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精准化专科护理方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康复效果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精准化专科护理方案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2019年6—12月住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精准化专科护理方案。在患者入院时、出院时2个时间点评估患者对相关护理问题的认知-行为-状况。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护理问题的认知-行为-状况成效评分明显改善,其中患者在疼痛、胸闷气短、心律不齐、血压偏高、水肿、眩晕、便秘、伤口渗血、伤口肿胀、肢体乏力、失眠、饮食不均衡、服药依从性差、吸烟、饮酒、超重、运动依从性差、精神紧张及回归社会障碍19项护理问题的认知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39~5.06,均 P<0.05);患者在疼痛、胸闷气短、心律不齐、血压偏高、水肿、眩晕、便秘、伤口渗血、伤口肿胀、肢体乏力、饮食不均衡、服药依从性差、超重、运动依从性差、精神紧张及回归社会障碍16项护理问题的行为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41~4.80,均 P<0.05);患者在肢体乏力、失眠、运动依从性差、精神紧张、回归社会障碍5项护理问题的状况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44~4.27,均 P<0.05)。 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精准化专科护理方案在全面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护理问题基础上,实施精准专科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问题,促进患者心脏功能及身体的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进展性案例教学在老年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进展性案例教学在老年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进行实习的84名专科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常规教学)及对照组(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进展性案例教学),各组42名。比较两组教学前及教学后临床思维能力,比较两组教学效果满意度。采用SPSS 22.0进行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教学后,观察组批判性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循证思维能力均高于教学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进展性案例教学在老年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改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升教学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结合临床路径对降低腹腔热化疗灌注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结合临床路径干预对腔热化疗灌注术治疗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实施腹腔热化疗灌注术治疗的患者120例,根据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结合临床路径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集合临床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其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精神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与精神状态评分明显好转,且较对照组患者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通过给予腹腔热化疗灌注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结合临床路径,可有效提升整体疗效,降低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精神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移动应用程序的乳腺癌患者体重管理研究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基于移动应用程序的乳腺癌患者体重管理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方法:以“乳腺癌”“体重管理”“体重”“breast cancer”“mobile health”“weight management”等为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EBSCOhost、Scopus、Sinomed、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共9个中英文数据库,聚焦基于移动应用程序的乳腺癌患者体重管理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7月29日。对文献进行筛选,并基于奥马哈系统进行数据提取及汇总。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均为英文文献。纳入研究应用的移动应用程序各不相同,样本量从10例到356例不等,其中6项研究的干预对象为已经完成手术或放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并未有研究针对化疗期乳腺癌患者。干预形式包括单独的运动或饮食干预、运动和饮食相结合的干预,多数研究干预效果较好。根据奥马哈干预系统提取到最多的干预组件是自我管理建议,有6项研究为患者提供了自我管理建议,所有干预研究均未包含案件管理相关的干预组件。结论:基于移动应用程序的乳腺癌患者体重管理干预效果较好,具有可行性,但相关研究数量较少,缺乏针对化疗期患者的干预研究,仍需积极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奥马哈护理结局分类系统构建ICU急性肾损伤患者随访指标体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奥马哈护理结局分类系统,构建ICU急性肾损伤患者随访指标体系,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与开展ICU患者出院后的随访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奥马哈护理结局分类系统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确立ICU急性肾损伤患者随访指标体系的内容,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5.00%、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1、0.892,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2轮专家咨询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在0.296~0.667、0.240~0.804,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60.77~288.17,均 P<0.01)。最终确立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52项三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权重系数,并通过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比率<0.1)。 结论:构建ICU急性肾损伤患者随访指标体系,为临床护理质量与开展ICU患者出院后随访工作提供参考,为ICU后随访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改良后的奥马哈系统护理对肺结核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改良后的奥马哈系统护理对肺结核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聊城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9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改良后的奥马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护理结局。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值、动脉血氧分压(PaO 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浓度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环境、心理社会、生理、健康行为等相关领域的认知、行为、状况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改良后的奥马哈系统护理应用于肺结核患者护理中,可促进其肺功能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改善其护理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RCA模式的延续护理在肾结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根本原因分析(RCA)模式的延续护理对肾结石术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杭州市丁桥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肾结石取石治疗或碎石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基于RCA模式的延续护理,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的奥马哈系统认知行为状况(KBS)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KBS量表中疾病认知、日常行为、生活状态评分分别为(3.68±0.42)分、(3.80±0.54)分、(3.78±0.4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1±0.59)分、(3.15±0.68)分、(3.21±0.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85、4.73、4.80,均 P < 0.001)。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17, 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 2=4.51, 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 2=5.64, P < 0.05)。 结论:基于RCA模式的延续护理能有效对肾结石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奥马哈系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区康复治疗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社区康复治疗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下设社区康复治疗中心接受康复治疗的COPD患者126例,进行单双数分组,将单数患者列入对照组,将双数患者列入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康复护理,研究组应用奥马哈系统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以及负性情绪评分。结果:研究组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尿潴留、震颤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总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 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指标对比无差异( 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无差异( 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COPD患者社区康复治疗护理中应用奥马哈系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还能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炎症性肠病患者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方法:以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及护理结局分类为理论依据,采用Delphi法对27名炎症性肠病护理领域的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构建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33%、96.43%,意见的提出率分别为42.86%、18.52%;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64、0.899,第2轮函询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175~0.308。最终形成15个一级指标、33个二级指标、97个三级指标的炎症性肠病患者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及护理结局分类构建的炎症性肠病患者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能够为炎症性肠病患者护理服务的开展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重症病毒性脑炎伴吞咽功能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重症病毒性脑炎伴吞咽功能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重症病毒性脑炎伴吞咽功能障碍患儿77例,依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吞咽障碍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PedsQLTM 3.0)的评分。结果:①研究组的吞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研究组干预后的饮食活动、语言与交流、日常活动、移动与平衡等PedsQLTM 3.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③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为10.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④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重症病毒性脑炎伴吞咽功能障碍患儿采取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其吞咽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患儿家属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