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周血IL-17A水平与寻常痤疮的相关性研究及对痤疮瘢痕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目前寻常痤疮的发病机制仍在持续的探究中,国外有研究表明痤疮发病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水平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IL-17A水平与痤疮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痤疮瘢痕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安徽省立医院皮肤科治疗的130例寻常痤疮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痤疮综合分级系统将痤疮组分为轻中度组(45例)、重度组(40例)、极重度组(45例),选取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再根据瘢痕严重程度将观察组分为无瘢痕组(25例)、轻度瘢痕组(25例)、中度瘢痕组(40例)及重度瘢痕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IL-17A水平.结果 轻中度组、重度组、极重度组寻常痤疮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7A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痤疮严重程度与外周血IL-17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24,P<0.001);轻度、中度、重度痤疮瘢痕组患者外周血中IL-17A水平逐渐升高,显著高于无瘢痕组(P<0.05)o Spearman分析显示,痤疮瘢痕严重程度与外周血IL-17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91,P<0.001).外周血IL-17A水平预测痤疮瘢痕发生的灵敏度为84.00%,特异度为83.80%.结论 外周血IL-17A水平与寻常痤疮严重程度及痤疮瘢痕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痤疮瘢痕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RTKA)与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接受RTKA组和TKA组的156例患者。纳入年龄40~80岁,膝关节骨关节炎(KOA)Kellgren-Lawrence(K-L)分级为Ⅲ~Ⅳ级的KOA并接受单侧TKA或者RTKA的患者;排除处于妊娠期、伴有严重的屈曲畸形(畸形角度>20°)及严重内外翻畸形(畸形角度>20°)、手术区域伴有其他金属植入物、存在活动性感染灶以及合并严重的系统性疾病患者。使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或者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骨关节炎病程、手术侧别以及手术前后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静息及运动评分、特种外科医院骨关节炎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的疼痛、僵硬、功能评分及髋-膝-踝角(HKA)偏移等资料的差异。结果:RTKA组的手术时间(101±13)min高于TKA组(67±10)min,术中出血量RTKA组(261±49)ml较TKA组(371±81)ml低,术后住院时间RTKA组3(3,3)d较TKA组4(3,5)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51,P<0.05;t=-10.543,P<0.05;Z=-6.036,P<0.05)。RTKA组术前的功能指标[HSS评分(52.4±2.6)、KSS评分(57.3±4.5)和WOMAC评分(50.0±5.0)]对比TKA组[HSS评分(52.2±3.5)、KSS评分(56.5±4.4)和WOMAC评分(50.5±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3,P>0.05;t=1.170,P>0.05;t=-0.768,P>0.05)。RTKA组在术后6个月的功能评价指标[HSS评分(88.0±2.3)、KSS评分(83.3±6.8)和WOMAC评分(84.1±4.8)]均高于TKA组[HSS评分(85.0±3.0)、KSS评分(80.4±6.4)和WOMAC评分(80.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40、2.682、4.729,均为P<0.05)。术后6个月RTKA组的影像学指标[股骨远端外角(mLDFA)(86.0±1.8)°、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87.1±2.1)°、关节线汇聚角(JLCA)(2.0±0.5)°和髋-膝-踝角(HKA)偏移程度(1.9±0.6)°]优于TKA组[mLDFA(85.2±3.2)°、MPTA(85.5±3.4)°、JLCA(2.7±0.7)°和HKA偏移程度(2.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8、4.163、-7.082、-9.335,均为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新技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酸化土壤改良与固碳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土壤酸化已成为全球农业系统中最严重的土地退化问题之一.综述了土壤酸化的自然和人为驱动因素及过程,土壤酸化对土壤无机碳和有机碳的影响;比较了有机、无机、生物和复合改良剂改良土壤酸性、培育基础肥力和增加有机碳库的优缺点.基于此,为推进土壤酸性改良、基础肥力培育与有机碳库协同提升,经过总结分析提出:(1)建立土壤酸性与碱酸离子组成关系的量化模型,构建土壤酸性-基础肥力-有机碳库相互作用机制模型,形成以"离子平衡"和"多功能协同"改良酸性土壤的理论框架;(2)基于酸碱离子平衡的土壤酸性分级指标、土壤-作物系统酸碱离子平衡计量方法,明确土壤酸碱离子平衡、养分离子活化、含碳组分稳固的协同路径和降酸、培肥、固碳、减污协同提升的土壤功能技术,构建化肥配施无机改良剂的离子平衡精准改良土壤酸性技术体系和有机-无机-生物联合的多功能协同提升绿色改良酸性土壤技术体系.研究旨在为我国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膜外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治疗高危前列腺癌的瘤控效果初探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膜外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SPERP)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中的瘤控效果,探讨影响RA-SPERP瘤控效果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行RA-SPERP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共94例,患者中位年龄及PSA中位数分别为70岁和49.8 ng/ml,所有患者均为高危前列腺癌(PSA>20 ng/ml或GS>7或cT2c;任何PSA,任何GS,cT3~4或cN+)。建立腹膜外通道后,安置Lagiport套件,连接da Vinci Si系统后进行前入路腹膜外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以根治病理的切缘阳性率和术后6周PSA是否达到根治水平作为RA-SPERP的瘤控效果指标,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瘤控效果的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RA-SPERP,无中转腹腔镜或开放手术。