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PD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COPD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效果。方法:以便利抽样法挑选于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入住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COPD患者196例。以随机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8例。对照组运用普通湿化瓶吸氧,试验组运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装置吸氧。对两个小组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呼吸功能指标状况、痰液黏稠度状况、CPIS(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即心率、SpO 2、PaCO 2、PaO 2、呼吸频率、CPIS评分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24 h、72 h,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将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应用于COPD患者,不但能够使其呼吸功能有所改善,还能提升气道湿化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THRIVE对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肺不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肺不张是胸科手术患者术后最常见的肺部并发症 [1]。全身麻醉期间应用肺复张技术或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可有效减少术中肺不张的发生 [2],然而其对术后肺复张无明显预防作用。因此,探讨减少或预防术后早期肺不张发生的有效措施具有临床意义。经鼻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THRIVE)是指通过鼻导管直接将一定浓度的高流量空-氧混合气体经过加温加湿输送给患者的一种新型氧疗方式 [3],可产生一定程度的PEEP效应,且正压效应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加 [4]。这种新型氧疗方法所产生的持续正压效应,可能对预防胸科手术后早期肺不张具有潜在价值。因此本研究拟评价THRIVE对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肺不张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不断进步,氧气疗法已经成为临床诊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临床中为患者提供的基础性诊治方式,而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能够在对患者进行呼气末正压效应、加温加湿、持续对鼻咽部生理无效腔冲刷的同时,还具有舒适性,因此取代普通氧疗及部分无创通气诊治,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HFNC由于其独特的生理效应,广泛运用于临床当中。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为常见睡眠障碍性疾病,导致患者睡眠结构紊乱,反复发生憋醒等症状,增加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及病死率,因此及时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十分重要。HFNC不仅能够提供高流量气流及相应气道压力,还具有较高耐受性,因此已逐渐运用于OSAHS患者的治疗中,该研究针对HFNC的生理效应及在OSAHS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为同行业学者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加温加湿经鼻高流量氧疗在心脏术后患者低氧血症中应用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加温加湿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对心脏术后患者低氧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4月2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BSCO、Elsevier、Cochrane Library中公开发表的有关HFNC对心脏术后患者低氧血症疗效的RCT或队列研究,并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由2名研究员对文献资料进行提取和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RCT 12篇,队列研究2篇,共2 13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HFNC与常规氧疗或无创正压通气比较,可以降低心脏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气管插管率( MD=0.33,95% CI:0.15~0.72, P=0.005)、呼吸频率( MD=-3.20,95% CI:-5.26~-1.13, P=0.002)、心率( MD=-9.44,95% CI:-18.44~-0.45, P=0.04);提高患者的氧合指数( MD=29.21,95% CI:8.63~49.79, P=0.005);患者的ICU停留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MD=-7.92,95% CI:-17.23~1.40, P=0.10)。 结论:HFNC在降低心脏术后低氧血症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气管插管率和提高患者氧合指数方面优于常规氧疗以及无创正压通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鼻高流量加温加湿快速给氧装置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经鼻高流量加温加湿快速给氧装置(transnasal humidified rapid-insufflation ventilatory exchange, THRIVE)是一种无创且耐受性良好的呼吸支持装置,可以为患者提供最高达70 L/min加温且湿化的氧流量。现有研究表明,THRIVE在不同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可以改善患者通气效率,减少再插管率;在麻醉领域中,可以提高预充氧合水平,延长患者的安全窒息时间;对患者术后康复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THRIVE是一项应用广泛的新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鼻内镜前颅底肿瘤切除术后鼻腔结构改变对鼻气流与温湿度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前颅底肿瘤患者经鼻内镜术后鼻腔结构改变对经鼻气流与鼻腔加温加湿功能的影响,探讨术后气流动力学及温湿度参数与患者主观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2021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鼻科行鼻内镜手术的前颅底肿瘤患者为病例组,选择同期鼻腔鼻窦CT无明显异常的成年人为对照组。将病例组术后随访期间的鼻窦CT影像重建后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术后鼻腔气流动力学及温湿度参数改变。所有患者随访时填写《空鼻综合征6项问卷》(Empty Nose Syndrome 6 Item Questionnaires,ENS6Q)评估主观症状。应用SPSS 26.0软件,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各参数的组间比较,Spearman秩相关分析考察相关性。结果:共有病例组19例患者(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22~67岁)和2名对照(男女各1名,年龄分别为38岁和45岁)入选本研究。前颅底术后高速气流向鼻腔上部偏移,后鼻孔处最低气温区域上移。