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中高危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中高危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月6所医院心血管科收治的90例心房颤动病人,脱落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按1:2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西药基础治疗联合益气养阴化瘀法的复脉安心方治疗,两组均治疗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第12周、治疗第24周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脑卒中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血栓形成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P-选择素(GMP-140)]以及相关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第12周、第24周,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第12周,观察组胸闷、盗汗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4周,观察组胸闷、疲倦乏力、气短、盗汗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第24周,观察组TSH、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TSH、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4周,观察组血清hs-CRP、IL-6、vWF、D-D、GMP-140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中高危心房颤动病人,可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心房颤动症状,其机制可能通过减少血栓形成和炎性因子水平而预防脑卒中事件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董荣芬基于胃神理论辨治不寐病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董荣芬主任将消化道神经-体液调节反射系统称为“胃神”,临证常基于胃神理论,从斡旋中焦气机角度辨治不寐病。董师常将不寐病分为阳明燥热证、肝经郁热证、血虚火动证、清降失和证。阳明燥热证治以清热养阴、健脾安神为法,首选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肝经郁热证治以疏肝清热、养心安神为法,首选温胆汤加减治疗;血虚火动证治以滋阴降火、养血安神为法,首选黄连阿胶汤和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清降失和证治以调畅气机、养心安神为法,首选人参清肺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附验案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虚、瘀、水、毒”理论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分期论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虚、瘀、水、毒在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生发展和病理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虚、瘀、水、毒”探讨CHF发展过程中的病机演变及治疗,认为虚是起病之本,瘀、水、毒为疾病发展之标。其中,虚:心气亏虚、心阳不足;瘀:血瘀是中心病理环节,也是加重疾病、造成恶性循环的重要机制;水:痰饮、水湿是根本病理产物;毒:热毒、水毒、瘀毒是病情进展、产物堆积的最终结果。治疗上,CHF可分为早、中、晚、末4期。早期补气调心治本、活血行水治标;中期益气养阴扶正、化瘀泄浊祛邪;晚期化瘀解毒为主、温阳利水为辅;末期救逆固脱敛阳、生津益气补阴。在分期论治的同时要注意坚持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注重把握时机、灵活用药;采取中西并用、融会贯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拟益气养阴方对胃癌晚期化疗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化疗毒副作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养阴方对胃癌晚期化疗患者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化疗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胃癌晚期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替吉奥+奥沙利铂化疗,治疗2周,间隔1周为1个化疗周期,连续4个化疗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自拟益气养阴方,3周为1个疗程,连续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IgG、IgA和IgM水平,ELISA法检测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水平,记录并评估治疗期间的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减少、贫血、白细胞降低、神经毒性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8%(36/44)、对照组为61.4%(27/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3, 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痛胃胀、食少纳呆、气短乏力、精神萎靡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7.28、11.91、5.02、5.65, P值均 <0.001),血清IgG[(9.39±0.46)g/L比(8.54±0.23)g/L, t=10.96]、IgA[(1.35±0.42)g/L比(1.07±0.15)g/L, t=6.90]和IgM[(0.92±0.09)g/L比(0.78±0.10)g/L, t=4.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1);血清CEA[(9.07±1.01)μg/L比(14.89±2.13)μg/L, t=16.38]、CA125[(24.87±4.68)kU/L比(30.75±5.33)kU/L, t=5.5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减少、贫血、白细胞下降、神经毒性的毒副作用程度低于对照组( Z值分别为18.52、2.54、3.12、3.84、2.34, P<0.05)。 结论:自拟益气养阴方可明显改善晚期胃癌化疗患者中医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化疗毒副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益气养阴类中药治疗心悸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心律失常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可以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中医学称之为"心悸"。