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亨廷顿舞蹈症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亨廷顿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HD)是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主要症状为舞蹈状的不自主运动、精神行为异常和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消耗大量社会医疗资源.为了更好地理解其病理机制并探索治疗方法,已有多种HD实验动物模型被成功构建.本文概述了从秀丽隐杆线虫、果蝇、斑马鱼到小鼠、大鼠和小型猪等多种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情况,并对不同动物模型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分析.通过综述不同动物模型及其相关评价指标,本文强调了综合运用多种动物模型的重要性,以期深入理解疾病的机制并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RELN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精神分裂症(SCZ)是一种严重、复杂的精神疾病,对公众健康产生极大影响,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及神经发育异常等多种因素相关.RELN基因位于人类的7q22.1号染色体上,编码一种细胞外基质的丝氨酸蛋白RELN,该蛋白在大脑皮质及海马体中合成,参与神经元迁移和大脑新皮质发育.RELN及其信号通路异常可限制树突增殖、影响神经发生和突触传递,从而导致认知缺陷和大脑形态异常.既往基于多群体及动物实验研究表明,RELN基因是SCZ的重要候选基因.本文对RELN的功能特点、基因多态性及其在SCZ发生和发展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阐明RELN基因在SCZ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为SCZ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主观认知障碍的胃癌患者语言流畅性损害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研究存在主观认知障碍(SCD)的胃癌患者的语言流畅性,为早期干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提供依据.方法 招募存在主观认知下降的胃癌患者46例为SCD组,记忆力正常者50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全面神经心理及语言流畅测试(VFT),VFT测试包括语音、语义流畅性测试.除总分外还考察了前后30 s的得分、语义流畅性中的聚类和转换指数次数.结果 SCD组语义转换测试中动物及蔬菜聚类大小更小(t=-2.705,P=0.008;t=-9.780,P<0.001),SCD 组蔬菜转换次数更少(t=-10.266,P<0.001),2 组其他项目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SCD胃癌患者中,定量语言流畅性测试敏感性好,预测轻度认知障碍可行语义流畅性测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听觉惊跳反射及其在动物模型中的运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听觉惊跳反射是机体受到惊吓声刺激后产生的一种保护反射,刺激类型与反应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以及刺激与输出反应之间具有短暂的延时性。基于听觉惊跳反射的模型验证方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耳鸣模型动物的验证中,此外听觉惊跳反射行为在高级脑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同样十分广泛,包括情绪、认知功能和不同类型感觉信息的调控等。本文就听觉惊跳反射的定义、参与的神经通路、影响因素及其在不同动物模型中的应用加以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海马γ振荡异常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海马γ振荡异常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SAE)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3个月龄)7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 CLP)建立SAE动物模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CLP组及CLP +多巴胺4(dopamine 4, D4)受体激动剂RO-10-5824组。于术后第10~14天分别行旷场、新物体识别及条件恐惧实验;行为学结束后取海马组织检测微清蛋白(parvalbumin, PV)与D4受体表达情况;行海马CA1场电位检测,并分析其与大鼠新事物探索时间的关系。计量资料两两比较采用独立 t检验,多组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Tukey法。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LP组海马PV(77.54±4.61)%、D4受体(56.36±3.88)%及γ振荡能量(41.1±8.62)%,新事物接触时间(36±3)s、新事物识别率(49±4)%与场景僵直时间(56±7)s均显著降低( P < 0.05),而RO-10-5824可上调γ振荡能量(92.3±6.7)%,逆转降低的新事物接触时间(44±3) s和新事物识别率(63±4)%。相关分析显示海马CA1区γ振荡能量与新事物接触时间成正相关( r=0.609 2, P=0.015 9)。然而,各组动物在总探索路程和中央格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海马γ振荡异常在SAE的认知功能障碍中发挥关键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上海市50岁及以上居民膳食模式与认知功能的横断面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上海市≥50岁居民的膳食模式,并探究其与认知功能的关联。方法:本研究使用WHO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中国项目上海地区第二轮调查数据,以因子分析法提取居民膳食模式,从词语回忆、语言流畅度、数字测试等方面评价个体认知功能,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膳食模式与个体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膳食数据完整并进行了认知功能测试的个体4 132人,从中提取3种膳食模式:植物性模式、高动物食物模式、高油盐模式。调整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因素后,植物性模式( β=0.26,95% CI:0.17~0.36)、高动物食物模式( β=0.18,95% CI:0.06~0.29)与认知功能测试总分正相关,高油盐模式( β=-0.28,95% CI:-0.85~-0.07)与语言流畅度测试得分负相关。 