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疗效、炎性因子及愈合时间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疗效、炎性因子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2019年2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检测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Ⅰ型前胶原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患者的术后骨折恢复效果.结果:术后 24、48、72 h,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CRP、IL-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血清BGP、OPG、PTH水平均低于术前,PINP、β-CTX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血清BGP、OPG、PT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INP、β-CTX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折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减轻患者术后炎症反应,优化骨代谢指标,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术后骨折恢复优良率及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MIPPO结合LCP内固定术在胫骨干骺端骨折中的治疗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术在胫骨干骺端骨折中的治疗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胫骨干骺端骨折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微创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微创组患者在C臂机引导下采用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痂生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6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系统(HSS)评估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采血检测两组患者血清N-端骨钙素(N-MID)、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水平,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患者术后恢复优占比(71.43%)高于对照组(45.71%)(P<0.05).微创组患者骨痂生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HS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微创组患者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血清N-MID、BALP、PICP水平均高于术前,且微创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升高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22.86%,P<0.05).结论:C臂机引导下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术能缩短胫骨干骺端骨折患者的骨痂形成与愈合时间,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改善骨代谢水平,控制并发症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战创伤致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4/2/3
肱骨髁间骨折是最难治疗的战创伤所致的关节内骨折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肱骨髁间手术技术及内植物有了长足的发展.文章通过对Medline数据库、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近些年特别是 2020 年以来有关肱骨髁间骨折文献进行查阅及总结,对髁间骨折的分型、治疗方法以及相应的并发症进行概述,详细分析每种治疗方法不同的适应证以及优缺点,介绍不同年龄段患者治疗方法的差异.文献表明,积极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仍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首选方式.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能够充分暴露关节面,是最常用的手术入路,但存在截骨处不愈合等风险.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肱三头肌翻转入路、肱三头肌腱膜舌形瓣入路可避免截骨,但对肱骨远端关节面缺乏有效暴露.随着"双柱"理论的推广,双钢板固定比单钢板具有更强的牢固性与灵活性.锁定加压钢板和 3D打印接骨板固定具有独特的优势.关于儿童髁间骨折,应以简单有效的复位固定以及对骨骺损伤小为治疗原则.而对于高龄、骨质疏松严重的患者,则可应用全肘关节置换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掌侧与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探讨掌侧入路及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武警西藏总队医院 2016-06至 2021-06 收治的行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 59 例,根据桡骨远端骨折移位趋势不同分为掌侧入路组(31 例)和背侧入路组(28 例).比较两组手术后掌倾角、桡骨高度、尺偏角、术后 1 个月内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 个月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腕关节功能.结果 两组术后掌倾角、桡骨高度及尺偏角、住院天数及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掌侧组(85.50±11.21)min短于背侧组(94.75±15.55)min,术中出血量掌侧组(125.54±28.78)ml大于背侧组(110.78±25.7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个月近期并发症比较,掌侧组正中神经损伤 4 例,多于背侧组,但是肌腱损伤率少于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桡动脉损伤、切口感染、桡神经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 个月远期并发症及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不同移位趋势选择不同入路均能有效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恢复腕关节稳定性,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60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掌侧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切口红外线理疗照射及中医辨证论治.结果 术后观察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第3日、第7日)及肿胀程度积分(第7日、第14日)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1年随访骨折均愈合,两组骨折平均临床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年观察组Cooney腕关节评分优良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其中观察组术后1年与术后6个月相比,Cooney腕关节评分中疼痛、功能、活动范围及握力评分有所改善(P<0.05);对照组术后1年与术后6个月相比,疼痛、功能、活动范围、握力评分有所改善(P<0.05).两组术后6个月功能、活动范围、握力评分相比,观察组改善更优(P<0.05);两组术后1年功能、活动范围、握力评分相比,观察组改善更优(P<0.05).结论 采用掌侧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联合中医辨证论治、红外线理疗能显著缓解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肿胀,加速骨折愈合,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从而增强整体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和分析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折通过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9月间在我院治疗的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折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患者手术时间在1.9~4.1小时之间,平均是2.58±0.22小时,术中出血量在205~614ml之间,平均是328.51±20.51ml.给予患者补液,红细胞悬液输入在2.1~4.1U之间,平均是2.85±0.17U.对患者治疗后进行随访,时间在4个月~27个月之间,平均随访时间是14.25±2.61个月,所有患者的骨折均全部愈合,通过X线检查显示假体都比较稳定,没有松动的表现.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假体周围骨折的HSS评分是92.10±1.35分;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假体周围骨折的Harris评分是89.52±2.61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比如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结论:在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锁定加压钢板闭合或者切开复位进行内固定的临床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掌侧入路切开复位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T型锁定加压钢板(T-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 T-LCP 内固定,对照组采用掌侧入路普通钢板内固定,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治疗后1周、1月、3月,桡腕关节平衡度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观察组桡腕关节平衡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周、1月、3月尺偏角、桡骨高度均高于术前,掌倾角、桡腕关节平衡度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均值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入路切开复位T-LCP 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明显,骨折愈合时间缩短,并发症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86例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微创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微创组患者予以MIPPO结合LCP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消肿时间、住院时间、愈合时间以、术后6个月的治疗效果(Johnner-Wruhs胫骨干骨折疗效评级标准)以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消肿时间、住院时间和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6个月时,微创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79.07%(34/4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5.81%(24/43)(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为9.30%(4/4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2.09%(31/43)(P <0.05).结论 MIPPO结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对患肢预后愈合有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两种方法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与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ORIF)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163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87例)采用MIPPO结合LCP治疗,对照组(76例)采用ORIF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地负重时间、去拐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评价两组关节功能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地负重时间、去拐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但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关节功能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为9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P<0.05).结论 MIPPO结合LCP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可有效保护骨折端血供,获得满意功能恢复效果,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创钢板接骨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及血清神经生长因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及碱性磷酸酶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微创钢板接骨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及血清神经生长因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及碱性磷酸酶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74例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7)与研究组(n=37).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研究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联合微创钢板接骨技术,术后1~4个月进行随访.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情况、入院时及术后第1天血清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碱性磷酸酶)水平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97.30% (36/37)较对照组78.38% (29/3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54,P<0.05);研究组手术用时(84.76±11.08) min较对照组(71.89±10.54) min长,术中失血量(108.52±21.33) ml较对照组(245.30±24.61) ml少,骨折愈合时间(9.04±1.81)周较对照组(12.79±2.02)周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119、25.547、8.410,P均<0.05);术后两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血管细胞黏附因子、碱性磷酸酶水平较术前增高,且研究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1.33±0.19) ng/L、碱性磷酸酶(312.04±31.07) U/L较对照组[(0.85±0.22) ng/L、(181.28±30.45)U/L]高,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因子(502.18±40.07) μg/L水平较对照组(579.28±41.15) μg/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044、18.283、8.165,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8.11%(3/37)较对照组27.03%(10/3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73,P<0.05).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联合微创钢板接骨技术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清NGF、s VCAM、ALP水平,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