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多疗区协同军队疗养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随着军队疗养机构改革落地,原有疗养信息系统无法适应新编制体制运行,为了实现多疗区业务协同和数据信息交互,开发了一个新的信息平台,将优势学科及优质医疗资源相互补充,从而形成合力,提高疗养保障能力.本研究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er/server,B/S)与客户端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C/S)相结合的方式,灵活组织架构,在主营区建设数据中心,撤销下属各疗区服务器,采用云服务形式,实现了数据层面基础数据字典的统一.在《军队疗养院信息管理系统》2009版本的基础上,升级开发了基于多疗区协同的军队疗养信息平台.该平台构建了医疗疗养数据存储中心、一体化医疗疗养平台,实现了各疗区数据实时交互、业务协同发展,提高了康复疗养和保健疗养的服务保障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医院云平台建设实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综合性医院开展互联网医院服务,需要互联网医院信息平台的支撑。为实现医院线上线下医疗服务的全面协同和同质化的医疗质量管理,作者所在医院构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互联网医院云平台,为患者、医生、医技医辅科室、财务科室、管理部门等提供了完善的系统工具,并对接了物流配送等第三方服务平台。一体化互联网医院云平台的建成,拓展了患者就诊途径,优化了医师接诊方式,实现了线上线下医疗服务的互通,完成了对各个科室线上线下医疗服务的统一质控,提升了医院门诊服务能力和整体运营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大型综合性医院业务全面上云实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2020年11月,某三级甲等医院为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加快医院信息平台云化转型,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和提升医院信息化服务能力,启动医院业务全面上云实践,通过租借运营商互联网数据中心,配置高扩展性基础设施,组建多环路自愈式光纤专用网络,应用基于微服务和分布式存储的云化软件架构,实施分布式系统全链路日志和性能监控,构建了适合大型综合性医院的高可用性医疗云平台。2021年2月,医院医疗业务和运营管理业务全面上云,实现了多院区统一管理,降低了人力和机房建设资金投入,保障了医院业务连续性,促进了区域医疗协同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加快推进全国范围内医院业务上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全体系康复辅助器具智能评估配置云平台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针对目前康复辅助器具服务过程中服务内容不完整、不规范问题,通过创建康复辅助器具服务云平台,规范辅具服务,实现流程一体化的康复辅助器具服务模式.方法:提出一种新型全体系康复辅助器具服务模式,包含两个维度:一是整合民政、残联、医疗卫生等现有资源建立康复辅助器具服务体系;二是针对辅具需求、评估、配置、辅具供应、训练、使用、反馈等全链条流程,建立覆盖全流程技术层面的康复辅助器具服务体系.云平台采用工作流模型驱动技术将相关服务部门的业务逻辑进行整合,利用人工智能规则引擎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辅助器具的智能化评估和配置.结果:建立面向患者、医疗卫生、民政、残联、辅具厂商的辅具服务云平台,可有效支持各机构部门的协同工作.功能覆盖从辅具申请、评估、到配置的各类康复辅助器具服务.结论:该平台具有流程、辅具配置规则可配置等特点,可使不同部门间实现资源共享、服务协同、供需互动,提高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工作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减轻工作人员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双中台在天台云上医共体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聚焦解决山区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落实浙江省数字化改革,以数字化手段打造"天台模式",让医院无处不在,让服务无微不至,让健康触手可及.方法:以数字化改革赋能共同富裕,围绕居民健康生命全周期管理,打造一套医疗卫生健康一体化系统,建立天台县数字云上医共体.旨在搭建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通过双中台联动,实现管理决策智慧化.结果:县域内的所有医疗资源通过一台电脑开展协同服务,从云端快速延伸至乡村,延伸至老百姓家里.促进城乡优质医疗资源公平共享,让优质医疗服务"随跑"百姓健康,促进全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推动县域卫生数字化转型升级.结论:双中台架构能够满足县域医共体建立,助力天台县打造了全国首个县域"云上医共体",通过技术引领、场景创新、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对全县医疗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乡村,让山区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医,减少群众的就医负担和医疗成本,走出了"和合共富"在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新道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基于区域协同的双向转诊服务模式研究与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目的/意义 以区域协同为核心,探索高效、便捷、规范的双向转诊服务模式,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方法/过程 融合"互联网+",构建双向转诊云平台,实现转诊业务与院内业务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结果/结论 双向转诊云平台推动了转诊流程规范化、便捷化,提升了医患满意度.