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发性男性不育症的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男性不育症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中无法明确病因的男性不育症,称为特发性男性不育症,且发病率逐渐上升,因其病因不详,成为生殖内分泌科的一大难题。随着对表观遗传学的深入研究,特发性男性不育症的诊断和治疗也有了新的方向,特别是DNA甲基化在精子发生和胚胎发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基因片段及位点被广大学者研究发现,为实现精准识别和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文章通过回顾总结近年来与特发性男性不育症相关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旨在进一步阐述特发性男性不育症的发病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PMFBP1基因变异所致的无头精子症1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1例无头精子症造成的原发性男性不育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2年10月1日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的1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夫妇的临床信息、实验室以及精子的电镜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并对候选致病位点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和致病性分析。结果:全外显子组测序显示患者携带 PMFBP1基因c.853del(p.Ala285Leufs*24)和c.1276A>T(p.Lys426X)复合杂合变异,既往均未见报道。Sanger测序的结果提示c.853del(p.Ala285Leufs*24)变异遗传自患者已去世的母亲,c.1276A>T(p.Lys426X)变异遗传自父亲。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相关指南,上述变异均被判定为致病性(PVS1+PM2_Supporting+PP4)。 结论:PMFBP1基因变异可能是患者的遗传学病因。新变异的检出丰富了人类无头精子症的致病突变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辅助生育夫妇的男性年龄与精液质量的关联:一项横断面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辅助生育夫妇的男性年龄与精液质量及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因非男性因素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治疗的3 361例男性的临床资料。使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分析精液质量参数,使用精子核染色体结构检测分析DFI。将受试者按年龄分为20~29岁(A组)、30~39岁(B组)和40~59岁(C组)3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法分析年龄与精液质量参数及DFI之间的关联。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共3 361例,年龄为(34.86±5.34)岁。B组和C组的精子前向运动率[(40.17±18.16)%、(37.83±16.96)%]及精子总活动率[(55.27±21.37)%、(53.09±21.14)%]显著低于A组[(43.78±18.16)%、(58.29±20.24)%];精子浓度[(78.96±63.04)×10 6/mL、(91.93±72.28)×10 6/mL]及DFI[(19.18±12.18)%、(21.73±12.52)%]显著高于A组[(71.75±57.44)×10 6/mL,(16.31±1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C组的精液量[(2.94±1.42)mL]显著低于A组[(3.28±1.43)mL]和B组[(3.15±1.5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调整了文化程度、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禁欲天数后,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组年龄与精子前向运动率( β=-3.055,95% CI:-4.879~-1.231)、精子总活动率( β=-2.366,95% CI:-4.516~-0.216)呈负相关,与精子浓度( β=7.752,95% CI:1.398~4.106)、DFI呈正相关( β=2.744,95% CI:1.526~3.961)。与A组相比,C组年龄与精液量( β=-0.379,95% CI:-0.565~-0.192)、精子前向运动率( β=-5.507,95% CI:-7.714~-3.301)、精子总活动率( β=-4.932,95% CI:-7.532~-2.331)呈负相关,与精子浓度( β=17.288,95% CI:9.604~24.973)、DFI( β=5.226,95% CI:3.753~6.699)呈正相关。RCS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精液量存在显著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P非线性检验=0.424),精液量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P<0.001);年龄与精子浓度、精子前向运动率、精子总活动率及DFI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P非线性检验=0.003、 P非线性检验<0.001、 P非线性检验<0.001、 P非线性检验=0.004)。 结论:非男性因素行辅助生殖助孕术的男性中,年龄超过30岁与精液量、精子前向运动率及精子总活动率下降,与精子浓度及DFI上升显著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复杂的嵌合型18号染色体结构异常1例的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1例嵌合型18号染色体结构异常患者的核型。方法:选取2019年10月因"结婚4年,未避孕未育2 +年"就诊于北医三院生殖中心的1例不育症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取患者外周血样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拷贝数变异(CNV)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同时取患者的精液样本进行单精子CNV分析。 结果:经检测,确定患者核型为mos 47,XY,del(18)(q21q23),+r(18)(q21q23)[84]/46,XY,del(18)(q21q23)[9]/48,XY,del(18)(q21q23),+r(18)(q21q23)×2[6]/47,XY,del(18)(q21q23),+r(18)(q21q23×2)[1].ish 47,XY,del(18)(q21q23),+r(18)(q21q23)[84]/46,XY,del(18)(q21q23)[9]/48,XY,del(18)(q21q23),+r(18)(q21q23)×2[6]/47,XY,del(18)(q21q23),+r(18)(q21q23×2)[1]del(18)(q21q23)( D18Z1+,18p+,18q+,WCP18+),r(18)(q21q23)(WCP18+),r(18)(q21q23×2)(WCP18+),CNV分析结果未见异常。单精子测序分析发现18条精子中9条为del(18q)(9/20),7条为dup(18q)×2(7/20),2条为dup(18q)×3(2/20),重复或缺失片段大小均为33 Mb。 结论:该患者携带的18号染色体结构合并数目异常临床比较罕见,尤其是在表型正常的携带者中检测到。