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室整体护理配合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TF)患者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中应用手术室整体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选择 2020年 1月—2023年 1 月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82例老年IT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1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整体护理配合.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骨折愈合、独立行走、术后首次下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1个月,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1个月,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 1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ITF患者PFNA内固定治疗中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配合,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康复进程,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结构式家庭疗法对初产妇自我护理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结构式家庭疗法对初产妇自我护理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住院分娩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结构式家庭疗法进行护理。出院后3个月比较两组初产妇自我护理效能、生活质量、育儿技能评分以及母乳喂养、产褥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出院后3个月,对照组初产妇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以及自我效能总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 P<0.05);观察组初产妇生理功能、心理职能、社会关系、环境、独立性及个人信仰6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初产妇育儿技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初产妇产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母乳喂养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初产妇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结构式家庭疗法可有效提高初产妇产后自我护理效能,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育儿技能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添加益生菌对脓毒症患儿的远期肺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补充益生菌对脓毒症患儿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和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对远期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100例脓毒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安慰剂组和益生菌组,每组50例。两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益生菌组口服或鼻饲益生菌0.5 g,每日3次,连用30 d;安慰剂组口服安慰剂。另外选择4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于治疗前、治疗7 d和随访时测定两组脓毒症患儿血浆白细胞介素(IL-4、IL-10)、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以及外周血和诱导痰液中NKT细胞比例、肺功能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绘制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两个脓毒症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累积生存率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探讨各因素对诱导痰液中NKT细胞比例的影响。结果:最终安慰剂组死亡2例,失访4例;益生菌组死亡3例,失访5例。治疗7 d,两组脓毒症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均呈缓慢下降趋势,虽然益生菌组降低更为明显,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至随访期,益生菌组炎症因子的下降幅度进一步增加,IL-4及IL-10水平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出现统计学意义〔IL-4(ng/L):20.3±9.3比27.6±11.9,IL-10(ng/L):23.1±6.8比14.4±4.4,均 P<0.05〕,并伴有IgE水平明显下降(μg/L:53.0±15.6比64.2±16.9, 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外周血NKT细胞比例均处于逐渐回落状态,治疗7 d益生菌组外周血NKT细胞比例即较安慰剂组明显下降〔(4.2±0.9)%比(5.3±1.2)%, P<0.05〕,且随访期间外周血及诱导痰液中NKT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水平〔外周血:(2.4±0.9)%比(2.9±0.8)%,诱导痰:(2.5±0.8)%比(3.5±1.0)%,均 P<0.05〕,并与健康对照组儿童相接近;同时益生菌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包括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比值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PEF%:(91.3±4.8)%比(85.8±8.6)%,FEV1/FVC比值:(91.8±4.7)%比(87.2±7.4)%,均 P<0.05〕。虽然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两组患儿CVA累及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0.260, P=0.613),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治疗、过敏史是NKT细胞增多的危险因素〔 β值分别为0.584、0.601,95%可信区间(95% CI)分别为0.069~1.099、0.011~1.192, P值分别为0.027和0.046〕,而服用益生菌为缓解NKT细胞增多的独立性保护因素( β值为-0.984,95% CI为-1.378~-0.591, P=0.001)。 结论:在脓毒症儿童中,早期添加益生菌能促进NKT细胞及炎症因子的恢复,减轻其对患儿远期肺功能的损害,有助于改善患儿的长期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核心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外伤性颈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核心训练联合高压氧(HBO)治疗对外伤性颈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山西白求恩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177例外伤性颈段不完全性S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核心训练组、HBO组和联合组,每组59例,分别予以核心训练、HBO、核心训练联合HBO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评估患者感觉、运动等神经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量表和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定患者日常活动能力,采用简易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定患者睡眠质量,并记录各组患者脊髓功能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ASIA感觉评分、ASIA运动评分、MBI评分、FIM评分较治疗前升高,SF-MPQ各维度评分及PSQI总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上述指标优于HBO组和核心训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患者括约肌功能恢复时间、独立下床活动时间及总住院时长短于核心训练组、HB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核心训练联合HBO治疗外伤性颈段不完全性SCI,不仅能改善患者神经、下肢运动功能,减轻疼痛程度,还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加速脊髓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优先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脑机接口联合运动想象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BCI)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分析患者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