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针联合超氧化物歧化酶精华液和熊果苷精华液治疗黄褐斑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微针疗法联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精华液和熊果苷精华液治疗黄褐斑的效果。方法: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整形美容科和南京江宁顾泽门诊部治疗面部黄褐斑患者80例,男6例、女74例,年龄28~48(37.3±4.9)岁。用微针疗法联合SOD精华液和熊果苷精华液综合治疗7次,观察120 d。用改良黄褐斑面积及黄褐斑严重程度指数(mMASI)评分和治疗前后VISIA照片对比改善结果。结果:80例面部黄褐斑患者,微针疗法治疗7次后(前5次每周1次,9、10周做2次),对比治疗前后照片并对患者面部黄褐斑mMASI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黄褐斑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前,mMASI评分(5.4±3.2)分;90 d后,mMASI为(3.2±2.2)分,评分显著下降( t=5.90, P<0.05)。120 d后,mMASI评分为(1.6±0.7)分,评分再显著下降( t=7.55, P<0.05)。治疗中1例患者发生色素沉着,修复治疗后色素沉着减退;无1例患者出现色素减退等不良反应。8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毛孔及皮肤纹理改善。 结论:微针联合SOD精华液和熊果苷精华液治疗黄褐斑效果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为治疗黄褐斑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微针刀联合督脉滞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微针刀联合督脉滞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海宁市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55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微针刀联合督脉滞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压痛积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压痛积分、VAS评分分别为(0.81±0.11)分、(2.36±0.2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31±0.10)分、(3.34±0.19)分( t=24.943、23.146,均 P<0.001)。观察组有效率为98.18%(54/55),高于对照组的81.82%的(4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8.182, P<0.05)。治疗后,两组臀中肌、腰方肌、多裂肌压力疼痛阀值均改善,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t=3.937、2.963、3.633,均 P<0.05)。 结论:微针刀联合督脉滞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舌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舌针疗法是基于脏腑经络理论及全息学说形成的一种“微针系统”外治法,作用于舌体,可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具有改善舌咽功能、安全性高、简便快捷等优势,临床常与康复训练、中药疗法或其他针法联合应用,多取得较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微针射频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微针射频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和汕头潮南民生医院皮肤科就诊的寻常痤疮患者393例(男192例,女201例;年龄15~38岁),分为微针射频组201例,火针组192例;均每2周1次,共3次;第8周评估两组疗效。结果:实际完成试验患者378例,微针射频组196例,火针组182例。第8周评估结果显示,微针射频组有效率81.12%,火针组有效率70.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42, P<0.05)。 结论:微针射频治疗中度寻常痤疮疗效优于火针治疗,患者耐受性好,恢复期短,不良反应少,依从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痤疮瘢痕治疗专家共识(2021)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痤疮瘢痕是由于炎症反应、感染、处理不当等因素导致痤疮患者在痤疮皮损处遗留瘢痕,在临床上发病率高,治疗困难。目前治疗痤疮瘢痕的方法众多,包括药物、光电技术、外科、填充术、化学剥脱术、中医疗法、生物疗法、微针疗法等,且不断有新方法涌现,但仍然缺乏高质量的相关临床研究,存在治疗方法不统一、疗效不理想等问题。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痤疮瘢痕,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是临床工作中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本共识从循证医学角度出发,旨在为临床治疗痤疮瘢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微针在面部色素沉着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微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它是将药物包封在基质材料中,以刺入形式将药物释放在皮肤的真皮层,增加药物在给药部位的含量,促进药物吸收进而发挥药效.面部色素沉着是由于机体自身调节异常、物理或化学等因素导致面部出现不同颜色、不同范围及不同深浅的色素变化,严重影响人们的心情和幸福感.但目前面部色素沉着的治疗普遍存在效果不显著、容易反复、皮肤敏感等问题,并且现有疗法下药物难以透过皮肤.而微针与药物联合使用,能促进药物吸收、提高药效,有望成为治疗面部色素沉着的一种有效方式.天然产物活性成分作为美白产品的功效组成部分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性价比高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天然产物的经皮给药制剂一般为软膏剂、乳剂、凝胶剂,皮肤透过率低,生物利用度差.因此将天然产物活性成分以微针形式进行递送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作者对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微针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包括天然产物成分、微针性质及抗面部色素沉着功效等方面,并且对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微针的功能化设计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微针治疗斑秃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斑秃是一种非瘢痕性毛发脱失性疾病,个别患者可出现头发完全脱失、甚至全身毳毛全部脱落.斑秃常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斑秃的病因目前暂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精神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等有关.斑秃的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局部免疫疗法、免疫抑制剂、米诺地尔和小分子药物、生物制剂及自体制剂等,但目前没有能彻底治愈的方法,也没有普遍认可维持长期缓解的治疗方案.近来,随着微针在斑秃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一些传统治疗方法无效的斑秃患者也能够得到较好的病情改善.兹就微针治疗斑秃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眼针心区治疗中风后言语功能障碍理论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5/11
中风后言语功能障碍是中风后常见后遗症,可导致患者出现失读、失写与发音困难等症状,无法与人正常进行沟通交流,大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与康复治疗效果.眼针疗法作为一种微针疗法,半个世纪的临床应用中发现其对治疗中风后多种后遗症行之有效.彭静山教授以多年临床实践为基础运用中医理论将眼周区域划分为"八区十三穴"作为针刺部位,笔者在临床学习中发现运用眼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言语功能障碍患者多在"八区"之心区部位针刺,患者功能改善显著.本研究将从"元神-目-识神"角度发掘中风后言语功能障碍的病因病机,阐述心区的来源与定位,浅析眼针心区治疗中风后言语功能障碍的中医理论依据,介绍眼针心区治疗中风后言语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痛证采用眼针治疗的近十年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文章回顾了近十年来以眼针或者眼针配合其他各种疗法治疗痛证的眼针研究文献,从痛证的病因病机以及痛证在人体被感知到的产生机理,从眼针疗法八区十三穴分区定位着手,浅析疼痛的古今治疗方法之异同,了解治疗疼痛疾病不止局限于循经取穴以及"阿是穴"等方法,眼针治疗同样有显著效果,该文总结分析了眼针单独诊疗、眼针体针结合诊疗、眼针带针运动诊疗、眼针联合口服中药汤剂诊疗、眼针结合温针灸、雷火灸等特殊疗法诊疗等方面治疗痛证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上下肢痛、头胸腹痛、术后痛等.从而总结得出眼针是一种适应性广泛、治病性广、有效便捷、安全易理解、简便易学、疗效显著的微针疗法,尤其在治疗疼痛疾病等方面已然成为了一种优势治疗手段,值得医者们在临床上强加推广以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微针疗法应用于皮肤抗衰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6
微针疗法(microneedle therapy)是医疗美容领域中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的抗衰治疗中,具有美白肤色、改善肤质、减淡皱纹、紧致皮肤等诸多治疗作用.同时,因其独特的打开皮肤通道作用而被用于抗衰物质的透皮导入.该文综述了皮肤衰老的表现、微针抗皮肤衰老的机制以及目前微针在皮肤抗衰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