集 2020 年 12 月—2021 年 12 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城院区、通州院区、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甲状腺病科门诊符合诊断标准的 171例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毒症患者,使用《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毒症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对症状/体征、舌、脉等四诊信息进行采集,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毒症的症状及证型分布规律.结果 171 例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毒症患者中男 17 例、女 154 例,平均年龄(39.98±13.30)岁,其中 20~60 岁患者占87.72%.症状分布方面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有神疲乏力、心慌心悸、烦躁或急躁易怒,体征有颈前肿大、手指震颤,频率较高的舌象有舌红、舌瘦薄和舌有齿痕,苔质为苔白和苔薄,脉象是脉弦、脉数.收集调查表的 82 个四诊条目因子分析,提取出 25 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 70.562%,筛选出具有意义的症状 62 项.利用因子分析得到的 25个公因子结果作为变量对其进行R型系统聚类分析,共得到 5 类证候分型,分别是:肝郁痰凝证、阴虚火旺证、脾肾阳虚证、肝郁气滞证、气阴两虚证.结论 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毒症的基本中医证候可分为肝郁痰凝证、阴虚火旺证、脾肾阳虚证、肝郁气滞证、气阴两虚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不同时期痹证治疗的用药特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中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医家治疗痹证应用不同的方剂,这些方剂的产生都是医家从当时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患者实际情况出发创造出的,是时代的精华.如张仲景治疗痹证以散外感风寒湿邪为主,孙思邈治疗痹证以补肝肾、补脾胃、益气血、祛外感风寒湿邪气为主,李东垣治疗痹证以补脾胃、升脾之清阳、散外感风湿热邪气为主,朱丹溪治疗痹证以活血、化痰、行气、燥湿、消食积、清热、通络为主,王清任治疗痹证以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止痛、祛风寒湿邪气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备急千金要方》关于特殊人群的经方化裁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备急千金要方》保存了很多经方内容,这些经方一部分以原文形式抄录,另一部分则是孙思邈根据临床实际加减化裁而成.总结孙思邈对妇人、小儿、老人三类特殊人群经方化裁的规律,发现孙思邈根据妇人经带胎产、小儿脏腑柔弱、老人体质衰弱的生理现象和小儿病理容易转化、老人发病重笃的病理特点,调整治疗方法,具体的做法可以分为未孕妇人用药注重气血、妊娠妇人用药遵循禁忌、小儿用药平和无毒、老人用药平衡补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道医学心脑关系体用论及其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4/13
作为传统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医学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本义是指脑为无意识先天元神的储藏之所,"心主神明"是指心储藏直接承担精神意识活动的后天识神,元神与识神本质都是球状精微物质能量流,但精微程度迥异.脑"元神"与心"识神"是体用关系、一隐一显,二者体用合一、互通无碍,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才能正常进行.道医学"心脑关系体用论"的临床价值主要表现在畅通心脑之间互通的道路、恢复心脑的体用生理本性两个方面.通过对张锡纯治疗"疯狂病"医案、刘一明"二黄丸"、孙思邈"磁朱丸"等方剂的分析,可以看出以此观点指导精神类疾病的临床诊疗简明实用,值得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