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济大学医学院2018至2020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同济大学医学院2018至2020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3月,选取同济大学2018至2020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根据前期构建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问卷,对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进行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采用配对 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毕业生对职业发展现状整体较为满意人数占比93.7%(296/316)。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方面,很满意占比81.4%(127/156),满意占比17.3%(27/156)。用人单位对评价条目满意程度与需求程度比较,在职业素养维度的"具有责任心且工作投入度高"[(4.86±0.53)分比(4.81±0.46)分, P=0.038]和"心理素质良好"[(4.81±0.55)分比(4.69±0.64)分, P=0.021]2个条目、理论知识维度的"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条目 [(4.76±0.60)分比(4.73±0.51)分, P=0.034]、工作能力维度的"具备科研创新能力"[(4.72±0.66)分比(4.68±0.58)分 , P=0.043]条目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程度评分均高于其满意程度评分。 结论:毕业生对个人的职业发展现状整体较为满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培养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医学院应当加强医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全方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在理论知识教学中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关注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多角度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SMAD同源物4抑癌基因在小鼠散发性结直肠癌模型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构建Apc loxP/loxP+SMAD同源物4(Smad4) loxP/loxP双转基因小鼠模拟人散发性结直肠癌,观察Smad4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分别将Apc tm1Tyj/J小鼠、Smad4 tm2.1Cxd/J小鼠与C57BL/6J小鼠(均购自美国杰克逊实验室)杂交和回交转换遗传背景形成杂合子小鼠C57BL/6-Apc loxP/-/J(记为Apc loxP/-)、C57BL/6-Smad4 loxP/-(记为Smad4 loxP/-),将Apc loxP/-和Smad4 loxP/-小鼠杂交建系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筛选出Apc loxP/loxP+Smad4 loxP/loxP小鼠。通过小鼠结肠镜分别向Apc loxP/loxP+Smad4 loxP/loxP小鼠和C57BL/6J小鼠(各12只)结直肠黏膜下注射前期构建好慢病毒Lentivirus Cre-IRES-Luciferase,腹腔注射荧光素酶D(D-luciferase)后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IVIS)下成像并通过结肠镜动态观察成瘤情况。最后对小鼠瘤灶取材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成功培育出Apc loxP/loxP+Smad4 loxP/loxP双转基因小鼠22只。在Lentivirus Cre-IRES-Luciferase诱导下发生突变并形成散发性结直肠肿瘤病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腺癌,可通过IVIS系统及小鼠结肠镜动态观察其情况,至12周末成瘤率33%(4/12),C57BL/6J小鼠未观察到瘤变。两组体重分别为(22.58±1.21)、(21.36±1.01) 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892, P>0.05);日龄分别为(63±1)、(62±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121, P>0.05)。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Apc loxP/loxP+Smad4 loxP/loxP双转基因小鼠结肠组织在Lentivirus Cre-IRES-Luciferase诱导下发生癌变,成功模拟人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证实Smad4抑癌基因的条件性敲除可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儿童专科医院青年科研项目管理优化实践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以国家自然青年基金申报为切入点,探讨分析北京儿童医院青年科研项目的发展现状和管理优化策略,为儿科青年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运用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对2016—2022年度国家自然青年项目申报与立项的共性特点、变化趋势、意向需求及困难瓶颈等进行分析。