通过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的精准诊断,结合单精子拷贝数变异分析,可以进一步评估异常核型对配子生成的影响,从而对生育策略进行精准咨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尿中邻苯二甲酸盐浓度与精液质量参数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尿中邻苯二甲酸盐浓度与精液质量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112例不育症男性为不育症组,另择本院同期已生育的体检健康男性65例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者尿液及精液样本,采用全自动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检测精液质量参数,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液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脂(DEHP)浓度,并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4种邻苯二甲酸盐浓度与精液质量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不育症组尿中DMP、DEP、DBP、DEHP及总邻苯二甲酸盐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不育症组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及a+b级精子、前向运动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而畸形精子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尿中DMP、DEP、DBP、DEHP浓度与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及a+b级精子、前向运动比率均呈负相关( P<0.05),与畸形精子比率呈正相关( P<0.05)。 结论:不育症男性尿液中邻苯二甲酸盐浓度偏高,其浓度与精液质量呈负相关,邻苯二甲酸盐蓄积可能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细胞外囊泡与男性不育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不孕不育症正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其中男性因素在不孕症中也起到重要作用。细胞外囊泡在细胞激活或凋亡过程中释放,在细胞通讯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超微膜性囊泡。相关研究表明,细胞外囊泡内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通过影响细胞间传递内容物,参与不育症相关病理生理过程。因此,我们针对细胞外囊泡与男性不育症作一综述,从另一角度阐述男性不育症的发生以及潜在的治疗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男性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体外受精胚胎培养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不育症男性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和体外受精胚胎培养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对2019年7至10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患者中随机抽样25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辅助生殖治疗的男性患者进行研究,以血清CGRP对数转化指标、受精方式、是否取精困难、年龄、不育年限、泌乳素等为自变量,以总受精率、正常受精率、D3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为因变量,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原发不育组中D3优质胚胎率与精子正常形态率相关( r=0.537, P=0.048),囊胚形成率与精子密度相关( r=0.760, P=0.002),CGRP对数与总受精率相关( r=0.693, P=0.006)。在继发不育组中,总受精率及正常受精率与精子总数相关( r=0.614, P=0.042; r=0.611, P=0.046)。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继发不育组中,正常受精率与精子总数、血清CGRP对数转换指标、精子正常形态率之间有线性关系,且精子总数、CGRP对数转化指标与精子正常形态率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72.9、6.8。 结论:男性的血清CGRP、精子总数和精子正常形态率共同影响正常受精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克氏综合征早期筛查诊断与不育症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克氏综合征是男性不育中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还可引起发育障碍、认知障碍、雄激素缺乏和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目前其早期筛查和诊断率较低。克氏综合征引起的男性不育主要通过睾丸显微取精术/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本文旨在对克氏综合征的早期筛查诊断和不育症诊疗策略进行综述,重点探讨克氏综合征患者早期筛查诊断和生育相关治疗等相关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无精子症因子微缺失拓展检测方法在2例性染色体拷贝数异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Y染色体无精子症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微缺失拓展检测方法在遗传性不育和性发育异常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分别运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复合荧光多重PCR毛细管电泳DNA片段分析技术以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对2020年3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的1例不育症患者(患者1)和2020年4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1例性腺发育异常儿童(患者2)进行检测。结果:针对15个序列标签位点(sequence tagged site,STS)对这2例患者进行检测,结果未提示Y染色体AZF微缺失;针对27个STS遗传标记进行拓展检测,结果检测提示患者1位于X染色体长臂的STS位点扩增峰值是X染色体短臂扩增峰值的近3倍(Xqp),X染色体长臂的STR质控位点扩增峰为2个峰,且比值约为2∶1(GATA31E08和DXS6809),TAF9b位点在X染色体长臂扩增峰值与常染色体扩增峰值的比值约为3∶2,该患者X染色体长臂可能存在拷贝数异常。患者2,C03Yp、TAF9b、C01Yq和C11Xp位点在X染色体或Y染色体的扩增峰值与常染色体扩增峰值比值约为1∶1,X染色体的STR质控位点扩增峰为2个峰,且比值约为1∶1(GATA31E08和DXS6795),该患者可能存在X和Y染色体拷贝数异常;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患者1染色体核型为47,XY,i(X)(q10);患者2染色体核型为48,XXYY,与AZF微缺失拓展检测结果相印证。结论:与传统AZF检测方法相比,本拓展检测方法不仅可以满足AZF检测需要,还可以提示性染色体拷贝数异常,较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具有操作简捷的特点,可减低临床检验成本及工作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男性不育症患者支原体感染与精液常规参数、精子DNA完整性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支原体感染与精液常规参数及精子DNA完整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于本院不孕不育科门诊就诊的男性不育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同期另选择正常生育的男性60例作为正常对照。两组取精液进行解脲支原体(UU)培养及精液常规检测,包括精液pH值、精子浓度、精子活力、精子活率等;对男性不育症患者行精子DNA碎片检测。分析男性不育症患者UU感染与精液常规参数及精子DNA完整性的关系。结果:男性不育症组和正常对照组UU感染阳性率分别为40.0%(36/90)、5.0%(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1.138, P=0.000)。男性不育症组精液pH值、精子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精子活力、精子活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 P<0.05)。男性不育症患者中,UU感染阳性组精液pH值、精子浓度与UU感染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精子活力、精子活率均显著低于UU感染阴性组,精子DNA碎片率高于UU感染阴性组(均 P<0.05)。男性不育症患者UU感染与精子活力、精子活率呈负相关,与精子DNA碎片率呈正相关( rs=?0.341、?0.327、0.398,均 P<0.05)。 结论:男性不育症患者UU感染与精子活力、精子活率及精子DNA完整性有关,UU感染可影响男性精子质量和精子DNA完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