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建医技协同超声医学分层培训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满足社会对超声技术人才的需求,探索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超声医学分层培训体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医学科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实施了"三个层级"的超声教育和培训体系。第一层级主要通过相关超声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掌握基本超声检查工作的能力;第二层级是在第一层级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各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并具备从事基本的超声教学和科研能力;第三层级应掌握疑难及专科疾病的超声诊断、评估及超声介入诊疗的能力,把握该亚专业的最新发展方向,具备从事超声教学和临床科研的能力。实践结果表明,构建的"三个层级"的超声教育和培训体系符合中国国情,值得借鉴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医院云平台建设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综合性医院开展互联网医院服务,需要互联网医院信息平台的支撑。为实现医院线上线下医疗服务的全面协同和同质化的医疗质量管理,作者所在医院构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互联网医院云平台,为患者、医生、医技医辅科室、财务科室、管理部门等提供了完善的系统工具,并对接了物流配送等第三方服务平台。一体化互联网医院云平台的建成,拓展了患者就诊途径,优化了医师接诊方式,实现了线上线下医疗服务的互通,完成了对各个科室线上线下医疗服务的统一质控,提升了医院门诊服务能力和整体运营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口腔修复的数字化协同共享趋势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口腔修复涉及临床诊疗流程、个性化修复体定制、医患和医技间信息传递与沟通,甚至对美学的个性理解,是一个跨学科领域。数字化修复以临床需求为牵引,目的在于优化人才与物质资源配置、提高医技工作效率、改善修复效果、提升社会经济效益。数字化战略布局对口腔行业的发展有结构性影响。本文梳理了口腔修复数字化的发展历程,通过区分狭义数字化和广义数字化两大发展阶段,指出将数字化技术作为辅助工具的片面性与局限性,强调数字化理念的战略先导作用和数字化技术的拓新能力。数字化技术助力医患沟通,促进医师与技师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有利于医技资源重整,其在口腔产业升级方面的潜力值得重视。广义的口腔修复数字化将推动口腔修复行业协同共享生态的建立,也是通向口腔医疗智能化的必经之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医疗设备"三同"管理模式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构建实施基于思想共同(人民至上)、利益趋同(生命至上)和行动协同(价值医疗)的医疗设备"三同"管理模式,减少医疗设备资源的无益损耗.方法:分析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理念,从思想共同、利益趋同和行动协同三个维度构建和实施医疗设备"三同"管理模式,建立医疗设备企业、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和临床医技部门等主体"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和"全面评价"的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共生态.结果:分析"三同"管理模式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应用以来的数据,通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设备购置的科学论证,累计降低维修保养费用272万元,核减设备购置预算6 000余万元;门诊预约检查等候时间下降25.8%,门诊患者对医技科室预约等候时间满意度提高8.39%.结论:全生命周期管理视角下的医疗设备"三同"管理模式能够最优、最大和最长地实现医疗设备资源的生命价值,是对现有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借鉴和发展,具有良好的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铜川市智慧医疗协同云服务——心电项目运营模式与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铜川智慧医疗协同云服务项目由铜川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局主导,以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为核心,向上承接北京中医药大学医疗技术资源,向下覆盖铜川地区区县级医院(二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一级医院)、村卫生室,可跨区域、跨医院实现医院心电、影像、病理等医技科室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本文以心电项目为例探讨智慧医疗协同云服务的运营模式及应用效果,为有效推进"协同诊断-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模式提供做法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大型数字化医院集成平台集成测试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大型数字化医院建设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需要以HIS为业务主体,集成临床系统、医技系统、运营系统等,实现来自不同供应商的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信息共享、流程协同,为了保证信息系统全面稳定的运转,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逐步进行全面的集成测试,包括疏通测试、业务流测试、数据准确性测试及场景测试,从数据层级、业务层级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搭建起一个高可靠性、高扩展性、高安全性的平台架构.针对大型数字化医院建设的特点,结合医院的实战经验论述集成测试在数据、业务流、最终验收等方面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临床医护人员对医技科室满意度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医技科室是指运用专门的诊疗技术和设备,协同临床科室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疗技术科室[1].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技科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医院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的关键支撑[2].如何对医技科室质量进行全面化管理,提高医技科室的工作质量,是目前管理部门关注的热点.本研究通过对山西省某三甲医院临床医护人员对医技科室满意度情况及临床医护人员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为医技科室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院级运动损伤康复专科护士的岗位设定及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院级运动损伤康复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和实践效果,为运动损伤康复专科护士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运动损伤的特点,制定运动损伤康复专科护士的培训方案,选拔并培养优秀护理人才成为院级运动损伤康复专科护士.比较设立前后,运动医学团队对护士临床核心能力的满意度、患者出院满意度、专科护理质量合格率及5项专科核心质量指标全达标病例.结果 设立院级运动损伤康复专科护士岗位前后,运动医学团队对护士的运动损伤康复专科技能、专科知识、科研学术能力、团队配合默契度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患者对护理康复技术的满意度、专科护理质量合格率和5项专科核心质量指标全达标病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级运动损伤康复专科护士岗位的设立和实践有利于提高专科护理质量,促进医技护协同合作,推动亚专科护理的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信息技术平台和可信赖式专业活动-岗位胜任力理论促进三级医院构建区域医联体建设中提升全科-专科医师协作培养模式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为实现区域医联体内分级诊疗工作,如何让全科医师与专科医师的医疗行为进行有效的协同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如何运用岗位胜任力评估也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通过运用可信赖式专业活动(EPAs)进行探索也是国内首创.目的 为了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与医疗资源的稀缺所产生的矛盾,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三级医院的医疗资源的辐射效应,探索三级医院通过医联体制度将医疗资源纵向传导至社区的方法.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在2018年开发分级诊疗信息平台,包含4个模块:转诊管理、联合病床、转诊随访、信息查询等功能,基于这个系统产生的数据探索针对三级医院专科医师与基层社区医院全科医师实施有效黏合度培训,同时引入国外岗位胜任力理论和EPAs.基于医联体全科医师与专科医师分级诊疗的协作行为培训,问卷主体由三部分组成:人口统计学的相关信息、〔儿科全科医师、儿科(消化)专科医师〕EPAs指标、岗位胜任力指标,于2018年8—11月依托问卷星软件随机发放问卷,共收集问卷1476份.探索儿科全科医师与儿科专科医师的黏合度模型.结果 儿科全科医师EPAs与儿科专科医师EPAs呈正相关(P<0.05);儿科全科医师胜任力与儿科专科医师胜任力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三级医院构建区域医联体建设,基于信息技术搭建业务平台(基于全生命周期电子健康综合档案、医技预约、联合病床整合平台),同时结合业务数据引入EPAs-胜任力,促进全科医师与专科医师的共通医疗行为协作集合,通过EPAs-胜任力理论探索全科-专科医师医联体内靶点培训项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精准滴灌理念的医学时代新人培育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医学时代新人培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要求,是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赋予医学院校的历史使命,也是新时代医学院校育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医学时代新人"精准滴灌"的培育理念是"以生为本,精细育人""循序渐进,渗透育人""与时俱进,高效育人";培育路径是课程教学引导、社会实践内化、校园文化浸润、多元育人协同;培育目标是实现医学时代新人培养模式的结构性优化,培养医德高尚、医技精湛、体魄强健、审美高雅、独具匠心的医学时代新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