结果:项目中标数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中标率波动较大,且科室、性别、年龄分布不均衡,专职科研人员、男性、低年龄等因素具有中标优势;科研素养、科研支撑条件、研究基础、科研方法与技巧及科研氛围与环境等五类影响因素有利于构成中标"组合拳";超过2/3的需求贯穿于选题—前期培育资助—合作对接—标书撰写各申报阶段。结论:本研究从医院、科室、个人3个角度提出儿童专科医院青年科研项目的管理方案,持续强化由"应报尽报"向"有效申报"转型,注重优选—优培—优用相结合,优化青年人才培养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望谟紫芽茶树优良品系'W016'与黄金芽抗茶蚜性能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4/27
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是茶树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深入研究抗蚜特异资源的抗性机理对培育茶树抗蚜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前期收集的望谟紫芽茶树优良品系'W016'对茶蚜抗性强,为初步探明该种质的抗蚜特性,利用刺吸电位技术测定了茶蚜在'W016'和黄金芽(感虫品种)上的取食行为,并探明影响茶蚜刺探取食叶片的主要物理性状及生化成分因子.结果表明,茶蚜在两种供试种质上均产生9种EPG波形,依次为非刺探波(np波)、路径波(A波、B波、C波、pd波)、机械阻力波(F波)、木质部吸食波(G波)、韧皮部唾液分泌波(El波)和韧皮部汁液吸食波(E2波).刺探取食过程中,茶蚜在'W016'上的非刺探时间(np波)和C波总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黄金芽.二者口针遇到阻力的次数(F波)和总持续时间无差异,但韧皮部吸食汁液(E2波)时间'W016'显著短于黄金芽.茸毛密度、下表皮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是'W016'抗茶蚜取食胁迫的主要物理屏障因子,而咖啡碱和可溶性糖含量为主要生化因子.表明'W016'对茶蚜的取食抗性与其叶片理化性质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甘蓝型油菜种子硫苷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挖掘与种子硫苷含量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及候选基因,有助于油菜品质改良和培育高品质油菜品种.[方法]以 300 份甘蓝型油菜自交系为材料,考察了江西农业大学试验地和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试验地2 种环境下种子硫苷含量,采用前期开发的 201 817 个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对油菜种子硫苷含量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搜寻显著位点两侧 100 kb范围内的候选基因并进行功能注释.[结果]300 份甘蓝型油菜种子硫苷含量在两地均表现出表型差异;基于一般线性模型和混合线性模型检测到 209 个硫苷含量显著关联SNP位点,其中两地两种方法重复检测到 41 个SNP位点,分别在A05(1 个)、A09(36 个)、C09(4 个)3 条染色体上.候选基因功能注释结果显示,有 8 个候选基因参与硫苷生物合成途径(GO:0019761),包含调控硫苷合成相关基因MYB28(BnaC09g05290D、BnaC09g05300D)、MYB34(BnaA09g05480D)和编码硫苷转运蛋白 2 相关基因(BnaA09g06180D、BnaA09g06190D).[结论]通过两种方法在两地检测到多个与硫苷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并在显著性位点附近挖掘到相关候选基因,研究结果有助于解析甘蓝型油菜硫苷含量的遗传变异,为低硫苷含量油菜新品种的遗传改良提供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海南吊罗山濒危植物山铜材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4/2/3
为探究海南吊罗山山铜材(Chunia bucklandioides)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以当地山铜材野生种群为研究对象,将种群集中分布区域设为典型样地并开展样地调查,以空间代替时间构建种群年龄结构,采用动态量化分析、绘制存活曲线、计算生存函数等方法分析现有种群结构特点和动态特征,并通过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推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吊罗山山铜材种群年龄结构接近不规则金字塔型,动态量化分析显示该种群为增长型种群,但第Ⅰ~Ⅲ龄级间存在衰退现象,种群增长性弱,稳定性差,受外界干扰敏感度高,有向稳定型种群转变的趋势.(2)随龄级增加,山铜材标准化存活个体数量减少,生命期望降低,死亡率和消失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y-Ⅱ型.(3)生存分析显示吊罗山山铜材种群具有前期增长、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4)经过未来2、4、6龄级时间后,Ⅰ~Ⅲ龄级个体数量将逐渐减少,Ⅳ~Ⅶ龄级个体数量少量增加,幼龄苗木自我更新能力不足,种群存在规模收缩和衰退的风险.研究表明,生境碎片化、分布范围小、植株结实量少和幼龄个体不足是导致吊罗山山铜材濒危的主要因素,建议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小区、辅助种子入土萌发、加快人工培育技术研究、人工扩大种群规模与数量和加强基础研究等方式,促进山铜材种群复壮与更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运用人工培育鹿科动物药治疗妇科疾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2/3