结论:多摄入植物性食物,适量摄入动物性食物的饮食模式可能与≥50岁居民更好的认知功能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针刺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针刺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增强海马突触可塑性、改善海马线粒体功能、减轻脑内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血脑屏障、促进血管新生、改善脑循环、增强脑区默认网络连接、改善脑白质损伤等方面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目前,从脑网络连接角度探索针刺治疗VCI机制仍处于初步阶段;现有机制研究多采用电针作为干预方式,且穴位选择、电针刺激强度等各不相同,还需提高实验严谨性,加强常规针刺研究,并针对操作手法、留针时间等进行探讨;现有动物模型对VCI其他合并症欠缺考虑,与VCI患者临床特征还存在一定差异,今后还需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脑膜瘤切除术患者术后脑白质微结构变化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脑膜瘤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脑白质微结构变化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首次脑膜瘤切除术的17例患者为观察组,男5例,女12例,年龄(56.4±7.3)岁。另纳入同期15例年龄和教育相匹配的脑肿瘤患者为对照组,男5例,女10例,年龄(55.2±8.0)岁。观察组患者分别在术前1 d、术后1 d、术后 3~4 d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neuropsychological tests,NST),主要包括听觉词语学习测验-华山版(AVLT-H)、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本量表(MoCA-B)、画钟测验(CDT-30)、形状连线测验 B(STT-B)及动物语言流畅性测试(AFT);并在术前1 d及术后3~4 d进行MRI扫描,采集弥散张量成像(DTI)图像。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1、3、6 d进行相同的NST评估,以校正重复NST的学习效应。采用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分析(TBSS)技术评估手术后全脑脑白质微结构的组水平变化,包括各向异性指数(FA)、平均弥散系数(MD)、轴向弥散系数(AD)和径向弥散系数(RD)的变化,然后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DTI指标与认知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校正学习效应后,观察组患者手术后AVLT-H(R)、MoCA-B及CDT-30评分下降,STT-B评估时间延长,围手术期差值分别为-0.78(95% CI:-3.28~-0.28)分、-2.22(95% CI:-4.22~-0.72)分、-2.74(95% CI:-5.29~-0.19)分、61.49(95% CI:5.71~117.27)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基于DTI 数据的TBSS组水平分析提示脑膜瘤患者麻醉手术后右侧小脑上脚、左侧内囊后肢及胼胝体膝部FA降低,左侧前放射冠RD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FWE<0.05)。线性相关分析发现胼胝体膝部和右侧小脑上脚的围手术期FA降低值与校正学习效应后的AVLT-H(L)的围手术期下降值呈正相关( r=0.72,0.52,均 PFWE<0.05)。 结论:脑膜瘤切除术患者存在术后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基于DTI 数据的胼胝体膝部和右侧小脑上脚的围手术期FA降低值与校正学习效应后的AVLT-H(L)的围手术期下降值呈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微小RNA-96通过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调控七氟醚诱导新生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96如何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类受体(IGF1R)调控七氟醚诱导新生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方法:将大鼠(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大鼠吸入浓度为40%的O 2,实验组小鼠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烷麻醉(购自上海雅培上海有限公司),包括1%七氟醚组,2%七氟醚组,4%七氟醚组,4%七氟醚+miR-96过表达组和4%七氟醚+miR-96抑制组。通过给予不同浓度的七氟醚(1%、2%和4%)联合miR-96激动或抑制剂,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IGF1R、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测定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通过测定荧光素酶活性,验证miR-96是否靶向作用于IGF1R。采用Morris水迷宫测验评价学习记忆能力。测量数据用均值±标准差( Mean± SD)表示,采用 t检验对正态分布和均方差的数据进行分析,在双因素相关分析中,则采用Spearman秩相关。 结果:对照组、4%七氟醚组、4%七氟醚+miR-96过表达组和4%七氟醚+miR-96抑制组miR-96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7±0.01、2.09±0.06、2.84±0.12、1.71±0.03,IGF1R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64±0.08、0.51±0.06、0.29±0.02、1.25±0.03,吸入七氟醚后miR-96表达显著增加( t=63.230、45.870、94.750, P<0.05),IGF1R表达显著降低( t=47.630、63.720、36.38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4%七氟醚组比较,4%七氟醚+miR-96过表达组miR-96表达增强( t=12.500, P<0.05),IGF1R表达降低( t=7.780, P<0.05);而在4%七氟醚+miR-96抑制剂组中则相反( t=12.670、24.67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七氟醚麻醉诱导新生大鼠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在机制与miR-96通过抑制IGF1R调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明糖尿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存在相关性,两者有相似的病理生理过程和分子途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具有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力,特别是糖尿病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蛋白激酶,参与胰岛素途径、能量代谢、细胞增殖以及转录和翻译的调节。mTOR参与糖尿病和认知障碍的异常调节,并介导了GLP-1RA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因此,mTOR可能是调节GLP-1RA改善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键分子。该文就糖尿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mTOR在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以及GLP-1RA通过mTOR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而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和早期防治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