病理报告提示切缘阳性11例(11.70%),术后6周复诊检查PSA未达根治标准(PSA≥0.2 ng/ml)共14例(14.89%)。Logistic回归的结果显示,切缘阳性事件与术前较高的T分期有关,其OR=2.450;术后6周PSA未达根治标准事件,则与初诊PSA、前列腺穿刺的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术前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有关,且各自变量的OR值均>1,由此建立预测术后PSA无法下降到根治水平的列线图。结论: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实施RA-SPERP安全可行,手术的瘤控效果可靠。术前细致评估个体的肿瘤部位与肿瘤负荷是降低切缘阳性率及避免术后PSA无法降至根治水平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Her-2和Ki-67的变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NAC)前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增殖相关抗原(Ki-67)的变化与新辅助疗效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于蚌埠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的资料,最终有80例患者纳入研究.NAC方案采用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方案,Her-2阳性型患者NAC方案为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TCbHP).NAC结束后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手术治疗,对术后肿瘤残留样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记录相关指标的表达变化.根据Miller-Payne系统分级及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病理完全缓解组(pCR)和非病理完全缓解组(non-pCR).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on-pCR组ER、PR、Her-2以及Ki-67在化疗前后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分子的表达变化是否与患者疗效相关.结果 在NAC前后ER、PR、Her-2和Ki-67变化率分别为2.50%、7.50%、10.00%和40.00%.NAC前后Ki-67(P=0.011)表达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ER(P=0.737)、PR(P=0.581)、Her-2(P=0.108)表达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多因素分析表明,Ki-67高表达是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 NAC治疗可能会影响Ki-67表达水平,而ER、PR和Her-2未发生明显变化.NAC后Ki-67表达水平降低的患者可能有更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应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成人患者预防肢体缺血的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检索、评价并总结应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成人患者预防肢体缺血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6S"证据模型在国内外数据库自上而下进行证据检索,包括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等,由3名研究员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证据提取和证据汇总.检索时限为2014年6月30日至2024年6月30日.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临床决策1篇,专家共识5篇,系统评价4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从血管选择、导管选择、设备管理、血压和体温管理、抗凝管理、早期监测与评估、分级管理等7个方面汇总了 21条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了应用VA-ECMO成人患者预防肢体缺血的最佳证据,可为医护人员针对VA-ECMO肢体缺血并发症的预防实施科学有效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相控射频微针联合米诺环素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相控射频微针联合米诺环素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门诊就诊的6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相控射频微针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强脉冲光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相控射频微针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强脉冲光联合米诺环素治疗,两组均为单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面部痤疮综合分级系统量表(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GAGS)评分及红斑、毛孔、紫质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的8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AG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GAG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红斑、紫质、毛孔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红斑、毛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紫质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相控射频微针或强脉冲光联合米诺环素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均安全、有效,但相控射频微针联合米诺环素对毛孔粗大、皮肤细腻度改善更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ALBI评分在儿童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中的临床相关性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与儿童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sHLH)的临床相关性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3年3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明确诊断的儿童sHLH病例资料,根据ALBI分级进行生存分析,对ALBI评分和临床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通过ROC曲线确定ALBI评分的最佳截断值并评估其对预后预测的准确性,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方法比较组间生存曲线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进行预后分析,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计算ALBI评分与sHLH患儿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28例sHLH患儿,中位年龄为38(13.25,84)个月,男性70例(54.69%),女性58例(45.31%).ALBI分级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ALBI 3级的HLH患儿生存率明显低于ALBI 1级和2级.