中医在临床治疗上多以益气养阴法来治疗心悸,然而目前对于其治疗机制缺乏相关研究。从药理学角度,总结益气养阴类中药、经方和中成药治疗心悸的研究进展,探究其作用机制,并总结出益气养阴类中药主要通过多种靶基因,调节各种信号通路及离子通道,从而调控心律,改善心悸患者临床症状,为心悸的治疗提供研究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国家专利数据库分析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国家专利数据库,挖掘中药复方专利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方法: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平台中检索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复方专利,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进行中药频次统计、性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共纳入有效中药复方专利490个,涉及中药791味,平均每个专利约含中药13~14味;得到高频中药30味,以补益药为首,清热药次之;药性以平、寒、微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居多,归经以肺经、肾经、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山药-黄芪、生地黄-黄芪等17个药对;聚类分析得到7个药组,因子分析共提取11个公因子。结论: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基础,辅以健脾燥湿、祛痰消瘀、泻火解毒,在临床应用时注意痰浊、血瘀、热毒等病理产物,务必厘清病机,标本兼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吴银根治疗肺磨玻璃结节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吴银根教授认为,肺磨玻璃结节主要病机为肺脏虚弱,痰瘀郁结于肺,可涉及肺、脾、肝、肾,发病以整体属虚,局部属实。临床可从“痰瘀”“痰核”论治,治需化痰消瘀、散结除积、扶助正气。吴教授治疗本病时,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善用药组和药对,自创散结方、益气养阴汤等,常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Cochrane Library和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有关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DR的临床研究文献,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8篇,涉及患者1 48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DR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 RR(95% CI)为1.31(1.21,1.41), P<0.001],改善视力[ MD(95% CI)为0.12(0.07,0.17), P<0.001],改善全血低切还原黏度[ MD(95% CI)为-2.80(-3.76,-1.84), P<0.001]、全血高切还原黏度[ MD(95% CI)为-0.69(-1.15,-0.24), P=0.003]、血浆黏度[ MD(95% CI)为-0.31(-0.51,-0.12), P=0.002],降低血清VEGF水平[ SMD(95% CI)为-1.04(-1.26,-0.81), P<0.001],改善中医证候积分[ MD(95% CI)为-3.79(-6.16,-1.42), P=0.002],降低TNF-α水平[ SMD(95% CI)为-2.53(-3.55,-1.50), P<0.001]方面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P<0.05)。 结论:应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DR,可改善患者视力、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中医证候,提高临床总有效率,降低VEGF和TNF-α水平,临床安全性较好,但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研究支持结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曹永清治疗便秘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挖掘曹永清治疗便秘的组方特点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曹永清教授治疗便秘的中药内服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用药频次、性味归经、药物组合及药物关联等分析处理,利用熵聚类规则分析核心组合,运用聚类规则挖掘新组合处方。结果:共纳入处方561首,涉及中药113味,按频次高低排序前5位依次为枳实、厚朴、党参、茯苓、川楝子;归经以脾、胃、肝经为主;高频药物组合25组,按置信度高低排序,前3位依次为枳实-莱菔子-厚朴、枳实-厚朴-川楝子、枳实-莱菔子-厚朴-川楝子;核心组合18个,新处方9个,其中,行气方4个(44.4%),如青皮-全瓜蒌-陈皮-厚朴-莱菔子-升麻-枳实-川楝子;健脾化湿方2个(22.2%),如茯苓-生地黄-佛手-金银花-党参-白术;活血化瘀方2个(22.2%),如丹参-广藿香-没药-当归;养阴益气方1个(11.1%),即石斛-首乌藤-黄芪-茯苓-佛手。结论:调治脾胃、理气化湿、活血通络是曹永清教授治疗便秘的主要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补充维生素D辅助治疗肺结核效果和安全性的荟萃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补充维生素D辅助治疗肺结核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搜集肺结核患者补充维生素D辅助治疗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到2019年11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以痰抗酸杆菌涂片阴转率、痰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培养阴转率和血清Vit D水平变化情况为主要结局指标,以体质指数为次要结局指标;以高钙血症发生率和尿钙异常发生率为不良事件指标,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8个RCT符合纳入标准,包含850例肺结核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补充维生素D 8周痰抗酸杆菌涂片阴转率和血清维生素D水平均上升[ RR(95 %CI)和均数差(95 %CI)分别为1.06(1.00,1.13)和8.81(1.81,15.81)];4和12周痰抗酸杆菌涂片阴转率未升高[ RR(95 %CI)分别为1.08(0.97,1.20)和1.01(0.91,1.12)];4和8周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阴转率未升高[ RR(95 %CI)分别为1.06(0.91,1.22)和1.02(0.96,1.08)];体质指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均数差(95 %CI):-0.02(-0.53,0.50)];尿钙异常发生风险上升[ RR(95 %CI):2.45(1.75,3.41)],高钙血症发生风险未上升[ RR(95 %CI):1.99(0.96,4.13)]。 结论:补充维生素D辅助治疗肺结核安全但无确切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