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脾胃论》择时用药观探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考虑时间因素对人体的影响是中医临证特色之一,通过梳理《脾胃论》中因时制宜的相关论述,总结李东垣择时用药观.该观点主要表现在依时主方,如夏季主方黄芪人参汤,长夏主方清暑益气汤,秋季主方升阳益胃汤,冬季主方神圣复气汤;随时加减用药体现在春时有疾用清凉风药、夏时有疾用大寒之药等;应时补泻是将脏腑与各季相应,以五味对应各季的补泻,以顺应季节特点为补,反之则为泻;顺时所禁则考虑季节因素对人体的影响,以确定药物是否适用于当下.择时用药体现了李东垣在天人一体思想指导下的用药特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哮喘机制的分子对接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运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出加味补中益气汤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相应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的网络关系,将药物主要成分及疾病的交集靶点导入STRING平台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网络,并利用AutoDock软件将加味补中益气汤的主要成分与哮喘的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筛选出加味补中益气汤有效成分338种,支气管哮喘相关靶点1744个,其中交集靶点120个.PPI网络分析加味补中益气汤主要作用于蛋白激酶Cα(Protein kinase C alpha,PRK-C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4,MAPK14)、V-Rel网状内皮增生病毒癌基因同源物A(V-Rel 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 A,RELA)、V-Jun 肉瘤病毒 17 癌基因同源物(V-Jun sarcoma virus 17 oncogene homolog,JUN)和B 细胞中 κ 轻型多肽基因增强子的核因子 15(Nuclear factor-k-gene binding15,NFKB15)个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主要活性成分与靶点有较强的结合.结论 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或许具有积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PRKCA、MAPK14、RELA、JUN和NFKB1等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中药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痰湿阻肺证方药规律信息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R语言数据挖掘平台探讨中药治疗COPD合并RF痰湿阻肺证的方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8个数据库,按照预先设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自建库起至2022年2月期间收录的中医药治疗COPD合并RF痰湿阻肺证的文献,采用Excel软件提取纳入文献信息,运用R语言对中药频次、频率、中药剂量、关联度、聚类等进行挖掘分析,并结合方药频次、频率,分析中药治疗COPD合并RF痰湿阻肺证的用药规律.结果:本研究共检索到文献1 357篇,最终纳入文献37篇.共纳入中药37味,累计频次196次,其中频次>5的中药共5味,累计频次142次,占比72.45%,依次为茯苓(30,15.31%)、橘红(30,15.31%)、陈皮(29,14.80%)、厚朴(28,14.29%)、姜半夏(25,12.76%).37味中药可分为13类,前5类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理气药(64,32.65%)、化痰止咳平喘药(40,20.41%)、化湿药(33,16.84%)、利水渗湿药(32,16.33%)、补益药(13,6.63%).其中化痰止咳平喘药以温化寒痰药(34,17.35%)、止咳平喘药(4,2.04%)为主;补益药以补气药(11,5.61%)为主.药性偏温、平、微寒,药味偏辛、苦、甘;主归肺、脾、胃经.共涉及方剂6首,累计频次38次,其中频率最高的方剂为燥湿化痰方(30,78.95%),其次为二陈汤(4,10.53%).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形成以茯苓、橘红、陈皮、厚朴、姜半夏为基础的核心药物组方.结论:中药治疗COPD合并RF痰湿阻肺证以茯苓、橘红、陈皮、厚朴、姜半夏为核心药物组方,以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为主要治则,在此基础上加入益气健脾和中、宽胸散结的中药,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未来可进一步规范COPD合并RF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制定,进一步增加以辨证为前提精准施治的相关研究,为本病的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从扶正祛邪、调肝理脾论治口腔扁平苔藓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基于中医病因学说和五脏学说探讨口腔扁平苔藓病因病机特点,认为本病符合伏邪致病特点,病机属本虚标实,临床多见肝脾不调之证。临证用药应注重扶正祛邪、调肝理脾,常见证型有3种,其中肝郁化火、肝脾湿热证治宜清肝泻火、健脾除湿,方选龙胆泻肝汤合除湿胃苓汤加减;肝郁气滞、痰瘀互阻证治宜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方选丹栀逍遥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气血亏虚、久病入络证治宜益气健脾、补肝益肾,方选六味地黄汤加减。另外,还需注意恰当应用风药,并重视心身同调、内外同治,可取得良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加味补中益气汤对COPD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加味补中益气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2021年4-6月,选取SPF级Wistar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BC)组、模型(Model)组、中药(CM)组、西药(WM)组,每组15只。除BC组外均以烟熏法建立肺脾两虚型COPD模型,造模后CM组、WM组分别以加味补中益气汤、合生元灌胃干预,Model组、BC组则以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干预。7 d后收集各组大鼠粪便进行肠道菌群16S rRNA测序,对有效序列进行聚类,获得操作分类单元(OTU),用于主坐标分析(PCoA)、物种组成分析、Alpha多样性分析,分析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和丰度变化的影响。结果:CM组和WM组以厚壁菌门为主,BC组和Model组以拟杆菌属为主。各组中优势菌群主要为乳杆菌、拟杆菌属。