与上肢运动功能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6例缺血性脑卒中伴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分为脑机组及对照组,每组2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脑机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运动想象训练的脑机接口治疗,对照组则辅以腕指被动屈伸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UE)、功能独立性量表(FIM)及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对2组患者肢体功能进行评定;同时检测2组患者MEP潜伏期及CMCT,并对患者上肢功能评分与MEP、CMC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脑机组、对照组患者FMA-UE、FIM、ARAT评分、MEP潜伏期及CMCT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FMA-UE评分[分别为(41.22±13.09)分和(32.23±15.49)分]、FIM评分[分别为(82.96±13.58)分和(73.32±18.56)分]、ARAT评分[分别为32.00(20.00,41.00)分和21.00(3.00,38.25)分]、MEP潜伏期[分别为(22.84±0.88)ms和(23.61±1.32)ms]及CMCT[分别为(10.26±1.09)ms和(11.26±1.49)ms]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脑机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 P<0.05);另外本研究还发现患者FMA-UE、FIM及ARAT评分与CMCT及MEP潜伏期具有负相关性。 结论:基于运动想象的BCI训练可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MEP潜伏期、CMCT值及上肢运动功能,并且FMA-UE、FIM及ARAT评分与MEP潜伏期、CMCT值具有负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膜解剖的科学范式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医学行为自有解剖和手术以来,就有关于层面或筋膜的描述。这些描述大致可以归类为层面说、筋膜说和系膜说。然而,这些学说都很难满足科学的基本范式,即描述上的唯一性、验证上的独立性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与前述理论的迭代性等。近年来,我们提出并验证了"膜解剖"学说。膜解剖是广义的系膜与系膜床的解剖,背后是筋膜(和浆膜)形成的结构、其内的生命事件和普遍的秩序;广义的系膜是指,筋膜(和浆膜)包绕着器官(或组织)及其供养系统,悬挂并通向体后壁的信封样结构;解剖是指,机体内的设置(或结构)及其内的生命事件(或功能)。在膜解剖的研究和讨论中,恪守科学范式,秉持科学精神,是获得可靠知识的唯一途径,也是深入科学研究的准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针刺同步手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感觉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针刺同步手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及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针刺同步康复组(简称同步组)和针刺联合康复组(简称对照组),每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手功能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其中同步组患者上述疗法同步实施,对照组患者上述疗法非同步实施,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功能独立性量表(FIM)、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改良Ashworth痉挛评级(MAS)、改良版诺丁汉感觉功能量表(reNSA)及Fugl-Meyer感觉功能量表(FMA-S)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在感觉功能方面,治疗后同步组reNSA深、浅感觉评分及FM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2组患者reNSA复合感觉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运动功能方面,治疗后同步组FMA-UE及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2组患者屈肘肌MAS评级及FIM评分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针刺同步手功能康复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感觉及运动功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动态脊柱支撑机器人在脊髓损伤后躯干控制评定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动态脊柱支撑机器人在脊髓损伤患者坐位躯干控制能力评估中的初步应用。方法:于2022年10月至2022年12月招募20例依赖轮椅的脊髓损伤患者。所有患者穿戴动态脊柱支撑机器人完成坐位躯干抗阻测试,嘱患者在躯干左、右、前、后4个方向施加外力的情况下维持直立坐位1 min,评测指标为反映压力中心(COP)摆动情况的8个参数(包括COPx均速、COPy均速、COPx标准差、COPy标准差、包络面积、摆动轨迹长度、平均频率、平均幅值)以及最大自主收缩(MVC)力矩。采用动态脊柱支撑机器人、躯干控制测试(TCT)、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Tinetti量表)、改良功能性前伸测试(mFRT)和脊髓独立性评定量表第3版(SCIM-III)进行评估。分析动态脊柱支撑机器人抗阻测试结果与TCT量表、Tinetti量表、mFRT和SCIM-III所得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共20例患者完成左、右向抗阻测试,11例患者完成前、后向抗阻测试。左向抗阻测试中,COPx标准差、COPy标准差、包络面积和MVC与TCT、Tinetti、mFRT、SCIM-III呈低到高度相关(| r|=0.474~0.739, P<0.05);右向抗阻测试中,COPx均速、MVC与TCT、Tinetti、mFRT、SCIM-III呈低到高度相关(| r|=0.461~0.740, P<0.05);前向抗阻测试中,MVC与TCT、mFRT、SCIM-III呈中度相关(| r|=0.632~0.672, P<0.05);后向抗阻测试中,MVC与TCT、mFRT呈中度相关(| r|=0.627~0.672, P<0.05)。 结论:采用动态脊柱支撑机器人可以有效评测脊髓损伤患者的反应性姿势控制能力和功能独立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硬核白内障小切口手法娩核术改善视力及生活质量的优越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硬核白内障患者小切口手法娩核(非超声乳化)术改善视力、角膜散光度及生活质量的优越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余姚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硬核白内障440例(440眼)随机分为小切口手法娩核手术组(手法组,198例)及超声乳化手术组(超乳组,242例)。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术后1个月,手法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超乳组( P=0.028)。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776,0.712,0.810)。手法组角膜散光度低于超乳组( P=0.000)。总体健康状况、远距离工作、眼痛、社交功能、社会角色限制、独立性及精神健康问卷评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230,0.601,0.259,0.296,0.544,0.492,0.547);患者总体视觉、近距离工作、色彩视觉、周边视觉评分手法组高于超乳组( P=0.000)。 结论:硬核白内障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手术除改善术后视力外,还可减少角膜散光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和独立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和独立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6~12月4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内护理及出院指导;选取该院2018年1~6月4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分析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奥马哈系统干预效果,对比两组髋关节功能、独立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在环境领域、社会心理领域、生理领域、健康相关行为方面的主要护理问题干预效果均优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76.34±4.25)分及FIM功能独立性评分(111.35±9.58)分均优于对照组(65.17±5.06)分、(87.29±8.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出院后3个月PF、RP、RE、BP、VT、MH、MH、SF、GH评分均较出院时升高,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可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护理结局,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独立性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