基于区域协同的双向转诊服务模式推进了医疗资源一体化,在提升医联体医疗服务能力的同时改善转诊患者就医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基于fsQCA组态视角的我国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路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 当前我国医疗资源配置区域失衡、公平性缺失问题仍然突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目的 探究提升我国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的具体路径,为实现我国医疗资源合理且高效配置、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于2022年9月—2023年2月开展研究,数据源于《2021中国统计年鉴》《2021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将医疗卫生机构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床位数作为投入指标,以诊疗人次和入院人数为产出指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 2020 年 31 个省份医疗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以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为结果变量,以卫生技术人员占比、每千人口床位数、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可支配收入、财政收入分权和医疗卫生财政预算支出占比为条件变量,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从组态视角探究内外部要素对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的协同影响机制,剖析高或非高水平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的条件组态,明确医疗资源高效率和低效率配置的多重路径.结果 2020 年我国 31 个省份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较高,均值为 0.852,但省际存在较大差异.组态分析结果可知,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共存在 3 种医疗资源高效率配置的路径.路径 1:政府主导型驱动路径,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典型案例.路径 2:内外协调型驱动路径,以云南省和甘肃省为代表案例.路径3:均衡型驱动路径,代表案例主要有广东省、福建省和湖北省.非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的路径也存在 3 条.路径 1:政府制约型路径.路径 2:经济-政府双重制约型路径,代表案例有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路径 3:内外制约型路径,典型案例有山西省和西藏自治区.结论 内外部各要素及要素间的协同在良性互动过程中共同影响着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水平,需优化内外部环境,并对关键资源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以形成合力,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妇幼医疗健康服务云平台设计和实现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目的 提高妇幼业务云上服务能力,满足基层妇幼医疗机构多变的应用和服务场景需求,提升基层妇幼医疗健康服务水平.方法 基于云原生架构建设云上妇幼平台,完成对原高度集中医疗信息业务的解耦,实现妇幼医疗应用服务云化.结果 实现了妇幼医疗健康服务云平台的快速部署.目前覆盖江苏全省121家妇幼保健机构,连接全省所有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和省级危重孕产妇、儿童(新生儿)救治中心.自2022年1月上线以来,累计开展培训170次,参加培训人员16 537人次.结论 该云平台建设以实施省域妇幼健康"大手拉小手"行动为目标,为医疗机构在妇幼保健医疗服务上开展信息协作、相互协同提供了支撑,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医学人工智能新基建的应用发展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本研究调研了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医学人工智能的发展情况及面临的挑战,提出医学人工智能新基建的概念及其应用发展目标与对策,涵盖医学大数据汇聚与治理、云计算与大语言模型、医疗健康协同服务、医学人工智能教学科研等方面.期望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的汇聚、融合、交互和共享,推动数据治理、临床辅助诊断、医院智慧管理、专科专病数据库建设和智能药物研发等医学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为健康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战略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脑卒中协同服务云平台在医疗联合体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医疗联合体(医联体)指在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加强联合,使医疗资源能够在联合体内共同分享,其在慢性病的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中具有明显优势.区域医疗信息化是医联体建设和实现分级诊疗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慢性病中单病种致死、致残率较高的脑卒中为切入点,构建医联体内脑卒中协同服务云平台,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患者进行脑卒中风险评估与分级管理,优化脑卒中急救流程,对出院患者进行康复评估、随访及监测管理,并实现双向转诊、平台监控及调度管理等功能,有助于提高脑卒中专业诊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保证医联体内诊疗的同质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