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LBI评分与脾大、呼吸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肺出血、消化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受累、ALT、AST、TG、LDH、PT、APTT、SF 呈正相关(r=0.181、0.362、0.332、0.221、0.351、0.347、0.391、0.563、0.180、0.448、0.483、0.370、0.356),与HB、PLT、FIB呈负相关(r=-0.321、-0.316、-0.423),与EBV感染、真菌感染、肝大、ANC无显著相关性(P>0.05).应用ROC曲线分析确定ALBI的截断值为-1.76,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90 g/L、ALT≥80 U/L、AST≥200 U/L、LDH≥1 000 U/L、PT≥20 s、APTT≥40 s、FIB<1.5 g/L、ALBI≥-1.76、合并肺出血、DIC、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消化道出血和未使用血液净化可能为儿童sHLH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B<1.5 g/L(HR=2.119,95%CI:1.028-4.368)、ALBI ≥-1.76(HR=2.452,95%CI:1.233-4.875)、中枢神经系统受累(HR=4.674,95%CI:2.486-8.789)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使用血液净化(HR=0.306,95%CI:0.153-0.612)为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应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显示,死亡风险随ALBI评分增加而增加.ALBI评分对1、2和4周及总体死亡风险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5、0.807、0.700、0.693,对早期死亡风险预测较好.在年龄≤2岁、合并EBV感染、经HLH-1994/2004治疗、合并呼吸衰竭、ANC≤1.0 ×109/L、HB<90 g/L、PLT<100 ×109/L、TG≥3.0 mmol/L、LDH≥ 1 000 U/L、APTT≥40 s、FIB<1.5 g/L 的亚组中,与ALBI<-1.76组相比,ALBI≥-1.76的预后更差(P<0.05).结论:ALBI评分与sHLH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相关,可作为儿童sHLH预后风险评估的有用指标,对预测儿童sHLH的预后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高分辨CT联合Ki-67表达预测低分化浸润性非黏液肺腺癌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 CT(HRCT)影像特征结合 Ki-67 表达水平对低分化浸润性非黏液腺癌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07至2023-06在中部战区总医院及联勤保障部队第991医院诊治的197例浸润性非黏液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高中分化组(n=150)和低分化组(n=147),分析比较两组Ki-67表达水平和HRCT癌性结节特征性指标,如结节类型、大小、部位、毛刺、分叶、边缘、空洞、胸膜凹陷征、与血管关系、支气管充气征、伪空腔征.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结节类型、结节大小、胸膜凹陷征、伪空腔征、支气管充气征阳性、Ki-67 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 表达水平(OR=6.057,P<0.05)、结节性质(OR=6.523,P<0.05)、结节大小(OR=3.119,P<0.05)是低分化浸润性非黏液肺腺癌的独立风险因素,Ki-67表达水平与结节大小判定低分化浸润性非黏液肺腺癌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4.5%与 21.3 mm,两者联合诊断效能为0.888、敏感度为76.6%,特异度为89.3%,优于单独采用Ki-67表达水平或结节大小.结论 Ki-67 表达水平、结节性质、结节大小是预测低分化浸润性非黏液肺腺癌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节大小联合Ki-67表达水平能提高低分化癌细胞诊断准确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外科手术患者术中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检索、评价并整合外科手术患者术中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的最佳证据,为手术室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PIPOST模型确立循证护理问题,按照证据的"6S"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系统检索美国国立指南库、国际指南协作网、苏格兰院际指南网、医脉通、Cochrane Library、JBI循证资源数据库、美国胸科医师协会、美国血液协会、美国围手术期注册护士协会、欧洲麻醉学会、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英国国家健康和护理卓越研究所、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Medlin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关于手术室患者术中预防DVT的所有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检索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23年12月,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分级.结果 研究共纳入12篇文献,其中包括指南5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1篇、证据总结2篇,从多学科团队协作、术前评估、术中麻醉管理、术中基础预防、专科预防、术中机械预防、术中药物预防、监测与交接8个方面,总结、归纳出28条最佳证据.结论 外科手术患者术中DVT的预防需要多学科共同协作,证据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科室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审慎地将证据应用于临床,降低患者术中DVT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