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CM组、WM组、BC组群落丰富度指数中Shannon指数分别为(3.65±0.35)、(3.65±0.36)、(3.59±0.20),均高于Mode组的(3.37±0.26)( t=2.49、2.44、2.60,均 P < 0.05),CM组、WM组、BC组Shanno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CM组、WM组、BC组Sobs指数分别为(458.67±73.11)、(454.80±95.13)、(525.93±101.88),均高于Mode组的(337.40±37.49)( t=5.72、4.45、6.73,均 P < 0.05),且BC组Sobs指数高于WM组,BC组与CM组、WM组与CM组Sobs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PCoA分析显示,与BC组比较,门水平上Model组放线菌门下降、变形菌门和脱硫菌门上升,属水平上Model组拟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毛螺杆菌属及副拟杆菌属上升,普雷沃菌属、梭菌属、布氏菌属和瘤胃球菌下降;与WM组相比,CM组杆菌属、普雷沃菌属、布氏菌属和拟普雷沃菌属上升,梭菌属、嗜果胶拟杆菌属、克里斯滕森菌属和毛螺杆菌属下降,各组菌群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结论:COPD模型大鼠存在肠道微生态失衡,加味补中益气汤可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复方专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究中药复方专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专利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9月1日公开发表的治疗DR的中药复方专利,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0对用药频次与性味、归经分布进行分析,基于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方法对配伍用药规律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共纳入复方专利113个,包括中药201味,其中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依次为生地黄、三七、当归、灵芝、黄芪,用药药性以寒、温居多,药味以甘、苦为主,归经多为肝、肺、肾经。常用药对6对,聚类分析得出4类药物;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中药组合为生地黄、三七、当归、灵芝、黄芪、丹参、枸杞子、蕤仁、菟丝子。结论:治疗DR专利复方药物以甘寒、归肝经为主,用药以益气养阴、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为主,常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补气养血、补气止血药对,组方多以当归补血汤、四物汤等加减,酌加风药平肝明目,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甘守津还"理论探讨男性不育症的辨治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男性不育症是男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中医学"无子"范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不节、房事无度等导致男性不育症的患病率逐年增长.基于叶天士"甘守津还"理论,认为男性精室赖一身之阴津滋养,精室得阴津濡润则生殖之精生化有源,故津液亏耗、阴精亏虚为男性不育症的基本病机.甘味药物可滋阴荣精,补益男性生殖之精,且无滋腻助痰生湿之弊.因此,在治疗男性不育症时重视甘味药物的使用,谨遵"津液盛满则肾阴得养、肾阴充沛则精液生化有源"的原则,泻火保津,方用增液汤化裁;滋阴荣精,方用龟鹿二仙胶化裁;益气生津,方用补中益气汤化裁;温阳行津,方用仙附摄子方化裁,并结合具体病因、病机及相关症状调整药物及用量,以提高男性精子质量,增加受孕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关于开展川蛭通络胶囊征文的通知
编辑人员丨2024/8/17
川蛭通络胶囊是由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用于脑卒中患者恢复期治疗的中成药,由水蛭、川芎、丹参、黄芪4味中药组方而成,具有活血化瘀、益气通络的功效,用于中风病中经络(脑梗死)恢复期血瘀气虚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气短乏力、口角流涎,手足肿胀等.川蛭通络胶囊源自古方补阳还五汤的加减,诸药配伍使气旺血行、祛瘀通络,抗凝、抗血栓作用强,可显著改善血流状态及微循环障碍,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近30年中医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用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中医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用药规律及组方特点,期待为临床遣方用药及新方组合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四大数据库1990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1日发表的中医治疗OSAHS的所有文献.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9,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6.0,Gephi 0.9.2 等数据挖掘软件进行频数、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及复杂网络分析等.结果 共纳入135篇合格文献,包含154首方剂、202味中药.半夏(8.96%)、茯苓(8.96%)、甘草(8.86%)、陈皮(7.57%)、石菖蒲(6.37%)等25味中药为高频药物,多以性温(47.65%)、味辛(32.51%)为主,主要归为肺(23.07%)、脾(21.74%)、心(16.47%)经,使用率较高的药物以补虚药(23.78%)、化痰止咳平喘药(20.78%)、活血化瘀药(16.9%)、理气药(12.74)、利水渗湿药(8.96%)、开窍药(6.37%)为主;得到以痰瘀互结证为首的28种证型分布,以脾、肺、咽喉、鼻窍为主的病位证素13个及以痰、血瘀、气虚、湿邪、热邪为主的病性证素11个;获得茯苓→白术+陈皮+半夏、石菖蒲→郁金+川芎等30条常用配伍组合,挖掘出5个核心方药组合及针对核心证素的8味公共药物.结论 中医药治疗OSAHS以扶正祛邪为主,益气补肺健脾、行气活血化瘀、清热化痰开窍、理气燥湿化痰是临证遣方用药的基本原则,辨证予以解表、温阳、滋阴、安神、平肝熄风等.核心方剂为六君子汤、补阳还五汤、涤痰汤加减.该研究可为新药研发及新方组成提供思路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肾纤维化的中医病机与治法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肾纤维化的中医病机与治法。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截止2021年11月的中药复方治疗肾纤维化的全部中文文献。应用SPSS20.0、SPSS Clementine 12.0和Liquorice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899篇文献,涉及412首中药方剂,284味中药,累积频率3 331次。肾纤维化中医病机主要为脾肾亏虚、浊毒血瘀;主要治法为健脾补肾、活血化瘀、泄浊解毒。使用频率居前10位的中药依次为:黄芪、丹参、生大黄、当归、茯苓、川芎、山茱萸、生地黄、白术和山药。应用关联规则分析得出51个药对,32个药组,药物配伍以黄芪最多;核心中药共23味;核心处方为参芪地黄汤合抵挡汤加减。结论:肾纤维化的中医病机与治法: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以血瘀、浊毒为主;其治法以益气健脾补肾、活血泄浊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