妇科诸疾与精血亏虚、胞宫虚寒密切相关.鹿科动物药为血肉有情之品,治疗妇科诸疾有着悠久的历史.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擅用鹿科动物药治疗妇科诸疾,疗效卓著.笔者将其经验归纳如下,一是"女子以血为本""精血同源""肾主生殖""肾藏精"等理论,要求助阳药的选择,既能助阳,又益精血,鹿科动物药可满足上述要求;二是经后期补阴,经前期补阳,故鹿科动物药常在经后末期、经间期及经前期使用,而行经期、经后初期及中期一般不用;三是根据病性特点及药性所长选药,如鹿茸助肾阳、益精血效果最佳,常用于治疗阳虚且精血不充者;鹿血助肾阳、益精血较鹿茸稍弱,但行血祛瘀之力更强,常用于治疗癥瘕诸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芸薹属植物全基因组重测序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1/20
芸薹属(Brassica)包含多种重要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测序成本的不断降低,全基因组重测序已成为芸薹属植物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芸薹属植物全基因组测序近况以及在利用重测序技术研究该属植物的驯化起源、环境适应性和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等方面所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包括目前已经全测序的8个芸苔属植物基因组,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研究甘蓝、白菜、芥菜等物种的驯化起源及关系,鉴定芸苔属植物中与病害、节律、矿质养分响应以及与色素合成、雄性不育、重要生产性状相关基因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这些进展不仅展示了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与前期基于线粒体DNA和叶绿体DNA标记技术相比在研究芸苔属植物的优势,也为培育具有优良环境适应性和优良生产性状的芸苔属作物品种提供了重要理论和技术支撑.未来,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在芸薹属植物研究中将会进一步普及,其对芸苔属植物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和新品种培育的影响将会得到彰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甘薯茎线虫病抗扩展性遗传特性分析与QTL定位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甘薯茎线虫病由马铃薯腐烂线虫引起,是严重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的检疫性病害.挖掘抗茎线虫病基因并通过分子设计育种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控茎线虫病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前期以抗茎线虫病甘薯品种美国红为父本,感病品种徐紫薯8号为母本,通过控制授粉有性杂交方式构建了包含274个F1子代的分离群体.以该F1群体为材料,利用室内人工接种法对F1子代的茎线虫病抗扩展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甘薯茎线虫病抗扩展性呈连续性偏峰态分布,甘薯茎线虫病发病体积比与扩展直径和扩展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薯块直径、薯块长度和薯块长宽比无相关性,说明薯块的大小和薯形对抗扩展性鉴定结果无影响.甘薯茎线虫病抗扩展性遗传力为75.7%,表明抗扩展性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基于前期构建的甘薯SNP遗传图谱对抗扩展性进展QTL定位,获得与抗扩展性紧密连锁的QTL 10个,解释6.6%~10.7%的表型变异.候选基因功能注释表明,苯丙素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病原互作代谢等通路参与抗病胁迫.筛选5个关键候选基因进行荧光定量表达分析,在接种茎线虫后候选基因itf13g19570表达量显著增高.研究结果为甘薯茎线虫病抗病基因挖掘和抗病机理解析提供了重要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胶孢炭疽菌粗毒素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究胶孢炭疽菌粗毒素对铁皮石斛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为铁皮石斛抗性突变体筛选和培育提供前期基础.[方法]添加不同浓度胶孢炭疽菌粗毒素的MS培养基对铁皮石斛幼苗进行培养,观察粗毒素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初步筛选适宜抗性选择压.[结果]胶孢炭疽菌粗毒素浓度在5%~15%(体积分数)范围内,对铁皮石斛株高、茎粗、新增芽数、根数、鲜重的增长起促进作用,其中以浓度为5%(体积分数)时促进作用最为显著;粗毒素浓度在35%~40%(体积分数)范围内对铁皮石斛株高、叶片数、新增芽数、根数、鲜质量的增长起到抑制作用;粗毒素浓度在20%(体积分数)时,铁皮石斛出现开花现象,且花的形态出现变异现象.[结论]胶孢炭疽病菌粗毒素具有生物活性,且有一定的毒性,可以考虑代替病原菌作为离体筛选铁皮石斛抗炭疽病突变体的选择剂,但筛选铁皮石斛抗性突变体的抗性选择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