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鼻腔黏膜表面积-鼻腔通气容积比[ M( P25, P75),下同]减小[0.41(0.40,0.41)mm -1 比0.32(0.30,0.38)mm -1; Z=-2.04, P=0.041];鼻腔中上部的气流流量增高[61.14(59.78,62.51)%比78.07(76.22,94.43)%; Z=-2.28, P=0.023];鼻阻力降低[0.024(0.022,0.026)Pa·s/ml比0.016(0.009,0.018)Pa·s/ml; Z=-2.29, P=0.022];鼻腔中部最低气温降低[28.29(27.23,29.35)℃比25.06(24.07,25.50)℃; Z=-2.28, P=0.023];鼻腔加温效率降低[98.74(97.95,99.52)%比82.16(80.24,86.91)%; Z=-2.28, P=0.023];最低相对湿度降低[79.62(76.55,82.69)%比73.28(71.27,75.05)%; Z=-2.28, P=0.023];鼻腔加湿效率降低[99.50(97.69,101.30)%比86.09(79.33,87.16)%; Z=-2.28, P=0.023]。病例组所有患者ENS6Q总评分<11分;术后鼻腔下部气流占比和ENS6Q总分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负相关性( rs=-0.50, P=0.029)。 结论:前颅底肿瘤内镜术后鼻腔结构的改变会导致经鼻气流模式变化,降低鼻腔加温加湿效率,但术后发生空鼻综合征的倾向较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流量氧疗与常规氧疗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高氧流量和常规氧流量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性研究方法,选择 2019 年 2 月至 2021 年 10 月收治的 62 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32 例和高流量氧疗组(HFNC组)30 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氧疗,直至文氏面罩或鼻导管吸氧使FiO2 达 50%,目标保持SPO2为 90%~96%.HFNC组采用Optiflow经鼻高流量加温加湿氧疗系统AIRVO 2 型治疗设备进行高流量氧疗,吸气峰流速的高流量的加温(37℃)加湿(100%相对湿度)空氧混合气体,初始参数氧流量 4~6 L/min(相当于FiO2 40%~50%),空氧混合气体流量 60 L/min.根据目标SPO2 每 5 分钟上调或下调HFNC 10%氧浓度.对比患者的呼吸参数和氧合指标以及患者舒适度情况.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氧疗后 30 min、60 min,HFNC组的 HR均降低(均 P<0.01);同时HFNC组各时间点的 SBP 无明显变化(P>0.05);氧疗后 60 min,HFNC 组舒适性评分明显上升(P<0.01).其他各参数 24h无创通气、24 h有创通气、7d病死率组内与组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氧疗可以有效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低氧状态,与常规氧疗相比,改善缺氧状态更快、更显著,具有使用简单、快速、舒适性好等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经鼻高流量加温加湿氧疗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伴高碳酸血症患者的效果差异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高碳酸血症患者予以经鼻高流量加温加湿氧疗与无创机械通气的疗效差异.方法 收集 2019 年 3 月—2021 年 12 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COPD患者 94 例,随机分为氧疗组(47 例,经鼻高流量加温加湿氧疗)、无创机械通气组(47 例,常规鼻罩/口鼻罩无创机械通气),测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 24h后血气分析指标[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功能指标[第 1 秒用力呼出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量(FVC)、FEV1/FVC],并取患者肘静脉血测量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组间比较,统计患者皮肤损伤、胃肠胀气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舒适度评估.结果 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氧疗组SPO2、PaO2显著高于无创机械通气组,PaCO2 显著低于无创机械通气组(P<0.05);治疗后肺功能比较,氧疗组FEV1、FVC及FEV1/FVC均显著高于无创机械通气组(P<0.05);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较,氧疗组IL-6、IFN-γ及TNF-α均显著低于无创机械通气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氧疗组显著低于无创机械通气组(P<0.05);舒适率对比,氧疗组显著高于无创机械通气组(P<0.05).结论 给予COPD伴高碳酸血症患者经鼻高流量加温加湿氧疗较无创机械通气更有利于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气指标,可下调多项炎性因子水平,且较常规无创机械通气并发症更少,舒适度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经鼻高流量给氧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常用技术,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手术成功率.但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麻醉医师和内镜医师共用气道,传统给氧如鼻导管、面罩或人工气道虽然简单方便,但吸入氧含量不稳定,呼吸管理较为困难,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高.经鼻高流量给氧具有高流量、高浓度、加温加湿等优点,能够避免支气管镜检查过程当中低氧血症的发生,避免CO2 蓄积以及人工气道带来的不良反应,进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并给操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本综述经鼻高流量给氧在无痛支气管镜诊疗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经鼻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血气指标、肺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观察经鼻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HFNC)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血气指标、肺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和HFNC组,各为43例.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血气指标、肺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同时观察两组镇静剂使用、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HFNC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入住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时间均短于nCPAP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心率(HR)升高,呼吸频率(RR)下降,且HFNC组的变化大于nC-PAP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pH值、血氧分压(PO2)、血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OI)均升高,且HFNC组高于nCPAP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l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时最高呼气流速(PEF)升高,且HFNC组高于nCPAP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下降,且HFNC组低于nCPAP组(P<0.05).HFNC组镇静剂使用、再住院例数均少于nCPAP组(P<0.05).两组死亡例数、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FNC可有效缓解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指标、肺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